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南省 > 衡阳市旅游

衡阳市文物古迹介绍

大源窑址
  大源窑址位于衡东县甘溪镇大源村,属衡山窑系,时代宋、元。窑址分布在大源村境内桂公祠、窑背岭等9处台地上,有4处发现马蹄形窑。文化堆积厚1—8米。各窑的产品有分工,有的以烧制碗、碟、杯、壶为主,有的以烧制罐、壶、黑釉盏为主,有的以烧制大件缸类为主。该窑产品有碗、杯、碟、壶、盏、盏托、罐、坛、瓶、炉、缸、网坠等。胎色有砖红、青灰、瓦灰、深灰等。釉色有酱、褐、绿、青、黄、米黄、淡黄、黑、棕红等。装饰工艺有粉地彩釉绘花、釉下彩绘花、釉下粉彩绘花、印花、刻划等。粉地彩釉绘花习见于壶、炉、坛腹部,有牡丹、菊花、草叶纹等。印花有菊瓣、牡丹、梅花、水波纹地莲花鱼纹等,吉祥语有“福”、“福寿嘉庆”等,主要见于碗内壁器心。刻划有花卉、大莲瓣纹、竹叶纹等,习见于碗、炉外壁及壶鋬等。……[详细]
紫霞禅寺
  紫霞禅寺,位于狮子岭南侧的庵子岭下,面向东南背靠高山。紫霞庵始建于明崇祯乙亥年。这里曾是湘南游击队司令部。全寺老少僧人均参加游击活动,为保护支持湘南游击队,打击敌人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庵寺在战火中遭到严重破坏,仅剩一栋房屋也在0中损坏。1990年由曾任湘南游击队司令、时任湖南省政协主席的谷子元老先生出资重建紫霞庵,现寺院占地约5亩,共有殿堂七栋,左右两厢。分前殿,正殿,后殿及厢房组成。谷子元于1991年为紫霞寺题联:紫气东来驱浊雾;霞光普照扫残云。紫霞禅寺现由耒阳市佛教协会派僧尼管理。国泰民安,现佛事活动正常。每年2月19日,6月19日,9月19日。庵内均聚集几百人来参万佛禅庙会活动。这里环境幽静,视野中既无农田,也无炊烟,满目绿色,是一个休闲养神的世外桃源。……[详细]
83、培元塔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培元塔
  培元塔时代为清。位于湖南省常宁市宜阳镇大立村。此为隽秀潇洒的湘南风格的砖塔。清同治《常宁志》载:“岁同治壬戍唐君义渠……慨然以斯举为己任,邮寄邑诸君子,倡议建造。众亦踊跃从事,遂择地于邑西之罗汉石,鸠工庀材,经始于甲子,越丙寅告竣。”由此证明此塔始建于同治三年(1864),于同治五年(1866)竣工。因与崇文塔对照,故名培元塔。塔为楼阁式砖石结构,7级8方,通高36米,底边长6.14米。塔基为青石构筑,高0.86米,南面施垂带踏跺。塔身为青砖砌筑,各层四面设券门。首层南门额阴刻楷书“培元塔”。两侧施文曲星浮雕,上下镌莲瓣、八宝图案,东、西、北门额分别为:“迎紫气”、“邑青口”、“洪恩至”,周施如意云纹、瑞兽、莲瓣、八宝、八卦等浮雕。塔中空,有梯道盘旋而上可登各层,七层施夹壁,上留一孔可攀塔顶……[详细]
耒阳杜甫墓
  唐代现实主义诗人杜甫晚年穷困潦倒,大历五年(770年)为避兵乱投郴州舅父崔玮,来到耒阳。《旧唐书杜甫传》和《新唐书杜甫传》均载:甫客耒阳,游岳庙,大水遽至,涉旬不得食。县令具舟迎归,令尝馈牛肉白酒。甫饮过多,一夕卒。葬耒阳。37年后韩愈迁谪过耒,吊杜甫,留下了“今春偶客耒阳路,凄惨去寻江上墓”的诗句。杜甫墓在省重点中学耒阳市一中校内。墓封土为圆形,径5米。基砌麻石,高50厘米,上堆封土,通高1.5米,正面麻石镌刻有:“唐工部杜公之墓”。上款署“景定癸亥夏孟”(南宋理宗景定四年四月,1263年4月),下署“县令王禾立石”。墓前立有1940年薛岳撰《重修杜公墓》碑。墓后有古石碑座,惜碑已失其所在。墓周砌有石栏,占地约100平方米。据郭沫若考证为杜甫真墓。……[详细]
85、环绣楼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环绣楼
  原名望江楼,原为耒阳古城之通津门城楼,始建于明洪武年间,清康熙五十八年复修。之后,屡经修葺。该楼为砖木结构,四层八面,建于青石基座上,座高2.9 米。墙厚0.8 米,通高约27 米,一至三层为青砖砌筑,各面开窗,一层北向有拱门,门上竖额“环秀楼”,为明学者解缙题写。四层为砖木结构,每面开窗。上三层外环以砖护栏,栏下施彩绘。楼内有木梯可达各层,各层施藻井,屋面均按八卦图形构筑,此中含有“天人合一”之意,在古代建筑中尚不多见。翘檐上饰石雕狮、鹿、豹、麒麟等瑞兽,檐柱上端饰木雕彩狮戏球,形态生动。花窗上所饰人物花卉浮雕,制作十分精美,有较高的艺术价值。2002 年5 月19 日,由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地址:耒阳市城东沿路中段……[详细]
