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辽宁省 > 朝阳市旅游

朝阳市文物古迹介绍

朝阳南塔
  朝阳南塔位于辽宁省朝阳市慕容街(原双塔街)南端,为辽代兴中府城遗迹建筑。因市内原有三座古塔鼎足而立,依其方位,俗称东塔、南塔、北塔。南塔为十三级密檐式砖筑佛塔,现高42.6米,由夯土台基、砖台座、须弥座、塔身、塔檐、刹顶组成。朝阳南塔为方形空心十三级密檐式砖筑,塔高四十五米,修复后塔高五十六米。塔基方形每边宽二十米,高十米。须弥座有二层束腰,设壶门、镶砌着砖雕莲花,云龙图案,至为精美。塔身南面中央辟券门,上雕体盖,内通塔心室,其他三面设假门,门楣饰卷云纹,上垂华盖。每面塔身上部各嵌二块石碑,碑上刻楷书八大灵塔塔名,从南向西依次为净饭王宫生处塔、菩提树下成佛塔、鹿野苑中0-塔、给孤独园名称塔、曲女城边宝阶塔、耆阔崛山般若塔、庵罗卫林维摩塔、姿罗林中圆寂塔。八大灵塔的内容是释迦牟尼从出生到圆寂一……[详细]
22、佑顺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佑顺寺
  朝阳佑顺寺位于朝阳市老城区内。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经康熙皇帝批准,于次年破土兴建,至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竣工,其建殿阁堂舍150楹。寺庙落成之后,康熙皇帝赐名“佑顺寺”,并赐檀香佛像一尊。乾隆十八年(1783年),乾隆皇帝去盛京(今沈阳)谒陵祭祖途中曾驻跸佑顺寺,并亲书“真如妙觉”匾额,悬于寺内正殿。可以想见,佑顺寺早在清初就已因屡蒙皇恩,僧众佛盛而驰名遐迩了。佑顺寺建筑布局为中轴线对称五进院式,共六层殿阁。寺院南北长163.6米,东西宽63.8米,占地一万多平方米。其主体建筑自南向北依次为山门、天王殿、经阁、大雄宝殿、更衣殿、后殿(七间殿);其他建筑则东西两侧对称分列,自南向北依次为东西环房、戏楼与关帝庙、钟楼与鼓楼、东西配房、东西配殿、东西经堂等。山门前有影壁及牌坊。原总……[详细]
长城——燕长城遗址
  长城——燕长城遗址位于辽宁省建平县烧锅营子乡,是辽宁境内保存最完好、时代最早的长城遗址。分土筑、石筑、“天然屏障”三种。长城沿线保存有台址、障址和城址等设施,沿线出土了灰陶豆、盆、罐、瓮及各种席(绳)纹板瓦、兽纹瓦当、红陶釜、燕刀币等文物。燕长城是战国时燕国筑造。长城东西走向,由内蒙古赤峰市由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北梁跨越老哈河,进入辽宁省建平县境,经由热水乡、烧锅营子乡、二十家子诸乡镇后入内蒙古敖汉旗境内,再转而向东北延伸。燕长城在烧锅营子乡境内长达10公里之多,燕长城建筑在高山险峻的山冈上,表面用大石压缝砌筑,城墙宽2.5米左右,石墙蜿蜒在起伏连绵的上岗和深谷之中,宛如一条巨龙盘绕在崇山峻岭之中,成为抵御外敌的一道天然屏障。现遗址由于历史长河的冲刷,城墙残高再0.3~1.4米不等,但仍然可清……[详细]
24、青峰塔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青峰塔
  时代:辽地址;辽宁省朝阳市朝阳县西五家子乡五十家子村青峰塔为辽代所建,方形空心十三级密檐式,砖筑,存高约36米。基座长方形,南北长8米,东西宽4.8米。残损严重。基座南面开卷门,有门楼式抱厦,砖雕斗拱承挑瓦檐,是此塔造型特殊之处。通过劵门进入塔心室,已遭破坏。北壁立一座石经幢,残存五层幢座,浮雕佛像,伎乐人等。幢身和幢顶已不存。劵门两侧浮雕力士像,煞是威武。须弥座分为三节,下节于东、西、北三面各设三个小龛,内雕伎乐坐像,门两侧雕舞乐人物,作双手捧物状;上层每面设三个小龛,内雕兽头。须弥座上部用双层仰莲承托方形塔身。塔身每面中央各浮雕坐佛一尊,上有华盖蔽尘,下有金莲捧足,生灵宝座。两侧则有菩萨侍奉。菩萨外侧立有砖制方形十三级密檐小塔,合为八大灵塔,但塔铭已脱落。塔身四角作砖雕圆柱,上承一斗三升……[详细]
