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东省 > 汕头市旅游

    汕头市文物古迹介绍

    白花尖大庙
      介 绍 位于礐石风景区东麓海滨,有一座单体面积居全省之冠的大庙——白花尖大庙,也称九天娘娘庙,1993年10月落成时,有海内外人士多达五万之众参加了开光大典,盛况空前,此后成为汕头旅游热点。 大庙主神九天娘娘,又名“九天玄女”,传说为上古女神,人头鸟身,是圣母元君弟子、黄帝之师,辅助黄帝战胜蚩尤安定天下而得敕封为女神。柳锡旺先生在香港九龙官塘区建百花尖庙奉祀。并因梦见女神嘱咐:改“百”为“白”,遂改称“白花尖庙”。陈锡谦先生来汕头倡建天坛花园工程时,遂移九龙娘庙香火来礐石创九天娘娘庙,故称为“白花尖大庙”。 广东汕头……[详细]
    62、东里寨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东里寨
      介 绍 东里寨位于潮阳沙陇镇东仙村,是泰国潮籍侨领郑午楼的家乡,它那对称、方正、威严的寨形,寨内排列整齐、鳞次栉比的“府第式”民居,显示的非凡的气势,是一个典型的潮汕方寨。东里寨建于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为当年航海巨商郑毓宗所建,是占地12544平方米正方形巨寨,它坐东南向西北,寨四周各有长112米,厚0.7米的寨墙,四角建有更楼,共开北东西三门。寨里面排列整齐的府第为三街六巷的“皇宫起”形式,整齐分布22座“四点金”,计有房466间。另外,在寨的四周还有三十六套二房一厅的护寨厝。东里寨向来也以文人武士辈出著称。广东汕头……[详细]
    学礼公祠
      学礼公祠位于广东省汕头市金平区鮀莲街道莲风居委莲塘安路中段,始建于明朝,坐东向西,通面阔11米,通进深10.1米,占地面积288平方米,建筑面积111.1平方米,两进一天井两通廊二伙巷格局,土木结构。外观为歇山顶,人字封火山墙,素胎瓦当屋面,屋脊镶花鸟纹嵌瓷,大门为花岗岩石砌筑,门两侧墙面各有清供、人物、花鸟彩绘浮雕石板3屏,中间为阳刻门匾“学礼公祠”。屋内采用三载五木瓜抬梁式结构,通廊及正堂使用方形及梭形石柱,雕刻及彩绘工艺讲究细腻,很具代表性。该祠于抗日战争时期,曾被日军烧毁,残缺不堪,建国后改为生产队队部,2007年农历8月初9重建,2008年2月竣工落成。学祠公祠对研究潮汕古建筑和潮汕民俗文化有一定的价值。……[详细]
    汕头市动物园
      汕头市动物园位于汕头市中山公园园区假山旁,建于1954年,是粤东地区唯一的动物园。2007年进行全面改造,如今面貌焕然一新,现饲养有长颈鹿、白虎、河马、东北虎、狮、美洲豹、黑白天鹅、等珍稀动物,共四十多个品种一百多头(只),建成了猴山、小熊猫馆、观禽台等一批馆舍设施,并有大型动物表演,是市民特别是少年儿童最为喜爱的参观娱乐场所。2009年兴建的两栖馆位于动物园旁边,引进了鳄鱼、海龟、蟒蛇、蜥蜴等珍稀两栖动物,并有海狮表演,进一步丰富了我园的动物资源。……[详细]
    南澳岛南山寺
      南山寺是南澳岛上的一处小型寺庙,不收香火钱。南山寺位于南澳岛古城南面的一座小村的街巷之中,全寺宏大庄严,结构精巧,雕梁画栋,飞檐翅角,琉璃焕彩。不过,南山寺的规模不大,从大门进去,就能看到大殿,不是其他地方常见的那种高大的大雄宝殿。当地人来烧香的也不多,甚至看不到香炉,闻不到香烛的特有味道。但是,寺院专门修了一堵墙,用于记录为修缮寺院出钱的信众,把每个人的姓名都刻在了石碑上,倒成为寺院的一个重要纪念物了。从南澳岛雄镇光北瞰,在古镇城深澳绿林中,显露出色泽鲜明的橙色琉璃瓦,分外妍丽,那就是重建一新的县文物保护单位古刹——南山寺。南山寺位于古城之南,地处“独鲤朝阳”,后枕金山,面向梅花村,古树参天,坑泉潺潺,井水甘甜,幽深清雅。该寺创于明末,由火神爷小庙扩建而成。清时寺内一和尚,武功绝顶,飞檐走……[详细]
    汉寿亭侯祠
