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安徽省 > 芜湖市旅游

芜湖市文物古迹介绍

  太平桥位于石涧镇汪冲村境内,原名魏家桥,始建于明万历辛卯年(1591年),清乾隆二十八年修复时更名太平桥。2014年石涧镇危桥改造项目修建连通花渡河两岸的新太平桥,老桥已经不再具有交通通行功能,独自屹立于花渡河中央。……[详细]
  殷家山遗址位于安徽省芜湖市镜湖区湾里镇广福行政村殷家山村,赭山与四褐山之间的沿江丘陵带中段,年代为商周。类别为古遗址。保护范围:东西长300米,南北宽200米,建控地带:遗址保护范围外50米。(芜文〔2009〕229号)。……[详细]
  芜湖“小天朝”位于芜湖市儒林街48号。始建于清代光绪年间(1890年后),是李鸿章送给侄女结婚的陪嫁房。建筑占地面积1590.69米,建筑面积2318平方米。2012年6月21日,被评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筑本体平面为长方形,面阔五间18.93米,进深四进58.98米,建筑占地面积1590.69米,建筑面积2318平方米,是一处规模宏大,布局合理,气势非凡的徽派建筑群,是芜湖古城内现存古建筑的最高范例。小天朝充分利用地理位置优势,使建筑艺术性和实用性得到完美结合,代表了清代晚期芜湖地区建筑水平,具有很高的科学、艺术价值。通过它也可以对清代晚期的政治背景有所了解。保护范围:墙体外,东、北各20米,南30米,西50米。建设控制地带:同保护范围。……[详细]
  安徽省凤凰颈排灌站,位于长江北岸的芜湖市无为市境内,1990年5月基本建成。该站是巢湖流域综合治理的水利骨干工程,也是我省目前单站流量和装机容量最大的泵站。……[详细]
  阮墩遗址是一处典型的商周时期台型文化遗址,位于繁昌县城西北20公里的新港镇东圩行政村东北1.5公里处,它北靠长江,四周为古河道洋泥河所环抱,台墩高出地表4米,面积约1.2万平方米,具有江南水乡独特的自然环境。阮墩遗址自1983年以来的多次调查和试掘,发现了大量商周时期的陶片,器形有鬲、甑、罐、瓿、豆、壶、钵等,此外,还发现众多石器、原始瓷、铜器和铜矿渣。阮墩遗址文化层深度有4米,遗址四周的断面均暴露出大面积的红烧土及厚厚的灰层,这一切表明古代先民们曾在这里有过频繁的活动。阮墩遗址的调查和试掘表明,该遗址是商周时期安徽沿江地区非常重要的遗址,该遗址面积大,保存状况良好,地层遗物丰富。在70年代,农民曾在阮墩边上的墓墩上挖出一百多公斤的铜块。据此现象分析这里很有可能是当时的古城遗址,该遗址为研究……[详细]
  杭西遗址位于芜湖市无为县,年代为新石器时代。地处北纬31°1233.7和东经117°5259.8交汇点,南面400米为方家村,西面600米为赵家山,东临西河约200米,现存遗址由位于西部的1号墩和东部由南向北排列的2、3号墩以及环绕遗址的低田、冲地、沟渠共同构成。其中一号墩高出周围地面约10-12米,2、3号墩高出周围地面10米左右,南北长约800米,东西宽约500米,遗址总面积约4万平方米。杭西神墩遗址是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2008-2012年)期间新发现的一处古遗址。1号墩由于农田改造取土,遭到一些破坏,但总体保存状况良好;2、3号墩当地村民建房取土,遭到严重破坏。2号墩1-2米深处发现一批新石器时代遗物,主要是石器和玉器。据建房村民们的介绍,近年来多次挖出的文物还有少部分的铜器等。县文……[详细]
  皖江中学堂暨省立五中旧址位于芜湖市镜湖区,年代为清末—民国。2019年,皖江中学堂暨省立五中旧址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68、九十殿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九十殿位于芜湖市芜湖县,年代为清。2019年,九十殿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漳河龙门桥位于芜湖市南陵县,年代为清。2019年,漳河龙门桥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桥主体建筑及桥头石墙。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四周50米。……[详细]
70、惠生堤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惠生堤位于安徽省芜湖市鸠江区二坝镇无为大堤下段,年代为近代。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保护范围:堤两端及堤脚外东西南北各5米。保护范围外延10米。(无文广新〔2011〕11号)。……[详细]
  白鹤观遗址位于芜湖市无为县,年代为商周、秦汉、唐。2019年,白鹤观遗址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芜湖永安桥位于安徽省芜湖市鸠江区二坝镇杨坝河上,年代为近代。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保护范围:桥两端各5米,建控地带:保护范围外延10米。(无文广新〔2011〕11号)。……[详细]
