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西省 > 九江市旅游

九江市文物古迹介绍

  新庄雷氏祖屋,位于江西省九江市永修县梅棠镇新庄村雷家组,总面积315.9平方米,始建于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新庄雷氏祖屋为明代砖木结构房,两进天井式建筑,面阔13米,进深24.3米,高7.5米,总面积315.9平方米。屋内有前后两个天井,两个大厅,八个房间。新庄雷氏祖屋是“样式雷”家族在其祖籍永修县留下的唯一痕迹。新庄雷氏祖屋为两进天井式徽派风貌建筑。面阔13米,进深24.3米,高7.5米,总面积315.9平方米。祖屋前后有两个天井,青砖外墙,硬山顶,屋脊四角均有呈“品”字形马头墙。内部由门厅、正厅及两侧厢房组成,门厅为一开间硬山平屋,厢房为二开间楼房;正厅坐北朝南,青石、麻石砌地,分前、后、左、右四门,均由回廊相连;门厅、正厅隔扇门窗甚多,遍布石、木雕刻,技法流畅细腻,颇具特色。新……[详细]
  江西四大名镇之一的永修县吴城镇,有一座吉安会馆,其中石雕、砖雕、木雕精美非凡。吴城镇中心的吉安会馆始建于宋朝年间,建筑非常高大,占地一亩。会馆古香古色,屋梁、门窗无不精雕细凿。吉安会馆是两层结构,底层是石沙夯筑而成,上层则是木质结构。吉安会馆是吉安商人汇集的地方,为商业往来提供了极为方便的场所。走进修缮一新的吉安会馆,会馆南门上方花岗岩匾额有“理学名臣”4个大字。相传这是明初解缙所书,以纪念民族英雄文天祥,现存会馆是吉安商人于清嘉庆二十年至道光七年间在宋代原有基础上重修而成。会馆分前堂、中厅和后堂3部分,各建筑之间由回廊和花园相连接,有移步换景之妙,砖木结构的会馆平面呈长方形,上下两层分别为观戏台和客堂。吉安会馆建馆年代非常久远,椐当地人介绍大概是始建于宋朝年间,从它的石刻的门匾上可以发现写……[详细]
203、千眼桥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千眼桥位于江西省都昌县多宝西山-岭脚下的鄱阳湖水底,属于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桥长2930米,宽1.2米,长条花岗石铺成桥面,松木大柱立于湖泥中支撑桥面。因为泄洪孔共983个,故得名为“千眼桥”,也称“千孔桥”。千眼桥自古以来,是都昌至星子、庐山去浔阳,翻-岭,过鄱阳湖的必经之路,夏季涨水有船可渡,冬季枯水则要蹚水踏泥跨湖,北风凛冽,涉水者往往苦不堪言。明崇祯四年,为官都昌的钱启忠领倡捐俸集资,历时五年,在此横跨江流,建造此桥,故又名钱公桥。从此,千眼桥成了都昌、星子两县沿湖民众便捷往来的要道。2012年4月由于鄱阳湖进入枯水期,这座古石桥终于露出了其“庐山真面目”。2013年10月,鄱阳湖进入枯水期,位于湖底的一座明代古石桥也随之露出真容。2014年12月30日,随着湖鄱阳湖由于水位持续下降……[详细]
  都昌第一个中共党小组成立旧址1926年春,刘越、刘肩三、刘聘三、戴希广等人在南山古寺召开秘密会议,成立都昌县党小组,由刘越任组长,直属中共南昌支部领导。会上决议以汪家墩、徐家埠、左里的湖洲山一带为据点开展农民运动,由刘肩三同志负责。不到几个月,党小组通过办平民夜校和在教育界活动,吸收了一批知识分子和农民入党,极大地推动了工农群众的革命活动,并秘密组织农民协会,迎接北伐。1984年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都昌县南山风景区……[详细]
  石堵圈、石子圈遗址石堵圈遗址位于江益镇跃进村清明桥村组北500米处,遗址呈椭圆形,-有一圈夯打土围墙,高约1.5米,朝南有一进口处,上为平地,种有农作物。东西直径约有100米,南北略窄,面积约8000平方米。遗址北面有一处二层台,高约80厘米,遗址上文化断层时而可见文化堆积分布,地表曾采集有夹砂红陶、印纹陶等陶片。据采集标本的特征分析,属典型商周遗址。石子圈遗址位于江益镇爱国村大熊凹西300米处,为一圆形台地。遗址高于地面约15米,直径约80米,面积约6400平方米。周边有夯打土围墙,文化层有2-2.5米高,地表曾采集有夹砂红陶、加沙黑陶、挂衣黑陶、陶网坠、火烧土,纹饰有几何印纹陶。据采集标本的特征分析,属典型商周遗址。两处遗址位置相近,在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前未见著录或公布,系三普调查新发现……[详细]
  红军三打横路镇战斗旧址位于九江市武宁县横路乡横路集镇。1931年保护范围:文物自身外墙向东最短延伸距离1.7米,向南延伸3.8米,向北延伸2米,向西自大门向外延伸2米,其余部分齐滴水线.面积:208.54平方米.……[详细]
