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泰州市旅游

泰州市文物古迹介绍

  始建年代不详,建国前为徽商胡氏所有,系清乾隆、嘉庆时建筑。宅东西两条轴线,东侧大门、厨房、书房前后三进,西侧厅屋、堂屋二进,自成院落。其平面布局在泰州古民居中较为少见。……[详细]
  是连接长江和里下河地区的重要水利枢纽,1952 年 9 月经水利部治淮委员会批准开工建设。闸室长 80 米,宽10 米,闸首净宽 8 米,设计年通能150 万吨。设计水位:上游最高 4.5米,米,最低 1.8 米;下游最高 3.15 米,最低 1 米。船闸上下游水位差最大 2 米,一般 1.2 米。1966 年 2 月船闸扩建后,新闸室长 100 米、宽 12 米,年通过能力400 万吨。……[详细]
  福音医院是 1917 年由基督教美国南长老会投资,由美籍技师何伯葵经手创办,初名慈惠医院,后称福音医院,现存院门及部分围墙。原福音医院大门朝北,由四个方形砖砌门柱组成,大门柱高 3.6 米,宽 0.70 米,边柱高 3 米,宽0.55 米,大门宽 2.2 米。残存围墙 43 米,墙高 1.8 米,墙上原有铸铁护栏,现已不存。1943 年曾为日军占用,1951 年 5 月由地方接管,改称泰州医院, 1952 年 8 月更名为江苏省第八康复医院,1970 年改名为泰州市人民医院。……[详细]
  现有“梅氏祖茔”墓碑及墓冢,为著名京剧大师梅兰芳祖坟。道光十年至咸丰十年(1830-1860),苏北频遭水灾,梅兰芳曾祖梅天材贫病去世,葬于此。……[详细]
  沙沟后大街老厕位于沙沟镇镇区后大街明清古建筑群中,原商会巷南首后大街103号对面,东经119°50′10.2″、北纬32°56′07.0″。沙沟后大街老厕初建于明代,原为陈氏家厕。清代改为对外开放的公厕,以聚作农家肥料出售获利。民国二十年(1931)洪水退后,厕主陈黑鼻子在原址重建。建筑风格上,采用西式工艺,如“洋门”、“洋窗”等;内部设施上,用木料制作成全封闭式坐便台,在便台上设置木搁几,以便如厕者抽烟、饮茶、谈生意。同时设置便后盥洗盆,制作木桶承接雨水冲洗,设计理念与现代接近。2008年沙沟镇人民政府在原址按历史原貌对其进行了修缮。沙沟后大街老厕建筑风格别致,设计科学,设施完备,当时在里下河地区十分罕见,具有一定的历史和科学价值。2009年, 兴化市人民政府公布沙沟后大街老厕为第三批文物……[详细]
  创办于 1911 年,初名自西初等小学堂,由于是五个人创办的,后来又叫五成高等小学。从 1914 年至 1948 年学校多次易名,1949 年 1 月泰州解放后,学校定名为泰州市市立大浦小学,1979年改名为泰州市大浦小学,直到 1981 年命名为泰州市大浦中心小学。占地一万余平方米,现仍保存有 1 座二层老教学楼,作为校史陈列室。……[详细]
  原为尤氏所有,俗称尤家大门,尤氏原为商人。现存建筑在东西两条轴线上,占地面积约 670 平方米,中间以火巷分开,西轴线从南往北依次为照厅、厅屋和堂屋三进,东轴线建筑体量略小,从前往后依次为照厅、厅屋和古井一口。……[详细]
  位于苏陈镇十三里汪村,清咸丰三年(1853)秋,地主追租,村内红莲寺住持僧道正,在此领导农民抗租,杀死催租官差 1 名。泰州知州徐瀛禀请清军江北大营派兵镇压,血洗十三里汪,五、六百人,老幼无一幸免,十三里汪荒芜达百年之久。时人有诗云:“髑髅满地膏血涂,十三里汪无青草”。红莲寺现已不存,20 世纪 90 年代村民立碑于村首,以昭后世。……[详细]
  建于 1951 年 8 月,亭方形,重檐四角攒尖顶,底边长 6.75 米,高 6.5 米。亭中心立汉白玉巨碑,宽 1.20 米高 2.90 米。碑北立面镌“泰州专区革命烈士纪念碑记”金色铭文,背面镌“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八个隶书金字。……[详细]
  此宅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1943 年-1948 年)国民党中央调查统计局(简称“中统”)特务机关所在地,对外称范家花园 5 号,辖区为盐城、泰州两专区。主体建筑为三层砖木结构的楼房,楼南向,面阔五间 17.5 米,进深 7.3 米,西有厢楼,东有楼梯间,楼前有廊。……[详细]
  市海陵区府前路南侧的广场中心,与区政府隔街相望。原址在海陵区区政府门前,因塔体木质桩基腐朽,塔身倾斜下沉,已成危塔,故于 2002 年 1 月 24 日拆除,同年 10 月 10 日在原址正南 60 米处重建,新塔高 19.11 米。中山纪念塔始建于 1929 年,是纪念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标志性建筑。原塔正方形,五层,底层高 4.45 米,边长 5.15 米,塔高 14.75 米。……[详细]
