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东省 > 潮州市旅游

潮州市文物古迹介绍

中共饶平县支部旧址
  中共饶平县支部旧址位于饶平县三饶镇在城居委东巷右侧林氏宗祠。该祠堂始建于明万历元年(1573),2002年和2010年重修,为三饶林氏后人使用。坐南向北,二进,面阔16米,进深26米,总面积416平方米,有照壁,石鼓,硬山顶,黄琉璃瓦屋面,木瓜抬梁构架。1921年林琮璜等革命同志在这里传播“反帝抗侵”爱国主义思想,组织饶城“学生联合会”开展“抗侵略、抵日货”的-。1923年组织“新学生社”、“同志学社”,发起“反-、革污吏”的工、农、商、学群众运动。1926年1月中共饶平县支部在“林氏试馆”(林氏宗祠)成立,林琮璜任书记。1926年4月“饶平县农民协会”在林氏宗祠成立,林琮璜任主席。该旧址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饶平革命活动的主要场所,有一定的革命历史价值。2011年4月被饶平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详细]
风吹岭摩崖石刻
  风吹岭摩崖石刻位于饶平县柘林镇之东约1.5公里的风吹岭,岭高面海,一年四季,风声飒飒,故名曰风吹岭。站在岭顶往东眺望,沧海万顷,水天浩渺,闽粤的高峰岛屿如泥牛入海,甚为壮观。历代显官名士至此吟诗作赋题书于此,于今留下许多摩崖石刻;明万历九年(1581年)季夏,闽粤副总兵晏继芳题刻的“闽广达观”,正楷阴刻,每个字大1米见方。明万历二十四年,楚雍吴世重,成都庄诚镌的“海阔天空”,正楷阴刻,字大0.40×0.27米;明万历二年冬,黔南梁东旭镌“水天一色”,正楷阴刻,字大0.40×0.27米,明崇祯三年(1630年)季春长白张昌祚的“闽粤一览”,正楷阴刻,字大0.48×0.32米。风吹岭共有古今石刻近20题,诸家书法遒劲秀拔,各具一格。1981年饶平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63、华盖寺
华盖寺
  华盖寺华盖寺位于饶平县上善镇上善村岭头,俗称“岭头庵,创自明朝,1996年起重建。处于通往毗邻福建、大埔的水泥公路旁,山青水秀,交通方便,引人注目。寺创自明代,清乾隆三十九年(1744)从对面山峦移来今址重建。1950年起没住僧,于1958年“公社化”时,佛像被烧、法器被毁。村民卢文章(现年80岁)先闻风声,冒险深夜抢救高0.3米、宽0.2米,刻有“华盖寺,乾隆三十九年”樟木所制香炉,抱回家珍藏,在这次重建时献出。1967年“文革”中,因上饶建瓷厂,来拆古寺的石柱、楹、桁、桷、瓦,寺遂被毁。于1995年11月被批准重建,1996年2月30日动工,至2001年5月基本完工。寺位于高坡上,坐西向东,分天王殿、大雄宝殿、达摩祖师殿(天井西侧)、伽蓝菩萨殿(天井北侧)、厢房。……[详细]
饶平仁寿寺
  仁寿寺饶平县饶洋镇水口山坡“象地”的仁寿寺,创自明朝,1997年至越年重建,1998年6月29日被批准登记开放。该寺相传创自明初。西山村邱氏始祖澄源,子时绕,倡率乡人建寺,施出腹陂水田一段为香灯之费,草创居室少许。历代有修建,已知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乾隆丙子(1756)僧本怡主持修建。1952年起改为谷仓。1982年起,新丰供销社干部、潮阳人许业萍居士,积极发动捐资修寺。后请释达善(弘禅徒弟,潮安县庵埠人,今住汕头市区精舍,任达濠区紫峰岩住持)来住持,往返饶、汕,修补古刹,主持塑佛,建天公亭等。从1997年至越年重建了大雄宝殿、僧舍等,建筑面积500平方米,另有般若堂、功德堂因缺资而未完工。在重建而拆屋顶时,发现栋梁头埋有5张布条,各写逢甲子年重修,十分奇妙。……[详细]
65、西岩寺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岩寺
  西岩寺西岩寺位于饶平县上饶镇西片乡西北侧的西岩山胫部,海拔1000米左右,是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清乾隆十九年(1754)重修,民国二十九年(1940)八月再修,1981年重修。1988年10月列为县重点文物单位。外山门“仙山福地”横匾,是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立。此处环境幽静,空气清新,花香鸟语。入外山门,迎面是寺门”西岩寺“石匾,旁刻”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建,香林詹广誉题”。大门两侧,两只大石狮张口衔铃,守卫着寺门。寺内有佛像及木雕石刻,古色古香,正殿有石柱六支,前面两大圆柱,呈鼓状形,各刻有蛟龙腾云浮雕,十分壮观。西岩山,也名笔架山,海拔1255米,是该县最高山峰之一,巉岩峭壁。寺建于石顶,俨若巨凤展翼上飞,故双名“冲天凤寺”。……[详细]
