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福建省 > 莆田市旅游

莆田市文物古迹介绍

  南峰郑樵书院旧址位于庄边镇前埔村,年代为清代,类别为古建筑。为涵江区第八批文物保护单位。 南峰郑樵书院旧址原为南峰寺,位于庄边镇萍湖、前埔两村交界处,是唐代官居待讲、光禄勋郑璩创建,宋代史学家郑樵建立“南峰书屋”,后改为南峰书院。唐代创建后历经宋、元、明、清几个朝代,规模不断扩大,共有三进两边回廊、厢房,还建有夹漈祠,占地面积3006平方米,抗日战争时期,南峰书院曾一度作为夹漈农校校址,为莆田广业里山区培养了许多优秀人才,清光绪十年(1884)重建,“文革”期间被拆除。现存建筑为近代修建。坐南朝北(偏东),通面阔26.21米,通进深9.68米,建筑占地面积253.71平方米,单体建筑,正殿面阔三间,悬山顶,抬梁式土木结构,基本完整保留清末建筑风格,其遗址保存大量原有石柱、柱础、石槽、经……[详细]
  松岭圣灵宫位于庄边镇松岭村溪底自然村,年代为清代,类别为古建筑。为涵江区第八批文物保护单位。松岭圣灵宫位于庄边镇松岭村溪底自然村,始建于清乾隆年间1750年,现存建筑为清同治年间重修,整体建筑坐南朝北,通面阔12.51米,通进深7.39米,建筑占地面积93平方米,总体占地面积224平方米。为单体建筑,由外埕、前廊、正殿及左右厢房组成,屋面双坡面歇山造,正厅抬梁式土木结构,厢房为山墙搁檩,宫内留存有不同时期的抱鼓石、柱础、须弥座等石构件,面层均保留精美浮雕,该建筑保持莆田山区传统宫庙建筑布局,朴实简单,具有一定的历史科学价值,是研究清代山区建筑艺术风格的实物资料。 一、保护范围:东至自墙外延伸3米;西至自墙外延伸3米;南至自墙外延伸10米;北至自埕沿外延伸10米。 二、建设控制地带:自保护范围……[详细]
  洪桥田圣府位于仙游县鲤城街道办洪桥社区解放西路225-14号,类别为古建筑。洪桥田圣府为仙游县第六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至至解放西路225-15墙界;西至解放西路225-12墙界;南至墙体向外延伸1米;北至本府滴水界。……[详细]
  顶东湖昭灵宫,位于仙游县西苑乡顶东湖村东湖186号。始建于明朝中期,1984年12月重修,坐西北朝东南,占地面积约93.84平方米。单体建筑,建于石构平台上,通面阔10.2米,通进深9.2米,正殿面阔三间,进深五檩,正、侧面建有护栏,其上设置雨披。歇山顶,抬梁、穿斗式混合全木结构,保留明代素覆盆石柱础,整体建筑保存完好,是仙游地区少有的纯木构建筑代表之一,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科学研究价值。2024年4月,被公布为仙游县第十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地址:仙游县西苑乡顶东湖村东湖186号。保护范围:东南至自山墙外延10米;东北至自山墙外延10米;西南至自山。……[详细]
  团结德心书院和龙田宫,又称龙田宫三教祠(德心堂),位于仙游县龙华镇团结村下溪227号。两座建筑物连在一起。始建于嘉庆己巳年(1809年),1928年重修,现代屡有重修。坐东朝西,占地面积约412.18平方米,均为一进廊院式建筑,悬山顶。由德心书院、中小厅过道、龙田宫组成。通面阔24.86米,通进深15.3米。德心书院面阔三间,明间开三门,沿中轴线依次为大埕、前殿、天井、瞻拜亭、正殿、偏房组成,前殿抬梁式木结构,中作拱券顶瞻拜亭,正殿山墙搁檩结构,挂“嘉庆庚午年秋立”的“德心书院”匾额。中小厅过道悬山顶,山墙搁檩结构,中开门,门额遗存嘉庆己巳年石刻“超然”,前廊山墙遗存四幅1941年张英(1920~1984年)创作的壁画。龙田宫面阔三间,明间开三门,中门遗存一对门枕石,沿中轴线依次为大埕、前殿……[详细]
  中岳锦溪宫,位于仙游县度尾镇中岳村亭塔88号。始建于清同治辛未年(1871年),近年重修。坐西北朝东南,占地面积约176.78平方米。廊院式建筑,沿中轴线依次为前殿、天井、左右庑廊、正殿。通面阔8.96米,通进深19.73米。前殿面阔三间,进深五檩;正殿面阔三间,进深九檩。悬山顶,抬梁、穿斗结构。宫内遗存前殿石门槛刻“同治辛末年孟冬立”的“庙貌芳传连攝水溪光彩焕锦添花”楹联,和前廊“同治十年重修”石柱联,以及两对精美镂雕龙柱,枋额等木构件金漆雕花卉瓜果、人物等,宫门旁立清代螺纹抱鼓石。建筑保存完整,是仙游地方宫庙的典型代表,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科学研究价值。2024年4月,被公布为仙游县第十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地址:仙游县度尾镇中岳村亭塔88号。保护范围:东南至门前10 米大埕外沿;东北至……[详细]
387、兴福宫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兴福宫位于新县镇泗洋村,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为涵江区第八批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明代,清光绪丁丑年(1877)重建,近年修,保持清代风格,保存大部清原构件。坐东朝西,面阔五间,深一进四柱,抬梁式,歇山顶。廊柱刻《八仙》人物浮雕,廊裙墙刻《三国》人物故事、麒麟、神龟等浮雕,超薄型门墩上有人物浮雕。所有浮雕皆精美。为研究古建筑的重要实物资料。保护范围:四周自墙外各延伸5米。……[详细]
