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福建省 > 宁德市旅游

宁德市文物古迹介绍

  坦洋施光凌墓位于福安市社口镇岩下村,年代为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类别为古墓葬。位于社口镇岩下村。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为三合土结构,坐西朝东。“风”字形,三级墓坪,墓深35米、宽19米,占地面积665平方米。一级墓坪外侧围墙三合土浮刻:“高冈鸣凤”,二级墓坪隔断墙外侧浮刻“紫气东来”。围栏及其他部分为三合土饰刻花卉吉祥图案,墓龛青石雕刻。墓前碑刻记载墓主人是清咸丰年间武举人,有经商茶叶,对地方建设等公益事业做过无私捐献。对于体现我市茶叶、名人文化业有一定意义。2013年2月20日,福安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该建筑物四周外延伸10米。……[详细]
  鹤塘桥渠位于鹤塘镇鹤塘村村头主街道中,建于70年代未,当时是由鹤塘村全村村民出义务工用时2年完成。南北走向,桥渠全长118.8米,由378块条石铺砌而成,桥渠面宽3米,渠内宽1米,深1米,桥面离地面21米,拱距33米,拱高7米。桥渠两边有54个石制的护栏,每个护栏长2.2米,高0.97米。桥渠主要是当地村民用来灌溉农田使用,也可供人行走。……[详细]
  大甲保福寺位于大甲镇大甲村东北1公里处,总面积2300多平方米,该寺始建于北宋建隆二年(961),清光绪年间重修,现存部分清代建筑。一座修建于北宋建隆年间的门亭以及300多米长土筑旧寺墙、后山石砌坡岸、残留基石等古建筑遗迹,坐西北向东南,观音堂面阔三间11.5米,进深九柱16.2米,新建大雄宝殿面阔五间23.6米,进深七柱22.9米,占地面积2900平方米,穿斗式减柱造木构架,悬山顶。该寺现为大甲镇村民佛事主要活动场所。……[详细]
  灵龟福源桥位于古田县鹤塘镇灵龟村村东400米,据民国38年《凤山胡氏宗谱》记载始建于南宋乾道八年(公元1172年)。福源桥四墩三孔,桥身长23.8米,宽2.6米,离水高度5米。桥墩船形构造,采用叠涩法施工,边角卷杀成弧形,层层叠涩而出。桥面由12根巨大条石横跨连接,桥面上镌刻着部分信士捐捨石梁为翁婆生界记录,还有一些崇寿院和尚化缘建桥和重修记载。2018年12月公布为古田县第八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黄鞠灌溉工程位于宁德市蕉城区霍童镇,分为右岸龙腰渠、左岸琵琶洞渠系两个灌溉工程系统,左右岸两处灌溉工程渠系长十多公里,灌溉面积两万余亩。由隋朝谏议大夫黄鞠主持兴建,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该工程分为右岸龙腰渠、左岸琵琶洞渠系两个灌溉工程系统,两处灌溉工程渠系长十多公里,灌溉面积两万余亩。黄鞠灌溉工程是古代南方山丘区水利工程和民间自筹修建、政府指导管理的典范工程,具有较高的科技价值、文化价值、景观审美价值和社会价值。2019年10月7日,霍童灌溉工程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详细]
  宝丰银场开采历史悠久,具有重要的文物保护价值。从北宋元祐年间(1086—1094)设场管理,至今已断断续续地开采了900多年。《三山志》《八闽通志》《宁德县志》《周墩区志》等方志及《林聪年谱》《福建史稿》等文献对宝丰银场均有记载。古矿业遗址涉及七步、李墩、浦源3个乡镇的7个村落,且种类齐全,有关探、采、选、冶、加工、运输、碑刻等的遗迹、遗址保存相对完整,这在全国也较为少见。宝丰银场遗址对研究古代矿业的勘探、开采技术,当地社会、经济、文化的演变以及古村落的最初形成都具有重要价值。