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泰州市旅游

泰州市文物古迹介绍

高港口岸雕花楼
  清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江南木商姚氏在口岸始建雕花楼(现东楼)。民国初年,该楼易主于经营长江航运的本地儒商李松如。李按照原楼风格续建了西楼和厢楼,扩建了楼外园林工程,历时三年之久。2002年,口岸雕花楼被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园内亭台楼阁百媚千娇、雅致玲珑,轩榭廊舫曲水流觞,锦绣华章。精美绝伦的木雕“福如东海”、“犀牛望月”,生动形象的砖雕“狮子盘球”、“琴棋书画”,寓意深刻的石雕“五福临门”“五福盘寿”,精华韵味,抒情敛性,皆为当时雕刻艺术的经典之作。《从奴隶到将军》、《无雪的冬天》、《东进序曲》等电影曾在此拍摄取景。江苏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第五批2002年10月口岸雕花楼清代泰州市高港区地址:泰州市高港区金港南路五一桥南侧类型:历史建筑游玩时间:建议1-2小时电话:0……[详细]
秋雪湖生态景区
  雪湖风景区位于泰州市中部,东连国家5A级景区溱湖国家湿地公园,北有兴化千岛菜花风景区、李中水上森林,西毗国家4A级景区凤城河风景区,南望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诞生地纪念馆,地理优势十分明显,以景区为中心,全面辐射泰州市其他各大景区,与周边景区更是形成了强大的区域联动性。景区区位优势明显,地理位置优越,距离主城区中心繁华地段仅8公里,7路公交专线在景区内各大景点设有公交站点,泰州火车站、泰州京泰汽车客运站临区而建,省道兴泰公路贯穿其中,启扬高速和泰州长江大桥北接线在区内交汇。从景区出发,5分钟可到火车站、6分钟可进高速、20分钟可到机场、1-3小时至上海、杭州、南京、苏州、无锡等大中城市,交通十分便捷。景区水清岸绿,空气清新,蒲草丰茂,野凫绕船。湿地风光尤为独特,每到春暖花开之际,河有万条多碧水,……[详细]
黄桥战斗旧址
  黄桥战斗旧址包括新四军苏北指挥部旧址、通如靖泰临时行政委员会旧址、新四军第三纵队司令部旧址、黄桥决战支前委员会旧址4处革命旧址。新四军苏北指挥部旧址为原私立黄桥初级中学校址,建于1924年,系仿德式建筑;通如靖泰临时行政委员会旧址为清代民居丁家花园,是我国著名地质学家丁文江故居;新四军第三纵队司令部旧址为清代民居严复兴油坊会客楼;黄桥决战支前委员会旧址为明代何斐御史府第,清代扩建为黄桥何氏宗祠。2006年12月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2013年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靖江岳庙
  靖江的岳庙原为生祠,建于岳飞在世之时。闻名遐迩的岳飞故乡河南汤阴的岳庙、杭州西湖的岳庙,均在岳飞死后兴建,因而靖江的岳庙恐是天下最早的岳庙了。岳王庙,正中大殿名思岳殿,宋式建筑,敦重庄严。两边抱柱槛联镌刻的是“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字体端丽秀逸。岳飞坐像置于殿中,头戴红缨帅盔,身着紫色蟒袍,臂露金甲,足履武靴。神态英武,表情肃穆,仿佛决战前夕凝神苦思,又像察访民情后忧心似焚,令人倍感亲切。两侧是岳飞八稗将之立像,也都栩栩如生。后殿为思岳轩,岳飞像碑立于其中,李纲、韩世忠的诗文镶于外壁。回廊环抱二殿,嵌有词碑、诗碑和岳飞手书《前出师表》之石刻等。据《宋史》载:“诏飞还守通、泰,有旨可守即守,如不可,但于沙洲保护百姓,伺机掩击。飞以泰无险可恃,退保柴墟,战于南霸桥,金大败。渡百姓于沙……[详细]
