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镇江市 > 句容市旅游

句容市文物古迹介绍

  北山湖渡槽位于北山水库东,北山水库东干渠的初段——北山水库至句蜀路段。20世纪70年代初期,建造了7座石拱和钢筋混凝土双曲拱支架渡槽,槽身宽2.25米、深2.5米。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北山水库下建造了一座钢筋混凝土排架支墩U型渡槽,长204米,槽口宽2.5米,过水能力5.4个流量。……[详细]
42、义成桥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义成桥位于句容市后白镇二圣北河桥村西1公里,清代。清嘉庆年间建,光绪十二年(1866年)重修。南北向,跨镇北河,三孔石拱桥,全长31米,宽4.48米,三孔的净跨分别为4.6米,6.1米,4.6米,矢高4米,水深2米。该桥部分石块缺失,总体保存较好。……[详细]
  杨塘岗土墩墓群位于句容市开发区街道杨塘岗村中部,共有两座封土墩,其中1号墩位于句卓路与杨塘路交汇点东北侧。墩的规模较大,墩地面海拔37.2米,墩高12.4米,面积3017平方米。墓顶有两个废弃的水池。2号墩位于句卓路和杨塘路交汇点的西北侧,地处山丘岗坡,墩周地面海拔39.3米,高4.3米,面积316平方米。2号墩四周被民房蚕食及有农民在墩上开垦山芋窖。……[详细]
  徐明烈士墓位于句容市白兔镇行香中心村北塘庄东山头村南500米。1945年十月新四军北撤后,他担任茅山工委书记兼新四军茅山留守处政委,坚持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顽强斗争,1946年4月17日于句容,中心村东山上遭敌重兵包围,在率部队突围中不幸牺牲,被悬首于句容城门门头上,时年二十六岁。徐明烈士对党无限忠诚,其革命精神彪炳千古,永世长存。烈士墓的附近杂草较多无人管理,墓及碑保存较好。……[详细]
  肖国生烈士墓位于句容市白兔镇郑庠村北150米处。肖国生(1917-1939),湖南浏阳人,1930年参加红军,1938年任茅山抗日根据地二团政治部主任,1939年3月在白兔镇下荣庄与日军作战中阵亡,年仅22岁,墓原为土堆,解放后改作水泥结构,1973年前后整修过。四周为农田,墓有坟茔。……[详细]
  夏道立墓位于句容市宝华镇上柳泉村宝华山风景区管委会国家森林公园大门东南约100米处。夏道立是明代早期一个知府,句容古代县志没有更为详细的记载。此墓是夏道立和夫人陈氏的葬墓,墓的周围有石人、石羊各两尊。墓葬面积约743平方米,高约5米。墓的周围树木杂草丛生,碑有些风化,字迹不清楚,有石人、石羊,保存较好。……[详细]
47、下蜀井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下蜀井位于句容市下蜀镇南街向西16米处。康熙三十七年十月。此井栏保存好,附近居民长年使用该井水。……[详细]
  七星堆古墓群,位于句容市开发区街道三里井行政村西环路和北环路交汇点的西南侧,因农业开垦消失一座,现仅存六个封土堆。三国吴“楷书鼻祖”《吴葛府碑额》在此出土。《潜研堂金石文跋尾》云:吴故衡阳郡太守葛府君之碑。墓按日、月、金、木、水、火、土七星排列,有着浓厚的道教色彩。现仅存六座封土堆,另外一座由于农业生产消失。从外观看现存六个封土堆保存较好,但是其中三个封土堆上面有盗洞,总体保存较好。“楷书鼻祖”吴《葛府君碑额》在此出土,现珍藏于南京博物院。《潜研堂金石文跋尾》云“吴故衡阳郡太守葛君之碑。”该碑高一尺八寸五分,广一尺二寸五分,三行,行四字,正书,在句容城西门外五里梅家边,是孙吴时期留下的一块声名显赫的碑额,是我国至今发现时代最早的用楷书体书写的碑,被尊为“楷书鼻祖”。它的发现和存在,解决了中国……[详细]
  破冈渎遗址位于句容市茅山镇春城集镇城盖村西南约50米。该渎为六朝时开凿,是当时联系京都建邺(今南京市)与太湖流域的重要航道,对于建邺城市的发展曾起到重要的作用。至隋灭陈,由于全国重新统一,建邺不再作为都城,破冈渎的漕运作用随之丧失,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但直到唐代前期其水尚未断流。破岗渎完全淤塞可能在唐代后期。2008年被公布为句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大堤上长有杂草,南北向,保存较好。……[详细]
  白蟒台遗址位于句容市郭庄镇葛村虬山水库内。俗称牛屎坯,面积11745平方米,文化层厚4.5-5米。1981年试气掘40余平方米。可分为上中下三层,下导以夹砂红陶为主,泥质红陶、灰陶、黑衣陶为附,印纹硬陶少见。纹饰以绳纹为主,还有方格纹、弦纹等。出土石斧、锛、刀、鬲等。中层陶质、陶色与下层相似,纹饰仍以绳纹为主,上层仍以夹砂红陶为主,出现釉陶和原始瓷。由此下层文化大致相当于商代中期、中层相当于商至西周,上层为西周早期。(《考古与文物》1985年第3期)……[详细]