青龙古庙
  在潮州韩江大桥西端南堤上,庙门东向,先前称安济圣王庙。据宋代沈存中《彭蠡小龙》记载,青龙古庙建于北宋,安济灵王是北宋神宗赵顼(1068年即位)封的。又相传诸葛征蛮,蜀汉永昌太守王伉守城捍贼,殁为神明。明万历十七(1589)年潮州海防同知施所学重修青龙古庙镇水患,奉入王伉神像,号安济灵王,自此,王伉就成了安济圣王。另尚有一传说:北宋仁宗皇佑年间,广源州依智高僭称南天王,改元景瑞。由于广源地连潮州,故叛军依涧据险,皇帝赵祯派杨文广来平南蛮十八洞。宋军行军沿江南下时有青蛇附于舟上而征途顺利、征战皆捷而诸洞俱平,班师时杨文广奏知宋仁宗。赵祯便封潮州青蛇为“安济灵王”。先前的青龙古庙也需从南堤上东下进庙门,门额“安济圣庙”,可能是宋徽宗赵佶所赐。两边一为神台,一为戏台。从庙后穿过伙巷而到庙前的是半月形……[详细]
外江梨园公所
  外江梨园公所位于潮州市区上水门街头,始建年代未明,清光绪年间重修,是当日潮州地区外江戏各班及潮音班艺人集聚之所。公所座北向南,门额刻“外江梨园公所”六字,门楼檐下,嵌镶雕刻,甚为雅致。门前左右有石鼓。公所门面宽12米多,深度23米多,屋顶嵌镶彩瓷片,装饰花鸟虫鱼,栩栩如生。全座分三进,斗拱抬梁式木结构屋架,屋面正脊斜脊均饰以潮州嵌瓷人物造型,一、二进有天井通廊,均为卷蓬顶建筑形式。二座有如戏台构造,轩、厅、房三者紧凑成一整体,第三进早已倒塌。所内环壁镶嵌碑记七块,分别记录着历次重修梨园公所的捐资者芳名。梨园公所于“文革”期间受破坏甚大,石雕木刻皆受损毁,近年来陆续有海内外热心人士捐资维修,现为潮州民间音乐团活动场所。1987年被列为潮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68、瑞光台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瑞光台
  瑞光台位于饶平县黄冈镇河南居委县政府大院内,建于明天启二年(1622),清雍正13年(1735)重修,1984年和2003年二次修缮。坐南向北,八角形攒尖顶亭阁式三层楼台,顶端葫芦宝顶。首层及二层外有迴廊,扶以栏杆,一至二层为外置楼梯,二至三层为内置楼梯,二、三层均为木结构楼面。高18米,台基围50米,面积约675平方米。灰砂墙体,灰瓦台面。门额“瑞光台”,款为“雍正13年己卯歙前程哲重建”。台正门左右侧各竖石碑一通,左为“惠泽光华——重修瑞光书院碑记”,年代不详;右为“捐题碑”,年代及事由不详。瑞光台至今保存完好,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1926年共青团饶平第二中学团支部设在瑞光台。1981年7月被饶平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广东抗日第一仗指挥中心旧址
  广东抗日第一仗指挥中心旧址位于饶平县海山镇隆北村中部刘氏家庙。为义勇军抗战指挥部旧址。1938年6月,日寇侵占南澳岛,妄图把岛作为进犯潮汕和广东的跳板。在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政策的连接推动和民众的支持下,国民党157师940团第一营,澄、饶、澳民众抗日自卫团共300多人,统称“义勇军”,以海山为-基地,在“刘氏家庙”设立指挥中心,抗击日军,狠狠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该祠堂始建于明代,清代续建,为隆北村刘氏祠堂。坐南向北,二进二廊格局,道进开三山门。通面阔20米,进深28米,面积约560平方米。硬山顶灰瓦屋面,夯土抹灰墙,木瓜抬梁构架。至今保存完好,有一定革命历史价值。1993年11月被饶平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公布名称为“刘厝祠”。……[详细]
孙默斋墓
