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西省 > 九江市旅游

九江市文物古迹介绍

台庄会议旧址
  台庄会议旧址——修水台庄张氏宗祠位于东港乡台庄村。1928年10月29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党代表滕代远以中共湖南省委特派员的身份,在修水台庄张氏宗祠主持召开平江、浏阳、修水、铜鼓县委和红五军党委领导人联席会议,正式恢复中共湘鄂赣边特委,滕代远、彭德怀、李宗白、邱训民、王首道5人为特委常委,滕代远任书记。会上认真总结了平江起义以来的工作,提出反对盲动主义是当前党和红军的一项重要任务。会议决定从各县抽调一批干部和赤卫队员编入红军。将红五军和修平铜浏赤卫队混合编成10个大队和一个军部直属大队,由彭德怀、滕代远、邓萍、李灿、贺国中5人组成的红五军军委,率领5个大队撤离边区,相机南下井冈山,与红四军会合。其余5个大队1000余人,由副军长黄公略率领,留在湘鄂赣边区坚持斗争。台庄会议后,修水县委、县苏……[详细]
九江同文书院
  同文书院位于江西九江。清同治六年(1867)美国传教士尔利陶理、吴恪矩等经清政府同意创建于城外土桥,命名为“埠阆小学”。后来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学校选择城内南门口甘棠湖畔为新校址,并取《中庸》“普天之下,车同轨,书同文”之意,定名为“同文书院”,为江西省第一所教会书校。教授内容除近代文化科学知识外,还注重宗教教育。1906年,校长库思飞在该地挖地基的时候,挖出三大坛唐开元古钱,他把这些古钱拿到美国换得巨款,加上美国教会本身筹集的一部分钱,建教学楼(今九江二中实验楼),并更名为南伟烈大学,以纪念其父。1917年停办大学,集中精力专办九江南伟烈中学。1929年,“南伟烈中学”更名为九江同文中学。1951年6月11日,改名江西省立浔阳中学。1959-1962年,一度在此办九江大学。现为江西省级文物……[详细]
灰山礼堂
  灰山礼堂(1968年)灰山礼堂,位于湖口县舜德乡灰山村。此建筑原为清康熙广西总督屈尽美寻祖问根到湖口舜德乡灰山时修建的屈氏宗祠,1968年“文革”期间,村民拆屈氏宗祠,并利用原房屋材料改建现在的砖木结构建筑——灰山村村部。屈尽美,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由监察御史出任广西巡抚(1661-1663年),康熙二年任广西总督(1663-1665年)。屈尽美在任广西总督期间,曾寻祖问根到湖口舜德乡灰山村鸭儿塘,捐资修建了屈氏宗祠,建筑总面积达1300平方米,一进三幢,为封闭四合院形式,二幢有天井。现村部礼堂为1968年建,其建筑坐北向南五开间,并利用原屋材料建砖木结构房屋,面积达450平方米。灰山礼堂是“文革”时期政治运动的产物,其正面醒目的标语和屋内的舞台、讲台、音响等设备,无不向我们传递着当年……[详细]
天池寺摩崖石刻
  天池寺附近石刻位于九江庐山,明代敕建为天池护国寺。有匡庐首刹的称誉。思想家王守仁在天池山作三首绝句,题有庐山最高处,聚仙亭二匾。庐山在元末的战乱中遭到很大的毁坏,入明以后,庐山各处被毁的遗迹陆续得到修复。特别一说的是,在前代不显的天池寺(整个宋代写到天池山、天池寺的诗不过二十来首),明代敕建为天池护国寺,该寺在明政府和江西官员的特别扶持下极为兴盛,有“匡庐首刹”的称誉。故明代写天池的诗多达数百首。其中,思想家王守仁在天池山所作三首绝句,得到王畿、冯曾、王宗沐、邹元标、赵用光、李春熙、区大相、李春熙、邵经济等人的唱和。其《文殊台夜观佛灯》写天池寺侧文殊岩在夜晚往往能见到灯点闪烁的奇妙景观,人称“佛灯”,天池寺僧又称其为“圣灯”,自北宋开始被人记载以来,两宋间亦有数诗专写这一幻景。王守仁此诗以浪……[详细]
山背遗址