  大山边遗址位于句容市郭庄镇东岗头村南约170米。四周为农田,西边5米是宁杭高速。遗址面积为4318米,高6.4米,顶上北高南低,成缓坡。地表有灰土及烧灰土,地表散见夹砂红陶鬲及黑皮磨光陶等残片。属湖熟文化遗存。该遗址保存一般,北部的赤山湖在涨水季节,对遗址的堆积时有冲刷损坏,加之长年农业开垦、公路建筑以及在遗址上建现代坟墓使其遗址堆积损坏。……[详细]
  大山边遗址位于郭庄镇东岗头村南约170米,商周遗址,四周为水田。遗址面积约3000平方米,高5米,顶上北高南低,成缓坡。地表有灰土及烧土地,地表散见夹砂红陶鬲、鼎及黑皮磨光陶等残片。属湖熟文化遗存。……[详细]
53、赤山闸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赤山闸位于句容市赤山湖管委会街道毛家村北约50米。中华民国二十五年(1935年)建造。闸长16米,宽4米,高11米,有3个闸口,闸的西顶部有1碉堡。赤山闸有三个闸口,闸的顶西部有1碉堡。长年不用,保存较差。……[详细]
  赤山停机坪、碉堡位于句容市赤山湖管委会街道陈家边村赤山顶部,建于建国后,停机坪面积约200平方米,碉堡20平方米,为当时国家备战之用。碉堡高约4米,有4个机枪孔,碉堡内有通道通向另外一个碉堡,现无人使用。直升机坪台、碉堡表面水泥坚固,没有被破坏现象,保存较好。……[详细]
  城头山遗址位于句容市黄梅镇大卓戴家边村句容水库内,现为高出水面略呈椭圆形的小岛,表面平坦,南北长约150米,东西宽约200米。四面环水,为高出地面7米土墩。现为镇江市级文保单位。1981年、1983年镇江博物馆和南京博物院分别对该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新石器时候晚期至商周、春秋战国各时期的生产生活工具及其它遗物。上层为湖熟文化层,出土文物有:鬲、泥质红陶罐等;下层为良渚文化层,出土了新石器时代文物:有锛、石镞、纺轮、夹砂红陶鼎等。属于湖熟文化晚期至西周。(《考古》1985年第4期)……[详细]
  位于茅山风景区南镇街中段南侧,南镇街也叫香火街,青石板路,东西长约一里,古时上山进香都从南镇街经过,《乾隆句容县志》载:“白玉泉,在茅山常宁镇。”井水清澈,终年不涸,有“天下第八泉”之称。后更名为“白鹤泉”,井院门门楣方砖上刻有井名,方砖共三块,上刻 “白鹤泉,乾隆十三年桂月建”等字样。桂月,即八月,桂花开放的月份。……[详细]
  陈巷更楼位于句容市天王镇磨盘孙岗陈巷村,清代。建于清末,全用砖砌,平面呈方形,顶平,下部大,有收分,底每边长4.1米,高约13米,顶部部分砖块脱落,获取作警员打更之用。更楼四周为民房,周围的村民以陈姓为多。更楼顶部部分砖块脱落,长年无人使用,年久失修,保存较差。……[详细]
  赤山湖水则残碑位于赤山湖内湖北侧的雁栖岛,其历史渊源可追溯至三国吴赤乌二年(公元239年),当时筑赤山塘时便立有盘石水则。南唐保大年间,州司还曾特派人丈量,进一步明确了其位置与相关细节。经过水利史专家考证,赤山湖水则乃是江苏较早的古代水文观测设施,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2024年9月23日,考古人员在赤山湖西南芦亭村发掘出的3块唐代水则碑残石,更是为这一水利设施提供了有力的实物见证,其中两块可拼接成整石,尺寸与《景定建康志》水则的记载基本一致。赤山湖作为秦淮河水系发源地之一,不仅自然风光绝佳,也是生态湿地的典范,更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承载着千年水利灌溉工程的历史。水则作为古人观测标记河湖水位、调节农田灌溉和指导舟楫交通的重要水利设施,在古代水利发展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详细]
  葛洪炼丹井,位于句容市华阳南路延伸段与建设路延伸段交汇点的西南侧,东晋。据《弘治句容县志》记载:“青元乃邑之道院,内有石井、泉水清冽。相传葛稚川(葛洪)于此炼丹饮之,可以益寿,故曰青元丹井。”曾一度被誉为容山八井之一,唐代任蕃《葛仙井》诗云:“古井碧沉沉,分明见百味。味甘传邑内,脉冷应山心。园入月轮净,直涵峰影深。”明代王韶《青元丹井》诗曰:“洞天迥寂无尘埃,仙翁凿井连瑶台。碧梧叶蓉秋屡易,红桃花发春几回。金丹炼就光射日,玉液泻来香满怀。何当一服生羽翰,遨游八极登蓬莱。”该井含矿物质较多,将该井水注入杯中,水高出杯子有一铜钱厚而不溢。1953年卫生部派人来句容调查葛洪事迹时,将此井拍照,作为资料带走。井上有石井圈,呈六角形,高0.4米,直径0.48米,上刻“丹井”、“灵雨仙泉”、“道光乙未”……[详细]
  下袁土墩墓群位于茅山镇玉晨下袁村北约300-500米,周代。共有17座封土墩。地处低丘岗背,呈南北向分布。墩高约2-4米,底径约15-25米。地面偶见夹砂红陶鼎足、鬲足,泥质灰黑陶及印纹硬陶的残片。……[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