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福建省 > 莆田市旅游

莆田市文物古迹介绍

  江口南安陂位于涵江区江口镇石狮村陂头自然村,年代为宋-清。旧称“南湾上下洋陂”。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平海军节度使、泉漳观察使陈洪进创建,北宋蔡襄、南宋方廷实先后重修,明正统七年(1442)和清康熙、乾隆及同治年间均复修,解放后扩建。陂石砌滚水坝头,长342米,高1.5米。陂左侧置进水闸一座,有支渠16条,总长10200米,灌溉面积约2.4万亩,至今仍发挥水利作用。有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重修东来寺南安陂记》碑一通,存东来寺;同治八年(1869)《重修南安陂记》碑一通,存东岳观。为研究莆田古代水利设施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保护范围:陂上下游各外延100米,陂两岸各外延50米。……[详细]
  马院白马院宫位于城厢区常太镇马院村院里自然村,年代为清,为莆田市第九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年代不详,现存建筑为光绪年间重建,近代重修。坐北朝南偏东,通面阔8米,通进深23.58米,占地面积150.3米,为单进廊院式建筑,由埕、前殿、天井、两庑和正殿组成。前殿面阔三间,进深三柱,正殿面阔三间,进深四柱,明间抬梁减中柱,悬山顶,土木结构。殿内山门后檐柱、各金柱在近代重修时,均更换为圆形花岗岩石柱。基本保留清末建筑风格,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保护范围:东至自山墙外延5米,西至自山墙外延5米,南至埕外沿外延3米,北至自山墙外延5米。……[详细]
  萩芦太平陂位于涵江区萩芦镇崇福村陂头自然村,年代为宋-清 。又名太和陂。宋嘉佑元年(1056)知军刘谬创建,宋绍定年间(1128-1133)知军曾用虎重修,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同知谭维鼎、知县莫天赋修,清代又修,近代再修。西北东南走向。石构,占地面积221平方米,全长85米,略显曲尺形,长曲70米,短曲15米。原灌溉面积约6000亩,解放后灌溉面积增至2.3万亩,至今仍发挥水利作用。陂右侧(南侧)为渠道,陂左端岸边石上刻:“下圳应份由此起梧塘漏头等记廿余乡用田亩平均修理勒石为誌”。为研究莆田古代水利设施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保护范围:陂上下游各外延100米,陂两岸各外延50米。……[详细]
  吉云云峰宫大殿位于涵江区庄边镇吉云村云洋自然村,年代为清,为莆田市第九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始建年代不详,现存建筑为清同治三年(1864)重建。坐西朝东,大殿面阔五间11.66米,进深五柱带前廊11.71米,建筑面积136.54平方米。悬山顶,抬梁式土木结构。柱、梁用材较大,柁墩、雀替等木雕精美古朴。门两边悬联板一对阴雕行书“云峰叠其乾坤大,庙貌重新日月光”,题款为“同治戊辰”。宫内存清同治三年重建捐资芳名石碑1通。比较完好保留清代建筑风格,为研究清代建筑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保护范围:东至宫外水泥埕外沿外延1米;西至后殿外墙外延3米;南至建筑本体外墙外延3米;北至戏台水泥埕外沿外延3米。……[详细]
  西许马思聪墓位于城厢区华亭镇西许村汤亭山 ,年代为明 。始建于明代,1988年重修。坐东向西。通面阔14米,通进深30.7米,占地面积429.8平方米。墓主体平面呈“风”字型,墓丘砖石构筑,呈龟背形,长8.7米,宽5米,高4.9米。三级墓埕。墓前原有石像生已毁。 马思聪(1462~1519),字懋闻,明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官南京户部主事,正德十四年(1519)宁王朱宸濠反,被劫入狱,--六日而亡。诏赠光禄少卿,谥忠节。赐葬于此。为研究莆田明代墓葬提供了宝贵资料,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保护范围:以墓主体为界,东、西、南、北四周各外延3米。……[详细]
  湄洲“天妃故里”摩崖等石刻位于秀屿区湄洲镇东蔡村石后自然村,年代为明。石刻坐东北向西南。直排楷书阴刻“天妃故里”,长247厘米,字径70×50厘米,占地面积约134平方米。“天妃故里”四字为明末僧昭乘和尚刻石,佚名书写。“天妃祖跡地名上林”石碣,为长方毛石,弧首,宽27厘米,高83厘米,厚10厘米,款署“僧昭乘和尚立”,坐落于“天妃故里”摩崖石刻西侧约120米处。为研究莆田明代摩崖等石刻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保护范围:以“天妃故里”摩崖石刻为中心,四周各外延10米;以“天妃祖跡地名上林”石碣为中心,四周各外延5米。……[详细]