2019年,宝丰银矿遗址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福寿桥位于寿宁县犀溪乡犀溪村,年代为清。简介:又名坝头溪桥,建于清嘉庆十九年(1814),1930年重修。南北走向,木拱廊桥,南面桥堍建在岩石上,北面桥堍用条石砌筑。桥身长40.7米,宽4.7米,拱跨32.8米。廊屋四柱九檩抬梁式梁架,计18间,用76柱,双坡顶。廊屋中间设神龛,中祀观音,左祀大帝,右祀临水夫人。北面桥头建有守桥亭。2013年,福寿桥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桥两端各外延20米,上下游各外延50米。……[详细]
  西阳老人桥位于福鼎市管阳镇桥头村,年代为明、清。简介:始建于明代,清康熙年间(1662—1722)重修。单孔木拱廊屋桥,东西走向,桥长30.4米,宽4.9米,孔跨24.4米,矢高7.6米。石砌桥堍,桥拱用圆木交叉架成木拱,拱上横铺木板为桥面。桥屋13间,用柱56根,两边檐下施1—4层挡板。桥中设神龛三间。桥头两端各为4级石阶。2013年,西阳老人桥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桥头东、西各外延20米。……[详细]
  廉村城堡位于福安市溪潭镇廉村,年代为明。简介:建于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平面呈椭圆形,周长约1200米。东、西面共保存有3个城门,东墙外为河卵石铺设的泊岸,岸南端有明代修建的宽大石码头。城堡局部有残损,现保存南北长约450米,东西长约300米。城墙内部用土夯筑,外墙用块石和河卵石垒砌,墙基宽约4米,顶部宽约2米,残高约3米。2013年,廉村城堡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堡墙四周各外延50米。……[详细]
  巴地厝桥位于巴地村村尾100米处,平梁廊屋桥,明正德十一年(1516)建(《古田县志》明万历年版),后有重修。该桥南北走向,占地面积192平方米,桥长30米,桥宽4米,净跨15.7米,桥高3.7米,距水面5.8米。桥屋9间40柱,抬梁构架;桥中间东侧设神龛,祀林公;双坡顶。该桥年代久远,对研究古廊桥有一定的历史文化和建筑价值。2016年12月被公布为第五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上桃洋赵氏宫位于福安市潭头镇泥洋村上桃洋自然村,年代为始建年代不详,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重建,类别为古建筑。位于潭头镇泥洋村上桃洋(又名上泥洋、仓里)自然村村头与厝基村尾之间,系上桃洋村赵氏历代供奉先祖的宫庙。始建年代不详,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重建,同治元年(1862)重修。坐东北向西南,为单体砖木结构廊院式建筑,通面阔11.09米,通进深12.6米,占地面积139.7平方米。该宫就是大门、天井和大殿组成,殿堂面阔三间带左右廊,进深五柱,明间内顶设八角藻井,离地面高3.79米,长、宽3.77米,约14.2平方米。八角藻井内装饰彩绘分上、下两层,上层为八仙图人物,下层为历史上八大文人墨客喜好图文,井顶为双凤朝阳与牡丹图,藻井天花下四梁枋内侧表皮为二十四孝图文彩绘,井内所绘花鸟人物,……[详细]
  上坪洋坑桥位于福安市范坑乡上坪村,年代为清同治七年(1868),类别为古建筑。位于范坑乡上坪村西面1公里溪上。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建,同治七年(1868)重建。跨于洋坑溪上,南北走向,为单孔木拱廊屋桥,长24米,宽4.8米,占地面积115.2平方米。廊屋9开间,用柱40根,穿斗式木构架,悬山顶。桥两侧施栏板,内向加设坐凳。正间设神龛,高2.6米,宽3.2米,深0.9米。这是我市比较偏僻的一座廊桥,也是我市仅有五座桥其中的一座,而且由于现在交通的快速发展,山路几乎荒废无人走,致使无人使用、管理、修缮,非常容易毁损消失。所以比较珍贵,加强保护对以后研究廊桥具有重要的价值。2004年公布为市文物点保护。2013年2月20日,福安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该桥四周外延……[详细]