  山背遗址位于修水县上奉镇山背村,距县城63公里,为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是一种有段石锛和夹砂红陶为主要特征的文化遗址。于1987年被江西省人民政府以赣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考古专家所说的山背文化遗址,是指在鄱阳湖地区乃至整个长江中下游地区、以段石锛和红砂陶为主要特征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遗存的总称。山背遗址主要分布于跑马岭、养鸭场、金鸡岭、长窝岭、风洞嘴、杨家坪、刺毛窝、荷树窝等8处丘陵山坡上,面积约6200平方米。山背文化遗址为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人类聚焦之地,距今约五千年,是初中历史教科书中提到的“山背文化”的活学样本。山背址文化遗群目前已探明有46个文物遗址,其中8处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均匀地分布在山背村周围山丘西南坡上,东西长5公里、南北宽4公里,见距50米至200米不等。山背遗址的……[详细]
铁线观音像碑
  铁线观音像碑 山门内,延伸出一条探幽的小径,两旁的冬青树枝蔓修长,飘然交合。铁线观音像碑就坐落在这条石径上,有瓦亭覆遮。画像采用国画中的铁线描法,故称铁线观音。相传画像的上半身为唐吴道子所作。元泰定二年(1325年),画师姜月境将其续为全身坐像。整座画像浑然一体,几乎无法找到接续的痕迹。画中的观音端庄丰腴,服饰华丽,嘴角微翘。非常有趣的是,这尊观音两眉之间开有天日,嘴角两旁还绘有胡须。据说,唐、宋时期,观音大士有着丈夫身。元以后,观音逐渐演变为母性形象,有了观音娘娘、观音0之称。画像在技法上描绘精细,线条流畅,疏密有致,具有典型的唐代风格。 观音像碑采用星子特产金星石料刻制而成,刀法纯熟,深浅得当。既再现了唐代画家的风格,又具有中国石雕艺术的特点,是极为珍贵的艺术品。原石刻……[详细]
中共江西省第二次代表大会旧址
  中共江西省第二次代表大会旧址(1928年)中共江西省第二次代表大会旧址,位于江西省湖口县舜德乡王燧村,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县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历史由来简介:1928年12月9日,中共江西省第二次代表大会在王燧村共产党员王文凤家中召开。出席会议代表20人,会期4天。大会由代理省委书记冯任主持。会上,代表们听取了中央代表张金刃传达共“六大”精神报告、王文凤的政治报告、冯任的省委工作报告,大会产生了新的省委,其中执委13人(张世熙、王文凤、冯任、沈建华、胡子寿、曹策、贺俊、方志敏、华鄂阳、蔡申熙、李兴保、孙树荣、空一各额由中央指派),候补执委7人(江建民、刘士奇、刘启勋、邵式平、张野火、徐京丹、徐少保),审查委员会3人(肖韶、曾文甫、杨九兴)。随后,执委会议推选张世熙、王文凤、冯任、胡子寿、沈建……[详细]
回坑村古建筑群
  回坑村古建筑群(廊桥、绣花楼、龙王阁、泉塘古井)九江市修水县新湾乡回坑村清1、廊桥:以文物本体为界,东延伸5􀆰67米,东南延伸8.02米,南延伸5.67米,西南延伸8.02米,西延伸5.67米,西北延伸8.02米,北延伸5.67米,东北延伸8.02米.面积:521.42平方米;2、绣花楼:以文物本体为界,东延伸15.99米,南延伸22.41米,西延伸2.75米,北面同文物本体重合.面积:777.42平方米;3、龙王阁:以文物本体为界,东延伸14.85米,东南延伸27.80米,南延伸41.29米,西南延伸31.58米,西延伸7.20米,西北延伸至路边,北延伸至路边,东北延伸至路边.面积:1253.21平方米;4、泉塘古井:以文物本体为界,东延伸14.85米,东南延伸27.80……[详细]
杨赓笙故居