辽代古墓
  石羊石虎辽代古墓遗址,俗称大河北石像生,位于大河北乡黄土梁子石羊石虎村,面积大约有15000平方米,东西宽150米,南北长100米,据《凌源县志》记载为辽代古墓群。现存石羊、石虎、石人共九尊,由花岗岩雕成。按照其位置可分为三组,西侧一组为一对石虎相对而踞;自该组向东300米处为中间一组,呈南北一线排列,由北至南分别为石虎(高约1.04米)、石羊(高约0.6米)、石虎(高约0.94米)、石羊(高约0.45米);从这一组向南20米处为第三组,有东西方向相对的石翁仲两个,高两米以上,一文一武,文官持笏板,武官持宝剑,两者相距6米。据考古学家观测,此地当为辽代墓群,且按规则,墓主人至少应该是宰相、王子以上级别的-。在其北部还出土过九脊褐山式顶方形石棺盖,石羊石虎辽代古墓遗址对研究我国古代的历史、文化……[详细]
鸽子洞遗址
  鸽子洞位于喀左县水泉乡大凌河西岸云山峭壁上,是经地下水长期溶蚀而形成的天然石洞。因洞中多有野鸽子栖息,故俗称鸽子洞。鸽子洞因发现十多万年前古人类-遗址而名扬四海,走进了历史教科书。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鸽子洞遗址曾出土了古人类及动物化石十多种,石器300多件。洞中原始人类留下的各种遗迹和遗物,为研究东北地区旧石器时代原始人类-提供了宝贵资料。鸽子洞主洞高大宽敞,从洞连环互通,进深十五米,分上下两层。背倚青山绝壁,俯瞰凌河碧波,既有利于避兽御敌,又方便汲水渔猎,在远古时代确是一处难得的好居所。鸽子洞北侧山顶上有一顽石,酷似远古猿人,表情严峻,目视前方,仿佛在守望着他曾经的家园。鸽子洞附近大大小小还有二十左右个山洞,其中著名的有天门洞、双门洞等。天门洞上有天窗,可观天望水,下有曲折回廊,深达洞底,……[详细]
元宝山慈云寺
  清晨,当你信步登上热水汤东侧翠绿满坡的元宝山之上,俯视东方,绿树环抱着一片青砖碧瓦的寺院和红墙高围的馆舍,心情为之一振。早六点,突然从寺院中传出沉隐憨畅的钟声。古书中记载名刹总好以“晨钟暮鼓、青灯黄卷”形容其为庄严神圣之地。如今的凌源市热水汤元宝山下,就是这样一番景象。诗人鲁明廉在元宝山上看到这一景象,诗兴大发,感慨万千,于是吟成一首七言古诗,其诗曰:馆寺合一构想神,依山傍水景观新。僧俗两界敬罗布,纪念先哲昭后人。肃穆庄严神水庙,废墟古刹又回春。慈云普照佛缘广,圣地风光远近闻。这首诗,几乎把热水汤元宝山的慈云寺和罗布桑却丹纪念馆合建的巧妙构思及建成后的宏伟景观,非常精辟地讲述出来了。这罗布桑却丹纪念馆和慈云寺为何选址在热水汤东部元宝山下,而且为何馆、寺建于一处,这里还有着许多感人的故事。……[详细]
黄花滩塔
  时代:辽地址:辽宁省朝阳县龙城区大平房镇黄花滩村西塔山上此塔为辽代建砖筑八角实心十三级密檐式,高约32米。黄花滩塔位于朝阳县大平房镇黄花滩村西塔山上。塔为八角实心十三层密檐式砖塔,高约32米。塔基上有束腰两层,第一层束腰内每面各有壸门一个,门内砖雕卧蟾一只,束腰上为须弥座。第二层束腰每面各有佛龛两个,内砖雕坐佛一尊,束腰上为砖雕须弥座。座上为塔身,塔身八角为砖雕圆柱。塔身东南面设券门,内置木门(今不存),门洞内彩绘佛像和罗汉像,门顶部砖雕华盖及飞天;其余七面每面各浮雕一立像,立像身着红袍,双手置于胸前,或合十,或抱拳,赤脚踏莲珠,头顶部浮雕华盖。塔身顶部砌斗栱两层,承托塔檐,檐逐层内收。塔身各角原有风铎,塔顶原有刹杆与火珠,今皆不存。1985年,朝阳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详细]
