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河北省 > 沧州市旅游

沧州市文物古迹介绍

献县单桥
  单桥地处京德古御道貌岸然和滹沱河的交汇点上,自古即为南北交通要道。明朝在北京建都以后,人来车往,更感到无桥之不便。明正统六年开始建木桥,因滹沱河水势汹涌,木桥屡经毁复耗费了大量人力财物。河间知府王逢元等提议修建石桥。献县知事李粹自捐资主修邑人刘沿用、石守志、张九叙等捐资募款,力成此举。为此捐资出力者不计其数,就连石料都是商船纤夫不矢劳苦从千里以外的太行山区义务代运。经过8年的努力,于崇祯十三年建成,成为京南的交通咽喉。至今桥面仍留有0.2米深的车辙,可见石桥当年的繁华。……[详细]
倪杨屯遗址
  倪杨屯在沧县杜林镇西南0.5公里处,沧州市西距沧州市15公里。遗址在倪杨屯村东南,距村20米。东0.5公里是滹沱河故道,北0.5公里是沧河公路。村民取土,在离地表5至6米的深度挖出铜鼎,铜剑(据传说曾挖出过刀币)、石刀、石斧,卜骨,角耜,在现场采集到鬲足,豆把,灰绳纹陶片。地表散见绳纹砖、大型陶器残片和白釉瓷片(实足玉璧底,圈足)、开元通宝等。取土沟,南北长300米。此段宽15米,南段宽80米,靠西部尚存古墓一座,直径10米,封土高5米,总面积为3万平方米。从采集的陶瓷片标本看,文化层相当丰富。上自商周,下至唐宋。历史价值很大。……[详细]
歧口炮台遗址
  歧口炮台遗址位于河北黄骅市南排河镇沧浪渠入海口,向为战略要地。炮台始建于明,清咸丰七年(1857年)重修,建有大炮台2座(南北岸各一座),北岸为“大将军”炮台,南岸为“二将军”炮台。咸丰八年(1858年)抵及歧口,英法联军倚仗其坚船利炮,强行登陆。歧口炮台驻扎字兵与当地民众协同一心,顽强抵抗,奋死力战,英法联军败退。不得不转往大沽口登陆。当时两座主炮“大将军”、“二将军”之一的“二将军”炮至今完好,保存于黄骅市博物馆。现在歧口村渔港码头设抗击八国联军登陆纪念碑一座。 ……[详细]
郛堤城遗址
  郛堤城遗址位于黄骅市市区北部,在羊三木回族乡刘皮庄南2公里。该古城总面积为186813平方米,城址已风化残存,城内已辟为农田,城墙呈方形,东南西北各约一华里,四面城墙残存;采集物有绿釉残陶钵、夹砂红陶、三棱铜箭镞、古盔等。遗址近方形,总面积约36万平方米,城墙系夯筑,现存最高达5米。城内考古发现16处建筑遗址,出土有战国秦汉时期建筑构件、陶器以及铜镞、铁剑等兵器,表现出较强的军事防御功能。城外西北部分布战国秦汉时期瓮棺葬墓群,墓葬数量达千余座,以陶釜、陶盆、筒形瓮等陶器为葬具,与战国秦汉时期东北亚地区流行的瓮棺葬习俗具有较大共性。文献记载郛堤城的性质有两种说法,《盐山新志》记载为西汉所置合骑侯国,称为合骑城。《长芦盐法志》则称系为防狄卢而设屯兵之所,称为伏狄城。根据所采标本及文献记载初步定为……[详细]
张计天主教堂
  张计天主教堂位于河间市城关镇健康路东头,建于清咸丰六年(1856),因处张庄西侧,故名。总堂分为东、西两个建筑群,占地数亩,楼房十优质产品幢,余皆为平房规模宏大。位于河间城北15公里的三十里铺,为纪念西汉河间王博士毛苌而建。建于元至正年间(1341—1368)。明、清相继修葺,并滑山长)校长)以为教授和考试生徒之所。祠内正殿三楹,立泥塑毛公像。有“六艺宗工”匾额。祠所有毛公墓,高5米,直径30米。1967年,祠墓被毁仅存遗址。具体地址:河间市城关镇健康路东头……[详细]
旧城古城址
  旧城古城址为汉至明代古遗址,位于沧州市黄骅市。 旧城古城址为河北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旧城古城遗址距黄骅市20公里,现为旧城镇政府驻地。旧城古城即旧高城,是历史上高城县的县城,建于北齐天保七年,废于明洪武九年。据介绍,此此次遗址勘测面积大,内容涵盖面广,包括内外城墙范围及宽窄度、城门位置、居民区及手工业区位置等城市布局。遗址勘测对于了解古代城市的建筑布局、工业文化、军事设防等具有特殊意义,将对了解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提供重要参考价值。……[详细]
聚馆古贡枣园