刘国钧故居
  刘国钧(1887~1978年)生于江苏省靖江县生祠镇,汉族。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刘国钧就以一个成熟的企业家,登上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历史舞台。以后,他在这个大舞台上,有声有色地编演了纺织印染工业光彩耀日的场景,令世人瞩目,被誉为中国现代杰出的实业家,著名的爱国民族工商业者。刘国钧故居座落在他的衣胞之地生祠镇,与岳王庙相邻。走近古色古香的门楼,刘海粟先生的手迹“弘毅园”三字道劲有力。刘国钧故居由旧居、善余厅、敬修堂和新建的国钧堂组成。整座建筑既有回廊相连,又有天井相隔,几井几楼,疏密有致,浑然一体。给人留下最深印象的当属大门左侧的旧居,泥砖青瓦,苔藓斑驳,低矮的瓦房里,一张旧竹床,一架纺车,一部织布机仿佛一本尘封的清苦勤俭的教科书,在静静地叙说着刘国钧先生这位中国民族工业骄子的艰辛而辉煌的创业……[详细]
梅兰芳纪念馆
  泰州市梅兰芳纪念馆由原梅兰芳史料陈列馆和梅兰芳公园合并而成。1985年2月时任国家主席的李先念--题写了馆名。梅兰芳史料陈列馆由明清两代古建筑移建而成。其布局错落有致,融严整、朴实、幽静、雅致于一体。交通:城市道路由主干宽度35—60米、次干道宽度25—35米和支路宽度25米以下组成。结构布局采用方格网形式,主干道间距800—1500米,次干道间距400—600米。主城区主干道为7纵7横,次干道为14纵15横布局。港区主干道为5纵8横,次干道为7纵7横布局。规划16条公交线路联系火车站、汽车站、市中心、居住区、工业区及邻近城镇和乡村。1984年,梅兰芳90诞辰之际,兴建了梅兰芳公园。梅园中有“四绝”最值得一看。梅亭为园中一绝,二绝为梅兰芳大型半身汉白玉雕像,陈列厅外水池中间的梅兰芳,《太真外……[详细]
昌荣木塔
  一提起木塔,人们往往想到山西的应县木塔或者是甘肃的张液木塔。其实我的故乡昌荣木塔也算是深藏深闺人不识了。据史册记载,唐朝长庆年间(821年——824年),德道高僧德信禅师云游到被唐王李世民敕封为“大-民”李姓聚居的东海海防重地-镇(古称唐营),看到这地方不但物产丰饶,而且民风淳朴,便萌升“驻锡梵修”之意,在得到唐穆宗李恒的恩准之后,并将此地原来的一座建于唐开元年间(713年——743年)的庙宇进行改建。于是有了千年古刹“敕建木塔禅寺”。在饱经历代战火及自然灾害,几度兴废,直到民国年间才初具规模,成为一座占地百亩、绿树环抱、殿宇恢宏的乡野寺院。那块斑驳的“敕建木塔禅寺”的石质门额,便是历经沧桑的最好佐证。石质门额上自右到左的“敕建木塔禅寺”六个阴刻的楷书大字,铿锵有力。其右上角竖写着“穆宗长庆……[详细]
泰州南山寺
  南山寺大雄宝殿,泰州千古名刹唯一保存完好的古建筑,明代重檐庑殿建筑,为最高等级的建筑形式,是明朝设立的僧人管理机构驻地,横梁有明代墨书纪年,有明代彩绘遗存。今年已完成整体复建恢复原有规模。南山寺位于泰州古城东南的南城河畔,始建于唐僖宗乾符三年(公元876年),由铁心坚禅师所建,朝廷赐额“护国寺”。北宋治平元年(公元1064年)改为禅寺,更名为“资福禅院”。宋徽宗崇奉道教,将寺院改为道观,政和七年(公元1117年),资福禅院改为了道观,名“神霄玉清万寿宫”。南宋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恢复佛寺,升院为寺,名“资福禅寺”。淳熙十年(公元1183年),寺毁。绍熙年间(公元1190年-公元1194年),由僧绍信、觉妙重建。嘉定年间(公元1208年-公元1224年),僧人图珍、惠文奏立戒台。元至正二……[详细]