南岳福严寺
  时代为清。位于湖南省衡阳市南岳山掷钵峰下,为南岳著名寺庙建筑之一。在掷钵峰下,距半山亭五里许,绕过磨镜台,沿公路而下便是。此寺创建于南朝,最初的名字叫般若寺。至唐开元元年(公元713年),佛教禅宗七祖怀让和尚在此宣讲“顿悟法门”之学说,故此寺又被称为“天下法院”,宋朝改名为福严寺。福严寺立于茂林修竹掩映之中,十分古雅,寺内有岳神殿、方丈室、祖堂、藏经阁等古香古色的殿堂。寺外的山岩上有三生塔,塔中埋着福严寺开山僧慧思和尚的遗骨。寺东有一口方形的石井,井里有清泉涌出,井壁上有“虎跑泉”石刻,泉旁有镌刻石碑,碑文记述着当年慧思祖师开辟道场的轶事。清《南岳志》载:寺为南朝陈废帝光大元年(567)天台宗慧思禅师所建,初名般若寺。唐先天二年(713)怀让在此辟为道场,宣扬禅宗,并以磨砖作镜悟化道一和尚皈……[详细]
87、南台寺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台寺
  南台寺时代为清。位于湖南省衡阳市南岳山。此为号称“天下法源”的寺庙建筑。清《南岳志》载,寺为六朝梁天监年间(502—519)海印禅师创建,寺侧有海印所书“南台寺”石刻,为南岳佛教五大丛林之一。唐天宝二年(743),禅师八祖希迁(石头和尚)居此,辟为道场,之后著《草庵歌》、《参同契》,对缓解当时佛教内部矛盾,起到一定的作用。希迁的法嗣又开创了曹洞、云门、法眼三宗,广布天下,故南台寺有“天下法源”之称。日本僧人道元曾来中国求法,受戒于曹洞宗第十三代法孙如静。从此南台寺即成为日本曹洞宗的“祖庭”,故常有“礼祖代表团”访南岳。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日僧梅晓和尚自称是希迁42代法孙,曾来南岳虔祖拜塔,5年后(1907)送来铁眼板藏经一部,绸面精装共5700余卷,文化革命中,该藏经被毁。南台寺有山……[详细]
石鼓摩崖石刻
  2003年以来,石鼓山上陆续发现了摩崖石刻,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自那时起,有关部门和文物专家对摩崖石刻进行了抢救和保护。据考证,石鼓山山体保留了较为完整的露天“摩崖石刻”。据统计,在面积约4000平方米的山体岩壁上以及朱陵后洞内外,保存有历代摩崖石刻40余处,其中唐刻3处,宋刻7处,元刻3处,清刻9处,年代不详刻石21处。许多石刻仍保存完好。这些石刻刻工精细,包括隶、楷、行、草等,书体繁多、流派纷呈。石鼓摩崖石刻跨越1000余年,大部分记载着历朝历代文人墨客游历石鼓山的感悟,其中还有不少官吏为官任职的记事,保存较好的石刻有“西奚谷”、“江上清风”、“蒸湘”、“介崖”、“高山流水”以及部分记事刻石。……[详细]
周子头遗址
  周子头遗址西周至春秋时代古越族的文化遗址。位于衡阳市雁峰区岳屏镇隆桥村。1982年发掘,发掘面积550平方米。遗址分布在湘江岸边的山坡上,文化堆积多因雨水冲刷而遭破坏,有些遗存已露出地表。古越族在商周时期创造了以几何印纹硬陶为特征的古文化,该遗址即为西周至春秋时期以几何印纹硬陶为主要内涵的具有代表性的遗址之一。其西周地层0-土陶器上多饰有各种变形的云雷纹,而春秋时期地层0-土陶器上多饰有圆圈和方块凸点纹和变形夔纹。这几种纹饰,与包括香港在内的整个中国东南部同时期所出极为一致,表明为同一民族集团所创造。该遗址出土的陶片上,还拍印有舞蹈人物纹,以极简练的线条生动地表现了人物手舞足蹈的动态。……[详细]
橘盈圃——南岳游干班中共代表团驻地旧址
  南岳游干班中共代表团驻地旧址位于衡阳市南岳区祝融街道办事处衡岳居委会5组(橘盈圃)。1939年2月至1940年3月,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在南岳合作举办了游击干部训练班,中共中央决定由叶剑英负责,带领部分干部和工作人员参加训练和工作。中共代表团驻地设在南岳古镇西街口外一栋叫做“橘盈圃”的私人庄园内。该庄园四周砌有围墙,前面是一片水塘,园内橘树成荫,与通往圣经学校的登山公路和山下的何键公馆都相距不过百余米。叶剑英率领的中共代表团在南岳期间,对同志们制定了六项原则,即坚定的立场、苦干的作风、谦和的态度、简朴的生活、虚心的学习、严肃的纪律,要求所有工作人员的一言一行都不能影响党的形象。游干班的学员主要来自全国各战区部队的军官和各地招考的青年学生。游干班使用的教材以毛泽东《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和朱德……[详细]