八家子城址
  八家子城址,位于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是辽代至元代的古城遗址。 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八家子遗址于2014年10月至2015年5月进行了跨年度发掘,发掘面积达2100平方米,“多数房址保存状况较差,边界不清,仅残留有灶和火炕烟道。”八家子遗址保存较好的为半地穴式房址,平面呈方形,室内灶和火炕较完整。灰坑的开口有椭圆形、圆形、圆角方形和不规则形;坑壁多为直壁,少数为弧壁;坑底有平底、寰底和不规则形。挖掘的多处房址,其火炕的设计基本都是“曲尺”形,烟道、炕面、灶台等遗迹明显。这些千年以前的火炕,面积都在10平方米左右,丝毫不比现在的北方居民的火炕小,明显的特点就是烟道和炕面的设计较低,炕面上明显搭盖着勾纹青砖和石板,看上去更像是“地铺”。 ……[详细]
三燕龙城遗址
  三燕龙城遗址位于辽宁省朝阳市双塔区,其位置于现今市区重合,埋藏于市区地下,暴露在外的遗迹有峙“龙城宫城南门遗址”。2003年,辽宁省朝阳市政府对朝阳市老城内的北大街及周边地区进行拆迁改造,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配合改造工程,进行了考古勘探和发掘工作。从2003年7月—2004年12月,共发掘11个地点,发掘面积1万余平方米,揭露出多处十六国时期至清代的重要遗迹,出土了包括北燕纪年陶瓮在内的大量重要遗物。其中3号地点即三燕龙城宫城南门遗址的发掘,是本次考古工作的最大收获,自此揭开了三燕龙城遗址的神秘面纱。2004年,该遗址入选200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2019年10月,三燕龙城遗址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列古遗址第20号,编号8-0020-1-020。……[详细]
柳城遗址
  柳城遗址位于辽宁省朝阳县柳城街道袁台子村大凌河右岸台地上。现存遗址范围东西长近400米,南北宽约200余米,由于大凌河水的冲刷和大队砖厂取土,遗址大部分已经被毁,呈现外弧形断崖,断崖面有大量陶片、瓦砾等文化堆积。在西汉遗址的东西200米范围内,发现了水井、窖穴、粮仓、陶窑等生活建筑遗存,并出土不少铁制农具和手工工具,还有若干兵器。此外,出土文物指明,战国时燕国“酉城”即为汉代柳城前身。2007年,柳城遗址被辽宁省政府公布为辽宁省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列第29号。保护范围:以遗址中心(东经120°25′18″,北纬41°29′23″)为基点,周围400米以内。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50米以内为Ⅰ类建设控制地带,Ⅰ类建设控制地带外30米以内为Ⅱ类建设控制地带。……[详细]
云接寺塔
  云接寺塔坐落在辽宁省朝阳市城东南15里的凤凰山云接寺内,因山上、山下均有寺塔,此塔又称为中寺塔。该塔为方形十三层密檐式实心砖塔,高37米。分为塔座、塔身、塔檐、塔顶四个部分。塔座为须弥式,四面各有一假门,两侧各雕有三个壶门,壶门内雕有佛和菩萨,两侧配有伎乐人,四角有力士。其上有仰覆莲承托塔身。塔身四角为圆形倚柱,塔身四面正中各雕一尊坐佛,端坐于莲花宝座之上,坐佛两侧各有一尊胁侍,头戴冠,身披络,神态恭敬。胁侍两侧各有一座小灵塔,似是大塔的缩影。塔身上为十三塔檐,由下至上逐层收敛。每层塔檐之间均镶嵌铜镜,四角挂风铃。塔顶仰莲覆钵,串四颗宝珠为塔刹。云接寺是古建筑中的精品,2006年5月,云接寺塔作为辽代的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详细]
