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上海市 > 静安区旅游

静安区文物古迹介绍

郭棣活住宅
  华山路893号住宅建于1948年,2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面积约800平方米,南向花园面积颇大。该建筑原是民族工商业者郭棣活私宅,解放后一度是上海市工商联合会办公楼,现为上海市铭源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使用。1994年被列为上海市近代优秀建筑保护单位。该住宅具有现代式建筑风格,在建筑外貌处理上刻意追求新潮的几何造型,平面为不对称布局,形体凹凸交错。室内采用宽大的走廊,楼梯间外墙砌半圆形玻璃砖墙,圆弧状大楼梯用玻璃屏风隔断,使各部位空间融合、流畅。这一时期装饰的铸铜栏杆呈S形,做工考究,铸花细腻。住宅的设计确实深受西方现代建筑“流动空间”理念的影响,强调平面的自由和空间的灵活。住宅北立面是一个弧形和长方形的组合体,造型简洁,线条流畅,突出现代风格,追求外形立体效果完美。北入口经过道入室内,底层朝南……[详细]
1920年毛泽东寓所旧址
  1920年毛泽东寓所旧址位于安义路63号,这是一幢沿街的砖木结构的两层楼房,楼下是会客室兼吃饭间,楼上是卧室,毛泽东就住在楼上。他与同住的李思安、李凤池、陈书农(一说是张文亮)轮流做饭,每人每月仅有3元零用钱,生活十分俭朴。毛泽东从5月5日抵沪至7月初离沪,其间,一直居住在这里。毛泽东在安义路住所发起成立了湖南改造促成会,先后在报刊上发表《湖南改造促成会发起宣言》、《湖南建设问题的商榷》、《湖南人民的自决》等文章,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参加半淞园会议,讨论新民学会的会务问题。5月8日,毛泽东等12名新民学会会员在半淞园路480号半淞园内召开会议,讨论新民学会的任务、活动原则、入会手续等问题,对新民学会后来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欢送湖南青年赴法国勤工俭学。5月9日,毛泽东到洋泾浜法国码头,送别了萧子……[详细]
上海北火车站遗址
  上海北火车站遗址位于天目东路200号。1908年4月,历经3年修筑的沪宁铁路全线通车。沪宁铁路由上海北站至南京下关站,全长约311公里,成为长江以南江浙地区最早修建的铁路干线。沪宁铁路通车后,清政府“铁路总公司”选择界路(今天目东路)以北,淞沪铁路上海站西侧(今宝山路、东华路)的芦苇荡,始筑沪宁铁路车站。1909年7月车站竣工,取名沪宁车站。站场占地约10.5万平方米,广场占地1000余平方米。沪宁车站的主体建筑为文艺复兴风格的主站屋兼沪宁铁路管理局办公大楼,坐西朝东,占地面积1950平方米,钢筋混凝土结构四层,大理石廊柱和联拱券门窗,底层外墙用青岛青石构筑,以上红砖外墙,饰浅色条石,是当时全国最大、最壮观的火车站。1916年12月,沪杭甬与沪宁铁路接轨共站,改名沪宁、沪杭甬两路总站。为区别……[详细]
嘉道理爵士公馆
  嘉道理爵士公馆,俗称为大理石宫。位于上海市静安区延安西路64号,现为中国福利会少年宫所在地。始建于1924年,占地达1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4700平方米。曾是英籍犹太富商,香港上海大酒店有限公司及半岛酒店创始人埃利·西拉斯·嘉道理爵士的私人住宅。因为整幢房屋通体使用大理石作为建材,因而被称作为“大理石宫”。嘉道理家族埃利·嘉道理(EllyKadoorie)爵士,为英籍犹太富商,曾跟随上海地产大亨哈同、汇丰银行。于19世纪末开始在沪港两地兴办实业,深入各个领域,并且还举办各类慈善事业,如上海市育才中学、上海市第一结核病院等等。因此,1925年,英国国王乔治五世授予其二级爵士称号。20世纪三十年代,其子劳伦斯·嘉道理和霍瑞斯·嘉道理开始协助其开拓事业,嘉道理家族壮大,成为沪上与沙逊、哈同其……[详细]
