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东省 > 清远市旅游

清远市文物古迹介绍

清远郑氏宗祠
  郑氏宗祠位于广东省清远市高新区龙塘镇定安村委会鳌岗地村。清代初期,鳌岗地郑姓族人为祀奉先人而建。坐南向北,二进一井,总面阔19米,总进深19。2米。麻石门框,上刻“郑氏宗祠”。门前立旗杆夹,上刻“光绪二年丙子科广东乡试中式第三名举人郑兆熊立”。……[详细]
62、螯头塔
螯头塔
  鳌头塔俗称飞来塔,建于明万历十三年,位于清城西面3公里飞水口西岸。该塔为九层八面楼阁式,砖造,五平列狗牙砖出檐,下塑花纹,第二层刻有“高占鳌头”四字。塔高29.7公尺,每面3.4公尺,建筑面积55.8平方公尺。是当时清远重要的的地域标志,清代被命名为清远八景之一。清顺治十一年(公元一六五四年)分守道陈贽重修;康熙三十二年(公元一六九三年)火毁,知县张象乾修复;雍正七年(公元一七二九年)为飓风所毁,十一年(公元一七三三年)知县夏宗谨修;道光二十年(公元一八四O年)绅士郭志融、谢纯、朱来章、雷应时等董理事,用公项修;咸丰七年(公元一八五七年)二月毁于“贼”,同治元年(公元一八六二年)绅士朱润芳、雷应时、阮壁光为董事,动公项修复。……[详细]
大云洞摩岩石刻
  大云洞,位于连州市连州镇城西3公里,其摩岩石刻被列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洞中有岩溜点滴,四时不涸,状如滴翠,故称“秀岩滴翠”,为古“湟川八景”之一。岩洞中镌有宋代周敦颐、张浚(南宋宰相)等许多历代名流的石刻。其中有镌有:“何人凿破池中天,鬼斧神工不记年。欲觅仙床寻蝶梦,闲敲石鼓震龙眠。洞垂滴乳晴仍雨,岩峙江头水带烟。此日重游风景好,雪泥鸿爪话前缘。”的诗文,诗中可见,大云洞风景奇特秀美,真不愧是历代游览胜地。……[详细]
观音山王山寺
  观音山王山寺位于佛冈县城西北8公里处,为广东八大名山之一,海拔1288米,是粤中第一高峰。观音山王山寺,终年云雾缭绕,晨有静心之钟,暮有养性之鼓,周围山势蜿蜒、流水清幽。山中无数嶙峋怪石更是灵圣之仙境,是佛家难得之地,山中观赏景点无数,最著名的有瀑布群、龙宫、龙床、伯公树、灵水湖,会仙台,玉皇大帝御玺等,生于高山密林中的千年古树三指甘树王、扁担藤、牛姆奶树王等,均是罕世奇珍,更有无数南国红枫。山0有动物238种,植物1142种,其中国家级濒危动物有云豹、蟒蛇等二十多种;国家级濒危植物有桫椤、观赏木等二十多种,是全国最大天然亚热带生物基因库之一,也是华南地区负离子含量最高的地方之一。地址:清远市佛冈县英佛公路8公里处类型:寺庙电话:0763-4882088开放时间:8:30-17:00门票:佛……[详细]
蓬莱寺塔
  寺塔在浛洸镇东北方平地上,因塔旁建有蓬莱寺(已毁)而得名。因塔砖有“舍利弗”阳文,故又称“舍利塔”。《韶州府志》、《英德县志》均载此塔建于唐咸通年间,宋代曾重修。塔为平面六角五层楼阁式砖室塔。高15.4米,塔腔为穿壁绕平座结构。首层设副阶,以上各层以棱角牙子砖和线砖相间叠涩出檐,塔身置假平座并向上逐层收分。其形制结构为宋塔风格。宋邹衍中有诗云:“半藏舍利半每苔,劫火曾经未化灰。芳草年年春自绿,六朝往事一寒堆。”可见宋代已有舍利塔之说。塔于1990年加固维修,恢复塔刹和副阶、各层栏杆。1979年12月广东省革命委员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阳山文塔
  阳山建塔始于宋代,此时多为石塔,如建于宋嘉定年间的佛塔。后来为纪念韩文公扶树教道,重视培养后学,先是建了九层石塔,名曰“文塔”。明代阳山又建了磗塔名曰:“文塔”。清代阳山县令潘元音于乾隆五十九年,倡导集资,新建九层“文塔”。第二年乾隆六十年,阳山郑士超赴京考试,荣中进士,消息传来,满县欢腾!后郑士超相继任职浙江、河南道监察御史,因唐代贞元十九年韩愈尝任监察御史,后调任阳山令,是故,阳山民间盛传“两御史”,一是韩御史,一是郑御史。郑士超后来官至朝议大夫。阳山文塔,是阳山重视文教、发扬韩文公教育精神的象征,民间尊奉为阳山县徽。……[详细]
金山祖庙
  金山祖庙坐落在市区以西60公里的大湾镇金(龟)山顶。金(龟)山处在连江与波罗河交汇处,远远望去,如金龟过河之壮,故得名。由于风景优美,又是方圆十里唯一的高地,明朝时始建祖庙,至今已有400多年。庙是前后两殿、东西两厢布局,寺庙以庄重的巨型花岗石作基础,上盖琉璃瓦,雕饰工艺精湛,建筑面积约550平方米。庙门正对着照壁屏风上,是水浒一百零八将人物浮雕画,形态生动;庙前一块天生奇石,状如龙头,向着山下的连江,气度不凡。庙中供奉水神北帝,相传农历三月初三是北帝生辰,这天庙中香火特别旺,大湾镇人亦将这天当作大节,杀鸡祭神。船行至庙江前面时,船家也会摆好香烛熟鸡,抛洒纸钱,鸣放鞭炮,以求平安,此的镇上、江上一片热闹。金山山腰,是唯一尚存的英德古代五大书院之一的“文英书院”,依山而上,布局严谨,建筑面积8……[详细]