安杖子城址
  安杖子城址位于凌源市城西南八华里的安杖子村。据考证:2000多年前,秦代曾在这里设平刚县,《凌源县志》载:秦王赢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分36郡,在凌源市境内置平刚县。这是凌源历史上设县之始,至西汉时期,移右北平郡治所于平刚,这里成为郡县两级治所。1979年,安杖子古城址发掘,在战国时期的文化堆积中发现铁直口锸、空首斧、锛、镞、带钩等铁器31件,其年代为战国晚期。安杖子古城遗址同时出土大量布钱,其中数量最多者为襄平57枚,有大、小两种,大型平肩平足,长4.2厘米,宽2.3厘米,小布长3.1厘米,宽1.8厘米。安杖子城址还出土了各式饕餮纹半瓦当,如千秋万岁圆形半瓦当、云纹圆形半瓦当、兽面纹圆形半瓦当、方格纹圆形半瓦当、涡纹圆形半瓦当等。……[详细]
牛河梁遗址
  牛河梁遗址位于辽宁省凌源县与建平县的交界处。遗迹分布在范围达50平方公里的十余处地点,是在1981年的文物普查中发现的,包括有用于祭祀的女神庙与积石冢群。遗址的年代为距今约5000年,属于新石器时代的红山文化。已发现的女神庙由一个多室和一个单室两组建筑物构成。多室部分南北长18米多,东西宽7米左右;单室部分南北长2米多,东西宽6米多,为土木结构,墙壁以原木为骨架,经过结扎禾草秸把、敷泥和表面压光处理,然后在上边彩绘以赭红色相间、黄白色交错的三角几何纹、勾连纹图案。女神庙内堆满了女神、动物的塑像,目前仅发掘了遗址的一小部分,就出土了人物塑像的头、肩、乳房、手等残块和玉猪龙、大鸟雕像数十件。人像残块至少分属五六个不同的人像个体,均为女性形象,形体有大有小,或与真人相当,或大于真人若干倍,有的一只……[详细]
35、槐树洞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槐树洞
  槐树洞风景区位于朝阳市区南二十八公里,朝青路西侧一点三公里处的柏山脚下,景区面积57平方公里。早在红山文化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对这块宝地进行了开发,历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等时代,时至隋唐,这里就开始有了建筑,辽代尤为兴盛。金元时期,锦州、兴城等地就在很多游人来此观光避署,到清代曾大兴土木重修庙宇香火极盛。由于景区内有庙有塔,有水多林,气候宜人,故未开发前就有大量自发游人不断光顾,现在当地政府已成立了专门的“槐树洞自然风景区”管理处,并搞了开发建设的规划设计,交通、邮电、通讯等基础设施都将在今年内完成。随着景点景观的逐步增多和游人的增加相互联系的第三产业随之发展。景区内山石林立,奇形怪状,泉水清凉可口,有“神龙圣水”之称,另外,景区内有辽代修筑的石塔一座,玲珑剔透,别具一格,属市级文物保……[详细]
王八盖子遗址
  王八盖子遗址位于西梁热电厂东100米,锦赤公路东200米处,龙城区文物管理所在地。为夏家店下层文化的村落遗址。时代为商周。1988年被市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遗址平地凸起3-5米,四周呈坡形,因遗址呈“圆丘状”此地称为王八盖子,故遗址命名为王八盖子遗址。遗址占地面积14457平方米,经1986、1987年两年试掘曾出土文物500余件,发现地穴式、半地穴式,地面起筑式房址38座。遗址出土文物丰富有陶器、骨器、石器等生活用具、农业生产用具和手工用具等。该遗址处于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分布的中心地区,作为早期表铜文化,为研究朝阳地区农业起源、养殖业起源和商业文化起源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具有很高的考古价值。……[详细]
