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福建省 > 宁德市旅游

    宁德市文物古迹介绍

      麻岭巡检司遗址位于周宁县浦源镇麻岭村,年代为元、明。由分别位于天池塘西北侧的元代巡检司遗址和东南侧的明代巡检司遗址组成。西侧遗址,建于至元十八年(1281),坐北朝南,前后两间,占地面积190平方米。东侧遗址,建于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坐西朝东,平面呈“品”字型,占地面积450平方米。两处巡检司遗址均存石砌墙体,原建筑平面布局保存完整。麻岭古道及道上古亭为附属文物。2020年11月,被公布为福建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至浦源镇麻岭村,西至泗桥乡302省道与麻岭古道交汇处,全程5公里,中心线分别向两侧各延伸100米……[详细]
      竹洋银硐遗址位于福鼎市叠石乡竹阳村银硐自然村,年代为宋。属宋代官营玉林场采矿场,开采于北宋熙宁年间(1068—1077)。为银铅铜并产的矿冶遗址,分布面积约1.8万平方米,共发现15处采矿点。采矿方式为选择富矿地带,采取烧爆法与工具开凿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开采。遗留的矿硐,多为一处一硐,少数为一处二硐,硐内一般由巷道和硐厅所构成。已探知的矿硐最长超过95米,硐厅最大接近190平方米。2020年11月,被公布为福建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遗址四周各向外延伸30米……[详细]
    163、百祥桥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百祥桥,位于福建省屏南县棠口乡下坑尾村与寿山乡白洋村交界的白洋溪上,又称松柏桥和白洋桥。该桥为四柱九檩穿斗式构架,全长三十八米,宽四点五米,单孔跨度三十五米,仅比河北赵州桥的单孔跨度小二米半,桥面至谷底高度达二十七。桥中设神龛,祀真武帝。由于其位于崇山峻岭中,又单孔跨于地势险要的大峡谷之间,被誉为“江南第一险”木拱廊桥。在历史上,百祥桥是屏南通往宁德、福安等地的必经之路,有“茶盐古道”之称。……[详细]
    164、大宝桥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宝桥,福建省寿宁县廊桥名,俗称小东桥,位于福建省寿宁县坑底乡小东村东南1公里,始建于明。杨梅州风景名胜区木拱桥群所属的重要廊桥之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长44.3米,宽4.6米,孔跨33.1米。东南与西北走向,19开间,80柱,桥面弧度较大。上覆悬山顶加两坡,鹊尾脊。两端桥头檐下至梁上部分施粉墙,有彩绘。桥中视神龛,祀临水夫人。桥中有两处用木板铺民床状,供行人躺卧歇息。桥中梁上墨书丰富的人文资料保存尚好。由于浩溪、坑底溪、西宅溪在小东村头交汇后水流变大,始建于明朝的大宝桥曾被洪水冲垮,光绪年间重建时,建设者在将拱桥整体提升的同时,在较宽阔的一侧桥墩巧妙设计了倒“V”字型的分流石砌桥墩,并在该桥头设计了“U”字型的泄洪口,每逢发大水时,洪水便从低处泄流,确保廊桥安然无恙。……[详细]
      登龙桥位于周宁县七步镇八蒲村,始建年代不详,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水毁后,清康熙于五十六年(1717)八蒲村民黄宠等募建;乾隆三十九年(1774)生员黄廷元等募修;道光十六年(1836)武生黄高捷、张仕光重建,1986年村民饰修。桥长38米,宽4.9米,单孔净跨23.5米,离水高9米,桥台 石砌,全桥用杉木建造,主拱骨架采用双层纵向斜平梁与横 向连系梁组合的多边形结构。桥面木板上铺砌青砖以防火。桥上建单檐硬山顶廊屋,15开间,高4.5米,宽与桥同。桥中通道宽3.2米,两边设坐板,桥边廊壁开设通光孔,鱼鳞板雨披。桥中设神龛,梁柱题写诗词、楹联,以及修建 者及募款数额。桥头分别以石阶连接旧路。登龙桥特殊而巧妙的结构造型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其保存之完整,再史延续之久且建造之精美在宁德市乃至全国……[详细]
    166、鸾峰桥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鸾峰桥,是寿宁木拱廊桥中最为壮观的一座。位于寿宁下党乡下党村南,清嘉庆五年造,也称下党桥。1964年修缮。北面桥堍建在岩石上,南面桥堍用块石砌筑。长47.6米,宽4.9米,孔跨37.6米,南北走向,17开间,72柱。桥中心间用如意斗拱叠梁成八角藻井,上覆双坡顶。鸾峰桥威严挺拨,桥中神龛祀临水夫人,神灵显赫,四方信众,虔诚叩拜,传说有求必应,预示吉凶,庇佑黎民,深得百姓敬拜。鸾峰桥又高又险跨度又长,但桥本身却是细腻的,绝美无比又有一种遗世独立的风韵。桥下溪流很宽,很多奇怪的巨石。鸾峰桥是全国单拱跨最长的贯木拱廊桥,单孔跨度37.6米,超过了曾被学术界认为是中国古建筑中净跨最大的石拱赵州桥0.7米,堪称中国虹桥之最,桥下去看那底部巨大的长木条,才真正感受到这木拱跨度有多么惊人,那么长的木条,中间……[详细]