茂名路毛泽东旧居
  茂名路毛泽东旧居位于慕尔鸣路甲秀里318号(威海路583弄7号)一幢两楼两底的石库门房子,是1924年毛泽东来沪时的寓所。1999年,中共静安区委、区人民政府对旧居进行了修缮,于同年12月旧居陈列馆正式对外开放,并展出《毛泽东在上海》的图片史料。1924年1月,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毛泽东参加了大会,并被选为中央候补执行委员。2月,毛泽东到国民党中央上海执行部工作,任文书科代理主任兼组织部秘书。抵沪后,毛泽东先住在闸北三曾里,不久便搬到慕尔鸣路甲秀里居住。同年6月,杨开慧偕母亲向振熙、儿子毛岸英、毛岸青来沪,也住在这里。毛泽东一家住在楼下厢房里,蔡和森、向警予夫妇住在楼上。期间,杨开慧除帮助毛泽东整理文稿、料理家务外,还去小沙渡路工人夜校讲课,深受……[详细]
荣宗敬故居
  陕西北路靠近南京西路的地方,有一排雕花的石砌矮墙。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这儿常年大门紧闭,近几年,紧闭的大门豁然洞开,这栋豪宅露出了真容:门楣和窗沿上刻着精美的雕花;窗户一律是彩色的拼花玻璃;红色的楼角从树丛里探出头来,南部是一方干净而平整的草坪.毫无疑问,这是上海滩为数不多的顶级豪宅之一,也是上海滩保存最完好的大花园洋房之一。这是一座带花园的独立式三层西式住宅,系荣氏早期沪寓所在,人称荣氏老宅。该产业基地面积6.26亩,建筑面积2182平方米,花园面积2475平方米。荣氏老宅建筑为折衷主义风格,钢筋混凝土结构,由陈椿江设计。建筑立面整体以水平线条划分,具有法国古典主义风格。底层有宽敞的门廊和高大的爱奥尼式廊柱。在建筑技术、房屋结构及住宅设备上较多地汲取了西式风格,而在平面布置、内外装修、庭……[详细]
五卅运动初期的上海总工会遗址
  宝山路403弄2号(原宝山里2号),1925年6月曾是五卅运动初期上海总工会所在地。原建筑在1932年一•二八事变中被日本侵略者炸毁。1980年8月,该址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上海市级纪念地。现为公共服务设施。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的当晚,中共中央召开紧急会议,决定进一步扩大反帝运动,发动-罢工、罢市、-。31日晚,上海总工会筹备会在闸北虬江路46号广东会馆礼堂召开各工会联席会议,决定正式成立上海总工会,并决定将上海总工会机关会址设在闸北宝山路宝山里2号。6月1日早上,上海总工会在宝山里2号挂牌公开办公。上海总工会“对外以反抗帝国主义,对内以拥护国权为宗旨”,是上海“20万罢工工人之总枢”。邓中夏在《中国职工运动简史》中写道:“于是光芒万丈的明星——上海总工会便于当晚出现了。”上……[详细]
浙江路桥
  浙江路桥俗称老垃圾桥,位于中国上海市区苏州河上,南接黄浦区浙江中路,北连闸北区浙江北路,是我国现在仅存的几座鱼腹式简支梁钢桁架的老桥之一,更是一座国宝级的桥梁,2014年为上海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单位。光绪三十二年十月(1906年),工部局又拆去木桥,改建成鱼腹式简支梁钢桁架桥梁,下部结构为木桩基础重力式桥台,新桥长59.74米,宽13.9米。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桥上铺设单轨,通行英电5路、6路有轨电车。民国13年(1924年),为使能够双向通行有轨电车,将单轨改为--,同时桥面由木板改为水泥混凝土桥面,人行道改铺预制水泥混凝土板,民国35年(1946年),进行油漆养护。1954年,加宽桥台。1955年,加固横梁。1965年,桥体修理加固。1974年,加高桥台,升高桥面;拆除有轨……[详细]
彭湃烈士在沪革命活动地点旧址