  榕头兴云寺大雄宝殿位于福安市溪柄镇榕头村,年代为清乾隆丙申(1776),类别为古建筑。位于溪柄镇榕头村兴大路距榕头村南面300米处山中。始建于宋元符年间(1098-1100),历代均有维修,现存建筑系清乾隆丙申岁次(1776)重建。坐西南向东北,大雄宝殿为木构殿堂式建筑,通面阔20米,通进深11米,占地面积220平方米。中轴建筑有前殿和大雄宝殿,前殿为新建。大雄宝殿其面阔五间,进深六柱明间减中柱,前后左右为檐廊,大殿内保存有明正德神龛,四层石砌,神龛正面刻有年限,左右两侧龛座上各有浮雕图案。大殿明次间顶棚共有九个藻井,右侧第二条石柱上有“清乾隆丙申岁次□□□重建,当山住持僧大用仝捐衣钵资重建”,左侧石柱亦有刻字。四条硕大、粗壮的八角青石圆柱,显得整个大殿宽大庄严肃穆。寺内还保存有好几块宋代须……[详细]
  晓阳奈何桥位于福安市晓阳镇晓阳村,年代为清光绪六年(1880),类别为古建筑。位于晓阳镇晓阳村北面溪面上。始建年代不详,清光绪六年(1880)重建。南北走向,跨于凤过溪上。一墩双孔木梁廊屋桥,长29.4米,宽5.1米,占地面积149.94平方米。廊屋十一开间,用柱48根,穿斗式木构架,歇山顶,脊下山尖施悬鱼。桥屋正间与两侧均设神龛,桥面两侧施全封闭栏板,开窗口,内向设坐凳。桥墩用条石堆砌为舟形墩,该桥是晓阳历史上著名而富有深刻寓意三座桥的其中一座,其他两座桥分别是银桥、金桥均有不同程度重建,对研究桥梁制造技术和历史人文习俗等均具有重要参考价值。2004年公布为市文物点保护。2013年2月20日,福安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建筑四周墙体外延伸5米。……[详细]
  象环白莲堂位于福安市赛岐镇象环村,年代为始建于明代,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重建,类别为古建筑。该寺堂位于赛岐镇象环村村头。始建于明代,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重建。坐西北向东南,砖木结构合院式建筑,穿斗抬梁式建筑,单进,由门楼与佛堂组成。面阔23.3米,进深22.3米,占地面积519.6平方米。堂内左侧墙体上嵌有四块青石碑,记载该堂重建历史及认捐姓名、银两等。最早一块时间落款为“大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岁在癸丑十二月觳旦”,与大殿中梁墨书年限相同。堂内还保存有明万历八年(1580)石雕香炉一个,石雕佛像二块,为研究当地迁居历史及民俗信仰、宗教建筑文化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2013年2月20日,福安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建筑四周墙体外延伸5米。……[详细]
  西坑祖宗宫位于福安市潭头镇西坑村,年代为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类别为古建筑。该宫位于潭头镇西坑村村头。始建于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岁次丙辰孟冬重修,坐西向东,为砖、土木结构廊院式建筑,通进深24.9米,通面宽17.8米,占地面积443.22平方米。由门厅、天井、大殿组成。殿堂穿斗式梁架、歇山顶,明间梁架高5.71米。进深四柱,面阔五间带两廊。据村民介绍,该宫原为庵堂,后改为詹氏族人供奉先祖和从事宗教信仰活动的场所。其宫--拱、门档等建筑布局仍保存着明代建筑特有的风格、规制,对研究明代古建筑提供了珍贵而重要的实物资料。2013年2月20日,福安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建筑四周墙体外延伸5米。……[详细]