  杨赓笙故居,始建于1933年(中华民国22年),位于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石钟山西南角,距离湖口县老县委党校不远,相传叫“面城居”。“面城居”做为历史遗迹已修葺一新,由于以前没有对外开放,只能透过院墙,隐约看见它大致的模样。2018年江西省公布的第六批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湖口县有4处文物保护单位榜上有名,杨赓笙故居就是其中之一。湖口县为大力弘扬杨赓笙先生、杨叔子院士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崇高奉献精神,2018年起正式启动了对杨赓笙故居的保护修缮工作,历时一年多,2019年4月29日,杨赓笙故居暨杨叔子院士事迹展正式建成开放。杨赓笙故居暨杨叔子院士事迹展建成开放,将成为湖口县当地党员干部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加强党性锤炼的重要场所,人民群众传承好家训、建设好家风的重要阵地,广大青少年学习历史文化、陶冶道……[详细]
50、纱笼桥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纱笼桥
  纱笼村位于修水县港口镇纱笼村,纱笼村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古村落,民风纯朴,纱笼桥闻名遐迩。纱笼桥,这座坐落于江西省修水县港口镇纱笼村的古桥,横跨五里港,呈现东西走向。它始建于清同治十年(1871年),拥有宽4米、长24米、高8米的尺寸,总面积达到130平方米。该桥巧妙地运用了青石桥墩,共计3个(东、西引桥各1个,水中1个),并在桥墩上安置了木梁,上面铺就了宽阔的木板,形成了桥面。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桥面上还搭建了一座小青瓦顶的9节桥廊,由木柱稳固支撑,两侧则配备了精致的木栅栏和简易木凳。砖砌的东、西桥门门楣上,清晰地题写着桥名,以示纪念。如今,这座古桥依然保存完好,成为了历史的见证者。在古代,纱笼桥是修水通往湖北省的重要交通要道,其独特的建造形制在修水境内难得一见。因此,它对于我们了解清代以来……[详细]
迪畲敦彝堂
  迪畲敦彝堂(又名“何杰故居”),位于江西省九江市瑞昌市洪下乡迪畲村新屋何家自然村。该建筑始建于清代嘉庆二年(公元1797年),先后建造达14年之久。建筑平面布局呈长方形,坐东北朝西南。原建筑面积1350平方米。整个建筑由四大部分组成,即官厅、寿堂、客堂、文昌阁等。面阔三间,进深六架,共有厢房36间,大小天井18口。现仅存建筑前部,面阔23.7米、进深24.45米。整座故居,台石房基,青砖砌墙,灰瓦盖顶,硬山式屋檐,五岳朝天式封火墙,内穿斗式与抬梁式混合梁架,槛窗式门窗,正梁一架,呈弧形,上刻麒麟,侯鸟、山水花草。屋内两侧砖墙上镶嵌有红砂石的戏剧人物典故及青石浮雕八幅。该建筑结合了瑞昌地方民居与宗祠的建筑技艺,内部装饰具有自己的个性风格,对研究当地能工巧匠的装饰技艺和审美情趣具有较高的价值。而……[详细]
武宁永济桥
  永济桥,这座位于江西省九江市武宁县船滩镇辽里(洋深)村的古桥,于1984年被武宁县政府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它横跨在河槽之上,桥面距河槽高度为15米,展现出其雄伟的身姿。该桥以红块石岩精心砌造,坚固而高大,半圆拱形的设计更是别具匠心。虽然桥上的亭子已不复存在,但曾经的辉煌依然可以想象。亭子的宽度与桥面相同,约为8米,砖木结构的建筑风格显得古朴而典雅。亭门以圆拱砖砌成,并加以石灰粉刷,门额上横批的行书“永济桥”更是彰显了其深厚的历史底蕴。亭内两边的砖砌方柱上承木架,采用穿梁式与抬梁式相结合的结构,顶盖覆盖着青瓦。柱根之下部还巧妙地凿孔穿入长形木凳,为行人提供了舒适的休息空间。此外,亭内西南角上还置有一块青石碑,上刻《附建茶亭记》,尽管字迹已部分剥落,但依然能感受到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保护范围……[详细]
庐山会议旧址及庐山别墅建筑群
