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东省 > 清远市旅游

    清远市文物古迹介绍

    81、政江塔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政江塔位于清新县山塘镇政江村北江大堤上,于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由清远知县何福海倡建。塔高35.1米,首层边长3.5米,墙厚2.6米,砖造,为九层八面楼阁式,下塑花纹,每面宽3.5米,建筑面积为59平方米,每层以菱角牙砖和挑檐砖相间叠涩出檐。各层辟拱形真门2个,余为拱形假门,角柱、门框、窗框、檐砖均涂成朱红色。铁铸塔刹由覆盆和九层相轮、葫芦等组成,第二层门额石匾上刻有“中流砥柱”四字。相传,地方乡绅集资在飞水西岸建造了鳌头塔(俗称“飞水塔”)后,镇住了鳌头,从此滨江河口变得风平浪静。后来,人们又说在鳌头塔下游八、九里的地方,即秦皇河与北江交汇处附近,有鳌尾经常摆动,击沉多艘船只。于是,地方乡绅又集资建造了“政江塔”。“政”与“镇”是谐音,“政江”即“镇江”也。政江塔为清远城下关水口的重……[详细]
      敢鱼咀墓葬位于飞来峡镇江口居委会社岗村敢鱼咀,年代为清代。类别为古墓葬。为清城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孙中山塑像位于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凤城街道东门社区中山公园内,始建于1925年,坐东南向西北,建筑平面呈正方形,由台基、基座和塑像构成,长宽均为14.5米,面积210.25平方米。孙中山塑像立在方柱体基座上,下有一方形台基。台基高1.33米,基座2.5米,塑像2米。基座正面有总理遗嘱石碑,台基四面有台阶。原坐落于先锋中路原清远县旧中山公园(现城市广场),作者朱明利。1958年迁往新的中山公园,几经易址,最后定于现址。原总理遗嘱石碑在文革-时更换为现在的石碑。该塑像结构基本完整,对研究现代革命历史有一定参考价值。……[详细]
      马头岗墓位于清新县三坑镇马头岗,1962年、1963年清理两座墓,均为竖穴土坑,人骨与葬具不存。一号墓坑穴被毁,随葬品33件,青铜器有鼎、簋、缶、罍 、钲、甬钟、钺、矛、戚、矛镦、人首柱形器等,陶器有罐的碎片,饰夔纹与方格组合纹;还有砺石。二号墓长2.8米,宽1.1米,深2.35米。墓向30o。随葬器物39件,青铜器有罍、甬钟、斧、钺、矛、匕首、镞等,其中一件匕首以人体形象作柄,颇具特色;其他有砺石、陶罐,罐饰篦点与方格组合纹。这两座墓葬是广东地区最早发现的以青铜器为主要随葬品的墓葬,对探讨岭南地区的青铜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详细]
      佛冈 三爰亭位于佛冈县汤塘镇大埔村。以“盖取爰居爰处爰得我之所意耳”而名之“三爰亭”,南来北往的人们缍此而饮茶、小歇。亭建于清光绪壬辰年(1892年),占地面积100平方米,面宽三间,进深一间,各间以圆门相通。亭右起第一间供男人歇息,第二间供女人歇息,第三间为守亭人宿舍及伙房。第一间内檐下以横幅写着“请君饮茶,请分男女”、“诸君来往,不许借宿”的亭规,还存碑刻5通,记载建亭事宜、亭规及捐款人名、收支细目。1986年佛冈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石角文笔塔位于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石角镇回岐村委会回岐村北江西岸上,据《清远县文物志》记载建于中华民国十年(1920)。文笔塔为六角形砖塔,首层每边长0.82米,高约6米,共3层。首层为实心式,二、三层为空心式,二、三层每面各有一窗,镶有绿色通花作装饰,塔刹原为宝珠式,现剩下锥顶及钢针。据说以前回岐人勤奋好学,蔚然成风,出文人甚多,于是村民倡议和集资兴建此塔以纪念和激励后人。该塔结构基本完整,对研究当地民国时期的建筑有一定参考价值。……[详细]
      钟母李太孺人墓(《清远县文物志》记为钟令公李太夫人墓),坐落于源潭镇踵头村委会鸡板岭观音坐莲。据《明钟母李太孺人墓志铭》记载建于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此墓建于半山腰,坐东南向西北,呈交椅状,由坟头、抄手、挂榜、墓堂、享堂等构成,墓堂前部为月堂,围垄呈莲座状,因而此地得名“观音坐莲”,面阔16.4米,纵深23.84米,占地面积390.98平方米。曾被盗墓,墓碑位置有一洞口,墓碑已失,可能被埋在坟头前的泥里。抄手护壁用三合土夯筑,前设二道挂榜,头道挂榜右侧设《明钟母李太孺人墓志铭》,其文由勒四高、蔡献臣、曹常芳等三位明代进士撰写,二道挂榜左侧有《李太夫人奠文》,记叙巡抚、知府等官员所送祭品。据《长乐县志》(清同治版)县令名册中记叙:“钟万禄,清远人”。明万历年间任长乐县令,其母李太孺人死后……[详细]
