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东省 > 江门市旅游

江门市文物古迹介绍

101、炼丹井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炼丹井
  炼丹井,位于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会城街道南宁社区朱紫路。建于北宋。传为宋代会城道人李之先开凿,用于炼丹制药,清同治九年(1870)、中华民国十年(1921)年维修。1990年会城镇人民政府再次重修,在井四周铺条石,加立铁栏杆。1991年县文物管理委员会立保护标志,加以保护。井口以长石筑成方形,边长1.03米,井深4.5米。井口石刻有“炼丹井”、“同治九年重修”、“民国十年重修”等字。该井水质极佳,是发豆芽、酿酒之甘泉。该井年代久远,史料详实,保存较好,具有重要文物价值。1995年新会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102、瑞石楼
瑞石楼
  瑞石楼有“开平第一楼”之称,始建于民国十二年(公元1923年),历时3年,由在香港经营钱庄和药材生意致富的黄璧秀建造,为典型的居楼式碉楼。该楼每层都有从香港购买的坤甸或柚木板做的屏风,上面雕刻着篆、隶、楷、行、草各种字体书写的对联,传统文化气息浓厚。楼顶部有3层亭阁,其穹窿顶为罗马和拜占廷式造型,楼名由当时广东省有名的大书法家、广州六榕寺主持铁禅大师题写。用时参考半小时-1小时交通锦江里村内可步行前往门票20元景点位置开平市蚬冈镇锦江里村(锦江楼东侧)……[详细]
牛皮塘农会旧址
  时代:1926年地址:恩平市东成镇回龙里村牛皮塘农会,1926年7月间成立,会址设在原五区均和乡(今东成镇)牛皮塘村的迥龙里“灯寮”。旧址建于民国六年(1917),青砖灰沙杉木结构。厅宽4.2米,右耳室宽3.6米,进深8.4米,占地面积65.52平方米。正门门额上写有“迥龙里”三个仿宋大字,字体端正工整,笔锋刚劲雄浑。八十年代将旧址拆毁重建。牛皮塘农会,是继恩平第一个农会——长安农会成立以后而成立的第二批农会之一。当时农会负责人是郑贵彩、郑超凡。1983年6月恩平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石井及慈尊宫
  石井及慈尊宫,位于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会城街道浐湾社区诗书街。始建于明代,1995年群众捐款维修,现由社区管理。石井,俗称“大井头”,明初邑人谢景伭于山边石隙凿石建井。井口以花岗岩石砌成方形,边长1.1米,井深4米。井壁镌刻有铭文:“象山之麓,磨石如玉,囗得其源,甘泉涌渌,酌之不贪,用之云足,宜人之寿,益人之禄。”井水从石隙冒出,终年不竭,清且甘。井旁建有一座慈尊宫,清雍正及光绪年间重修,香火鼎盛。该井是新会仅有的几座明代古井之一,史实详尽,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1995年新会区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105、文炳阁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炳阁
  文炳阁,位于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古井镇文楼村三堂里。建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为吴氏宗祠的附属建筑。1979年曾遭雷击残损,1985年乡亲捐资维修。为仿楼阁式砖塔,坐南向北,平面八角,七层,通高31.6米。青砖砌墙身,塔腔为壁内折上式,内设螺旋式楼梯通顶层。门口石匾阴刻“文炳阁”三字,两侧石联为:“文章光壁府;炳蔚耀星垣”。塔顶为攒尖式,葫芦塔刹。每层均有飞檐,各层各面墙身设长方形绿色琉璃格窗。该塔是新会现存较高的古塔之一,是地方代表性建筑,具有重要文物价值。1995年新会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新地村天主堂遗址
  新地村天主堂遗址,位于广东省江门市台山市川岛镇上川岛大洲村委会新地村,修建年代为1897年,损毁年代为1941—1942年期间。教堂遗址坐东向西,面朝大海,平面近长方形,长62.2米,宽42.8米,现存有山门、围墙、教堂墙基、柱础、水井及教堂附属建筑一座。拱形的山门和围墙基本保存原貌,在山门外以条石筑八级阶梯,围墙底部使用较规整的石块叠筑,上部为青砖砌筑花岗岩条石压顶。礼拜堂已被毁,仅存墙基和半月形圣坛。墙基及柱础石等建筑构件均为白色花岗岩石打制,质地较好。礼拜堂墙基平面近正方形,主殿东侧突出有一半圆形圣坛,直径4.56米,墙基残宽16.42米,深20.08米。教堂遗址内有柱础石8个,全部被移到墙基北侧成排摆放,基本保存较好,个别稍残。旁边有一口水井,呈圆形,井口直径1.2米,井壁用青砖和较……[详细]
周恩来总理视察新会纪念室
