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河北省 > 保定市旅游

保定市文物古迹介绍

五勇士跳崖处
  五勇士跳崖处位于易县狼牙山上。 1982年7月23日,五勇士跳崖处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洪城古城址
  洪城古城址为战国古遗址,位于保定市唐县齐家佐乡南、北洪城村。 洪城古城址为河北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七里庄遗址
  七里庄遗址为新石器时代至战国古遗址,位于保定市易县七里庄村。 七里庄遗址为河北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涿州古城墙
  涿州古城墙为明代古建筑。 2008年10月20日涿州古城墙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怀德营清真寺
  怀德营清真寺位于叮咛店镇怀德营村西,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始建于明朝前期,后经多次重修扩建。……[详细]
瀑河遗址
  瀑河遗址为新石器时代古遗址,位于保定市徐水县解村北。 瀑河遗址为河北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东都亭遗址
  东都亭遗址为汉代古遗址,位于保定市唐县县城都亭乡。 东都亭遗址为河北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兴国寺石塔
  兴国寺石塔位于程委镇解村学校院内。原为兴国寺内建筑,寺院已毁,仅存此塔,建于唐景龙四年(710年)。石塔平面为正方形,塔高7.51米,分为塔基、塔身、塔刹3部分。塔基边长1.73米,由三层方石叠成。塔身第一层是塔室,由4块石板拼合而成。塔室南面石板中间辟券门,门底宽48厘米,两边高52厘米,底至门券最高点为71厘米,门左右各雕一持剑守护神。室内正面和左右3面均雕刻图案。正面壁上部中间雕刻一立式佛像,佛像高38厘米,佛像两侧各雕刻立式石人,身高29厘米,下部两侧雕刻双膝跪式石人,身高20厘米,中间刻有“景龙四年”、“主浮”、“立”、“造”等字样。室内左右两面雕刻图案相同。壁上部中间是立式佛像,身高35厘米。两侧立式人像,高29厘米。下部是5个立式人像,高20厘米。塔室上面是方形石板,四面探出室……[详细]
尧母陵遗址
  尧母陵位于望都城内东南角,原有尧母祠尧母陵,鸡鸣井等建筑,清康熙十六年9公元1677年)邑令李天;乾隆五十年(公元1786年)知县沈寅,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邑令赵启心等多欠重修,到民国初年,尧母陵高规模宏伟壮观,四周绕一墙,计一百一十五丈。头门二门俱系砖墙,左右各开二门,殿龛祀奉尧母神像,前廊壁嵌石刻诗,两傍厢屋亦系成文心,殿东竖一碑,阳篆尧母陵三字,字径三尺,为明万历年间蕲水司农部郎朱昌篆。碑阴刻杨绍程撰文,傍竖明朝县令原秉谦碑,西竖一碑,邑人太守麻典撰文;殿西侧三十步隔一垣墙,矮架木坊横额曰:尧母陵进二十步有井“圣泉”(即鸡鸣井),相传,投入井中一枚钱币,就能听鸡呜声,故称鸡呜井。井上复一亭,称“砚金亭”。井东有大碑一,清康熙年间尚书汤斌撰文,亭北五步即陵。殿前槐榆交荫宏敞而幽秀……[详细]
尧母文化园
  尧母文化园位于望都县城东南,京广公路与京珠高速公路引线交汇处,占地1.8万平方米,于2002年10月峻工。该园呈圆形,分上、中、下三层平台。上层平台为青铜铸造的尧母圣像。通高18米,其中基座高14.1米,圣像高3.9米,共3尊,分别朝北、西南、东南3个不同方向,3条赤龙盘绕在尧母的身体及四肢上。尧母面容神圣,高雅慈祥,俯视着莽莽大地,生动体现了“母仪天下”的形象。圣像庄严、古朴、凝重,给人以沧桑之感。圣像基座呈四棱形,由336块黑色大理石粘贴,上 书-“尧母故里”4个镏金大字,下方是中国文物学会会长、世界文化遗产协会副主席罗哲文撰文的《尧母故里颂》。中层平台布列24颗图腾球,球直径1米,以黑色大理石磨制,代表农历24节气,据说24节气的历法是尧制定的。球面雕有12属相图,代表4个方位的东青……[详细]