547、五府桥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五府桥位于荔城区新度镇下横山村南至自然村,年代为宋,为莆田市第九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又名“五官店桥”。宋元祐年间建,清雍正元年(1723)和乾隆十六年(1751)重修。四孔石梁桥,南北走向,三座舟形墩。桥与溢流平堤、踏道连成整体总长57.6米。溢流平堤长27.4米,高、宽各2米。踏道7级共长6.8米。桥长23.4米,宽2.05米,墩之间跨径3.45~5.35米。为研究莆田宋代桥梁建筑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见证,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保护范围:东西南北四周以桥本体各外延1米。……[详细]
  龙山汀渚桥位于荔城区西天尾镇龙山村大桥头自然村,年代为宋。为莆田市第九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南宋初,由南宋李富募捐而建。三孔石梁桥,跨于后卓溪龙崇河支流。东西走向。长24.25米,宽2.4米。二座舟形墩,跨度4.65米,梁石厚0.35米,最长7.1米,桥面施石栏杆。为研究莆田宋代桥梁建筑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见证,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保护范围:东西南北四周以桥本体各外延1米。……[详细]
  洞湖龙江陡门位于荔城区西天尾镇洞湖村溪安自然村,年代为唐、宋,为莆田市第九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唐代,宋代重修,近代又修。陡门所处水流为常太枫溪水由像峰入淡头沟,唐建陡门以调节水势,灌溉淡头东边田亩。东西走向。石构筑成,2孔,每孔均宽2.5米,有排涝、挡潮功能,至今仍发挥水利作用。为研究莆田古代水利设施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见证,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保护范围:以陡门本体为中心,东西南北各外延5米。……[详细]
  白际灵宫位于荔城区西天尾镇下宅村王西自然村,年代为清,为莆田市第九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清代道光年间,近代重修。坐北朝南,通面阔9.3米,通进深15.2米,建筑面积141.36平方米。为单进廊院式建筑,由门殿、天井、两庑和正殿组成。正殿面阔三间,进深两柱,悬山顶,抬梁土木结构。为研究清代建筑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保护范围:东至外墙滴水外延1米,西至外墙滴水外延0.5米,南至主殿前廊滴水外延2米,北至外墙滴水外延1米。……[详细]
  泉山陈可行墓位于仙游县榜头镇泉山村铁山,类别为古墓葬。泉山陈可行墓为仙游县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至5米高速路界;西至10米山界;南至第二自来水厂墙界;北至10米山界。……[详细]
  后坂陈鄙墓位于仙游县榜头镇后坂村白岩山白岩寺后,类别为古墓葬。后坂陈鄙墓为仙游县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至界碑20米;西至自界碑20米;南至界碑20米;北至界碑20米。……[详细]
  斗南头前厝位于荔城区黄石镇斗南村斗南自然村,年代为清,为莆田市第九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清代。坐东朝西,通面阔8.9米,通进深21米,建筑面积187平方米。由偏门、主屋组成,主屋由上、中、下厅、天井组成,悬山顶,土木结构。存有清代天井、门枕石、柱础等,现存建筑保持清代民居建筑风格,为研究清代民居建筑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保护范围:东至外墙滴水外延1米,西至主屋前廊滴水外延2米,南至外墙滴水外延1米,北至外墙滴水外延1米。……[详细]
  东甲镇海堤纪念馆位于荔城区黄石镇东甲村西船96号,年代为清,为莆田市第九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明代,名曰“功臣祠”,清代更名为“报功祠”。坐东北朝西南,面阔15.3米,通进深11.8米,建筑面积180.54米。由馆门、大厅组成。纪念历代水利先贤及有功人士。1996年,莆田县人民政府将其更名为“莆田镇海堤纪念馆”。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保护范围:东至外墙滴水外延1米,西至外墙滴水外延1米,南至主殿前廊滴水外延2米,北至外墙滴水外延1米。……[详细]
  石狮陈氏节孝坊位于涵江区江口镇石狮村山兜自然村 ,年代为清 。始建于清雍正七年(1729)。坐西朝东偏北。仿木楼阁式石构,四柱三间,通面阔6.42米,明间宽2.64米,次间宽1.11米,四方形石柱,边长0.39米。正面刻“天朝褒奖”“皇清旌表故邑庠士佘鸣环妻陈氏节孝坊 雍正己酉三春吉旦”字迹,并浮雕双龙戏珠图案。为研究莆田牌坊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保护范围:牌坊四周各外延20米。……[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