  周恩来总理视察新会纪念室,位于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会城街道冈州大道中58号。建于中华民国时期,现出租作灯饰店使用。1958年7月1-7日,周恩来(1898-1976)总理视察新会时在此中共新会县委机关办公楼居住,在这里接见江门、新会的干部、群众、归侨。该楼坐西北向东南,由前楼、后楼、花园等组成,通宽13米,通深47.9米,占地面积622平方米。砖混结构,二层,通高12米,西式建筑风格,中间有中庭。纪念室为周总理视察新会的重要历史见证,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1979年新会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仲羽张公祠
  仲羽张公祠位于张将军家庙北边约200米处,是张姓祖祠,三路三进,于明末清初兴建。祠前竖有石华表两枝,高8.8米,分别刻有“御赐振勇巴图鲁张其光”、“御赐利勇巴图鲁张昆”。满语“巴图鲁”就是“勇士”的意思。据新会博物馆查阅张氏族谱考证,张昆系司前田边人,与张其光同宗,把他们的华表同放于仲羽张公祠,是为了方便族人敬仰。祠前围墙还竖有一块花岗岩石厥,石厥的上部阳刻“圣旨”两字,中部阴刻“奉天诰命 臣张其光立”,周边有四柱缠龙石柱。石华表及石厥已连同张将军家庙一起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新会白玉塔
  新会 白玉塔 位于新会市会城镇圭峰山,通身为白云石造,建于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石塔东南向,为六角七级仿楼阁式,高6.1米,基围周长4.6米,基座用须弥座式,上施仰莲,下置覆莲,六面分雕双龙戏珠、双凤朝阳、熊罴弄火、狮子滚球、麒麟和白象等图案,刻工精细。塔身逐层递减,空心。每面均设海棠瓣形券门,层层出檐,每层檐下皆有双层仰莲衬托,瓦当刻海棠纹,滴水刻莲花纹,檐角翘起外伸,雕刻精细线条流畅。塔刹由七级相轮和宝瓶组成。塔石清亮,工艺精湛。 1979年新会县革命委员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恩平革命烈士纪念碑
  时代:1985年地址:恩平市恩城镇鳌峰山为纪念在1927年恩平农民起义、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牺牲的革命先烈而建。碑于1957年始建于恩城中山公园,有古大存题字。1980年迁建于恩城体育场南侧,1984年再迁今址。此碑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由碑坛、碑座、碑阳三部份组成。通高约15米,碑坛四周有栏杆,碑阳略呈梯形,有刘田夫题写“恩平革命烈土纪念碑”九个隶书大字。整座建筑由花岗岩石块砌成,庄严肃穆,雄伟壮观。1984年7月恩平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111、官路桥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官路桥
  时代:清代地址:恩平市圣堂镇三山村委会此桥坐落在恩平县通往肇庆府的要道上,故称官路桥。根据《恩平县志》记载,官路桥原名广济桥,清嘉庆十六年(1811)建,光绪三十二年(1906)重修后被洪水冲塌,其后修复无记。该桥为单拱石筑平桥,桥长24米,面宽2.8米,高9.8米。水面至桥底为7.8米。桥栏跨度12米,整座桥由180多块打制精致的巨型花岗岩石块砌迭而成。两边桥头分别砌三级台阶,桥面设石砌栏板望柱。1983年6月恩平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新会莲花井
  莲花井,位于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会城街道城西社区新盛街。建于元至正元年(1341),由邑人林济开凿,用作女儿的嫁妆,现正常使用。井口呈圆形莲花瓣状,用一块大灰砂岩凿成,直径1.3米,突出地面0.5米。井壁用红砂岩砌筑,内径0.97米,深4.75米,水质清纯,至今仍为居民汲用。井旁原立有林济立的碑记一方,碑脚四周砌石。地面凿有莲花井地券,刻有地图。现在碑刻及地券不存。莲花井是新会仅存的元代古井,史料详细,具有重要文物价值。1995年新会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禤荣故居
  时代:1935年地址:恩平市圣堂镇水塘村委会下隔巷村禤荣(1894—1986年),又名禤全光,恩平县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县农民自卫军团团长、恩平旅港回乡服务团长,上海福民交通站交通站负责人。建国后历任华南区海员工会副主席兼组织部长等职。坐南向北。砖木结构,总长12.18米,总宽9.22米,占地总面积112.3平方米。硬山顶,天井左右有0-。室内两廊一厅布局。对研究恩平革命史有参考价值。2012年1月恩平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司令部旧址
