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西省 > 宜春市 > 万载县旅游

万载县文物古迹介绍

龙江桥(鹏程桥)
  俗称鹏程桥。位于县城东北1000米,横跨蜀江河面。此桥四墩五拱,由粗料石与灰浆粘合而成。桥高8.7、长98、宽5.5米,两侧有高0.9米的青石板栏杆。单向舟形墩高3米,券拱跨径17米,拱券由九道单券磋列而成。桥堍向上设30级石阶。据同治《万载县志》载:“邑东北龍河渡,乾隆十六年辛卒捐建,易舟渡为石桥,未成而子衢踵其役……五載告成”又“龍江橋,圖卷题咏甚多,今俗称鹏程橋,忂字也。”此桥由辛琗父子创修,建成于清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年)。在桥端的刘家屋墙上描下了辛氏父子的画像(1966年被毁),以供后人缅怀。……[详细]
22、阳澄桥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阳澄桥
  阳澄桥又称六一桥,建桥者明代欧阳澄,人称“六一公”,故以此称桥名。此桥位于白水乡东南300米,距县城西北56公里。据民国二十九年《万载县志》载,此桥建于明代嘉靖丁酉年(公元1537年)。清代康熙十三年和六十年先后倾倒。清嘉庆六年(公元1801年)欧阳澄后裔欧阳泰重加修造。此桥二墩三拱,青石砌成,桥全长29米,宽5米,通高5.6米。桥面有人行道,两边筑有石板栏杆,凿有滴水孔,以防雨水流过边墙。两端桥台高6米,基础厚达2米,均用长0.8、宽3米的青石迭砌。单向舟形墩高3.26米,拱顶由九道单券拱列而成。……[详细]
黎源彭德怀旧居
  黎源彭德怀旧居位于高村镇黎源村上源坑林家大屋,年代为1928年。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旧居民居建筑,坐西北朝东南,土木结构,正屋两进,厅房10间。1928年7月,彭德怀、滕代远、黄公略领导“平江起义”后,即率领红五--战湘鄂赣边区,11月,彭德怀、滕代远率红五军经高村进攻万载县城,途中驻扎于此。2023年1月,被公布为192万载县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本体建筑东侧、南侧各10米,西侧、北侧各3米。建设控制地带:在本体建筑保护范围内最外延各2米。……[详细]
湘鄂赣省委红旗报社旧址
  湘鄂赣省委红旗报社旧址位于仙源王家祠,旧址坐北朝南,祠堂建筑,砖木结构,封火墙,青瓦顶,分前、中、后三进,正门大门三道,六内石彻天井,于中建有一亭,亭内八角藻井,雕花彩绘,造型优美,总建筑面积1223平方米。湘鄂赣省委机关报—《红旗》创刊于1932年4月15日,总编由当时省委书记林瑞笙兼任。报社同时还编印临时性的《红旗小报》、《政治消息报》和理论性的《转变月刊》,还承印部分党政文件、识字课本、宣传材料等。……[详细]
竹山洞摩岩石刻
  竹山洞石刻,位于江西省宜春市万载县马步乡洞口村委会竹山洞口,竹山洞为喀斯特溶洞,全长近四千米。石刻位于北洞口内,由三幅题刻组成:“竹山古洞”,横书阳刻,字体楷书,长约2.5米,高约1米,题刻于民国二十九年;“应感潜心”,横书阳刻,字体篆书,长约2米,宽0.6米,题刻于清代光绪年间;“恩泽万民”,横书阳刻,字体楷书,长约2米,宽约1米,年代及作者不详。……[详细]
上狮子桥
  上狮子桥,位于江西省宜春市万载县潭埠镇潭埠村委会下街头。为四墩五孔石桥,南北走向横跨万载主要河流蜀江之上,因上下相近排列有两座石拱桥,且桥两头均置有石狮两对,故称作上下狮子桥。桥长82米,宽5.3米,桥面面积434.6平方米。据《万载县志》载,始建于元大德年间,原为潭埠通往岭东及县城的重要通道,因公路改道,现桥仅邻近村民过往。……[详细]
藏溪喻氏宗祠
  藏溪喻氏宗祠,位于江西省宜春市万载县罗城镇藏溪村委会。坐东北朝西南,五开间三进二天井,长47.7米,宽16.2米,面积772.74平方米,木柱架梁,雕花柱础,雕花木门扇,用材讲究,雕刻精美。为万载地方工艺水平较高,现存较完整的祠堂建筑,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该祠墙砖刻载建于清同治甲子年。……[详细]
郭南轩公祠
  郭南轩公祠位于万载县康乐街道西门社区田下街区,年代为清同治壬申年(1872年)。2023年12月,被公布为宜春市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以墙基为界向外延伸5米,南、北以墙基为界向外延伸2米。……[详细]
郭绿阴公祠
  郭绿阴公祠位于万载县康乐街道田下街区,年代为清同治。2023年12月,被公布为宜春市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西、南、北以墙基为界向外延伸2米,东以墙基为界向外延伸5米。……[详细]
万载郭氏宗祠
  万载郭氏宗祠位于万载县康乐街道田下街区,年代为清嘉庆。2023年12月,被公布为宜春市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以墙基为界向外延伸5米,北以墙基为界向外延伸2米。……[详细]
罗城范氏宗祠
  罗城范氏宗祠位于万载县罗城镇南垣村,年代为清。罗城范氏宗祠为第三批宜春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老鼠尾湘鄂赣省红三医院一所旧址位于仙源乡横岭村老鼠尾韩家屋,年代为1932年—1934年。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旧址民国民居建筑,坐东朝西,土木结构,原为当地韩姓村民住屋。    红三医院为苏区红军后方医院,隶属省苏卫生部,下设有多个医疗所,接诊省苏机关工作人员、红军和群众。1930年7月至1934年春,先后驻扎在株木桥、书堂、横岭下等地。由于国民党的严厉封锁,当时医院条件十分简陋,多为借用苏区群众的房子开展医疗活动,病床是用竹子、板凳、木板支架起来的通铺,万载附近苏区在反“围剿”战斗中受伤的红军战士大多被安置在红三医院养伤。红三医院是当时苏区主要医疗机构,为苏区的巩固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2023年1月,被公布为193万载县第三批……[详细]
