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 正定县旅游

正定县文物古迹介绍

汉白玉大通智胜佛
  1995年5月10日,正定县人民政府公布的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正定县城西北17公里处的曲阳桥乡北白店村南200米处,有一尊立式汉白玉石造像,当地农民俗称“自来佛”。佛像为肉髻,着长裙,面部残,两臂失,背光残缺不全。残高1.64米,面南立于圆覆莲座上,莲座与造像为一体,其下有高0.3和0.4米的二层石方座,上层刻有铭文,下层正面雕力士和八尊立式菩萨,东西两侧面各雕四尊佛教天神,东、西、北三面局部亦有铭文,两层石座上的铭文均间断不全,从其间断的铭文和佛像的造型、服饰等方面分析,当为北朝东魏年间之物。2000年前后佛像及佛座被盗。……[详细]
康熙乾隆碑亭
  大悲阁左右两侧,各有一座高大宏伟的龟驮石碑。西边为清高宗弘历乾隆皇帝吁御赐碑亭,东边为清圣祖玄烨皇帝康熙御赐碑亭。碑亭为黄琉璃瓦顶、重檐歇山式。清高宗碑亭是弘历于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80年),巡幸五台山,御驾亲临正定隆兴寺,题写长句后,刻碑立石的,时间为丙寅十月。留下了“龙腾故苑寻霸业,狮吼初地礼0”的著名持句。清圣祖玄烨的御踢碑文,则是由当时的正定县知事周元礼撰文后,康熙皇帝巡幸五台山,路过正定,在隆兴寺下榻写就的。碑文记述了重修隆兴寺的史实,不啻为研究隆兴寺史的重要史料,也可一暏清代两位皇帝出色的笔墨风韵。……[详细]
蕉林书屋
  始建于1667年(康熙六年),是清初光禄大夫保和殿大学士、大收藏家梁清标储藏珍品和文人墨客相聚的地方。位于河北省正定县梁氏宗祠北约100米处,当时应属梁府的一部分。为四合院式,占地1040平方米,现存建筑面积230平方米。梁清标被革职后,离开喧嚣的京城回到故里,摆脱了冗杂事务的纠缠,翩然而轻松,遂葺蕉林书屋,在书海画卷中享受文人雅士的生活乐趣。关于蕉林书屋的构筑及斋名缘起,梁清标在《蕉林书屋图小序》中云:蕉林书屋者,予之所构以藏书而燕息咏啸于其中者也。予性不敏,不能博闻强记,以窥夫古人之学,顾好买书,奉钱恒苦不给。见人则求所未见书,得一帙如遇故人,辄怡然累日然。率不能读也,久之所蓄益多。又特爱芭蕉青翠舒卷自如,有林下风味,于是筑室布席拥其间,自谓南面百城不以此小。畦种蕉数丛,掩映窗几,迎风摇……[详细]
胡王城遗址
  1982年11月13日,正定县人民政府公布的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正定县西北部,据县城12.25公里处的曲阳桥乡胡村村南,紧邻滹沱河北岸,时代为商。据《正定县志》记载,明万历之前即有胡村。另据《正定县地名资料汇编》记载,该村曾有三官庙碑(现已失存),其碑文提到胡村原名胡王城,清乾隆年间因滹沱河水泛灾,冲塌房屋,村落缩小后更名为胡村,并沿用至今。文物普查时曾在此发现有商代文化遗迹。相传,商代时有胡人在此建城,并受封于此,遂以胡王城遗址命名。……[详细]
正定真武庙
  1995年5月10日,正定县人民政府公布的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正定县城东北17.5公里的新城铺村大街北头路西。面阔三间,进深一间。单檐悬山式。布瓦间绿琉璃瓦顶。前出卷棚顶雨搭,面积73.6平方米。檐下半拱为五踩双下昂。建筑装修已改,内部吊顶。1986年经国家文物局祁英涛工程师鉴定,真武庙为明代建筑。真武庙于2001年5月12日毁于火灾,文保所派专业人员将残存木质构件编号、登记、组装后存于县文庙西庑妥善保管。……[详细]
马家坟伏击战遗址
  马家坟伏击战遗址1982年11月13日,正定县人民政府公布的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县城西北11公里的曲阳桥乡西叩村西北,正南公路南侧,南北约136米,东西约220米,分布范围30000米。1944年12月间,晋察冀军区30团侦查连得悉灵寿伪县长、科长、警备大队长、中队长及日寇中队长在日军一个小分队的掩护下,乘三辆汽车于12月23日中午去正定县城开会。我军对敌情进行了认真分析,西叩村位于据点中间,日伪疏忽大意,西叩村远离灵寿,打起来灵寿不方便增援。据此,我军侦察连认真部署,组织民兵在西叩村的路北侧河内埋下-,在路南的马家坟设下埋伏。24日13时许,由正定返灵寿之敌约一个中队进至贾村时,我预先派在贾村以西之侦察员按规定方案发出信号,侦察连闻手-0-声迅速占领伏击阵地。约13时30分,敌三辆汽车……[详细]