  孙默斋墓,俗称三女贵墓,在潮安县沙溪镇沙一村眠龙山,墓向东北,有碑亭,拜亭,均为花岗岩巨石筑成,碑亭四柱落地,上盖由几块巨石组成,碑文镌刻在亭后壁正中,为“明考将仕郎默齐孙公,妣耋寿孺人慈烈林氏墓”。碑亭前约10米处是庞大巍峨的拜亭,结构为三开间,纵深约三米许,宽约10米,八石柱托石楹,柱高4米多。屋顶全部由花岗岩石板盖成。每片石板大达3、4平方米。孙默斋墓俗称“三女贵”墓。相传孙默斋膝下无男,生得三女,但却招了三个显贵的女婿:大女婿是兵部尚书翁万达;二女婿是工部侍郎陈一松;三女婿是状元林大钦,故有三女贵之称。1987年潮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仙溪王氏大宗祠
  王氏大宗祠俗称“老虎祠”,在潮安县庵埠镇仙溪管理区,座西南向东北。这座祠堂始建于明代,清康熙30年重建,历1831、1930、1981年重修,现保持清代中后期的建筑格局和装饰。王氏大宗祠二进一拜亭,宽30.61米,深34.25米,左右配火巷。祠前场地宽敞,有麒麟照壁与祠门相对。这个祠堂的建筑和装饰比较讲究,门前的石雕构图层次分明,美观大方,屋顶的平脊和斜脊都装饰嵌瓷塑,以古代戏曲为题材。屋檐的嵌瓷塑人物凌空飞出,栩栩如生。祠后进梁架结构和油饰精美,拜亭单檐四垂,工艺考究。亭内有“榜眼秋台”牌匾,为旌表南宋名宦王大宝而立。王氏大宗祠为潮州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广东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潮安林氏家庙
  林氏家庙 位于潮安县庵埠镇宝陇村,俗称青窗祠。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始建,原为二进建筑。天启五年(1625年)户部侍郎林熙春续建后座,使之成为三进院落式布局。家庙坐南向北,总面宽48.3米、总进深37.4米。庙前10米处有牌坊一座,四柱三间砖石结构。坊额中为“世德恩光”;左为“纶褒硕儒”,落款为“钦差总督两广太子太保兵部尚书戴耀为敕封文林朗延平府将乐县知县林熙春立”;右为“青琐直臣”,落款为“钦差总督两广兵部右侍朗张鸣冈为工部都给事林熙春立”。坊前约16米处是灰塑的麒麟照壁。庙中座保留了明天启元年(1621年)诰封林熙春妻妾为宜人、恭人的敕命,木匾长5.9米、高1.26米、厚6厘米,绿漆地楷书贴金。……[详细]
鸿程大庙
  鸿程大庙也称三山国王庙,位于饶平县大埕镇程南村,始建于宋代,清咸丰二年(1852)扩建,1988年重修。坐西向东,三进带后包庙宇式格局,筑有前座、正殿、后殿和两廊配殿,规模宏伟壮观。正殿塑有三山国王泥塑,高达4米,后殿是三山国王的夫人神位,偏殿是众神灵位,前座还有雷公电母的塑像。通面阔16米,进深34米,占地总面积约1832平方米。硬山顶,灰瓦屋面,夯土抹灰墙,木瓜抬梁构架。木雕、石雕、彩画和嵌瓷较为丰富。门额“东方保障”,背镌“神光宠锡”,门前石鼓1对,池塘1口。大庙基本结构保存完好,为粤东三山国王庙中建筑规模较大,设置较为完备之一,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1988年10月被饶平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饶平白雀寺
  白雀寺位于饶平县拓林镇北约l千米。建于南宋末年。原称拓林寺,因该地石峰林立。拓树成林而得名。据《东里志》记载:“宋一时原有茅山庵,毁,遂于北面再建拓林寺”。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重修大殿。上梁吉日恭请蒋高传(明代人,官至刑部侍郎,后被摘至大城所为盐官)书定山门匾额,恰好有只纤丽的白雀在梁上啾啾欢唱,蒋即兴,用鸡毛大笔疾书:“白雀寺”,书法潇洒流利,今尚存,故寺自此易名为白雀寺。建筑为两进院式,土木结构,前座供奉观世音菩萨,后座供奉西方三圣,寺里珍藏有明代浙江天幢奇主僧德祥和尚所绘制的十八罗汉像。有明代铸造的千斤铜钟。宋代景德镇烧制的祭红大瓶等文物。1982年重修,1988年列为县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饶平县柘林镇北面的虎鬃山下白雀寺,倚山望海,傍岭侣塔,环境清幽,故“白雀青灯”,古为柘林……[详细]
余云程衣冠冢