衡阳烈士陵园
  衡阳烈士陵园1954年由原中央领导陶铸同志携专家堪考定址并命名为“衡阳烈士陵园”。陵园占地面积134亩,绿色覆盖面积已达到总面积的40%,园内四季常青,四季有花。2006年被评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被评为省级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2009年又被评为国家级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2010年被评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2年,我园根据民政部民发[2011]31号文件和省民政厅发[2011]38号文件精神,我市烈士陵园已被列入省民政厅和民政局确定的全省两家市级提质改造项目之一.加快烈士褒扬区的建设步伐,为全市人民打造好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详细]
92、唐家窑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唐家窑
  唐家窑,位于湖南省祁东县归阳镇,初创于唐末五代,极盛于南宋,是一处规模较大的制瓷窑厂,是继长沙铜官窑之后最能体现湘江流域制瓷业成就的典型窑厂之一,专家将其命名为唐家窑。2015年6月26日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安排业务人员对祁东县归阳唐家窑遗址进行了为期17天的考古调查,于2015年7月12日完成了野外调查工作。经本次考古调查,初步确定了归阳唐家窑遗址的位置、范围与面积、堆积状况、年代与文化面貌,基本掌握了遗址的构成、环境及保存现状,为下一步针对该窑址的文物保护与利用工作提供了依据和建议。2019年3月,唐家窑入选湖南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详细]
五岳殿(丹霞寺)
  五岳殿是江南唯一同时供奉五岳圣帝的寺庙。是唐朝著名的石头和尚的弟子“丹霞禅师”天然和尚所建,故名丹霞寺,始建于唐代贞元年间(785-804年)。清末,寺僧玉洁塑了五岳圣帝神像于前殿,以便吸引更多的朝圣者,从此丹霞寺改名为五岳殿。五岳殿于民国24年(1935年)由该寺住持醒悟重建,有山门、正殿、后殿三进,石墙铁瓦,古朴庄重。山门建于登山路旁,花岗石的门额上刻着“五岳殿”三个大字,殿门下还留着“丹霞寺”。山门内石柱上刻着一副楹联:经过都是有缘客;归去何须看别山。此联是湘潭人黄笃杰题于1922年。五岳殿石柱上刻有一副对联:五圣归来湘水北;岳神高驻楚天南。联作者不详,联意是:五岳殿供奉的是东、南、西、北、中五岳之神,五方又以五行相配,故又以木、火、金、水、土五圣相称;五岳殿其位置在衡山一段位于湘水以……[详细]
南岳铁佛寺
  南岳铁佛寺铁佛寺原名报国寺,又名铁佛庵,始建于南宋宝庆年间(1225—1227)。它位于烟霞峰麓祝高岭,在今邺侯书院上约一华里。寺以原有大铁佛而得名。铁佛为接引佛,重达万斤,是明代铸造的。现在的寺舍是1914年重修的。寺前有多株白玉兰,盛夏花开,香芳数里。1938年11月,周恩来、郭沫若、贺衷寒同登南岳山,路经铁佛寺休息,郭沫若题《铁佛寺诗》曰:“铁佛披金色相黄,纪元宝庆未能详。戏从杂卦征休咎,聊借残餐润肺肠。鸡脍应输萝菔味,臭斯难敌豉乳香。邺侯签轴称三万,此地空余一废堂。”铁佛已废,故云。寺舍现为南岳茶场使用。地址:湖南省衡阳市南岳区衡山祝高岭……[详细]
磨形窑遗址