  1940 年 5 月,郭村战斗前夕,新四军谈判代表惠浴宇、陈同生前往泰城住此宅。宅为普通民居,小瓦屋面,坐北朝南,有厅屋和小楼。厅屋七檩三间 11 米,进深 7.5 米,屋高 5.8 米,小楼二层,面阔两间,占地面积约 435 平方米。均硬山顶,保存完好。……[详细]
  1939 年为国民党鲁、苏、皖边区游击副总指挥部总指挥李明扬住宅,时称“李公馆”。新四军东进抗日前,陈毅、朱克靖来泰在此与李明扬谈判。宅南向,硬山顶,面阔五间 16 米,进深七檩 8 米,高 5.8 米,三间小瓦平房,前带卷棚,另有西厢房 2 间,占地面积约 2400 平方米,保存尚好。……[详细]
  为漆匠胡桂芝私宅,1929 年 4 月 3 日起,中共泰县县委书记曹起缙在此工作,屋南天井中有井一口。该屋坐北朝南,面阔四间 13.9 米,进深五檩 4.5 米,脊檩高 3.8 米,小瓦屋面。最东一间为大门堂,大门朝北,二门朝东,通向天井,最西一间为曹起缙卧室。曹起缙,扬州人,任泰州县委书记时,化名陈君豪,从事地下活动。同年 8 月 17 日由于奸细告密在住地被捕,英勇就义于北固山。……[详细]
  苏中公学旧址位于沙沟镇镇区虹桥巷2号院内,东经119°50′25.8″、北纬32°56′06.4″,原为三元宫。1945年8月-11月,苏中公学领导机关曾在此办公。1944年3月车桥战役胜利后,苏中区领导机关从东台迁往宝应,并决定在抗日军政大学第九分校基础上组建苏中公学,粟裕、管文蔚任正副校长,张藩任专职副校长,夏征农任教育长(后出任校长),为我党我军培养人才。1945年8月,校长夏征农率千余学员入驻沙沟,领导机关住在三元宫,学员按编制散居周围基本群众家中。除集中学习外,学员组织群众、宣传群众,为房东挑水、打扫,坚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与驻地群众建立了军民鱼水关系。1945年11月,苏中公学奉命迁往台北(今大丰),撤离沙沟。苏中公学旧址是近现代革命史迹,是我党我军革命斗争历史的物质见证,具有重……[详细]
  宣统元年(1909)附贡生韩景洙(韩烺父)创办,韩烺任校长。韩烺(1885 —1958),字亮侯,号亮父,别号万柳居士,泰州人。光绪三十二年(1906)毕业于日本东京明治大学经纬学堂师范科,南社社员,工诗文,擅鉴赏,兼精德日语,为泰州近代教育的知名人士。现存温知女校两进校舍,保存基本完好,李叔同手书的“万柳”石额也由韩氏后人收藏。……[详细]
  位于泰州市高港区龙窝北路114-115号,为民国初年湖北大冶木商刘汉舫所建。木号建筑量较大,由30余间青砖小瓦房屋组成,南北长约50余米,东北宽约19.6米,建筑面积约830平方米。该组建筑整体造型独特,因其所处位置三面环水,西临出江要冲 — 济川港,故该建筑因地形而设计,主体建筑都坐东朝西,四周高大的马头墙将所有建筑围成一个封闭的空间,该组建筑系刘汉舫聘请湖北大冶名工巧匠依据其故乡刘仁八镇的特色所建,故与当地民居迥异,具有湖鄂地方特色,至今保存完好。……[详细]
  俗话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在《宋史》中记载了这么一段故事:“顾昕,泰州泰兴人。十岁丧父,以母病,荤辛不入口者十载。鸡初鸣,具冠带率妻子诣母之室,问其所欲,如此五十年,未尝离母左右。母老,目不能睹物,昕日夜号泣祈天,刺血写佛经数卷。母目忽明,烛下能缝衽,九十余无疾而终。”这就是泰兴载入正史第一人顾孝子的故事。除了正式记载,民间还有许多关于顾昕的传说。顾昕的母亲早上想吃豆浆泡油条,而当时黄桥小地方没有这种早点,顾昕就在前一夜步行去泰兴,等天一亮买好豆浆、油条捂在怀里往回赶,从泰兴步行到黄桥至少需要三个小时,但他每次买回的豆浆和油条到家后还是滚烫的。人们都说是他的孝行感动了上天,他回来的路被用了诸葛亮的奇门遁甲缩地之法缩短了,只要二十分钟就到家了……[详细]
  柳官村大会堂位于姜堰区俞垛镇柳官村,年代为1973年。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柳官村大会堂为第二批泰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姜堰乾隆昌栈位于姜堰区北罗塘街道东街社区,年代为清、民国。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姜堰乾隆昌栈为第二批泰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