      接湾麦公祠位于凤城街道古城居委会麦围大街道49号,年代为1924年。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为清城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朱文焕墓位于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飞来峡镇江口居民委员会社岗村敢鱼咀。始建于南宋末期,清乾隆三十八年重修,坐东向西。墓为封土堆,墓制简朴,正面立麻石碑一通,阴刻“宋大理寺评事始祖……”。据《清远县志》和《两岳族谱》记载:朱文焕,字表怀,号漱石,21岁登进士,官至大理寺评事。元将伯颜攻陷临安(南宋京都,即今杭州)。益王在福州即位,檄召诸路忠义勤王。朱文焕率师入卫,护驾南来广州。祥兴元年(1278年),移驻崖山,朱文焕奉诏督师,抗元兵于北江。后敌陷韶关,破英德,顺流直下,朱文焕迎击鏖战,昼夜不息。终因寡不敌众,全师败绩,朱文焕以身殒职。其子朱继贤负尸乘夜潜奔清远横石里,安葬于横石,土名簕竹坦。其族人留居清远,繁衍于清远各处。该墓对于挖掘朱文焕人文历史资源和研究当地墓制与墓俗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该墓曾……[详细]
      石板乡农会旧址位于东城街道石板村委会石板村,年代为1924年。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为清城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91、鳌头塔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鳌头塔位于清远市清新县太和镇禾丰村委会塔脚村。鳌头塔高29.7米共九层,为八面楼阁式每面宽3.4米,建筑面积55.8平方米砖砌,五平列狗牙砖出檐,下塑花纹,第二层刻有“高占鳌头”四字始建于明万历十三年(1585年),由永州通判钟于田倡建。420年来,鳌头塔多次重修如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由清远分守道陈贽组织重修。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大火烧毁后由知县张象乾组织修复雍正七年(1729年)鳌头塔毁于飓风,四年后由知县夏宗谨组织修复。以后在道光二十年(1840年)、同治元年(1862年)因毁于战火而先后两次重修重修后的鳌头塔终于恢复了原貌。它是清远人民的灵魂支柱,更是众多科举学子的精神圣地。屡坏屡修,屹立不倒,气贯长虹!2010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广东省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景点位置广东……[详细]
      清远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凤城街道东门社区中山公园,年代为1958年。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为清城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平瑶岭遗址位于清远市连南瑶族自治县大坪镇军寮村,年代为明。本体为军寮排遗址、烧纸堂遗址、平瑶岭摩崖石刻、烧纸堂摩崖石刻。2019年4月19日,平瑶岭遗址被公布为第九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李文楷烈士亭位于凤城街道东门社区中山公园,年代为1927年。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为清城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石咀头围场门楼,始建于明,位于清远市佛冈县迳头镇迳头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