  河南路602号---松门别墅,陈散原1929年至1933年住过的地方,人所共知,齐白石善绘花木虫鸟,著称世界,可是,您知道齐白石画过国画人物吗?他画过,画的就是陈散原老人。那张画像,吸取了西洋绘画的手法,讲究明暗调子、肌骨解剖。画上陈散原白须飘拂,目光炯炯。齐白石可不是泛泛之辈能请他画像的。陈散原是民国年间著名学者诗人。1922年印度文豪泰戈尔访华时,也曾经提出要和他晤谈。松门别墅建于20年代。占地面积约170平方米,为德国式大坡屋面。1929年,陈散原来庐山居此。松门别墅是他命名的。陈散原,清进士,曾任吏部主事,戊戌变法的参加者。……[详细]
  李烈钧墓距九江市武宁县革命烈士纪念塔西北80米处,有一座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长方形墓葬,掩映在苍松翠柏之中。高大的青石墓碑醒目地竖刻着魏体丹字:“李烈钧将军华世琦女士之墓”。李烈钧墓墓向朝西,墓为长9米、宽7米的水泥平台,前部有高近1米、形同凹状的六柱围栏,墓室后部两旁各有台阶六级以供行人上下。李烈钧墓墓室呈长方形,为钢筋水泥结构,上部出檐平顶,顶下四柱之间除前部镶水泥挡板、板中嵌制墓碑外,其余三方均围有镂花半身栏杆。四围底部被砌成两层台,墓亭高27米、长3米,庄严大方。……[详细]
  德安县苏维埃政府旧址包含德安县苏维埃政府旧址、田家河(赣北苏区的心脏)、红军干部训练班、红军赣北游击队指挥部、红军医院、红军兵工厂、红军第五纵队九支队指挥部、红军广场、铁石山革命暴-动-旧址、杨超烈士墓等。……[详细]
  禅师明十之墓整体通长9米,宽5米。坐北面南为一覆钵式佛塔。佛塔由顶、身、基三部分组成,塔底座直径3.2米、高约4米,塔顶为莲花状。塔中有一小塔,小塔直径50厘米、高1.5米,小塔上 书--“禅师明十宝塔”。佛塔外侧由青石堆砌成半圆形,左右共镶嵌石雕4通,上各有农夫耕作、坐禅、官员、莲花图案。佛塔前方1米处有一墓碑,碑上刻有“禅师明十之墓”字样。墓碑前1米处有一香烛石拱案一座,石拱案上部刻有花瓶、烛台、香炉,香炉上刻有“福寿”两字,下方刻有双狮戏球图案。碑前左右有石雕2通,上均有瑞兽图案。据介绍,该墓十分罕见,从墓碑上雕刻的图案风格可以初步判定该墓为明代墓。禅师明十墓的发现不仅为研究佛教文化提供了实物见证,而且也反映出当时德安佛教文化的昌盛。……[详细]
  太乙村将军别墅群(含同乡会馆、同松别墅、吴氏院、爱民别墅、月泉别墅、晚庵、精普求舍)太乙村景区在含鄱口西太乙峰下,坐落于庐山山南登山古道旁,相传远古道教宗师太乙真人在此--成仙。此处海拔在800米以上,群峰环抱。村之前后有岗楼碉堡,村内石径纵横,楼阁掩映,十几幢别墅风格各异而又色彩调和,且取名雅致,曰晚庵、三柳巢、爱庐等等。康有为、冯玉祥、蒋经国等人都曾在此留住。1927年,粤籍国民党退役将军曾晚归、刘一公、古层冰等七人发起在此建别墅,后闻风而来者又十几人,至三十年代初,蒋介石、蔡廷锴、陈诚、阎锡山及吴奇伟、严重、李汝倬等军中高级长官在此建成别墅有18栋,取名为太乙村,人称其为将军村。村之前后有岗楼碉堡,村内石径纵横,楼阁掩映,十几幢别墅风格各异而又色彩调和,且取名雅致,曰晚庵、犇舍、松庄、……[详细]
  南康府谯楼,又名鼓楼,俗称周瑜点将台,位于庐山市南康镇,始建于宋代,元代至正年间重建,元末毁于战乱,明代天顺二年重修后,为旧时南康府郡署之望楼。2000年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将其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一见心寒”墓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市S212(庐山南大道)。“一见心寒”墓是日本侵略者入侵星子时犯下罪恶的见证,集中杀害了下山找粮的28名手无寸铁的村民,其中包括一名不满周岁的婴儿。后来,人们将其尸骨合葬一起,取一见心寒之意。1987年该墓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点。……[详细]