  珠江林氏民居位于秀屿区东峤镇珠江村宫前自然村,年代为清,为莆田市第九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始建于清,又名三座厝。坐东朝西,通面阔27.46米,通进深53.97米,建筑面积1050平方米。为三进合院式建筑,沿中轴线由院门、内埕、前厅、前天井、中厅、后天井、正厅及上下两厢房及学厅、客房组成。前厅面阔五间,明间山墙搁檩结构,敞口作过厅,左右次间分上下房;中厅面阔三间,进深四柱,抬梁、穿斗木构架,明间敞口作厅,后置福堂,设公妈龛,左右次间分上下房有阁层;正厅面阔三间,进深四柱,抬梁、穿斗木构架,明间敞口作厅,后设福堂,左右次间分上下房。内埕及前天井两侧厢房均面阔二间。檐下雕刻精美,墙堵用青石砌就,上贴红砖,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2016年9月,中共莆田市委党史研究室以“珠江联络站旧址……[详细]
  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仙游县鲤南镇柳坑社区虎啸山山顶,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革命烈士纪念碑为仙游县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建筑本体四周向外延伸3米。……[详细]
  埔柳卓迈墓位于城厢区华亭镇埔柳村柳园自然村,年代为明,为莆田市第九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明,坐西南朝东北,通面阔7.64米,通进深16.46米,占地面积125.75平方米。平面呈“风”字型。墓丘石构,墓丘龟背形,为三片石材砌成。原有三级墓埕,第二级墓埕两侧存有柱狮1对,墓后围存有龙首一对。墓道左前方龙眼林中仅存石马一只,做工精细。墓前东西侧相距32米处各立高5.15米,宽3.98米石坊一座。东侧石坊正面刻“□世侍御”,背面刻“忠淳特监”,西侧石坊正面刻“大囧卿”,背面刻“清正共推”。为研究明代墓葬型制提供了宝贵的实物依据,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卓迈,字士英,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中进士,职授侍御史太仆寺少卿,再迁正卿,浩忠淳,御葬此地。保护范围:东至自墓石坊外延5米;西至自……[详细]
  文笔峰摩崖石刻位于涵江区新县镇文笔村文笔峰,年代为民国,为莆田市第九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存摩崖石刻4方,有“復我山河”“登瀛桥”“欲罢不能”等题刻。其中石竹寺后侧山体岩壁刻遒劲有力的“復我山河”四个大字最为突出,字幅高约1.5米,宽约4米,上款“民国卅年(1941)夏”,落款“黄珍吾”。为研究书法艺术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黄珍吾(1901-1969),字静山,海南文昌人,国民党中将。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任军事委员会别动队少将副总队长,福建省保安处中将处长兼保安副司令,福建剿匪司令官。1945年3月当选国民党第六届中央执行委员,同年底任青年军副军长。1948年任国民大会筹委会警卫处副处长,首都警察厅厅长兼防空副司令。1949年赴台湾,历任宪兵司令,台……[详细]
  闽中工农游击队漈川驻地旧址位于城厢区常太镇马院村漈川自然村,年代为民国,为莆田市第九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民国,坐南朝北,建筑面积1158.72平方米,通面阔42.6米,通进深27.2米,为合院式建筑,由砖埕、前后座、两侧护厝组成。悬山顶,土木结构,前座面阔七间27.85米,进深10.38米。后座面阔五间18.75米,进深9.08米,后座明间设福堂。主屋东侧为横屋护厝上下层结构,西侧为并排上下层结构护厝。1935年10月,中共闽中特委书记王于洁在漈川主持召开军事会议,把参加整训的沿海游击队、黄笏中心区游击队、常太游击队等调集漈川正式整编为“闽中工农游击队第二支队”。1936年4月,在以福清罗汉里为中心的福永边游击根据地遭国民党军队大规模“清剿”,闽中工农游击队第一支队被迫转移到莆永边山区……[详细]
  抗战阵亡将士殉难同胞纪念碑位于涵江区新县镇广宫村宋洋自然村,年代为1938年,为莆田市第九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立于中华民国二十七年(1938),该碑面朝西南,碑通高2.11米,宽0.6米,碑正中竖书“抗战阵亡将士殉难同胞纪念碑”,右侧竖书“中华民国二十七年七月七日”,左侧竖书“莆田县第三区各界敬立”。1933年11月20日,以国民党第十九路军为主力在福州发动了抗日反蒋事变。后蒋介石军队攻陷福州,十九路军总部分别迁往漳州和泉州,路经新县镇广宫村时,几名重伤将士身亡,埋葬于后坑岭。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一周年之际,为纪念抗战将士原莆田第三区民众自发立碑铭记。保护范围:东北至碑体中心向外延3米;西南至碑体中心向外延3米;东南至碑体中心向外延3米;西北至碑体中心向外延3米。……[详细]