    167、归驷桥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归驷桥位于柘荣县富溪镇。系木构单孔悬臂式廊屋桥,始建于南宋淳熙十四年(1187年),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重修,全长25米,宽4.6米,高7.3米。廊屋高3.8米,10扇40柱。1989年,柘荣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玉林玉亭桥位于福安市穆云乡玉林村,年代为清光绪三十八年(1902),类别为古建筑。位于穆云乡玉林村东南向200米溪上。始建不详,现桥为清光绪三十八年(1902)所建,重修于民国三十八年(1949)。南北走向,为单孔木拱廊屋桥,桥长31米,宽7.3米,净跨24.3米,桥高4.6米,拱桥矢高9.4米,面积为226.3平方米。桥屋27开间,共56根柱,抬梁式木构架,双坡顶,桥头两端各加雨披。桥面以木板横铺,两侧设木板栅栏,外披鱼鳞板[也称风雨挡板],内设长条板凳供来往行人息座。桥堍用条石堆砌。桥屋正间设木制神龛,宽3.2米,深0.9米,高1.55米。目前是福安市跨度第二大的廊桥。由于社会的发展,交通发达,廊桥几乎荒废将愈来愈少,保护存量不多的廊桥更显得弥足珍贵,对研究我市以及整个闽东甚至我国廊桥发……[详细]
      余孟明公墓位于古田县杉洋镇杉洋村,余孟明公墓为古田县第十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双洋桥渠又称仙娘桥,位于鹤塘镇双洋村南面约800米处,建于70年代未。东西走向,占地面积60平方米。2墩3拱10小拱组成,桥渠长35米,宽1.8米,由186块条石铺砌而成,每块石块长0.57米,宽0.3米,高0.2米。桥渠面宽0.59米,深1.1米,拱距18米,拱高3.7米。桥渠主要是当地村民用来灌溉农田使用,也可供人行走。……[详细]
      富罗坂吴景祥墓位于福安市潭头镇富罗坂村,年代为明成化戊子(1468),类别为古墓葬。位于潭头镇富罗坂村。墓主人姓吴,名景祥,称为大宾,该墓系两夫妻同墓葬。建于大明成化戊子(1468)年,葬于弘治三年十二月(庚戌)(1490)。坐西向东,为青石结构墓葬,墓为三级墓坪设制。宽5.2米、深10.2米,占地面积63平方米。墓坪半圆形,墓碑似为半圆形立面石雕屏风墙,中间碑龛浮雕。龛顶为莲花叶,底部为莲花,上置三足香炉。龛底为云文圭脚,青石供桌板下为封门。雕刻双狮戏球,下为圭脚。前方6米处立有墓道碑,墓道碑为明嘉靖年丙戌(1526)年。其墓雕刻精细,时代性强,现存量少,对研究明代墓葬是有很大意义。2013年2月20日,福安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该建筑物四周外延伸10米。……[详细]
      钱公宝殿位于古田县泮洋乡中直村尾,单间土木结构建筑,建筑面积162平方米。面向东北,面阔三间13.5米,进深四柱12米,穿斗抬梁式木构架,歇山顶小青瓦屋面。大殿正中供奉钱公塑像,右侧供奉陈靖姑塑像。在东西两面墙上有绘制完整的《陈靖姑传说》壁画38幅,叙述了陈靖姑出生至24岁临水宫得道的神话故事,以两行两列、两行三列的形式分布着,每幅均以墨线相隔,色彩鲜艳,人物形象绘制生动。钱公宝殿始建于清乾隆年间(西元1736-1795),道光十六年(西元1836)重修。中直钱公宝殿壁画于2009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发现,2010年5月,国务院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从全国新发现的近50万项不可移动文物中,遴选了165项重要新发现,汇编成了《2009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重要新发现》,福建省有8项重……[详细]
      漈头石牌坊群位于屏南县漈头村村北通往旧县城双溪镇的古道两旁,现有公路从牌坊群北侧一百多米经过。俗称石坊岔,据资料包括有10座贞节石牌坊,夹古道而立。最早的建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最晚的建于光绪十四年(1888)。有一间二柱二楼式,三间四柱三楼式两种,通高约6米,通宽3.1~4.9米不等。坊额上方竖镶“圣旨”,正中则有“彤映崇徽”等大字匾,下方有皇清旌表等字样。现场所见,牌坊群立有8座不同程度残缺的牌坊,另有1座构件散落在地未立,对比资料尚有1座不知在何处。据屏南史志记载,清乾隆五十年(公元1719年)到清光绪十四年(公元1889年)间,漈头村张氏家族先后建造了11座牌坊,除一座为木牌坊外,其他10座均为上等花岗岩建造的石牌坊。在短短的170多年间,一座人口数百的村庄,居然能建起如此规模……[详细]