  黄骅是“中国冬枣之乡”,黄骅冬枣已有近3000年的历史,是国内第一个获得“原产地域保护”的果品,被誉为“全国260余个鲜食枣品之冠”、“枣中极品”和“百果之王”。黄骅聚馆古贡枣园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全国惟一一个植物类“国保”,是我省首批旅游示范点,园内树龄超过600年的198棵,而最古老的一棵“嫡祖树”已有740多年历史,被誉为中国冬枣的“活化石”。如今黄骅市冬枣基地已发展到30万亩,由此衍生出产值数亿元的特色富民产业。……[详细]
武桓遗址
  时代:战国至汉、隋唐1959年文物普查发现,城址暴露遗物十分丰富,文化层堆积厚度1—3米以上,采集遗物有泥质灰陶豆把、罐口沿、绳纹、交错绳纹、旋纹陶器残片和泥质灰陶方格纹瓦片、酱釉瓷碗等。在钩七庙址底部断面,采集长25厘米、宽12厘米的灰陶布纹筒瓦一件,完整无损,当地群众早年曾在城内掘出一些完整器物,拣到许多双冀箭骸。1976年文物普查时,采集已残泥质灰陶壶一件、三棱形铜简骸、唐代瓷壶、灰陶净瓶、黑釉罐、开元通宝等。……[详细]
哑叭庄龙山文化遗址
  哑叭庄龙山文化遗址(距今约5000年左右),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任丘城3.5公里处,当地俗称“疙瘩顶”,遗址分布范围约6万平方米。哑叭庄遗址面积较大,地势北高南低,文化层积厚0.2——5米。1989年和1990年春秋两季,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同沧州地区文管所联合组队,对遗址考古发掘,共发掘面积1300平方米,发现不同时期的灰坑130个,水井7眼,共出土陶器、石器、骨器、角器、蚌器和玉器1300余件。……[详细]
黄骅妈祖庙
  妈祖庙位于黄骅市南排河镇后唐村,相传妈祖在后唐一带与渔人共居,引导渔民出海捕鱼,遇有风浪指引航向,并为当地渔人消灾治病,当地渔民尊称为师傅。师傅仙去后,为纪念其人,也为求得福佑,建有师傅坟。至95年,为恢复传统文化遗产,由后唐村发起集资60万元在师傅坟处建妈祖庙一座,供奉妈祖等六位师傅,其后,每月农历初一,十五,周围渔民都上香膜拜以求福佑,并顺便交流物资,遂形成较大规模的庙会。河北沧州市……[详细]
孟村清真寺
  孟村穆斯林风情浓郁,县内有清真寺41座,雄伟壮观、古朴典雅,是穆斯林群众开展宗教活动的场所,也是旅游观光的好去处。清真寺与穆斯林一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宗教活动中心:每日“五时拜”,每周的聚礼,每年两次“会礼”,都到清真寺举行。每年的3月12日圣纪节这一天,大家自愿向清真寺捐赠香油、面粉、资金等。节日会礼后,清真寺组织聚餐,招待本坊穆斯林。地址:河北省沧州市孟村回族自治县……[详细]
哑叭庄遗址
  时代:新石器时代至东周位于沧州市任丘城3.5公里处,当地俗称“疙瘩顶”,遗址分布范围约6万平方米。哑叭庄遗址面积较大,地势北高南低,文化层积厚0.2——5米。1989年和1990年春秋两季,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同沧州地区文管所联合组队,对遗址考古发掘,共发掘面积1300平方米,发现不同时期的灰坑130个,水井7眼,共出土陶器、石器、骨器、角器、蚌器和玉器1300余件。哑叭庄遗址内涵丰富,层位清晰,尤其是第一、二期文化的发现,填补了沧州地区龙山至夏商时期考古学的空白,文化面貌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对探讨环渤海地区古文化面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详细]
沧州文庙大成殿
  文庙大成殿坐落在沧州运河区晓市街北侧市群艺馆内。大成殿原系孔庙主殿,东西18米,南北9米,正面五门,殿内立柱24根,出檐2米,顶为绿釉。建筑雄伟。始建于宋辽年间(约1120-1150),明初创修规制渐备,明清以来历经17次修建。1981年河北省拨款修整,面貌一新,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址:位于沧州运河区晓市街北侧市群艺馆内……[详细]