      汉寿亭侯祠 即关帝庙。位于南澳县深澳镇东南角。明万历七年(1579年)副总兵候继高始建,以后多次重建、扩建、重修。祠坐南朝北,背靠金山。通面宽18米,辟三门于平台之上,分别有石级可上,门墙石壁,中门宽2米、高达4米,悬山顶抬梁式木结构。过门廊后是天井并东西方走廊,正中一高台,两侧有石阶可上正殿。殿后又建有供奉“桃园三结义”厅房。总进深50米。祠正前建一戏台,旁竖石狮,侧竖一碑刻“南澳镇城汉寿亭侯祠祀”高2.3米、宽近1米。其中有一段记载戚继光来南澳剿灭海寇吴平的经过(碑文见《南澳县文物志》)。1991年乡民及台湾高雄乡亲重修庙宇。1992年南澳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青云岩摩崖石刻
      青云岩摩崖石刻 位于汕头市达濠镇东南两公里处的大瞭望山东南山麓。明嘉靖五年(1526年)佛僧信腾利用这里一处天然岩洞(约20平方米)辟为岩寺。后来又有乡人献出岩旁山地建起“青云禅寺”、 “观音阁”等庙宇。光绪二十五年乡人又在下岩建起“大峰祖师庙”。从青云岩至大峰祖师庙之间几平方米公里的山涧、崖壁上镌刻有清至现代摩崖石刻近百题。书体有行、楷、草、隶、篆。作者有地方官吏、贤士以及省内外的文人墨客。种类有题诗、题词、题记和题名等。这些涂朱的石刻,最早的是道光十年(1830年)古越徐□绪的题诗。这些石刻点缀在青山绿树之中,格外典雅悦目。1988年汕头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长山尾炮台
      南澳县长山尾炮台位于汕头市南澳县海岛国家森林管委会黄花村,主管单位是南澳海岛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委员会。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建,嘉庆十九年总督蒋攸铦改建。与澄海大莱芜炮台相对,控制由东陇出入外洋之门户。-战争时期,长山尾至凤屿一带洋面,为英国-船停泊、贩-的海域。1994年南澳县人民政府拨款重修炮台,保存良好。城廊呈长方形,长60米、宽20米、高6米、墙垣厚2米,现存城门由高约3米、宽2米的石条石板构筑,贴着南、北墙垣各有梯级可登城,西面有高大平台用以置放大炮。登城远望,可将对岸的莱芜山,西山海中的凤屿岛,尽收眼底。辟山道至炮台,附建牵莱园景点。牵莱园景点有临风观海的倚霞亭和利用自然奇险的硕石设置的登崖旋梯,可供登高望海。地址:南澳县长山尾黄花山林场:后宅到长山尾专线车联系电话:0754……[详细]
    东岩摩崖石刻
      东岩摩崖石刻位于潮阳区城南街道东山南麓,是广东省现存较集中、规模较大的摩岩石刻群。潮阳东山是摩崖石刻最为集中的地方,现存石刻200多处,其中年代最久远的有唐代石刻“一柱擎天千古壮,独瓶挂壁万年春”,署款“长江巧”,旁有柱和瓶的浮雕,石刻字体苍劲挺秀。据《潮阳县志》记载:“唐大历初年,陈宝通在东岩寺削发为僧,参惠照和尚为师,题‘一柱擎天’联并刻石”;东岩卓锡寺屋顶有一块天然巨石,上面刻有“飞云”两个大字,书法挺秀雄浑,气势磅礴,大字旁边,刻有“至正丁未春灵武王用文篆”一行小字,王用文为宁夏灵武人,是元代著名诗人和书法家,元顺帝至正年间任潮州路总管,当他游览东山时,上仰峰峦如黛,下观百里千川,远处烟波浩渺,身旁云雾飞转,感慨万千,遂兴致勃勃地挥毫写下“飞云”二字。东岩金顶寺的一块石壁上,刻有“卓……[详细]
    汕头桂园
      位于汕头市金平区公园路的桂园,是一座见证了中国革命风云岁月的历史建筑,多名重要历史名人曾在此工作、居住。据《汕头市志》记载:民国14年(1925年),国民革命军东征军入汕后,东征军总指挥蒋介石曾驻于此楼,右路军总司令许崇智、黄埔军校党代表廖仲恺同俄国顾问加伦赶到桂园,与蒋介石商议讨伐杨希闵、刘震寰的重大军事对策,这里也成为见证国民革命军东征的一处重要历史遗迹。桂园将成为市民和游客认识了解中国革命历史、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其应有的文物价值、历史价值、建筑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将得到充分发挥。2015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潮阳西园