  石刻圣旨碑位于双桥镇西江村委会西江自然村,类别为石刻。为县保文物保护单位。建设控制地带:碑刻周边10米。……[详细]
  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六军军部遗址位于仙源乡仙源村委会仙源街,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为省保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标志牌为基点,东、西各15米,南、北各2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伸30米,建设控制高度6米。……[详细]
  潭埠镇池溪村沙江桥傩神庙位于潭埠镇池溪村,年代为明代。类别为古建筑。始建于明代初年,距今有600多年历史。傩庙坐西朝东,砖木结构,封火墙,硬山顶,前后三进,由戏台、正殿(祭堂)、后殿(神堂)组成,正殿两侧屋柱一对麒麟盘桓其上,雕刻精美。正墙上部悬挂条形竖匾三块,正中“勅封”“沙桥傩神”,左右分别为“威宣戈盾”、“荫托帡幪”,为清代光绪年间遗存。当地民众奉唐末五代时期“杨吴将军欧阳晃”为傩坛主神,傩庙现保存有神龛、傩轿、傩面具等傩舞器具,是研究傩文化起源发展的重要历史遗存。2023年1月,被公布为明代万载县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本体建筑东侧、南侧各10米,西侧、北侧各5米。建设控制地带:在本体建筑保护范围内最外延各2米。……[详细]
  潭埠万寿宫位于潭埠镇潭埠街,类别为古建筑。始建于清代末期,约有180余年的历史。万寿宫坐东南朝西北,砖木结构,封火墙,硬山顶,前后两进,简朴庄重。万寿宫,又称江西会馆、江西庙,是为纪念江西的地方保护神——道教祖师许真君而建。历史上万寿宫曾遍布全国各地,尤以江西居多,人称有江西人聚住的地方,就有万寿宫。    潭埠万寿宫现为万载仅存万寿宫建筑,对于地方历史文化发展研究有着较为重要的考证价值。2023年1月,被公布为清代万载县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本体建筑东侧10米,西侧5米,南侧2米,北侧2米。建设控制地带:在本体建筑保护范围内最外延各2米。……[详细]
  湘鄂赣省工作团留守处旧址位于官元山林场水口组李家屋,年代为1934年。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旧址民居建筑,土木结构。1934年1月,湘鄂赣省委、省苏撤出小源时,为加强湘鄂赣苏区东南地区的领导,开展游击斗争,抽调省政治保卫分局张春吉、省互济会邱思炎、省工会易容和省苏王群(女)、刘伯芳(女)等5人组成工作团(留守团),由张春吉任主任,留守万载苏区,工作团曾驻扎于此,与仙源区委的干部一道坚持仙源地区的对敌斗争。2023年1月,被公布为193万载县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本体建筑东侧、西侧南侧、北侧各外延5米。建设控制地带:在本体建筑保护范围内最外延各2米。……[详细]
  杜平将军陵 杜平将军陵 1999年3月4日,杜平将军在南京逝世,骨灰葬于家乡黄茅茶亭岭的金銮殿观音莲(小地名),陵墓座北朝南,高瞻远瞩,气势磅礴。陵园占地面积300多平方米,耗费3万多元,由其子女出钱,万载一建公司建造,墓正中望山碑上有-题词:“丹心献中华,雄才书春秋”。两旁的对联左边是卜明题“一生戎马南征北战,为劳苦大众求解放端戈终年;一身正气坚持真理,为国富民强求安康两袖清风”。右边是戊中奇题:“文韬武略一代英豪,坚贞职守堪为吾辈典型;孺将雍容大家风度,文才书艺尽称万代师表”。……[详细]
  仙源革命烈士纪念塔坐落在万载县仙源乡仙源街北侧的罗家垴上。为纪念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湘鄂赣苏区英勇牺牲的工农红军,1975年10月,万载县革命委员会修建此塔。塔台为梯形,高1.8米,台壁正中有一座泥塑浮雕画,表现一支高举“中国工农红军十六军”、“中国工农红军第58团”战旗的红军及紧跟红军后面的男赤卫队员冲锋陷阵的场面。塔通高9.9米,塔顶有伞状的挑檐,四只檐角站着白色的和平鸽,塔顶端竖着钢筋扭成的有70厘米高的五角星。塔身塑有直书的碑文。该址1983年10月被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上坪湘鄂赣省红三医院六所旧址位于茭湖乡上坪村龙槽埚江家老屋,年代为1932年—1934年。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旧址坐北朝南,土木结构,夯土墙,土瓦覆盖悬山顶,主体建筑呈凹字形。旧址墙体至今仍可见多处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军书写的标语,门楣上“西医處”三字清晰可辨。旧址西北侧约300米民房内,另设有重伤员救治处,负责救治在反“围剿”战斗中英勇负伤的红军危重伤员,附近发现有多处牺牲红军战士墓地。2023年1月,被公布为193万载县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本体建筑东侧、西侧各5米,南侧10米,北侧5米。建设控制地带:在本体建筑保护范围内最外延各2米。……[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