兴化李园
  李园位于兴化市区武安街西侧。始建于清咸丰(1851-1860)年间,原为清代扬州富商李小波的私家花园,是一座具有设计风格独特,建筑技艺精湛,独具地域特色的水乡园林。因地形狭长,有“余园半亩”之称。清咸丰年间(1851-1860),扬州富商李小波在兴化四牌楼东侧开办“德本”当典,并在屋后狭长地块上建成后花园,即今之李园。李园门楼(1934年作商会时已改建),坐西面东。过门厅为一方天井,有南、北花厅。西去过“李园”景门,园内自东至西布有既分又合的三个院落。东院建筑主要有方亭、船厅、方厅。方亭位于院落的东南角,与船厅之间连为单坡屋面,下以走廊相衔接。北部为船厅,船厅为园中最富特色的古典建筑。整体呈船状,船头朝西,呈“L”字形,共七间,卷棚歇山顶。船头挂落上方,悬“自在流行”匾额,舱屋中间以大型双面……[详细]
学政试院
  学政试院时代:清地址: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泰州的“学政试院”,也就是过去考秀才的场所。试院为一大的古建筑群,大门前有一座青砖砌成的高大照壁,“学政试院”四个端庄厚重的金色大字在阳光下更外夺目。灿灿的光辉,仿佛是千年前的儒家思想仍在闪耀它的光辉;照壁背面是青石浮雕《观榜图》细细看来有趣极了,榜前簇拥的观榜者,有老有少,他们在寻找着自己或他人的名字。不用说,笑逐颜开者定是那金榜题名的人,而名落孙山者则显出垂头丧气的样子。更有意思的是农家的小狗和大白鹅也大摇大摆在这观榜的人流中,乡土气息呼之欲出;广场东西两侧耸立着四柱三门的东西辕门,门额上分别刻有“腾蛟起凤”和“紫电青霜”我虽不知道它的用意何在,但我想那个时代人的飞黄腾达大都与科举有关;东西辕门内各建吹鼓亭一处,明清样式的木格四方亭子建在青砖砌成的……[详细]
李园船厅
  李园位于兴化市区武安街西侧。始建于清咸丰(1851-1860)年间,原为清代扬州富商李小波的私家花园,是一座具有设计风格独特,建筑技艺精湛,独具地域特色的水乡园林。因地形狭长,有“余园半亩”之称。李园北部为船厅,船厅为园中最富特色的古典建筑。整体呈船状,船头朝西,呈“L”字形,共七间,卷棚歇山顶。船头挂落上方,悬“自在流行”匾额,舱屋中间以大型双面雕花落地罩分隔。东端与后舱有隔栈,上悬常州书法家汪洵所题“沧浪画舫”额。后舱南北为三间,南二间与北一间中有圆形落地罩分隔,花罩上方悬清代著名书法家杨岘所题“谅斋”小匾。船厅外部南侧正中有一斜面坡道,状似跳板。船厅西去隔一堵高大的围墙,原为明代所筑“0”(大狱),为化解镣链不祥之音,李小波聘请各地园林设计名流,集姑苏、维扬园林建筑之精华,建造了这座别……[详细]
施耐庵墓
  施耐庵墓位于兴化市新垛镇施家桥村。1957年和1982年,江苏省人民政府两次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施耐庵世居兴化(杨新《施让墓志铭》“鼻祖世居扬之兴化”),明洪武三年(1370)病逝于淮安寓所,其孙施述元扶柩归里,葬于白驹场施家桥。《兴化县续志》载:“县境合塔圩内施家桥葬元隐士施耐庵”。元明时期的白驹场施家桥及合塔圩内施家桥,皆今兴化市新垛镇施家桥村。自明代以来,历年清明节前后,施氏后裔都从四面八方聚集施家桥,在祖茔前举行隆重而简朴的祭祀活动。明初所建施耐庵墓,历经数百年沧桑,到抗战初期,淹没在蓬蒿野草之间。1941年,兴化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第三任县长孙蔚民在坚持敌后抗日、组织军民反扫荡的艰苦岁月里,仍亲往祭奠,并着手重修。不久孙蔚民奉命调离,临行前专门交待接任者蔡公杰要修复、保护好施耐庵墓……[详细]
