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泰州市旅游

泰州市文物古迹介绍

  打笆巷方宅位于海陵区城中街道钟楼社区。类别为古建筑。2024年6月,被公布为第二批泰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苏中军区教导旅南下抗日驻留地旧址位于姜堰区罗塘街道太宇社区,年代为民国。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苏中军区教导旅南下抗日驻留地旧址为第二批泰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溱潼洲南村砖窑位于姜堰区溱潼镇洲南村,年代为清。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溱潼洲南村砖窑为第二批泰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姜堰远东火柴厂旧址位于姜堰区罗塘街道东街社区,年代为民国。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姜堰远东火柴厂旧址为第二批泰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泰州稻河位于海陵区城北街道老城区北,年代为明、清。类别为其他。泰州稻河为第二批泰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徐克强烈士墓园位于姜堰区顾高镇千佛村,年代为1949年。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徐克强烈士墓园为第二批泰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孤山庙遗址有六块石刻砌在了孤山寺的一面墙上,石刻已有些风化,但上面的图案仍清晰可见,最上面的两块分别描绘了一匹马和一头牛在水中奔跑,中间两块是仙鹤,最下面的两块是两只缠绕在一起的如意。据介绍,这些墙砖和石刻是1999年修建大雄宝殿时挖掘出来的,孤山寺将石块和墙砖镶嵌在大雄宝殿后面的墙壁上。据说靖江是白马驮负而来,故名“马驮沙”,这组石刻,反映的可能就是这个故事。2010年经靖江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蒋垛苏维埃纪念馆位于姜堰区蒋垛镇蒋垛村,年代为2003年。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蒋垛苏维埃纪念馆为第二批泰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位于大泗镇佴庄,1947年7月,著名的“苏中七战七捷”即将打响第一仗——宣堡战斗。华中野战军一、六两师一起围歼宣堡之敌,七纵队三个团佯攻佴家庄,牵制佴家庄的敌人,同时狙击泰州、姜堰增援宣堡之敌。7月13日夜11时战斗开始了,五十九团一营担任主攻,只一个小时就歼灭佴家庄-敌军。14日拂晓,张甸敌军一个营企图增援,在霍堡被我五十五团击溃。中午,塘湾敌军一个营再次增援,在佴家庄北沙港又被击溃。14日傍晚,龙窝口去姜堰的敌军一个机枪连途径佴家庄时因天暗,驻扎佴家庄,这一情况我军并不知晓,当我军已突破第一道防线时,龙窝口敌军机枪连也突然加入战斗,几挺机枪狂扫,我军最先冲入庄内的一个连的战士遭到突袭,全部壮烈牺牲。我军五十七团后援,发起新的冲锋,杀声震天,双方伤亡均重。15日拂晓,我军完成狙击任务后,主……[详细]
350、大生桥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泰兴市原大生镇政府东南十米,有一座始建于明万历年间的古桥——大生桥。光绪十二年《县志》里记载,大生桥原名为“大孙桥”,至于为何改叫大生桥,有两种传说。一说在大生桥东面有一小石桥,桥面仅有三块长石条,叫“小孙桥”,大生桥与之对应便叫“大孙桥”;一说本来是叫“大僧桥”,由于泰兴的方言缘故,逐渐喊成“大生桥”。但不管是何种缘故,大生桥影响着一方水土,民国元年它所在乡镇因它得名“大生乡”,后撤乡建镇,就成了今天的“大生镇”。大生桥是一座五孔石拱桥,桥身长约24.5米,宽4.28米,中孔宽7.9米,次孔宽5.2米,桥孔弧度大于半圆,拱石西纵横分节并开式,青石铺就,造型古朴。大生桥的五孔在清末时便只余四孔,现在河东的一孔也埋入了河滩中看不见了。水浅时桥墩脚处会露出约三十公分的平坝石块,好似一条走廊。从……[详细]
  坐落在广陵镇曹市村的徐斌烈士墓修建于1950年7月,后来被重新翻修,如今占地面积40平方米。徐斌烈士墓由墓碑和墓身组成,墓身周围砌有水泥栏杆,虽然外面看起来朴实无华,但站在墓前依然能够感受到徐斌烈士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徐斌是华东二级英雄,也是泰兴的骄傲。在国家危难之时,徐斌烈士满腔热血地奔赴延安抗大学习,学成之后便毅然决然地投笔从戎,为国效力,先后参加了抗日和解放战争。解放之后,他担任了二十军五十九师一七七团一营副政治教导员。工作中,他依然充满了热血和斗志,尽忠职守、任劳任怨,最终过度的劳累让他倒在了工作岗位上。1960年徐斌因积劳成疾病逝于上海,去世后被追认为烈士。虽英雄已去,但是坐落在乡野之间的烈士墓仍如烈士生前一样,不管风霜雨雪、日夜变换,坚定地守护着他的故土和人民。……[详细]