兴隆寺石碑二通
  1995年5月10日,正定县人民政府公布的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兴隆寺碑》即《增建兴隆寺碑》,原立于东平乐村村西,距京深高速公路400米处(兴隆寺原址),2005年迁于隆兴寺保存,现位于隆兴寺龙腾苑南侧围墙处。刻立于明万历三年(1575年),兵部右侍郎梁梦龙撰文。碑为青石质,碑首四龙相交,鳌座首失。碑身高209、宽85、厚29.3厘米。碑文主要叙述了兴隆寺在嘉靖、隆庆年间的几次修建,增建水陆殿、钟鼓楼、韦陀殿等。……[详细]
西洋仰韶文化遗址
  西洋仰韶文化遗址位于西洋村西约500米处,遗址南北长约120米,东西宽约100米,中间为一大土丘,高约10米。丘顶原有一庙,俗称疙瘩庙,今已废。仅存康熙八年(1669年)《重修兴龙庙碑记》。从遗址地表看,内函欠富,未发现完整器物,仅从断崖处发现仰韶时期绘有墨彩的红陶片和商代的灰陶口沿及锥状足等,从丘北田间发现战国时期的灰陶片。1956年,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西洋仰韶文化遗址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舍利寺遗址
  1995年5月10日,正定县人民政府公布的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正定城内西北隅,建于初唐,俗称后寺,金牛禅师舍利塔在殿西侧,高丈余,当地称为“和尚坟”。明太祖、明成祖相继命夏侯周德兴取舍利二粒,永乐初年(公元1405年左右)遣太监杨升修其塔殿,并赐额“天宁舍利”。因年久失修,寺内建筑不存,仅存塔基一处。为配合城市基本建设,经省文物局批准,文保所于1995年对其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出土石函一盒。……[详细]
新城铺商代遗址
  位于新城铺村北750米处。解放前,此处有三个大土丘,群众称“城岗”,曾多次出土铜器。现仅存中间一个土丘,南北长32米,东西宽23米,高6米。当地农民数次发现商代铜器、石器和陶器。县文物保管所藏有此遗址出土的青铜器15件,且多有铭文。1982年7月23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新城铺商代遗址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王士珍神道碑
  1995年5月10日,正定县人民政府公布的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原位于正定牛家庄墓地,现立于王氏双节祠院内西墙处。螭首,长方形须弥座,碑身高3米、宽1.26米、厚0.32米.天津徐世昌撰文、孟赐珏书丹,哀励准题额,刻立于民国20年(1931年)2月。内容记载了王士珍的生平事迹及对国家所做出的贡献。……[详细]
开元寺钟楼
  开元寺钟楼和须弥塔开元寺位于正定常胜街西侧,原名净观寺,始建于东魏兴和二年(540),隋开皇十年(591)改名解慧寺。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奉诏改今名。至清后期,因年久失修,寺院废毁,殿堂塌落,仅存钟楼和须弥塔。钟楼为砖木结构的二层楼阁式建筑,平面呈正方形。面阔、进深各三间,建筑面积135平方米。单檐歇山顶,上布青瓦,通高14米。其大木结构、柱网、斗拱都展示了唐代建筑艺术风格。甚至上层木构件还有相当部分保持了唐代原貌。这是我省现存年代最早的一座木结构钟楼,也是北方时代较早的一座。1988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落架重修。钟楼上挂铜钟一口,高2.9米,口径1.56米,厚15厘米,造型古朴,为唐代遗物。须弥塔,俗称砖塔、方塔,坐落于钟楼西侧。塔身建在高约1.5米的正方形砖砌台基上,塔平面……[详细]
53、毗佛殿
毗佛殿