郑板桥故居
  郑板桥故居,位于江苏省兴化市东城外郑家巷7-8号。坐北朝南,前后两进,有正屋坐南朝北房3间,另有门楼、小书斋、厨房各一间。故居内陈列郑板桥生活用具及郑板桥书画复制品,研究郑板桥的资料等等,堂屋条台上立有一古铜色郑板桥全身塑像。1983年全面修缮。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该馆基本陈列为“郑板桥生平及艺术成就”。陈列“昭阳郑氏家谱”、板桥老人的遗物、7种版本的《郑板桥集》、板桥墨迹的复制品和照片以及有关的研究论著、资料和剧本、金石、传说故事等。郑板桥纪念馆是中国历史人物纪念馆。1983年11月为纪念清代书画家、文学家郑板桥而建立。位于江苏省兴化市城区。该馆藏品1181件,其中郑板桥书画墨迹33幅,金农、闵贞、郑銮、刘熙载等人的书画348件,当代名人为纪念郑板桥、施耐庵而作的书画833件。该馆基本陈列……[详细]
黄桥裕泰和茶叶店
  裕泰和茶叶店地处历史文化名镇黄桥最繁华的东大街,它于1870年由胡氏投资兴办,走过了大半个世纪的辉煌历程,是老黄桥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裕泰和茶叶店的创始人是胡氏第44世、胡锦涛主席的高祖胡沇源。胡沇源年轻时家境贫困,从安徽绩溪来到江苏东台,从专门采购徽州名茶的水客作起,一直将茶叶生意做到上海、泰州、姜堰和黄桥,并成为响当当的字号。裕泰和的最后一任老板是胡沇源的曾孙胡静之,他从母亲手中接管了茶庄,兄弟间相互合作,同舟共济,终于使胡氏茶号发展到上海等周边省市,形成了连锁经营的形式,直到1956年公私合营。裕泰和特别注重服务和质量,热忱接待上门之客,设立太师椅和勤凳招待八方客,免费给行人饮茶解渴、小歇安座,让人在不知不觉中流连忘返,生意在饮茶聊天中轻松做成。“润物无声”,这正是胡家经商的成功之道。……[详细]
15、拱极台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拱极台
  拱极台,位于兴化城北海子池畔,台高6米,占地1300平方米,这里楼台亭阁依城傍水,参天大树遮天盖地,景色幽雅秀丽。拱极台始建于南宋。宝庆元年(1225年),兴化知县陈垓为防御金兵、蒙古兵等北方军队渡淮南犯,利用改造大小垛岛和河道开挖的积土,围绕县衙署四周筑成长约3.5公里的土城和东南西北四门以及四座水关,并在县衙以北的土城南侧构筑高台;根据五行方位及其对应“四象”中的玄武(神龟),将此台命名为“玄武台”。同时,在“玄武台”上建成“襟淮楼”,有着“攻占防守”的意义。元时知县詹士龙曾于此读书,故襟淮楼又名读书楼。明嘉靖初年,为抵御海寇入侵,知县傅佩开辟玉带河,引水入海池,为巩固城防重修此台,并改名拱极台。“拱极台”之名取材于《论语•为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详细]
兴化杨家大院
  杨家大院位于市区东城外大尖,东经119°50′46.1″、北纬32°56′04.5″。始建于明中期,是一处具有明、清和民国不同风格的古建筑群。东至复顺和巷,西至鱼市口,南至大尖南河,北至龙津河边,占地面积5280.9平方米,建筑面积4516.5平方米。杨家大院原有门楼、花厅、客厅、板厅、穿厅、花园、藏书楼和假山、吊桥、亭阁、水榭以及大量店铺和货栈等,规模宏大。今存院门、后楼、板厅及万(复)顺和南货栈等主体建筑。明万历年间,祖籍江南句容县戴家边(今属句容市郭村镇)商人杨彦秀、杨达斯父子迁居兴化,因经营有方,资产增多,遂在东城外购置店铺及住房加以改建、扩建,创立了“万顺”号南货行,逐渐形成具有徽派特色的建筑楼群,即今天的杨家大院,又称“杨家大楼”、“杨大房”、“杨万顺”、“杨公记”等。第5代杨启……[详细]