  彭湃烈士在沪革命活动地点旧址位于新闸路613弄12号(原新闸路经远里1015号),是一幢砖木结构坐北朝南的老式石库门里弄住宅建筑。彭湃(1896~1929),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农-动领袖。民国17年(1928年)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同年11月,彭湃经汕头赴港转沪,担任中央农-动委员会书记,兼中央军委委员。民国18年2月,中央决定改组江苏省委,调彭湃兼任省委常委、省委军委书记。省委军委即租用公共租界西区新闸路经远里内一幢石库门房屋的二楼作为机关,经常在这里召开省委军委会议,由当时省委军委秘书白鑫夫妇住在这里。8月24日下午,彭湃在经远里召开省委军委会议,由于白鑫叛变告密,租界武装巡捕和公安局的中国包探,包围了经远里,彭湃不幸被捕。同时被捕的还有中共中央……[详细]
上海大学遗址
  上海大学遗址位于青云路309号—317弄处。上海大学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国共合作创办的培养革命干部的一所高等院校。1922年10月,原私立上海东南师范专科学校发生-,进步学生决议更名为“上海大学”,力邀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出任校长,中共党员邵力子出任副校长,择静安(原闸北)青云里(今青云路309号—317弄处)为最初的校舍。上海大学创办时,正值国共两党酝酿建立革命统一战线,一大批加入国民党的共产党的理论家和社会活动家,如瞿秋白、邓中夏、蔡和森、陈望道、恽代英、萧楚女、张太雷等先后在此任职任教。他们呕心沥血,锐意改革校务,使之成为一所新颖的革命大学。上海大学校址曾历经多次搬迁,1924年2月,校舍迁西摩路132号和同路时应里522~526号,同年6月被公共租界当局查封。同年秋,学校又迁原闸北青云……[详细]
商务印书馆总厂遗址
  商务印书馆总厂遗址位于宝源路209弄23号。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由夏瑞芳、鲍咸恩、鲍咸昌、高凤池等于江西路德昌里3号创建商务印书馆,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6月迁北京路顺庆里。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迁至自建在福建路、海宁路口的新厂。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总厂(总公司)又迁至宝山路45号(今宝山路499弄处)。总厂占地约5.3万平方米,至1921年发展到有四个印刷厂和总编译所、总经理室、总务处、疗病房、铁工部、木工部、制墨部、影片部、纸栈房、藏版房、仪器房、发报处、发电机房、尚公小学等二十多幢大楼、厂房建筑。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堪称远东第一,为我国新文化运动作出了重大贡献。该馆荟萃了国内一大批知名学者、专家,集编译、出版、印刷、发行、经营于一……[详细]
裕华新村
  裕华新村位于静安区富民路182弄的花园里弄住宅,共有36幢房屋组成。其建于1941年,由上海裕华银公司投资建造,兴业建筑师事务所的徐敬直、杨润均、李惠伯等建筑师设计,属于后期新式里弄住宅。新村基地的东半部布置有建筑面积和庭院面积较大的四坡顶偶合式住宅16幢,每4宅为1组,成“田”字形布局;西半部布置有建筑面积和庭院面积较小的两坡顶偶合式住宅20幢,成行列式布局。所有住宅全部正面向南,布局规则有序。这2种住宅虽样式、规格不同,但其共同的特点是采用短进深、宽正面的双开间式布局。其中,四坡顶住宅进深为10.5米,面宽达10米;两坡顶住宅进深8.5米,面宽大于7.5米。从而使住宅的采光大大增加,室内更显宽畅明亮。总弄弄口位于富民路,宽7米。四坡顶住宅的支弄宽5米,而两坡顶住宅的支弄的宽度则要窄0.5……[详细]
中国福利会少年宫