      广福桥又名溪源桥,位于屏南县岭下村村北,东南—西北走向,该桥始建于元代元统元年(1333),清嘉庆十二年(1806)重修,桥长32.5米,宽4.8米,单孔跨度26米,桥面距水面高度10.5米,桥屋建11间48柱,双坡顶,屋中梁为重梁(双梁)。广利桥与广福桥均横跨于岭下溪上,两桥相距仅200多米,是闽东北和浙西南为数不多的姐妹桥之一。2005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广利桥位于屏南县岭下乡岭下村南。该桥始建于宋,明正统年间重建,清乾隆三十九年(1775年)重修,1993年再次重修。桥长30.5米,宽4.5米,单孔跨度20.6米,桥面至水面高度7.3米。桥屋建11开间48柱,九檩穿斗式构架,双坡顶。桥堍以整毛石砌筑,桥面以木板横铺,上以卵石铺砌。桥中设神龛,祀真武帝。桥西北端有石阶十级。桥两岸有红豆杉、南洋铁杉、柳杉、水松等古树名木和一座古寺,环境十分清幽。广利桥与广福桥均横跨于岭下溪上,两桥相距仅200多米,是闽东北和浙西南为数不多的姐妹桥之一。……[详细]
      后龙龙津桥又名玉锁桥、溪尾桥,位于屏南县屏城乡后垅村水尾。桥为东西走向,始建于清初,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由董事张芳等募建。桥长33.5米,宽4.5米,单孔跨度23米,桥面至水面高度12米。桥堍以块石砌筑,桥面以木板横铺,上以卵石铺砌,神龛座南,祀五显大帝。桥屋建13开间56柱,九檩穿斗式构架,悬山顶。桥东有碑记和夫人庙。桥下龙溪蜿蜒流过,桥两岸树木成荫,环境幽静。桥中有一楹联,曰:水色山光不负祗般来往,车尘马迹任随那等奔波。清光绪拔贡张宗铭撰后龙八景诗之“桥锁龙津”:吾乡四面皆山,而玉屏与文笔两山接连,龙紧履是地者,几不知水从何处出也,道光丁未建一桥于岸口,名曰龙津。又有赞诗曰:绿树阴浓锁断虹,川流九曲不通风;濠梁乐趣人知否,尽在游鱼出没中。2018年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后龙柏舟遗烈石牌坊位于屏南县屏城乡后龙村村西,建于清道光十年(1830)。石牌坊坐北向南,通高约5米,通宽约4米,花岗石砌筑,三间四柱五脊顶,中间有圣旨,顶葫芦刹;横匾阴刻“柏舟遗烈”,左右两边刻有皇清旌表的字样,左右额坊浮雕精美象、凤等图案和纹饰,石柱阴刻联句。石牌坊的主体构架与细部构件之间衔接自然、分布巧妙,稳固而又不零乱。脊顶檐翼特意雕琢成起翘形状,颇具动感,潇酒飘逸。石雕工艺精丽,手法精湛。该石牌坊是民间石雕艺术优秀的作品,也体现了这一地区民众对明清时期程朱理学主流文化思想和道德体系的认同与臣服,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文化价值。2018年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178、毓麟宫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毓麟宫位于古田县大甲乡邹洋村东北约100米处,坐东向西,占地面积336平方米,由门楼、天井、正厅组成,抬梁穿斗式土木结构,歇山顶,正厅上覆八角形藻井天花,天棚上绘有凤凰彩画,宫墙上绘有壁画。大殿正中是临水夫人陈靖姑神像坐龛,雕工精细,对研究元代古建筑具有重大价值。据《邹陵志》记载始建于元至正十二年(西元1352),清康熙五十七年(西元1718)重修,现存为清代建筑。1985年再次重修。2012年二月公布为古田县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福安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福安市赛岐镇狮子头村,年代为始建于1956年,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位于赛岐镇狮子头村东北面200米左右山岗上,为纪念福安市革命烈士所建。始建于1956年赛岐桥头黄土岗,1997年6月搬到现在狮子头村后山,2009年进行一次大维护。整个纪念碑园主要由纪念碑、烈士墓、烈士亭、廊亭花圃组成,占地面积4493.8。纪念碑整体建筑均为青石结构,平面为方形,长宽分别17.4与17.15米。整个碑分为四层分布,一层由四面三级台阶上青石铺设平台与花圃,二层为围栏式观台,三层是在二层中间用黑花岗石做一个四方形体,正面刻写: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其他三面石板分别雕刻松鹤,鹿竹,梅鹊等图案。再上为碑体,制作成枪杆形状,正面从上至下写:福安市革命烈士纪念碑。碑建筑后系圆形烈士墓,水泥……[详细]
    180、长泉井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长泉井位于福建省宁德市古田县杉洋镇坂斗村村中心处,该井始建年代不详,井栏西侧增高立对称望柱,中置石栏板,上 书-“长泉井”三大字,落款有清道光三十年(1850)等记述。井台2m×2m,井栏为方形1.05×1.05m,井深1.78m,井栏、井台和望柱、板均用青石造。长泉井冬暖夏冰,能止渴解暑,目前村民还在饮用。井边立碑,实有少见,该井对于研究当地地质结构和水文特征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