      潮阳西园位于潮阳市文光街道西环城路东侧。邑人肖钦创建。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宣统元年(1909年)竣工。占地面积约133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000平方米。分为书房、房山山房及假山、天井及六角亭三部分。房山山房及假山,是西园的精华部分,面积约500平方米。其建筑艺术名闻遐迩,特点是:综合中西、古今的园林建筑艺术,亭与假山造型均为不规则的棱状体,石楼梯以力学原理构筑,全部以石板干砌。此外,清光绪戊戍科(1898年)状元夏同龠(贵州籍)为西园大门题匾,假山中还有其他名士题刻10多处。1985年潮阳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72、吴尹墓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吴尹墓
      吴尹墓位于潮阳市胪岗镇胪岗龟山南麓,墓坐西北向东南,墓碑呈半圆状,宽1.77米,高0.94米。碑文:“考潮阳令尹吴公。妣广德孺人李氏”。墓前有石质的供桌、旗杆夹。距墓约0.5公里处有墓道碑,高2.16米,宽0.73米,厚0.20米。碑文:“唐潮阳令吴公墓。皇明嘉靖戊戌仲秋望日,工部侍郎莆田宗沐大田立”。吴尹,字驹,号升乔。唐会昌元年(841年)生于泉郡晋江县。咸通十三年(872)中进士,授承事郎。光启三年(887年)任潮阳令,后定居潮阳胪岗,景福(892 ~893年)年间卒。1992年潮阳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象山遗址
      象山遗址位于南澳县后宅镇象山西北坡朝海的一面。考古年代为新石器时代早期。1993年起多次进行调查,在坡地及地层断面获得150多件石制品,还有一块两面印编织纹的夹砂陶片。遗物分布面积9000平方米。石器类型以刮削器为主,还有尖状器、雕刻器、石钻以及石片、石核,其中以人字形凹刮器最具特色。石料以燧石为多,少数为石英、石英砂岩、水晶。均作细小型,打制技术以单向打击为主,并采用交互打击和错向加工。这类石器多见于福建漳州地区,不见陶片,被命名为“漳州文化”,年代约在距今9000年至13000年,在广东地区也见于丰顺县汤屋山和番禺市飘峰山,但数量很少。……[详细]
    东坑仔遗址
      东坑仔遗址位于南澳县后宅镇东北面山岗。考古年代为青铜时代早期,属浮滨文化。1990年发现。文化层出土遗物有陶器和石器。陶器有大口尊、壶、罐、豆、器座、支座、器盖、拍、网坠等,其中器座与支座数量较多。纹饰有梯格纹、方格纹、双线方格纹、篮纹、菱格纹等。其中少量陶器器表施釉。方形六面体的陶拍四面有印纹,这件印制陶器纹样的工具较为罕见,同时亦说明这里也有制陶的工场。石器有梯形锛、有段锛、凹石、砺石、纺轮等。遗物中未见戈类,釉陶器少见,推断属浮滨文化的早期。浮滨文化的遗址过去发现不多,东坑仔遗址的发现,对探讨浮滨文化居民的生活形态提供重要资料。……[详细]
    夏岭古庙
      夏岭古庙 位于汕头市光华埠,俗称妈祖宫。汕头未建埠前,夏岭曾是明清两朝内河商船的停泊点,也是进出海的口岸,民众聚集,商业兴隆,以后冲积土层逐渐向海延伸,商业网点东移,始建汕头港,故历来有“先有夏岭,后有汕头”之说。妈祖宫原为民众祭拜妈祖的天妃宫,初建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历经重修扩建,现在的建筑为硬山顶四柱穿斗式梁架结构,是汕头少有的明式建筑遗存之一。由于年久失修,屋顶墙壁均已破损,但构架仍存,并有清代所刻“夏岭古庙”石质门匾。现该处为汕头市光华小学所用。……[详细]
    峡山柯氏家庙
