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安徽省 > 安庆市旅游

安庆市文物古迹介绍

  杨汝谷夫妇合葬墓位于山口乡百子村石门湖畔狮子口大桥左侧的纱帽山上。为夫妇合葬墓(杨汝谷夫人姓刘)。有墓圹、墓碑,正前墓圹石上是浮雕仙鹤图。距墓2米处立方形华表1对,高近2米,左右两侧的碑文由保和殿大学士张廷玉题,时间为“大清乾隆十一年岁次丙寅孟春月丁丑吉旦”(1747年)。杨汝谷夫妇墓本身不过如此,但看到张廷玉名字,令人感慨万千。张廷玉小杨汝谷七岁。当年政坛上两位同乡一次联手———即由张廷玉题额、左都御史杨汝谷撰文的《天坛进贡东岳散司白纸簿籍老会》碑在京城造成了不小影响。转眼一个故去,一个为先逝者题署碑文。可谓“槐阴一枕还乡梦”(张廷玉诗)、“黯淡寒云饶一邱”(杨汝谷诗)。……[详细]
  光明甫墓位于宜秀区杨桥镇龙山社居委,年代为1963年。二○一○年十一月三十日,光明甫墓被公布为安庆市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位于安庆市安庆三中校园的西北角,矗立着一座建造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三层洋楼崇文楼,它就是原崇文中学的旧址。从锡麟街天主堂旁边路过可以看到这栋老建筑,仿佛有一种穿越时光的感觉。这座坐北朝南、三层高的老建筑,是民国时期崇文中学的旧址,人们习惯的称它为崇文楼。该楼系中西合璧建筑风格,坐南朝北,砖木结构,青砖扁砌实墙;传统明清时期风貌的皖派马头墙至今完好保存下来,近代皖派建筑风格挑檐等中国传统建筑特征,包含了具有典型西洋线条等建筑风格元素;近代洋灰(水泥)扶手,早已悬挂在空中;罕见的水磨石阶梯,被岁月打磨得格外光滑。……[详细]
244、圣诞堂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安庆基督教新教的“圣诞堂”始建于1912年春,原名“成仁堂”,迄今已有百年历史。教堂所在的地名为百花亭,教堂旁边现今已全被居民区包围。虽然教堂几经翻修,但仍能感受到它所经历的沧桑。据悉,清朝末年以来,尤其是1840年以后,大量国外传教士进入中国内地,传教士们顺着长江逆流而上,沿途布道。安庆地处长江北岸,皖河入江处,皖西南的中心,战略地位的重要性使它成为了安徽省最早的省会。传教士在此大修教堂,兴办学校和医院。圣诞堂即建于那个时候。“圣诞堂”建筑为砖瓦结构平房,墙壁全是由青砖垒成,石灰勾缝。东西方向共开四面朱红色木门,留有12个朱红色窗框的玻璃窗,其中正门上方刻有“聖誕堂”三字。……[详细]
  明代崇祯石塔位于宜秀区五横乡白林村大龙山三县尖,年代为明。二○一○年十一月三十日,明代崇祯石塔被公布为安庆市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246、广嗣殿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广嗣殿位于安徽安庆沿江东路熊范二烈士专祠内。建于清顺治十六年(1659)。为慈云阁整体建筑的一部分,在市内古建筑中最具特色,保存基本完好。殿高11.6米,面阔5间16.3米,通进深14米。坐北朝南,砖木结构,为重檐歇山顶式古建筑。大殿为彻上明造,殿内望砖铺排规整。柱础高0.5米,前后廊深均为3米,廊与廊间的中跨深为8.2米。前廊在两边山墙处开有拱券砖门,与殿侧附属建筑相通,构成整体。殿前六柱上端装配木雕抱柱倒爬狮,长约1.2米,起斜撑作用。两边角柱础下的台基高出殿内中间四柱础下的台基0.15米。殿上檐承托老檐桁为九踩斗拱,而柱头斜坐斗上承瓜柱,拱相间穿柱而过,四面重檐间共装36朵斗拱。(1990年定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247、登云坡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登云坡位于盛唐山地段,陡坡的高度与长度是“十三坡”之首。自建城以来,连接通向城区的交通要道。登云坡在大南门街口,朝东朝南走向的两道坡,显示盛唐山的方位。向北连接四牌楼,直通吕八街、双井街,到达菱湖风景区。朝南沿坡而下,通向盛唐城门(又称正南门),与古代长江盛唐湾渡口相毗邻。东侧经崎岖的坡道延伸到小南门,西侧连接任家坡街道。可以说,登云坡四通八达,是老城通往东西南北交通枢纽的汇集处。据史料记载,安庆之名始于南宋绍兴十七年(1147)置安庆军,后升为府,府址在潜山。南宋嘉定十年(1217),因外族入侵,知府黄干于大龙山之南,盛唐山之麓,盛唐山渡口之北筑砖城,以备战守,移府治于此。南宋时期,安庆初建砖城历史遗迹,如今难觅迹象;然而,盛唐山处的登云坡,成为当年古城址唯一的标记,留给后人丰富的联想,与……[详细]