  芜湖圣雅各教堂位于芜湖市镜湖区,年代为近代。十九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法、英、美等国传教士纷纷来芜湖传教,使芜湖成为基督教在安徽创办最早、流派最多的地区。1883年,美国传教士设计监造了这座圣雅各教堂和牧师楼,总建筑面积约700平方米。教堂为哥特式建筑风格,平面呈“十”字形,券形门窗,钟楼为五层,高25米,顶端耸立着高高的十字架。2012年,芜湖圣雅各教堂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圣雅各教堂为中心,东20米至围墙,南10米至围墙,西20米至花津路人行道,北15米至围墙。建设控制地带:同保护范围。……[详细]
  县学记碑位于芜湖市镜湖区市十二中学校内。碑高2.62米,宽1.24米,厚0.24米,石质为青石。米芾(1051~1107)北宋崇宁元年(1102年)知无为军时,芜湖学宫正奉诏扩建,开州县置学(地方办学)之先河,为记其盛,县令林修专请礼部尚书黄裳撰文,米芾书写《芜湖县新学记》,并刻碑立于学宫内。此碑篆书碑额,行书碑文,用笔俊迈,刻技亦精,实为米芾晚年书法艺术之珍品。因历时久远,局部字迹漫漶,保存基本完好。谦卦碑,位于镜湖区市十二中学校内,明代,1981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碑文为唐代书法家李阳冰铁线篆书,共四通,高1.95米,宽0.91米,厚0.17米,石质为青石,因碑文系抄录《易经》中一段“谦卦”爻辞而得名。明代嘉靖四年(1525),芜湖关监督张大用嘱人以民间收藏的李阳冰谦卦爻辞拓本刻石而成,……[详细]
75、谦卦碑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谦卦碑,位于镜湖区市十二中学校内,明代,1981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碑文为唐代书法家李阳冰铁线篆书,共四通,高1.95米,宽0.91米,厚0.17米,石质为青石,因碑文系抄录《易经》中一段“谦卦”爻辞而得名。明代嘉靖四年(1525),芜湖关监督张大用嘱人以民间收藏的李阳冰谦卦爻辞拓本刻石而成,立于学宫内,碑末有张大用题跋四行分书。保存基本完好。……[详细]
  万牛山土墩墓群位于繁昌县东南平铺、新林两乡,与南陵县家发乡分布的土墩墓群连成一片,为另一片西周至春秋的士著公共墓地,面积约为6平方公里。墓葬为平地掩埋,堆土垒墓的葬俗为吴文化特征之一。出土文物有印纹硬陶罐、纺轮,原始青瓷豆、罐,青铜盖罐、鼎、剑等,与湖熟文化晚期遗存相同,反映了当地土著居民的文化面貌,是研究吴越文化的重要资料。……[详细]
  千峰山土墩墓群位于南陵县与泾县交界的葛林乡,是商周时期当地土著居民的公共墓地。现存墓葬995座,分布面积13平方公里。随葬品有印纹硬陶、原始青瓷器、青铜器以及采矿、炼铜的生产工具和铜等。这片墓葬及其出土文物集中反映了当时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研究价值。……[详细]
  丁汝昌墓,位于安徽省无为市严桥镇北长岗小鸡山 上。丁汝昌(1836~1895),庐江县人,清末北洋海军提督,爱国将领,中日甲午战争中殉职。遗体由清廷收殓,与夫人合葬于此。 1960年,丁汝昌墓被盗,尸骨遭焚毁。 1986年,丁汝昌墓被无为县政府定为“全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0年10月,丁汝昌墓由无为县重修。……[详细]
  无为戴氏宗祠位于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县洪巷乡陡岗行政村。祠坐北朝南,祠门正中嵌有“濡南望族匾额”,两侧窗楣上嵌有双狮戏球浮雕石刻,祠门前竖立一对石狮。前后共三进,面阔五开间,进深三间,规模较大。梁架选材粗壮,檐枋上彩画“猫蝶图”清晰可见。前进房屋及天井边厢屋,油漆斑驳、彩绘陈旧的梁柱,仍能显示昔日的华贵。遍布门窗、房檐、梁柱的三雕图案,刀工细腻、线条流畅,非今日一些仿古建筑所能比拟。祠堂大门上方,双龙戏珠的石雕气势磅礴,高悬门楣上的“戴氏宗祠”匾额引人注目,彰显戴氏曾经的辉煌。……[详细]
  柯家村遗址位于安徽省繁昌县城郊。以城南郊的柯家冲窑和城西郊的骆冲窑为代表兴盛于五代末及北宋早期,北宋中期后渐趋衰废。遗址主要烧制青白瓷,次烧白瓷,采取龙窑一钵一器仰烧法,早期有过支钉烧造的过程。青白瓷胎质洁白细腻,釉色莹润,呈现出不同的白中泛青,青中显白的色调。产品有碗、盏、杯、碟、壶、炉、盒等,造型工整,古朴大方,有较浓的地方特色和时代特征,上品可与景德镇青白瓷相媲美,产品畅销长江中下游各地,甚至外销。……[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