  位于饶平县黄冈镇石壁山风景区次峰石刻右下方,座北朝南,占地面积350㎡,2009年迁墓重俢。为四柱三进坟墓建制,墓前立花岗岩石墓碑,碑高0.8m,宽0.42m,呈拱门形,碑额刻浮雕花纹,碑面直行,中行书:“陆军七十四军 炮兵团中校营长 余公云程衣冠佳城”,右行书:“中华民国卅二年完月常德抗战殉国烈士”,左行书:“三十三年十月十日黄冈各界追悼会公立”。三进阶立墓柱四根,刻有“八千虎贲汉,英名垂青史。献身抗日事,丹心报国恩”。坟埕左前方立余云程生平简介,右前方石头上刻有当代饶平名人郭启宏的题诗:“满地艾萧幽兰馥,剑戟横光猛虎贲”。墓葬保存完好。2018年3月,被饶平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南昌起义南下部队第三师司令部旧址
  潮州 “八一”南昌起义南下部队第三师司令部旧址位于潮州市西湖公园涵碧楼。楼建于1922年,为钢筋混凝土构筑的西式双层小楼房,建筑面积400多平方米。抗日战争时期为日本侵略军所毁。1964年按原貌重建。楼额灰塑“涵碧楼”三字,为郭沫若书。 1927年周恩来、贺龙、朱德、叶挺、刘伯承等率南昌起义军向广东进发,于9月23日进驻潮州,占领敌人的警察署及国民党的重要机关,打开监狱,释放政治犯。当时贺龙部第三师司令部设于涵碧楼,师长周逸群等在这里指挥战斗,建立了潮州工农兵学商联合政府,惩办-分子,在西湖广场召开群众大会,各地赤卫队前来会师。 1987年 月潮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林梅江夫妇合葬墓
  林梅江夫妇合葬墓位于饶平县联饶镇葛口村葛藤自然村猴地,墓葬于元至顺元年(1332),葬于福建乌山。明洪武十五年(1382),移葬于葛藤村猴地,墓面为灰沙结构,有墓包、墓碑、祭床、石香炉及墓前埕等,墓碑刻有“宋始祖,梅江林公,宜人陈氏墓” 石香炉刻有“兵马司裔孙敬立,壬戌年建造”,墓莹左右侧尚遗存古时候金猴眨眼基座,该墓规模较大,占地宽广,保存较好,有一定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林梅江生于南宋度宗咸淳三年(1267),终于元至顺元年(1332),元朝成宗大德五年(1301)辛丑年出仕元朝大都路兵马指挥使,负责保卫京城安全,敕封五品。2013年5月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邱成实夫妇合葬墓
  邱成实夫妇合葬墓位于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三饶镇在城居委南关外。邱成实,南宋绍兴二年(1132年)由福建莆田迁居海阳县元歌都下饶堡(今三饶镇),是宋代邱氏入饶始祖,茔墓建于南宋绍兴六年(1136年),墓碑刻“宋始祖枢密院使光禄大夫成实邱公墓”,南宋乾道四年(1168年),王十朋(后官拜龙图阁学士)旅饶时,曾为之作墓志铭。墓地原在三饶琴峰山南麓,明置县时,因是地择为县署建地,遂迁墓于南坛圩(今三饶镇南关外),1988年冬迁居台湾的邱氏后裔捐资对该墓进行修复,有墓包、祭床、墓埕和摆手,规模较大,型制美观,有一定的历史、艺术价值。 2013年11月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明镜古寺
  明镜古寺,在潮州市北关北美路尾,始建于明代(公元1364-1644),是开元寺下院,原系管理违规僧人场所。清代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僧人寂渊募建后座,雍正九年(公元1731)知府胡恂重修,解放初期农禅并重,僧人作为住宿之地。1957年为农场使用,文革期间被占用,殿宇崩圮,面目全非,1986年落实宗教房产政策,产权归市佛教协会管理使用,经多方筹划,1995年6月动工重建,至1999年1月竣工。整座古寺占地2900平方米,建筑面积4017平方米,前座为寺门楼,正座为大雄宝殿,两侧是三层楼安养院,后座是三层楼的藏经楼,成为潮州市一所具有一定规模福利型多功能的新型寺院……[详细]
黄冈丁未革命纪念亭
  黄冈丁未革命纪念亭是位于饶平县黄冈镇楚巷居委会中山公园内的景点。建于1934年,1987年重修,是黄冈各界人士为纪念孙中山领导的丁未革命(1907),缅怀先烈志士而建。坐西向东,戏台式形制,前台后房。面阔12米,进深10米,面积约120平方米。钢筋混凝土结构。台中间壁面嵌着石碑二通,右为民国23年碑,由6块组成,分别镌刻343位丁未革命牺牲的壮士英名和纪事文;左为1987年重建碑记。纪念亭正面上方为“黄冈丁未革命纪念亭”,具有重大革命历史价值。1981年7月被饶平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11月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