  沃坪忠平侯王宫位于福安市溪潭镇磻溪村,年代为清乾隆年间(1736-1795),类别为古建筑。位于溪潭镇磻溪村桓洋9号西北边建于清(1736-1795),坐东南向西北,为穿斗抬梁混合式梁架,明间减中柱,举架高,空旷敞亮,廊前设木质雨帘。通面宽15.5米,深34.3米,占地面积531.65平方米。由戏楼、天井、子母台、大殿组成。戏楼、大殿均为悬山顶鹊尾脊。大殿面阔五间,进深6柱,穿斗抬梁混合式梁架,明间减中柱,举架高,空旷敞亮,廊前设木质雨帘,一为避雨,二为遮阳,使神堂不至过亮,其做法此地唯有,难得一见。戏楼面阔五间,进深三柱。屋脊为三段式,中段脊雕有两熬鱼相对。供台上有“正德十三年”、“道光己酉岁”石雕香炉各一个宫建筑年代较为久远,保存较好,对清代祠堂建筑风格和祠堂文化都具有研究价值2013年……[详细]
  王家边太后宫位于湾坞镇炉山村王家边自然村,年代为清同治十年(1871),类别为古建筑。位于福安市湾坞镇炉山村王家边自然村东北面100米处。建于清同治十年(1871),坐北朝南略偏东。为砖木结构廊院式建筑,通面阔17.10米,通进深39.10米,占地面积668.61平方米。由门楼、戏楼、天井、大殿组成。戏楼、大殿均为穿斗抬梁式梁架,宫内戏台天花、藻井及大殿两侧神龛内壁均施彩绘,保持良好的色泽。大殿面阔五间,中间四榄柱,次间进深八柱,戏楼面阔五间六柱。屋面歇山顶脊屋脊,脊身灰雕彩绘。该建筑规模大,制作精细古韵飘逸,散发着历史沧桑。作为研究清代宫庙建筑规范与装饰技艺都具有一定价值。2013年2月20日,福安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建筑四周墙体外延伸10米。……[详细]
  外塘渡船岸码头位于福安市甘棠镇外塘村,年代为明清,类别为古建筑。位于甘棠镇外塘村仓库码头。始建明代,清代也有修建。在外塘区800米左右的村边海岸边就有七个码头。分别是上郑渡头岸、陈厝渡头岸、郭厝渡头岸、苏厝渡头岸、仁弟渡头岸、下郑渡头岸、亭江渡头岸。现保存最好的是仓库(粮库)苏厝码头。该码头面江铺设,为东南西北走向。近江心底部一小段为块石拼砌成平整上斜,台步由块石垒砌,拾级而上,阶面铺设条石,阶面宽一般在0.3~0.52米,高度在0.15米左右,总长约26米。整个渡头岸上宽、下窄,宽处为4.69米,窄处为3.4米。渡头岸是链接水陆交通之间的重要“介质”通道,对研究福安沿海地区水上运输历史及人文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根据岸边古榕树年龄参考,该码头至今不下三百年。2013年2月20日,福安市人民政府……[详细]
  陈永昌墓位于福安市康厝乡彭洋村,年代为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类别为古墓葬。位于康厝乡彭洋村。陈永昌(1828-1858),字际远,号凤赓,福安市隆坪人,官浙江钱塘县丞。墓坐东向西,为石构“风”字形,墓占地面积约180平方米。墓丘石构,面宽8米,进深20米,前有墓坪。整个墓地范围地表均用花岗石拼砌。墓丘前立墓志,高0.8米,宽0.4米,志文由“敕授文林郎丙子(1867)举人拣选知县李方錡”撰写。墓前100米有五脊顶石构亭。亭后壁嵌光绪二十八年(1902)墓道碑1通,平首,高1.8,宽0.8米。该墓葬整体结构均由青石雕凿铺设,目前仅此一处,对研究清代墓葬建筑具有重要参考价值。2004年由福安市文化体育局公布为福安市首批文物点。2013年2月20日,福安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