  定兴县姚村汉墓 位于定兴县姚村乡姚村村西。面积约500平方米。1984年4月,村民使土时发现墓区,发掘出土陶片,经修复后有灯、盏、盆、豆、漏、碗、仓、酒壶、牌楼、瓶、灶、男俑等10余件。1997年村民挖土时又暴露墓区,经市文保所清理发掘汉墓5座,清理部分车马饰件和画像石门一对、铜镜一面、陶仓一个。1987年8月,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定兴县巽阁遗址 位于定兴县城东南500米处,东西长240米,宽61米,占地14640平方米。巽阁又称文昌阁,据《定兴县志》记载:“巽阁在城东南,奉文昌神,明崇祯年间范文源倡建,邑文士多集其上,会课赋诗。”因其风景秀丽,当时被列为定兴八景之一,后也曾做过定兴县文化活动场所。现仅存高台部分及清代碑刻一通。1987年8月,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定兴县黄金台故址 位于定兴县高里乡金台陈村。黄金台又名金台、燕台,相传是战国时期燕昭王为招募人才而建。此台原为一方形土台,高10米,面积约6600多平方米。上有寺庙建筑,名为隆兴寺。现存台基已成为村中宅基地,其原土台夯土遗迹皆无。其他建筑已被毁。在未扰动的填土中曾发现绳纹陶片,陶质为灰陶、红陶和夹砂陶。现存明代《重修隆兴寺碑》一通。1987年8月,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定兴县北章建筑台基遗址 位于定兴县高里乡,西距燕下都10公里,西北1.5公里为金台陈村。建筑台基高15米,东西长70米,南北宽50米,面积3500平方米,现存约三分之一,破坏较严重。相传为战国时期燕国名将乐毅在此点将时筑,与黄金台并称姐妹台。昔日台上曾建有城隍庙,设有前殿、正殿和配殿,周围有围墙,规模可观,清末毁于火,台基部断层中曾发现少量战国瓦片,因此定为战国时代遗址。1984年12月,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定兴县石柱村建筑遗址 位于定兴县高里乡石柱村,为战国时期遗址,东侧700米是北易水河,西南8公里是燕下都。建筑台基高约7~8米。长30米,宽30米,面积900平方米,为土台,北面基部断层有零星战国残瓦,有夯层10厘米,传说为虚粮冢,与燕下都等地的建筑有一定联系。1984年12月,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定兴县大沟遗址 位于定兴县定兴镇大沟村南。遗址面积5万平方米,文化层深1米左右,土质为褐土,1987年防洪清障工程中发现,初步鉴定为商代中晚期遗址。1987年8月,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涞源县登梯寺碑刻 位于涞源县水堡镇井之会村西南登梯寺中。碑质为青石材料,碑高2.85米,宽0.8米,厚0.2米。碑刻记载了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重修登梯寺的情况,并记载了登梯寺始建时间。1988年1月,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千佛舍利塔位于石亭镇东龙泉村西北的金山上,是金山寺内的主要建筑之一。金山寺又名金山院,坐落于金山半山腰的平台上,始建于元大德四年(1300),南、西、北三面群山环抱,寺居其中,面东俯瞰,悬崖陡峭,林木葱郁,风景秀丽。据碑载:“金山寺元大德四年间圆融广慧禅师所创建”,当时殿宇宽而容众,开设上下东西两坛,“受戒数计十万”。大德四年(1300)三月十五日作龙华盛会七昼夜,并立白玉石塔十三级,同年立碑颂其功德。都功德主为光禄大夫、大司徒,尼泊尔人阿尼哥。金山寺历经几度兴衰,明清各朝曾多次重修,日渐倾圮凋残,现已成废墟,仅存山门一座,碑刻7通,圆融广慧禅师塔一座(已倒),无量寿千佛舍利塔一座。千佛舍利塔矗立于高1米、边长6米方形石砌平台上。全塔通高8.18米,平面呈八角形,为十三层密檐白玉石结构,须……[详细]
  定兴县广明石塔 位于定兴县北南蔡乡大留村,建于金泰和三年(1203年)。现塔高2.7米,基石上为八角形实柱体,下方正南面刻有拱形佛龛,龛内刻有佛像,结跏趺坐于莲花座上。为十三层八角形石塔,每层相接部位都用莲花石座相隔,给人以高大壮观之感。1984年8月,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220、镇江塔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镇江塔位于娄村满族乡中水东村西,清水河东岸,也称水东塔。据传,古时清水河雨季时常有洪水倾泻,淹没庄田,为遏其患,修塔镇之,故名镇江塔。这里山围水绕,杨柳含烟,风景如画,塔立其中,景色宜人。此塔为七层密檐式空心砖塔,塔高14米,平面呈正方形,边宽2.7米,呈棱台式,上下收分较小,从地面第一层檐辟一南向拱形券门,由汉白玉石雕刻而成,其上减地浮雕蔓草纹花边,内刻楷书“南无十方诸佛,南无万万尊菩萨,南无四方极乐世界”等字。券门内再置简易青页岩槛框,其右框上阴刻“万历二十三年重修”字样。塔内有佛龛,佛像已无。塔檐采用叠涩法狗牙相错托砌而成,塔刹由八角柱形刹座及砖刻双层仰莲花瓣承托葫芦形刹顶。该塔肇建年代无确考,据1933年傅增湘、周兆痒所著《涞易游记》考证为唐先天二年(713)建。根据塔形、建筑用料……[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