丰阳村古建筑群
  丰阳古村建村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丰阳全村姓吴,始祖吴敬元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末年的征南元帅。南唐后主李煜派遣吴敬元大元帅统领一支大军向南进发,开辟抵抗宋军的根据地。可是不到一年时光,南唐即被宋军灭了。失去了国家的征南统帅吴敬元只好弃甲隐居于此,繁衍了今日的丰阳村吴氏。到北宋年间,其孙子吴世范却高中了朝廷的进士,官至太子中丞,河南御史,朝散大夫。丰阳古村现在还遗存着丰富的宋代人文景观和完好的明、清建筑。当地人用“一间古庙、两条古街、三间祠堂、四座门楼”来总结丰阳古村的建筑,包含了丰阳古村的全部内涵,体现了丰阳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一间古庙”指的是丰溪古庙。丰溪古庙始建于北宋末年,为二进四合院式布局,是典型的抬梁式结构,古庙前有一棵可荫蔽数百人的千年古榕,古庙对面建有古戏台。“两条古街”指……[详细]
广东省立文理学院连县办学旧址
  广东省立文理学院连县办学旧址位于连州市东陂镇西塘村,建筑时间为清末至民国,山墙为青砖砌筑,屋面上置阴阳板瓦。2022年7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十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该旧址包括多个建筑,如五福公所、江夏村香林寺、陈氏宗祠和观山祠观音阁等,这些建筑都是借用原有的民房‌。广东省立文理学院的前身为广东省立教育学院。在广州沦陷前夕,学院学生参加了全省大学生集中军事训练。广州沦陷后,部分学生随集训队迁至连县星子,部分疏散回家,而学院则于1937年秋迁至广西梧州市。1939年初,学院再次迁至广西融县,同年冬因粤北战事,学院迁至连县东陂。1940年夏,学院改办为广东省立文理学院,院长仍由林砺儒担任‌13。……[详细]
杨愈将故居
  杨愈将故居位于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福堂镇新溪村委会五村,距今约200年的历史。该建筑按客家围楼建筑风格所建,座东向西,砖木结构,三进二井布局,总面积约1000平方米。……[详细]
上岳村建筑群
  民安古民居位于佛冈县民安上岳村委会横围片村,占地面积约45000平方米。建筑群气势恢宏,保存相当完好。相传南宋末年,上岳村朱氏始祖朱文焕护送南宋皇帝逃亡北江金鱼咀时不幸殉职,其子于上岳村落户,从此繁衍后代,至今已有32代。古民居布局清晰、严谨,错落有致。全村由十八“里”组成,建筑风格属于明清岭南派,每户均雕梁画栋,墙壁绘画各具特色,村道铺设花岗岩石板。朱氏祖屋朴山祠堂始建于乾隆四十六年(1782年),距今已有200多年历史。祖屋呈三座相,三个门楼相隔,各不相通,每座巷里门户相对共14户。民安古民居还证明了从明清起佛冈与珠三角地区已有文化及经济往来。近年来,民安古民居每年都吸引大量的珠三角地区游客前来参观。交通线路:距佛冈县城16公里,有省道经过,交通方便。驾车从广州市沿京珠高速往北行到佛冈县……[详细]
牛栏洞遗址
  牛栏洞遗址位于英德市云岭镇狮石山南麓。年代为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代早期。1983年发现,总面积约400平方米。1996~1998年发掘50多平方米。该洞平面为曲尺形,廊道式发育。文化堆积中含大量螺壳和动物骨骼。石器均为砾石制作,有少量石片石器。文化内涵可分为三期:第一期为旧石器时代晚期,仅见打制石器和骨器,动物群中有少量绝灭种,少见螺壳,碳十四测定动物骨骼标本的年龄为距今10780年至12410年。第二期为中石器时代,打制石器多,器形较前略规整一些,出现穿孔石器,还有骨器和蚌器,动物均属现生种,含大量螺壳,碳十四测定动物骨骼标本的年龄为距今9320年至11220年;碳十四测定螺壳标本的年代则为距今18105年,似偏早太甚。第三期为新石器时代早期,打制石器仍为多数,但已出现磨刃石器,并且开……[详细]
丰阳古道