  中国福利会少年宫成立于1953年6月1日,是已故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站在人类历史发展需要和缔造未来的高度,以科学的儿童教育思想创立的综合性、群众性的少年儿童校外教育机构。中国福利会少年宫是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共有编制数131人。少年宫现有特级教师2人,高级教师20人,中级教师40人。教师平均年龄35岁。60多年来,少年宫始终坚持“实验性、示范性,加强科学研究和对外交往与合作”的办宫方针,以365天天天为少年儿童服务的理念,策划开展了一系列以思想道德教育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丰富多彩的公益性少年儿童群众性文化教育活动,首创了“布谷鸟歌咏节”、“小孔雀舞蹈节”、“戏剧节”和“少年儿童游戏节”等一系列在上海乃至全国颇有影响的少儿阵地活动,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和全面素质人才培养方面起……[详细]
中共上海地下组织斗争史陈列馆
  在繁华的静安寺地区愚园路上,坐落着一幢率先运用建筑整体加固推移技术的砖木结构的洋房,这就是当时上海工人运动和地下党的杰出领导人刘长胜的故居,也是中共中央上海局的秘密机关之一。1992年,故居被列为上海市革命纪念地。刘长胜同志的珍贵遗物给中共上海地下组织斗争史陈列馆增添了含金量。逼真的“四一二-政变”,“76号魔窟水牢”微型场景,在声、光的作用中一下子把人带入了-之中。烈士的遗言、遗物生动再现了中共上海党组织前赴后继、不屈不挠的精神。荣泰烟号、丰记米号等看似不惊人的地下党机关秘密联络点,激发游客深入探求我党革命成功的奥秘。丰富的史料、精心的设计,使得刘长胜故居在上海有着独一无二的参观价值。地点:静安区愚园路81号邮编:200040电话:62155939传真:62155939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详细]
中共中央特科机关旧址
  中共中央特科机关旧址位于上海市武定路930弄14号(原武定路修德坊6号),为一幢建于1930年的砖木结构假三层里弄房屋。这里也是中共六届四中全会旧址。中央特科归中央特委会领导,由周恩来亲自筹建和实际负责,中央特科主要从事地下工作,其中包括情报收集,对中共高层人物实施政治保卫,防止中共高层人物被国民政府和公共租界当局逮捕或者暗杀,并且开展针对国民政府的渗透活动。中央特科还有一个重要任务,是采用暗杀的方式惩处当时背叛并且对中共造成严重危害的前中共党员。中央特科存在时间自1927年至1935年。走进弄堂,红砖砌成的14号楼是一栋三层楼,它占据了弄堂最大的空间,这里就是中共中央特科机关旧址所在地。楼前晾晒的衣物以及门前停放的自行车,让这里充满了生活气息,这个曾经上演过惊心动魄故事的地方,已经悄然变身……[详细]
上海中国银行办事所及堆栈旧址
  上海中国银行办事所及堆栈旧址位于北苏州路1040号。中国银行前身为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8月创办的清朝户部银行,是清政府最早设立的官商合办银行,总行设北京,到清光绪末年,已在天津、上海、汉口等城市设有多处分行。1912年北洋政府拨股本将其改组为中国银行。1927年,国民政府将中国银行总管理处从北平移到上海,宋子文任董事长,成为国民政府的金融垄断机构“四行两局”之一。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银行由人民政府整顿改组。旧址大楼建筑建于1931年,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1300平方米,钢筋混凝土无樑楼盖结构十一层,地下一层。南侧主立面装饰简洁,二层至四层通长外挑阳台,矩形钢窗。大楼地下一层为金库库房,底层银行办事处,二层以上为货物仓库和出租的办公室,出入道为分离布置。建筑由陆谦受、吴景奇设计,属现代派建……[详细]