394、东渡塔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东渡塔位于仙游县鲤南镇玉塔村东渡山山顶,类别为古建筑。东渡塔为仙游县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塔四周各延伸5米。……[详细]
395、南门桥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门桥位于仙游县鲤南镇柳坑社区木兰溪上,类别为古建筑。南门桥为仙游县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桥四周向外延伸1米。……[详细]
  清风岭天后宫位于城厢区龙桥街道兴安居委会西门巷清风岭,年代为明,为莆田市第九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宋,明代重建,近现代重修,保留原风格、原构件。坐西朝东,通面阔三间12米,通进深9米,占地面积108平方米,为单体建筑。正殿面阔三间,进深三柱,土木结构。用材较大,雕刻精美。殿前立明初石刻‘清风岭’一块,遗留宋、明、清不同时代维修时的瓦片,部分瓦片由市博物馆收藏。瓦片有清晰印记,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附属文物:老爷城隍庙,始建于清代,近现代重建,保留原风格、原构件。坐东朝西,通面阔三间11米,通进深11米,占地面积121平方米,为单体建筑,进深三柱带前廊,歇山顶,抬梁式土木结构。垂莲、柱础、雀替浮雕仙兽、花卉等图案,雕工精美,是研究清代建筑的实物资料,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详细]
  田厝新兴宫位于涵江区白沙镇田厝村宫边自然村北侧,年代为清,为莆田市第九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始建年代不详,现存建筑为清道光甲申年(1824)重建,近代重修。坐北朝南(偏东),通面阔五间15.6米,通进深17.1米,建筑面积266.7平方米,为一进廊院式建筑,由前殿、天井、左右廊庑、正殿、左、右各一配殿组成。前殿面阔三间,进深三柱8檩带前廊,正殿面阔三间,进深四柱9檩,悬山顶,抬梁式土木结构。完整保留清末建筑风格。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保护范围:东至建筑外墙外延1米;西至建筑外墙村道外延3米;南至戏台外沿;北至建筑外墙外延5米。……[详细]
398、凤来宫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凤来宫位于江口镇石狮村,年代为明——清,类别为古建筑。2020年12月,被公布为涵江区第九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明代,清修。为倚山而建的建筑群。由主殿、朝天阁、魁星楼、朝阳书院、吹鼓楼、天后宫组成。主殿坐东朝西,面阔5间,进深4柱,抬梁式,悬山顶。宫后有明代摩崖石刻。保护范围:东至朝天阁后山地;西至宫埕;南至天后宫外山地;北至魁星楼外小巷。……[详细]
399、悟本堂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悟本堂位于涵江区三江口镇鲸山村石山自然村,年代为清,为莆田市第九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始建于清同治五年(1866),为“三一教”悟本派创始人陈智达倡建,近代修。坐西北朝东南,通面阔27.6米,通进深17米,建筑面积470平方米,为一进廊院式建筑,由前殿、天井、主殿及两侧钟鼓楼组成。主殿面阔三间,进深三柱,悬山顶,抬梁式木构架。前殿与两侧钟鼓楼之间各隔一天井,钟鼓楼前部为双层,歇山顶。堂内存有古经书近百本及印制经书木雕板百余块,是研究清代建筑和印刷的重要实物资料,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附属文物:陈智达墓,清同治十二年(1872)葬,现存墓为民国甲戍年(1934)冬从异地迁建。保护范围:东南至村道外沿;西南至建筑外墙外延2米;西北至建筑外墙外延2米;东北至建筑外墙外延1米……[详细]
400、金凤桥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金凤桥位于仙游县鲤南镇下楼村牛头山旁木兰溪上,类别为古建筑。金凤桥为仙游县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桥四周各向外延伸5米。……[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