中共兴化县委成立旧址
  中共兴化县委成立旧址位于戴窑镇镇区新兴东街中心巷33号内,东经120°12′41.4″、北纬32°55′54.2″。为普通的瓦房院落,三间正屋朝南,另有门楼、天井、厢房,占地117平方米。1941年1月7日,中共苏北区党委副书记陈丕显在此主持召开兴化县工委委员会议,宣布苏北区党委决定,撤销中共兴化县工委,成立中共兴化县委。由李华楷任书记,李健任组织部长,张莫棠任宣传部长,孙顾任妇女部长。同年4月底,戴为然任中共兴化县委副书记。中共兴化县委的成立,标志着兴化地区党的组织已发展到一个新阶段。1941年3月,苏北区党委改称苏中区党委,兴化县委仍属其领导。同年11月,划属苏中二地委。1944年11月,兴化县委改由苏中一地委领导,直至抗战胜利。兴化县委成立不到一个月,兴化县抗日民主政府也在各区联合办事……[详细]
襟江书院及石刻
  王勃《滕王阁序》有言道“襟三江而带五湖”,襟江书院由此而得名。以《滕王阁序》作为名字的出处,也是希望在书院里读书的莘莘学子们能够拥有广阔的胸襟,老当益壮,穷且益坚,永远不要失去雄心壮志。襟江书院始建于清咸丰十年至十一年间,1987年重修。现存建筑坐北朝南,由大门、重门、厢房、讲堂组成,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建筑面积680平方米。大门面阔三间9.15米,明间辟将军门,门楣悬“襟江书院”字匾。1987年重修时将大门两侧厢房拆掉两间,大门北移13米,东西耳房为后期加建。重门,亦称“仪门”或“二门”,面阔三间9.15米,两侧有剁头墙。讲堂为书院的主体建筑,位于三进院落北端,面阔三间12.35米,进深七架9.7米,硬山顶,哺龙脊,前为鹤胫轩,园堂作,抬梁式梁架,用料硕大,做法古朴。堂前有青石月台,面……[详细]
19、昭阳墓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昭阳墓
  昭阳墓,又名阳山或昭阳山,战国时期古墓葬,位于昭阳镇山子村西北角,东经119°50′21.5″、北纬32°56′13.4″。昭阳,名云,字阳,战国时期楚国人。出生贵族,官至楚国上柱国、令尹。楚威王六年(公元前334年),昭阳统兵伐越,吞越入楚,今兴化一带便并入楚国版图。楚怀王六年(公元前323年),昭阳率军伐魏,取得“楚魏襄陵之战”全胜,占领魏国襄陵(今河南睢县一带)等八座城池。楚国国威大振,确立了霸主地位。昭阳准备移师伐齐,《史记·楚世家》中记载,当时著名谋士陈轸以“画蛇添足”的故事劝喻昭阳,昭阳急流勇退。楚平王为表彰昭阳,赏赐传世国宝和氏璧,同时将今兴化之地封为昭阳采邑。耿家垛遗址表明,今兴化境内当时已逐渐成为楚国重镇。昭阳殁后,葬于今兴化。明代万历《兴化县新志》载为:“昭阳,楚将也,即……[详细]
印庄巡检司衙署旧址
  印庄巡检司衙门是清朝建筑,坐北朝南,南北长42.9米,东西宽12.6米。房屋为前后5进,每进3间,现存12间,是季市镇乃至整个靖江地区保存较为完好的旧官府机构遗址。曾经的季市,交通便捷,商贸发达,是当年如、泰、靖地区有名的商业街,街内店肆林立,三百六十行无其不有,有苏北小上海之称。不仅商业发达,季市又为关隘要地,故清代的泰兴县衙将巡检司公署从印庄(今泰兴曲霞区)迁移到季市,以维护季市镇及周边地区的社会治安。在季市古镇研究工作者的报告中,这样描述清代巡检司:旧时巡检司公署的官员也是官府公派的。按科举考试制度,凡考取武举人,皇上就可委派到各地担任巡检职务,地方再选拔一至二人作为巡检的助手。一般县级巡检司有弓兵(又称弓箭手)80名左右,由巡检领导。每名弓兵除由地方财政供给伙食、服装外,还另外发给年……[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