54、阿陵城
阿陵城
  阿陵城位于任丘城东北12公里,现陵城村南。据《任丘县志》记载:“阿陵县建于西汉,新莽时改为阿陆,属于涿郡管辖。东汉建武二年,为虎贲中郎将阿陵侯任光的封国。”清邑人庞雪崖有陵城吊古诗:水打周遭雉堞平,村名依旧号陵城。可怜汉主酬功地,芦苇萧萧雁一声。云名事往已千秋,衰草黏天忆故侯。唯有汉时明月在,夜来还照废城头。……[详细]
南皮烈士陵园
  南皮烈士陵园陵园大门和烈士纪念堂为仿古建筑,雍容典雅,庄严肃穆;园内建有革命烈士纪念亭、纪念碑以及“一大”时期北方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张隐韬烈士石像和烈士墓。纪念堂分为中、东、西三个展室,中厅在大理石碑上镌刻着1304名烈士英名,北墙上的浮雕展示了张隐韬组建农民自卫军的情景,东西两侧为有代表性的42名烈士遗像和生平及事迹介绍,南侧展示了烈士遗物;东厅为张隐韬烈士展览室,展示了张隐韬烈士日记部分内容,西厅为革命烈士展览室,以画展的形式展示了八位烈士的英雄模范事迹。纪念堂北侧为烈士墓区,共有烈士墓183座。……[详细]
南皮尹吉甫墓
  尹吉甫墓尹吉甫墓位于南皮县城西北5公里黄家洼村西南处,俗称将军坟。封土高1.9米,东西长5米,南北宽2.5米。曾有西周晚期青铜器“分伯吉父”盘出土,盘上有铭文133字,记述了尹吉甫征北严犹和征收南淮夷贡赋情况。清乾隆皇帝甫巡,曾命-到坟前祭奠,并刻石立碑(现碑已毁)。今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57、毛公墓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毛公墓
  毛公墓又名毛公垒,位于河间市三十里铺村北,为汉博士毛苌墓冢。明礼部尚书李时《毛公书院记》载“毛公者,汉儒毛苌也。献王征公为博士。公善为讲说,演绎其义,号为毛诗。卒葬河间城北三十里”。毛公墓“文革”期间被毁,河间市人民政府于2005年重建。现为沧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址:沧州市河间市内……[详细]
沧州铁路水塔
  沧州铁路水塔位于沧州市新华区铁西大街,年代为近现代。为沧州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水塔中心为基点,向东、南、西、北各外扩20米。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边线为基线,向北40米至铁西小区,向南60米至幼儿园南墙,向西60米至铁西大街,向东68米至京沪铁路路基东边缘。……[详细]
鄚州大庙
  鄚州大庙又名扁鹊祠位于河北省任丘市北15公里处,大庙座北朝南毗邻白洋淀,现今大庙建于1992年。由正殿三皇殿,东配殿药王庙(后称扁鹊祠)和西配殿文昌庙组成。四周筑有红色围墙,高约2.5米。整座大庙南北长约350米,东西宽约450米,总面积157000多平方米,占地近230亩,连同香火地共计400多亩。大庙围墙的南面,建有三座高大的山门。每座山门又各有三个门洞,全部为砖石结构。门洞顶部无梁,呈覆釜形,俗称“锅底拱”,各山门前额嵌有长条石匾,上刻各庙名称,并冠以“敕建”二字,山门高大宏伟,美观大方,远处望去,甚为壮观。鄚州大庙,规模宏大,红墙黄瓦,雕梁画栋,彩檐回廊,交相辉映,结构严紧,浑然一体,庄严肃穆,纯朴大方。关于大庙的始建年代。据《任丘县志》载:“扁鹊祠,元人达鲁花赤野仙乞实迷儿进义建”……[详细]
沧州药王庙
  帝王陵以东半腰处有药王庙,史载:庙内塑有药王孙思邈像,有扁鹊、华佗等十大名医塑像。庙前有六株参天古松阴翳蔽日。两尊把门将的塑像立于门前。相传药王孙思邈在小山一带行医看病,留下了许多药到病除、起死回生的故事传说。药王庙建于唐初,毁于战乱。具体地址:沧州市海兴县境内……[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