  汪志伊墓位于宜秀区罗岭镇姥山社区居委会,年代为清。二○一○年十一月三十日,汪志伊墓被公布为安庆市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朱山嘴遗址位于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石牌镇永固村,年代为新石器时代。类别为古遗址。朱山嘴遗址为怀宁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探花第,坐落在安庆市区南关清真寺街,西是清真寺,东是安庆活塞环厂以及街市民居,北依登云坡,南对大江。故居因清雍正五年(1727年)安庆马氏八代子孙马大用高中武探花,雍正御赐“探花及第”金匾而高悬府中,故名。是安庆市回民中官宦望族的故居之一。探花第始建于明朝初年。安庆马氏始祖调任当时安庆卫左所正千户之职时而建,初为马氏家宅,马哈直子孙马义弱冠后,袭父马麟安庆卫左指挥之职。后,马义又以军功而累迁广西总兵,世袭骠骑将军。到明成化二年(1466),戎马一生的马义请旨荣归安庆。时马氏宗族繁衍散布各处,独安庆城南水关最盛。为使宗族有个公众会商、处理是非曲直之所,他在主持修建清真堂之际,遂将马氏家宅改建为公用清真敦悦堂,一为族人礼拜祈祷之殿,一为族人会处纠纷之所。到马氏八代孙马大用高中武探花之后,始把雍正……[详细]
  倒扒狮步行街61—63号,东西面向,当街而立。原为四柱三门牌楼式汉白玉石建筑,坊额正面镌刻“黄门司谏”,背面镌刻“青锁纳言”。牌坊上有历史人物故事浮雕图案,周围饰以云龙纹。中柱上部镂雕有窗棂纹;基座上雕有4只倒扒石狮,卷发圆眼,张吻施爪,形象生动。清咸丰三年(1853)石雕人物头像被毁。“文革-”中,石雕倒扒狮被砸,牌坊大部分被拆除。今仅残存南端部分坊柱,宽2.35米,额枋上有镂雕的窗棂纹、云龙及人物等。1986年,在倒扒狮西段街口仿建1座水泥牌坊。……[详细]
  抗日烈士戴曾三墓位于大观区山口乡百子山村,年代为1944年。2017年9月22日,抗日烈士戴曾三墓被公布为安庆市第七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邓石如碑馆位于安徽安庆菱湖公园西北隅,1983年建。大门上悬挂张凯帆手书“邓石如碑馆”匾额。陈列室正面墙壁上嵌邓石如像和《自题诗》石刻碑各一块,左右两壁陈列邓石如篆书《元魏国公赵文敏天冠诗》、《易经·家人卦》、《甲寅冬登大观亭谒余忠宣公墓诗》等碑刻10块。……[详细]
  马其昶墓位于桐城市黄甲镇汪河村,年代为民国。2017年9月22日,马其昶墓被公布为安庆市第七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255、尹宽墓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尹宽墓位于桐城市吕亭镇新店村,年代为当代。2017年9月22日,尹宽墓被公布为安庆市第七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腊树镇革命烈士墓群位于怀宁县腊树镇腊树社区,年代为近现代。2017年9月22日,腊树镇革命烈士墓群被公布为安庆市第七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铁砚山房位于怀宁县五横乡白麟坂上邓家大屋西端。距离安庆城约25公里。清乾隆六十年(1795),邓石如新建茅屋数间,并以两湖总督毕沅所赠铁砚而名新居,故得名‘‘铁砚山房。故居主体建筑为穿斗式,砖木结构,共四进。第一进为门厅,三开间。邓传密题写“铁砚山房隶书门额,木刻门联“绿蒲水暖鱼儿戏,红杏花明燕子归。二、三进均为两层楼阁,面阔五开间,进深两间。第二进正厅名“守艺堂,三开间,两侧梢间为板隔住房。第三进名“燕誉居,明间作通道,两侧次间、梢间均系板隔住房。第四进仓房。主体建筑西侧为斋馆庭院,旧有“求声馆”、“挹翠楼”,斋馆-为花园。整个建筑占地近1000平方米。1924年我国杰出核科学家,两弹元勋邓稼先(邓石如第六世孙)就诞生在“守艺堂西侧的住房里。……[详细]
  民国元年(1912),壬子八月十九日,宋玉田病逝于安庆,享年六十六岁。子孙和族人为其厚葬,墓冢置安庆城北五里墩龙王庙后身牛形山(今安庆十里乡五里村宋氏祖山)。墓前原植有两棵银杏树,经年长成,枝叶葳蕤,挺拔高耸,别具风采的树貌象征着九泉之下的长眠者一生具有的光明磊落的品德和操守。今银杏树已不存(1958年大炼钢铁时被伐),然墓地、华表犹存,碑刻“前清诰授中宪大夫宋公玉田之墓”。2017年,安庆市人民政府已将该墓公布为安庆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红二十八军驻扎地旧址(王二房屋、蒋屋、河东花屋)位于岳西县五河镇双河村,年代为清。2017年9月22日,红二十八军驻扎地旧址被公布为安庆市第七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何世玲烈士墓位于怀宁县江镇镇上丰村,年代为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2017年9月22日,何世玲烈士墓被公布为安庆市第七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