  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司令部旧址位于鹤山市宅梧镇靖村余氏大宗祠。硬山顶建筑。现仅存后楼。经中共中央军委批准,中区纵队的西进部队与粤中地区人民武装合编而成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1945年1月20日在宅梧宣布成立。司令员梁鸿钧、政治委员罗范群、副司令员兼参谋长谢立全、政治部主任刘田夫。初建时下辖三个团,后发展为六个团1400多人。一团是直属主力团,随司令部行动。二团驻鹤山,三团驻高明。1945年2月,司令部与一团400多人挺进云雾山。……[详细]
江门海关旧址
  江门海关旧址位于江门蓬江区海傍街江门海关大院。始建成于1904年。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粤海关在此设置征税口。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九月,辟为通商口岸。光绪三十年(1904年)三月成立江门关。根据民国22年(1933年)绘制的《北街江门海关地段平面图》记载,原海关占地2.05万平方米。2008年11月8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出《关于公布第五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通知》,江门海关旧址被列入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江门海会寺
  海会寺位于大雁山风景区一个叫百鸟归巢的山谷内,占地面积z公顷。该寺依山傍崖,层级而上,飞槽斗拱,上下错落,华堂杰阁,庄严肃穆。现有建筑包括大雄宝殿十天王殿、山门、客堂、斋堂、僧舍、放生池、安福堂、观音殿和藏经阁。寺内供奉释迦如来及罗汉等诸神金身法相。海会寺现由高僧释渐成方丈住持,释顿玄法师当家管理。寺内每天晨钟暮鼓,梵呗不断,是一处香火旺盛的佛教活动场所,各方前来朝拜求佛、祈求的信男善女络绎不断。广东江门市……[详细]
景堂图书馆旧址
  景堂图书馆始建于1922年,由爱国侨胞冯平山先生全额捐资兴办,为纪念其父冯景堂先生而命名。1925年馆舍落成,正式向公共免费开放,1967年交由新会人民政府管理,是国内仅有的侨资捐建、政府管理开放上百年的图书馆。也是新会中华民国时期代表建筑之一,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百年景堂,历经沧桑变迁,景堂人一脉相承、艰苦奋斗、爱书如命,一路陪伴一代又一代的新会人成长,共同打造了新会人民心目中的文化殿堂。……[详细]
118、水口桥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水口桥
  时代:清代地址:恩平市沙湖镇水口村水口桥是建于清代后期的一座石板六驳平桥。桥面宽为0.9米,以花岗岩石两块对拍而成。桥全长共25.8米,每驳4.3米,单抬梁桥架,石托板1.4米,厚0.2米,宽0.48米,四方顶柱高4米,每方0.25米。是目前保存尚好但为数极少的古桥。此桥的建成,沟通了沙湖与水口之间的联系,为当时人们的互相往来带来了方便。1983年6月恩平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唐仲一墓
  时代:宋代地址:恩平市君堂镇潢步头村委会龟山唐仲一是恩平唐姓的始祖,官职是文林郎(品级是从九品上),约于七百多年前,从南雄经新会暂居,后迁至恩平,至今已繁衍到三十一世代。唐仲一墓葬于恩平市君堂镇潢步头管区龟山,此墓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曾在道光十四年重修,其墓坐东向西,四周用沙灰砌成,墓拜堂宽5.3米、长3.8米,墓穴宽3米、长3米,后壁墓高1米,山手最高处0.8米、山手最低处0.3米,墓碑文用花岗岩石从左至右竖刻“道光十四年岁次午季冬吉旦重修、三大房祀(三)长(二)房(新会白石)住居塘龙(琅□)、皇宋始祖翁例赠文林郎仲一唐公坟墓、本山坐庚向申兼申寅喝作灵龟摸蚬山”。此墓保存完好,对研究恩平古墓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唐氏后裔人才辈出,古代秀才以上者举不胜数,突出闻名的有曾获御赐“奉旨乡贤”横匾挂于……[详细]
建安郡王祠
  坐落在三江镇新江村土名烂面虎小山南麓的“赵建安郡王祠”,是三江新江、联和等村赵氏纪念始祖的祠堂,也是新会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它列入新会区公布的9个“祠堂文化示范工程”的古祠名单。“建安郡王祠”是赵氏子孙兴建的始祖(又俗称太祖)祠,正是反映这段独特历史的标志物,是宋元崖门海战历史的延伸,除作为氏族祖祠外,可展示崖门海战历史文化,供游客游览、怀古。……[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