214、玉涧桥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玉涧桥位于庐山市罗汉寺前。1987年12月,公布为江西省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诺那塔院始建于明神宗万历年间,为无染和尚创建,初名法海寺,也叫小天池寺。塔院内供奉近代著名爱国大--诺那呼图克图的舍利塔,特殊的西藏造型喇嘛塔,及塔院内供奉的藏密本尊、祖师、-,在内地的寺院中极为罕见。恢复后的诺那塔院十分庄严,大殿供奉圆觉宗的历代祖师;大殿左侧为度母殿,供奉着观音化身本尊绿度母;再左边则为财神殿,供有财宝天王和黄财神、白财神。在大殿前面下方不远处,供着俗称“四面佛”的大梵天王,他的四个面分别表示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大梵天王的右边为-殿,供养着千手观音为调伏顽恶众生而变化的愤怒金刚玛哈嘎拉和玛哈嘎里,也就是大黑天和吉祥天母。从大殿右边有阶梯通往诺那--舍利塔,塔身整体为白色,塔座为折角式四方须弥座,座上承托着覆钵式塔身,中部正中有壶门式眼光门,塔的上部为圆锥形十三层,顶部有赤铜……[详细]
  庐山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位于九江市庐山市庐山风景名胜区小天池景区内。1946年1945年8月日本投降,1945年9月下旬,陆军第九十九军到九江受降并接替新三军防务。1946年4月至9月,梁汉明军长命令日俘在庐山小天池建造起了九十九军抗日阵亡纪念碑,一以雪国仇,二亦使日俘得以反省服罪。当时建成的“陆军第九十九军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碑身成三角锥形,象征--,顶上像一柄宝剑,直插云霄。主持建碑的国民革命军第九十九军军长梁汉明为纪念碑撰一对联:“风萧易水屠龙去,月冷庐山跨鹤归”。1949年后,石牌坊、纪念碑和烈灵台建筑群完整保留。只是碑身上原有“陆军第九十九军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字样,已被“革命烈士纪念塔”所代替。文革期间,纪念碑被拆除;牌坊被推到,十分遗憾。当文革结束后,扶起了纪念碑;“烈灵台”则改……[详细]
  波黎公寓,亦称波黎公馆,位于九江市濂溪区莲花洞,公寓为砖混结构,四坡顶,计有上下二层。面阔17.3,进深15.5米,建筑面积536.3平方米。东、西、北三面上下均有内廊,券拱形廊柱及整个建筑造型具有明显的法国建筑风格。南边山溪由东向西,然后折北自门前流过。公馆四周绿树成荫,环境幽雅,景色宜人。2004被公布为九江市文物保护单位。公寓建于1891年,为法国人波某所筑。波某曾在九江海关供职多年,对中国文化感悟颇深。他热爱中国文化,并娶彭泽女黎氏为室。婚后,夫妻二人感情甚笃,故当地人称其宅为波黎公寓,盖取自于其二人之姓氏也。……[详细]
  新四军修水通讯处旧址——戴家大屋为修水县马坳镇峡口村北山戴家大屋(原北山小学)。1937年8月29日,中共湘鄂赣省委与国民党武汉行营谈判成功,湘鄂赣边区抗战民族统一战线形成。湘鄂赣省委将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湘鄂赣边区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湘鄂赣抗日军(后称新四军)第一游击支队。为迅速集结编队,巩固扩大抗日武装,省委决定派遣李成铁、傅彪和朱晃富等3人,到修水县建立抗日军修水通讯处(后称新四军修水通讯处)。新四军修水通讯处为新四军平江办事处的派出机构,对内仍为平(江)修(水)铜(鼓)中心县委,中心县委书记李成铁、副书记傅彪分别任通讯处主任、副主任,实行“两个机构、一套人马”的组织形式。9月,平修铜中心县委书记李成铁等在修水县渣津、马坳,与国民党的县、区政府就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和解决游击队粮饷等具体问……[详细]
  新四军都昌留守处旧址1937年12月初,中共赣东北特委委员,都湖鄱彭中心县委书记田英率领红军武山游击队赴浮梁瑶里改编成新四军。根据陈毅同志安排,田英率领中心县委成员于1938年1月下旬回到都昌,在大港街设立新四军都昌留守处,积极开展国共合作,联合抗日的活动。但国民党反动派却视田英等人为眼中钉、肉中刺,必欲除之而后快。1938年4月6日,他们派出300余人,武装包围了大港街的新四军留守处,残酷地将田英等7位同志杀害,制造了震惊赣东北的反共惨案。周恩来同志指示《新华日报》先后发表消息和社论,对国民党政府在都昌制造反共惨案提出了严正的-。建国后,田英等烈士的遗骨被移葬于大港街西南0.7公里处的烈士陵园。这里成了都昌一个重要的革命教育基地。都昌县大港镇大港老街……[详细]
  龙卧处石刻位于庐山市华林镇虎口冲村黄龙观西100米,年代为明、清。为庐山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