  丰阳古道位于清远连州市丰阳镇丰阳村西北部,这里毗邻广西和湖南两省,自古便是三省边界最重要的商贸通道,更是南粤古驿道六条线路中肇雷古驿道文化线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丰阳古道是明、淸时期人们从连州走陆路前往湖南省蓝山县、宁远县、永州的一条交通要道,古道往北延伸至广西北部。现在残存的古道长约6公里,位于广东省淸远市连州市三水瑶族乡左里村委三江口自然村东面,古道路面多数路段用鹅卵石铺成,宽1.2至1.5米。沿途还留存有凉亭、石桥等设施。到了明清时期,随着岭南的发展,广东与其他省份的贸易也逐渐繁盛。丰阳古道也因此成为了南粤通往湘南和桂北一带的通道。大量的农副产品和生活工业产品在驿道上流通,全凭挑夫肩挑背负运输,每天络绎不绝,最繁盛的时候每天行走在驿道上的挑夫达到上千人。……[详细]
  清远古城垣遗址位于凤城街道武安社区上廓后街道,大观社区塘仔边,年代为元顺帝二十二年。类别为古遗址。为清城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清远旧城护城河遗址位于凤城街道清郊社区桥北路电力新村旁边,年代为明成化二年。类别为古遗址。为清城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李昭毅将军墓位于清远市清城区东城街长埔村委会螺坑村腩蛇岭半山腰,建于明嘉靖丙午年(1546年),墓穴坐西向东,墓呈交椅状,由坟头、抄手、享堂、拜堂、后土等构成,面阔17.25米,纵深18.85米,面积325.2平方米。抄手护壁为夯三合土墙,外石灰砂批荡,高约2米,挂榜没有碑记,而在左挂榜前有一铭记碑座,铭记内记述李昭毅的生平。据墓铭记载:李昭毅将军时任柳洲提督兼两广总督,于嘉靖丙午年(1546年)正月初四前往英德潖江剿匪时战死,后由其儿子埋葬于此,死时48岁。传说当时36人陪葬。该墓曾多次被盗,也历经战火。《清远文物志》记为李昭穆有误,地址在凤城街沙田社区也有误。该墓结构基本完整,规模较大,对研究古墓建筑和本地历史有一定参考价值。……[详细]
  陆军第一五七师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位于源潭镇青龙村委会青霞村,年代为中华民国29年。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为清城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七星岗塔位于清远市区北江一路东端的北江河畔。建于1921年,是原洲心镇农民集资兴建的。塔为八角五层仿楼阁式建筑,青砖砌墙,面朝东北,高近20米,平面呈正八边形,底层边长2米,壁厚0.97米。正面设一拱门,门洞高2.25米,宽0.8米,第二层以上逐层向塔心收进。每层以四层顺平砖和三层棱角砖交替叠涩出檐,檐口镶以黄绿二色琉璃瓦。各层每面均设有或真或假的拱型窗。八角形攒尖顶,葫芦型塔刹,壁砖规格大致为28×11.5×6.5厘米。第四层下面竖塑“中流砥柱”四字。塔腔原每层铺木楼板,现已不存,塔前原立有建塔碑记,经初查未见。……[详细]
79、麦天合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麦天合位于凤城街道龙船塘社区上廓街道,年代为1921年。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为清城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80、适耕园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适耕园位于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洲心街洲心社区健康路清远市新北江制药有限公司内,据屋主介绍建于1930年,是清城区保存最完好的中西混合式民居建筑,坐北向南,整个建筑呈凹形,面阔三间14.2米,纵深一进13.5米,占地面积190平方米,为二层砖木结构建筑。前面两侧呈半六角形,左前部为凉台,有四条圆柱直上二楼顶承载砖拱门,凉台与门廊相通,大门镶门夹石,门额石上刻有“适耕园”阴文大字,并设木笼门和木板门。明间为客厅,左次间设一房一厨房,右次间设二房一梯间,右二房西墙突出一窗位,梯间有一后门。二楼与一楼布局基本相同,右二房突出位开一小阳台。瓦面由封檐墙围封起来,共设二十九檩。据说当年陶铸、赵紫阳下乡蹲点时曾在此居住。该民宅结构较为完整,风格独特,对研究当地中华民国时期的建筑有较高的参考价值。……[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