  毗佛殿位于正定市,根据我国著名神话小说《封神演义》而建,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由11个大厅组成。整个建筑错落有序,气势恢宏。主体正面为五层楼阁式建筑,并设有地下展厅。宫内按照《封神榜》中的故事情节设置了40多个变幻莫测的场景,包括纣王女娲庙降香、轩辕坟三妖现身、九曲黄河连环阵、姜子牙开榜封神等,500多个人物造型栩栩如生,神态各异。再加上现代化的声光电效果,置身其中,有身临其境之感。……[详细]
  正定广济桥,为正定县第四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广济桥建于明代,位于正定县南关古镇。全长47米,最宽处6米,由主桥和南北引桥组成,桥两侧砌筑有雁翅和泊岸。桥中间高,两端呈缓坡状。桥券以条石拼砌而成,桥洞呈半圆形,石桥两侧龙门石上共雕刻吸水兽三尊。明万历五年(1577)《真定县志》记:“广济桥,县南门外一里”。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和道光十四年(1834)进行过维修,桥体结构和做法特点体现了明代石桥的特点。保护范围:以主桥本体为基线,向东外扩14米至围栏,向西外扩14米至围栏,向南外扩14米至围栏最南端,向北外扩6.7米至围栏最北端。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边线为基线,向东外扩8米至临街门市,向西外扩7.3米至临街门市,向南外扩46米至南关古镇南侧道路,向北外扩5.5米至空地。……[详细]
  小客烈士陵园位于正定县南岗镇小客村北,建成于1947年。在正定攻坚战中,杨成武部三纵七旅牺牲烈士安葬于小客村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部分烈士遗骨由亲人领回,余27位烈士姓名祖籍无法稽考。1990年,小客村在县民政局的支持下对烈士墓进行了维护修整,2007年,小客村村委会为余下的27位烈士修墓立碑。2016年,小客村村委会立纪念碑并修建了碑亭。纪念碑碑阳刻“革命英雄永垂不朽”八个大字,碑阴刻“小客村烈士墓简介”。保护范围:以本体为基线,向东外扩3米至耕地,向西外扩15.3米至刘氏宗祠,向南外扩36米至道路,向北外扩5米至平房。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边线为基线,向四周各外扩10米。……[详细]
  邵同村石碑位于正定县曲阳桥镇邵同村,石碑共有4通:金代1通、元代2通、民国1通。1、“宣武将军真定滹沱上埽巡河赵公德政之碑”刻立于金崇庆元年(1212)二月,青石质,首身一体,圆首,通高1.68米、宽0.84米、厚0.28米。碑阳额部阴刻楷书“巡河赵公德政之碑”2行8字,左右分刻祥龙纹饰。2、“真定路重修灵源侯庙碑”刻立于元至正十四年(1354)二月,青石质,首身一体,圆首,通高2米、宽0.87米、厚0.3米。碑阳额部阴刻篆书“真定路重修灵源侯庙碑”2行10字,左右分刻祥云纹饰。3、“纪真定总府贤侯祷河灵应创庙兴役诗并序碑”刻立于元至正十四年(1354)七月,青石质,首身一体,圆首,通高2.08米、宽0.87米、厚0.33米。4、“息争碑”刻立于民国二十年(1931)八月,青石质,高1.85……[详细]
  新城铺烈士纪念碑位于正定县新城铺镇新城铺村南纪念堂院内。1926年,新城铺建立了党支部,是当时中共正定地委领导下最大的党支部。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新城铺人民前赴后继,英勇不屈,先后有50名烈士壮烈牺牲。1969年,为纪念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牺牲的50名新城铺籍烈士,于村西北修建了纪念碑。2015年迁至村南。纪念碑为五面六棱体形,碑身高5.15米。碑阳铭刻“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碑身分别刻有毛主席语录和革命烈士英名录。保护范围:以本体为基线,向东外扩26米至东围墙,向西外扩97.5米至西围墙,向南外扩35米至纪念堂,向北外扩60米至北围墙。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边线为基线,向东外扩74米至道路,向西外扩52米至垃圾场,向南外扩43米至南围墙,向北外扩4.2米至道路中心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