  磨形窑遗址宋元青白瓷窑址。位于耒阳市磨形乡瓦子坳、虾塘、青陂、瓦子窝、老背山、栾岭、窑门前、南塘、凤形山等地。诸窑均烧制青白瓷,故概称磨形窑。器形多为碗、杯、盘、灯、碟、壶,瓶、炉等,均采用覆烧法。壁细薄,透亮,多芒口,圈足露胎或施开片满釉,器心也有露胎的作风,釉色白中泛青或泛黄,外壁常印仰莲纹、折波连珠纹、龟儿连花纹、勾连云雷纹、回字纹、竹叶纹、梅花纹等。在瓦子坳瓷窑出土的窑只.垫钵内发现有淳祐通宝5枚。该窑址年代早至宋,下限可晚至元代,是湖南极少几处烧造青白瓷的瓷窑之一。2019年3月,磨形窑遗址入选湖南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详细]
彭玉麟故居(退省庵)
  退省庵为彭玉麟故居,位于衡阳市珠晖区粤汉街道滨江社区湘江东路166号,时代为清。故居坐东朝西,砖木结构,硬山顶,小青瓦屋面。进深一间,面阔五间,厅房后为小花园。2004年进行了大修,现保存完好。彭玉麟官至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兵部尚书,人称雪帅,以“不要官、不要钱、不要命”的“三不要”美名而著称于世。光绪十六年,逝于衡阳江东寓所,追赐太子太保,赐谥“刚直”,并为他建了专祠。彭玉麟于军事之暇,也绘画作诗,以画梅名世。他与曾国藩、左宗棠并称“大清三杰”,与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并称大清“中兴四大名臣”。……[详细]
97、胜利坊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胜利坊
  胜利坊为单拱仿凯旋门式样,花岗石结构。1946年,国民政府为纪念八年抗战胜利,由时任湖南省政府主席王东原主持修建,故曰“胜利坊”。坊联由著名书法家费新我所书。“胜利坊”省保碑立在坊前,2011年1月,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详细]
肖石月故居
  肖石月烈士故居位于常宁市兰江乡兰江村前光组,建于清末民国初期,房屋占地面积545平方米,坐西南朝东北,面阔三间,进深二进,正面、东南墙为青砖,内墙多为土砖木结构,小青瓦面,悬山顶,两端有檐头,门槛门墩为红砂石,正门石制雕花格窗;二进房西北向又建有面阔三间,分正厅和左右厢房,小青瓦面,垛子墙冰盘檐上饰有兰彩卷草花纹,下体为青砖防水,墙上体为土砖结构,为典型的湘南农家建筑风格。类型: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时代:民国地址:兰江乡保护范围:以故居外墙墙基为起点,四向各至15米处建设控制地带:四向各至保护范围外30米处……[详细]
99、箭楼院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箭楼院
  晏家下边屋箭楼院,位于湖南省衡阳市衡东县南湾乡新南村十组,坐西朝东,占地约500平方米,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清代早期大修。院落由二部分构成,即宅院和箭楼。宅院:占地约400平方米,宽三间,深三进,砖、石、木结构,屋高一层,整体由一字墙大门、下天井、中厅、上天井、后堂、后院、左侧横屋组合而成。院中覆盘式柱础、狭窄的天井、紧凑的空间布局,表现出鲜明的明代晚期风格。箭楼:两栋,占地约100平方米,砖、石、木结构,当地俗称高楼,其中一栋建于后院,座西朝东,另一栋建于后院左侧,面对后院侧墙,两栋结构基本一致,均宽三间,深一间,高三层,一层正面出门,二、三层墙周出箭孔,屋上四周采用青砖斗拱出檐,盖双坡瓦顶。该两栋箭楼拱券形大门、条形箭孔、青砖斗拱等,均表现出典型的明代样式,也充分展现了该建筑的防御性功能……[详细]
白沙古建筑群
  白沙古街:于常宁市南部白沙镇东侧。始建于明末清初,迄今400多年,现存建筑以清代康熙年间、民国时期及解放初期为主,遗存了明、清时期构筑物。虽经历数百年的风雨剥蚀,目前仍保留完整的古街1条,古巷道35条,古道1条,不同时期的民宅58多栋,建筑面积达180000平方米。白沙古街及古建筑群不仅具有明清代中期建筑特色、民国时期欧式建筑风格,还融入了湘南地区本土建筑风格。时代特征鲜明,构架布局明晰,各时代的人文历史遗存丰富,具有较高的历史研究价值。是常宁市保存较为完好、规模较大的古商贸建筑群。2019年,白沙古建筑群入选湖南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