美琪大戏院
  美琪大戏院,MAJESTICTHEATRE,位于上海江宁路66号,解放后,曾改名北京影剧院,1985年初恢复原名,建于民国30年(1941年),由范文照建筑师设计,二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成之时,定名美琪,原是取其“美轮美奂,琪玉无瑕”之意。10月15日开幕之际,被海内外人士誉为“亚洲第一”。戏院共1261个座位。美琪初由联怡股份有限公司集资创建,是该公司继北京大戏院、南京大戏院后,所建第三家戏院,董事长、总经理何挺然,注册美商。英文名MajesticTheatre,美琪大戏院名,为向社会公开有奖征名而定。民国30年(1941年)10月开幕,首映美国片《美月琪花》,为专映西片的首轮影院。1954年11月公私合营,王瑞为公方经理,1956年归新成区管理,1958年5月起直属市文化局,改建为演……[详细]
闸北青少年活动中心
  上海北隅,彭浦新村,座落着上海市闸北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中心占地面积8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11000余平方米。成立至今,中心已先后接待各级领导及海内外贵宾10余万人次,1996年4月30日-同志亲临视察并欣然题词“培育一代新人”。中心连续四届被评为“上海市文明单位”,并获得“全国先进青少年宫”、“全国少儿美术教育杰出贡献单位”、“全国少先队小公民道德建设特别贡献单位”、“上海市群众文化先进集体”,“上海市国防教育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称号。中心设有艺术馆、科技馆、图书馆、水上乐园、小剧场、游艺天地等教育活动场所,是集艺术教育、科技教育、劳技教育、思想品德教育、游艺娱乐为一体的校外教育机构。地址:阳曲路330号邮编:200435电话:56819829开放时间:330活动:13:00~16:00……[详细]
阮玲玉故居
  静安区新闸路1124弄也即沁园村,据传是海上名门望族盛家的产业,一幢幢三层小洋房历经七十多年的岁月,如今依然光洁如新、典雅幽静。上世纪三十年代,年仅25岁的影星阮玲玉难抵“人言可畏”,吞服大量-在此告别人间,惊动了上海滩的街头巷尾。9号是阮玲玉曾经居住、生活过的旧居,据9号楼的邻居介绍,当年的茶叶大王、超级粉丝唐季珊弃别女演员张织云,用十根金条买下了这幢小洋房送给阮玲玉,这幢三层小楼,见证过阮玲玉的欢情美梦,也见证了她的伤情恶果。阮玲玉故居是栋沉淀着许多悲哀与痛苦的记忆的石库门老洋房,在村口左边的第二条弄堂内。乳黄镶红褐的三层一进新式里弄洋房,弄堂口的老鞋匠生意兴隆。一楼是阮玲玉故居的会客厅,二楼是阮玲玉的卧室,三楼是阮玲玉母亲的房屋。而现在,从一楼到三楼已成为三户居民居住地。老洋房门前光影……[详细]
陕西北路宋家老宅旧址
  陕西北路宋家老宅旧址位于陕西北路369号,年代为1918年,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位于陕西北路369号,建于1908年,二层半高、四面临空的英国式花园别墅住宅。住宅宽敞明亮,楼前绿树成荫,景致怡人,房屋建筑面积824平方米,园地面积1218平方米。这处房子的主人原是一个叫约翰逊·伊索的外国人,后被著名基督教牧师宋耀如(宋庆龄之父)买下,成为宋家花园。解放初,宋庆龄在这里创办了上海第一个新型的托儿所,邓颖超、许广平、胡子婴、廖梦醒等应邀来到宋宅参加托儿所的开幕典礼。托儿所迁出后,这里成为中国福利基金会临时办公地点。1952年,中国福利会顾问、美国专家耿丽淑女士来沪工作。宋庆龄安排她居住于此,一直到1963年。1981年宋庆龄去世后,这所饱经历史沧桑的房子由中国福利会管理,宋庆龄基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