  萧人夫烈士牺牲时年仅二十四岁。1923年1月23日,萧人夫出生在江苏省泰兴。1938年,年仅十五岁的萧人夫投笔从戎,抗日救国,同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先后担任过抗大人事科科长、区长、团参谋长、营长、教导员等职,在岗位上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他足智多谋、英勇善战,皖南事变中他率领部队迎接新四军东进,与日伪军浴血奋战七天七夜,终于凯旋苏北。后又随陈毅粟裕转战江淮,参加黄桥决战和苏中七战七捷等战斗,屡建功勋。一九四七年,萧人夫随军南下,不幸在丁家桥战斗中壮烈牺牲。为了缅怀烈士,2002年泰兴市人民政府出资重新修建烈士墓,并建成萧人夫烈士陵园。整个陵园占地360平方米,内有烈士墓和烈士纪念碑各一座。烈士纪念碑碑高10米,用汉白玉制成,上写有苍劲有力的“萧人夫烈士纪念碑”八个大字。十年烽火英姿勃发,指挥……[详细]
  萧盛龙最初只是一名普通的劳动人民,但普通的他却干了一件不普通的英勇事迹。1941年萧盛龙出生在泰兴市广陵镇南萧村,青年时品学兼优的他考入江苏省扬州中学读书,1964年被分配到六合县化肥厂工作。在化肥厂工作的这段日子里,他踏实勤恳,努力认真,先后担任过技术员、团支部书记、车间主任等职务。1966年12月6日,工厂的阀门车间发生事故,浓烟弥漫,为了抢救阶级同志的生命财产,他果敢地冲入了浓雾之中排除故障,英勇牺牲。根据他的无畏事迹,原中共六合县委追认他为中共党员,萧盛龙的家乡也为他建起这一座烈士墓。萧盛龙烈士墓占地40平方米,目前有一座青石砌成、高达4.5米的墓碑,墓碑上题有“萧盛龙之墓”,碑后镌刻着他的生平事迹。2010年被泰兴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萧盛龙烈士墓静静地伫立在北萧村中,……[详细]
  千年的历史文化名镇黄桥少不了许多历史在岁月里留下的印记,直来桥纪念碑就是一个。直来桥村,因直来桥而得名,而直来桥纪念碑正是为纪念直来桥重修而专门立的一块石碑。直来桥纪念碑高2米,宽0.8米,碑上刻有碑文,碑文上记载了重修直来桥的全过程。清代嘉庆年间,邑人丁丰占出于民生的考量,发起了直来桥的重修工作,直来桥修建完毕后,满怀喜悦的人们在桥旁立碑纪念。二百多年的日月过去,古直来桥已经不在,空余一块石碑向人们诉说着曾经有过这么一件盛事。现在人们在石碑上修建了一座碑亭,用以保护,并在直来桥纪念碑旁新修起一座直来桥。新旧更迭,纪念碑还会陪着这新直来桥,在未来的岁月里像旧时那样一同静看桥上人们来来往往、人生百态、更替轮回。……[详细]
  在泰兴市黄桥镇布巷封家园有一座看起来并不起眼的民居,这间民居大门朝西,共有正屋三间,厢屋十间。这座民居朴实无华,但在普通的屋舍里诞生了一位学富五车、为祖国科学研究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王德宝。1918年王德宝出生在黄桥镇,1940年从国立中央大学毕业后留校任助教,1947年出国留学并获得博士学位。1954年,学有所成的王德宝放弃了国外的研究工作,毅然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并进入上海中国科学院生理生化研究所工作,从此为中国的核酸研究奉献了一生。王德宝在中国最早开展了核酸生化的研究工作,是中国核酸研究、生产和教学的开拓者,编写了中国第一本核算讲义,参加并领导世界首次人工合成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tRNA)的研究工作,人工合成了具有生物活性的酵母丙氨酸tRNA,使中国人工合成生物大分子的研究水平……[详细]
  古关帝庙在泰州市鼓楼大桥东北侧滨河广场的东部,南临护城河,北近东进东路。旧时称此关帝庙在关帝庙墩上。庙西侧曾有小巷名武庙巷。庙曾和东侧不远处觉正寺隔东大街相望。泰州的关帝庙中,北门外关帝庙墩上的关帝庙,不是魏忠贤生祠改建,而是在明万历时就建成了,因此,被称之为:“古关帝庙”。古关帝庙现山门殿的弧形庙门上仍嵌‘古关帝庙“石额,上有嘉庆丁巳年重建字样。门下两旁有石鼓一对。山门后有天井,天井后为大殿3间,前有卷棚,脊檩下置斗拱,东边墙上立民国十年二月十七日当局签发保护庙产的布告。原此庙后尚有民国十五年州人王幼丹倡建西式砖楼1座,名为“文昌楼”,与城南原文昌阁在一条轴线上,前后呼应,古关帝庙位于滨河绿地的城河风光带中,居高台之上,2株参天古银杏挺立山门两侧,前面的护城河碧波荡漾,临河的一面石墙上还有……[详细]
  泰州草河位于海陵区城北街道老城区北,年代为明、清。类别为其他。泰州草河为第二批泰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镇江义学馆旧址位于海陵区城中街道税务社区,年代为清、民国。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镇江义学馆旧址为第二批泰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花庄村叶宅位于姜堰区俞垛镇花庄村,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花庄村叶宅为第二批泰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万富老窑地处泰州市姜堰区溱潼镇湖西社区湖西庄杨桥口,分东万富老窑、西万富老窑。窑体内外均为砖砌窑壁,留拱门,目前保存尚完好。万富老窑又称湖西庄窑,始建于清乾隆年间,于清光绪年间重修,20世纪70年代再修。原为土窑,后在窑的内外以砖砌墙,使窑体能长期保存。为张万富的先人所建,张家世世代代以窑为主,至张万富时,因生产的发展,在原窑旁又建了第二座窑,始以张万富的姓名命名窑名,曰“万富窑”。群众称之为“万富东窑”和“万富西窑”。因其历史悠久,窑字前加一“老”字,叫“万富老窑”。张万富以后该窑分别传承给其子张加琪,再传给其孙张婉庄,现归其后人张镇所有,前后已传承了几代人。两窑连体,同样的体量规格,占地6000平方米。窑高19.8米,窑膛瓮式,底径7米,腹径9米,顶口径6.6米,窑门东南向,券顶式,高2……[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