      柯氏家庙位于汕头市潮南区峡山街道洋内居委寨内,乡民俗称“柯厝祠”。2000年4月被原潮阳市定为文物保护单位。据《潮阳县志》记载,柯氏家庙始建于宋高宗绍兴十年(1140),为宋代建炎科进士、国子监宣教大学士柯裔武所建。明代由柯氏裔孙按旧制进行修葺,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由贡生柯文锦主持全面修建,扩建三山门。由于历代修建,所以家庙保存良好,1928年至1992年在家庙办峡山洋内小学。1986年,柯氏族人筹资17多万元进行修缮。柯氏家庙总建筑面积1005平方米,整体建筑气势恢宏,浑厚坚实,古朴大方。家庙大门为三山门,上面匾额书“柯氏家庙”四字。大门两侧刻有清朝康熙年间探花周凤来题赠的对联:溪山碧映古兰桂香凝阀阅高三山门首有立体石雕人物四幅,两侧有浮雕花鸟各四幅,雕刻精湛,形象逼真。入门天井,存……[详细]
    陈松山墓
      陈松山墓 位于潮阳市西胪镇大鲤鱼地。墓坐西南向东北,筑于明嘉靖七年(1528年)。墓碑:“明封文林郎河南道监察御史松山陈公赠孺人克姬有氏墓”。墓前有亭,亭后壁横匾石刻明嘉靖皇帝封陈大器之父为文林郎,赠陈大器之母为孺人的皇帝敕命。全墓分为前庭、阳埕、拜亭、墓穴四部分,占地约1000平方米。现存有石望柱、石羊、石马各一对。拜亭结构严谨,一厅两厢,厅宽3.5米,厢宽各1.8米。 1992年潮阳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泰崇公祠
      提督府,又称泰崇公祠,位于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关埠镇厦林乡下底村,是清代曾任云南提督黄武贤的府第。在汕头潮阳区关埠镇下底村有座历史遗址“提督府”,原称“建威第”,又称“泰崇公祠”,俗称“厦林老府”,是清代曾任云南提督的黄武贤之府第。该祠建成于光绪十四年(1888年),结构和装饰具有潮汕民间晚清建筑风格。现府第完好,并保留有清代牌匾,为文物保护单位。该提督府坐东北向西南,占地8334平方米,建筑总面积6000平方米,是一座典型的“驷马拖车”建筑。府以中间祠堂象征“车”,左右两边次要建筑象征拖车的“马”。这样,坐在“车”上的列祖列宗就由居住在两边的象征“车”的子孙拖着,轰轰隆隆地从古代走了过来。家族的兴衰,祖宗的荣光,子孙的昌盛在这宏大的建筑物一目了然。府祠堂正上方挂有匾额“光耀堂”,原系清末戊戌……[详细]
    北面坑白鹭生态公园
      北面坑白鹭生态公园位于南澳县后宅镇东侧,以北面坑水库湖体为中心,依山傍水,环境幽雅,原是南澳白鹭栖息地之一。建设内容包括生态广场、环水库生态步道、观景平台及管理配套用房等,总占地面积约10公顷。公园拥有生态广场面积约8000平方米,生态步道全长近2000米,水库水域面积75000平方米。该地常年有白鹭聚集,白鹭齐飞的场景让岛民和游客赞叹不已,成为南澳群众休闲、游憩和健身的好去处,也吸引许多摄影爱好者。……[详细]
    达濠万人墓
      达濠万人墓,位于濠江区达濠街道赤港居委赤港山后,处濠江区政府东南1公里。现墓园占地面积约3万平方米,建设有纪念碑、墓园广场、墓园入口及雕刻、石级台阶。民国廿八年(1939)日军入侵后,达濠乡民受饥挨饿,1943年,更逢亢旱,饥馑严重,饿殍遍野。地方从善堂(十二社)辟冢于此,统埋路尸。一日一坑,逐日立墓(自农历五月初四日起至十一月十四日正)排列有序。各墓碑文只书月日及位数。其中最多为五月十二日一墓,埋尸86具,全部共埋尸3440具。2010年,达濠万人冢被汕头市政府评为市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被广东省人民政府评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47年,达濠从德善堂重修该墓园,并在西侧筑一总墓,碑题文“万人冢墓”,同时勒碑概述当年惨状。1955年达濠人民公社在此重立碑记。1981年乡人集资在该冢南侧扩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