建平汉长城址
  汉长城址(八家子农场小五家子至孤家子乡桃吐村)汉建平县八家子农场、奎德素乡张家营子乡、孤家子乡在朝阳建平县境内的八家子、奎德素、张家营子、榆树林子、朱碌科、喀喇沁等六个乡镇的平野丘陵间,有一条长达近70公里、时断时续且若隐若现的“土棱儿”。这土棱走山过坡、蜿蜒起伏,登高远眺,若一条腾跃的“黑龙”,恣意飘洒地环抱起身后的万里河山!这条汉代长城基本是沿着河川或谷地山坡上的丘顶修建的。沿河谷修建,是以河川为“天然屏障”,“因河而为固”;沿山坡丘顶而建,是为登高望远便于侦察敌情。建平汉代长城的“沿河段”长20多公里,而蜿蜒于山顶的墙体为40余公里,倚山傍河,居高凭险,体现了长城旨在防御的典型特征。……[详细]
白狼县故城址
  白狼县故城址位于喀左县平房子镇黄道营子村,并批准《白狼县故城址》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白狼城、广都城、石城三城,按人字形分布,彼此相距25公里左右,同属于北魏建德郡,郡府在白狼城。.广都城和石城都是小土城,存在时间较短,目前除文献记载外,详细地址已经无法考证。但是白狼城曾作为一郡所在地,且为燕之重镇,残缺城墙一直保留到建国后。出土文物包两汉、魏晋文物,跨越年代和相对位置均与历史文献记载相符,尤其以白狼之丞印为最终证物。保护范围:城内及城墙外墙基外20米以内。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50米以内为Ⅰ类建设控制地带,Ⅰ类建设控制地带外150米以内为Ⅱ类建设控制地带。……[详细]
39、天庆寺
天庆寺
  天庆寺位于延寿寺西南山坡峭壁之上,原是一组玲珑俏美的辽代寺院,始建于辽寿昌五年,清康熙十七年僧人性悟、性喜募化建盖数十年,之后性喜之徒海登又对其进行了维修,1993年凤凰山管理局成立伊始,按清式建筑对其复原,使之再现昔日风貌。天庆寺背倚山崖,前临深壑,寺后的崖畔生长着数株古柏,倾斜覆荫于寺宇之上;寺前围墙外侧,向幽谷倾垂,长有5株千年古柏,胸径约40公分,树高10米,冠幅达70平方米,苍劲挺拔,古枝老干,如虬龙盘错,在古柏林荫的映衬之下,天庆寺显得格外幽静、典雅,成为山中最为可人之去处,正所谓:宝寺灵光,危崖柏木青云翠;清德福地,至善观音白玉洁。……[详细]
大城子塔
  大城子塔坐落在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第一中学院内,大城子塔砖筑八角九级密檐式,空心起券门,各檐均砖雕斗拱,上部收度小,基座石砌,是后世增补的加固工程,第一级塔身高7米,第二级塔身高约4米,正东、正西、正南、正北四面都设有类似佛龛的门,另四面雕立佛两尊,檐下有砖雕斗拱,三级以上除砖雕斗拱外,无其他装饰,这种形式与一般辽金砖塔不同,在东北地区甚为少见,塔南门外,东西各嵌石碑,内容都是清乾隆以来重修和补修此塔的简略记载,塔下还有一砖木结构的小阁,可以拾级而上,这种塔阁相结合的建筑形式,也不多见,具有又高耸又踏实的效果,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才能。来源: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旅游局……[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