  庐山会议旧址位于牯岭东谷掷笔峰麓。这里原是蒋介石在庐山创办军官训练团的三大建筑之一,于1937年落成,名庐山大礼堂。解放后改名“人民剧院”,外表壮观,内饰华丽。1959年中国共产党八届八中全会,1961年中央工作会议和1970年九届二中全会均在此召开。毛泽东同志主持了这三次重要会议。庐山会议纪念馆:现旧址已辟为庐山会议纪念馆。里面保存着当年许多珍贵的实物、照片、材料和根据纪录片制作的录像。庐山大厦:位于纪念馆右侧不远处。原为国民党军官训练团的中下级军官住所,正面匾额上原有蒋介石题写的“庐山传习学舍”4个大字。现已装修成标准客房的旅游宾馆。位于会址和大厦中间的一座宫殿式建筑即为1935年落成的庐山图书馆,现用作商场、餐厅。导游:位于牯岭东谷掷笔峰麓。里面保存着当年许多珍贵的实物、照片、材料和根……[详细]
恭乾禅师塔
  恭乾禅师塔位于庐山牯岭西南的金竹坪,始建于明万历四十六年即公元1618年,为恭乾禅师的墓塔。据《庐山志·续志》记载,恭乾禅师在万历七年创建九齐寺,后九齐寺香火日盛。历史上恭乾禅师塔曾多次出现坍塌,1986年经全面维修后,文物管理部门一直定期对它进行维护。重修后的禅师塔分为三级,由八块花岗岩组成,高3.5米,基座直径1.3米,静卧在万绿丛中,庄严肃穆占地200余平方米。四周以雕花栏板与花饰望柱组成的围栏,高雅清新。基座上有六角形石墩,墩上用仰覆莲承托圆鼓石,石上刻有“圆寂禅和尚鼎塔”等字。六角石柱的相轮上,刻有“皇图永固,帝道遐昌,0-常转,佛国增佛,阿弥陀佛”等禅语。在相轮与仰覆盆之间饰以仰覆莲座。祭合左前方有天然卧石,上 书-“卧碑”二字。卧碑上方有巨石为船,船头有一座三级六面石塔,古朴优……[详细]
灵源摩崖石刻
  灵源摩崖石刻包含“灵源”、“黄龙山”、“三关”、“法窟”石刻、观音井与明代石亭等。黄庭坚在黄龙寺周围所刻的摩崖石刻“黄龙山”、“灵源”、“法窟”等字,保存完好无损,可谓“海枯石不烂”,更是使此山带有一定的传奇色彩。“黄龙山”三字刻于寺前下马石前石壁上,字径达85厘米、字体方圆浑厚,,有力透石背之感。“灵源”二字,行书阴刻于灵源拱桥头左侧巨石上;寺右侧有崖凿石梯多级,其石壁刻有“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其侧另有一处僧人焚化之地,其石壁上刻有“三关”和“法窟”二字,均为黄庭坚真迹。寺右侧有石刻“翠云洞”三字,洞内有宋人摩崖石刻“张颜几、黄叔豹、叔熬、茂来谒长老清公,时堂中有众五百人。建乙酉二月甲子”字迹,其侧有江西派诗人韩驹题刻“韩驹丕驰来游”。黄龙寺众多的石刻,已被列于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据悉,前些……[详细]
庐山天主堂
  庐山天主堂于1986年被列为九江市文物保护单位,天主堂建于1908年,由法国天主教“江西北境六府主教”樊体爱修建的。 整幢建筑依山而建,坐北朝南,建筑平面呈长方形,宽9米,长18米,高约16米。墙体与大多数庐山别墅一样,庐山天主堂的主要建材多为就地开采,不用一块砖瓦,上天赋予的庐山石扮演了主角。整座教堂的外墙和墙柱、棱角等都由条石砌就,墙面均以不规则块石叠垒,水泥灰浆缝合,非常坚固。 教堂内部宏伟华丽内墙也由天然山石装饰而成,纯朴、自然。一眼望去,教堂宛若一座石城,浅灰、浅黄的天然色彩错杂相间,却感自然而协调,虽历经百年依旧不改质朴色调。100多年来,庐山天主堂隐藏于1300余米的山谷深处,群山拱卫,门前溪流潺潺,左右乃至后面均是苍松掩映,近处没有人家,远离了都市的繁华与暄嚣,显得十分静谧隐……[详细]
中共赣北特委旧址
  中共赣北特委(赣北分区委)旧址位于位于修水县渣津镇渣津村。1930年12月,湖南省委为加强对赣北各县党的工作的领导,决定调张警吾组建赣北特委。1931年1月,赣北特委正式成立,机关先后驻修水上衫宫选大屋和渣津匡上庚大屋,书记张警吾;同时撤销修水中心县委,成立修水县委。赣北特委隶属湖南省委办事处,下辖修水、铜鼓、武宁等县委和宜丰临时县委(同年3月后为县委)以及湖北通城县委。同年3月,中共湘鄂赣特区委成立时,赣北特委改为赣北分区委,隶属湘鄂赣特区委,下辖江西修水、宜丰、铜鼓和湖北通城等4个县委。同年8月,赣北分区委撤销,又恢复修水中心县委。中共赣北特委(赣北分区委)旧址原为匡上庚大屋,民国初年建筑,砖木结构,建筑面积800平方米;外墙上仍保存有“实行工农--”、“铲除地主阶级残余势力”等红军标语……[详细]
抗日战争期修水中心县委地下联络站旧址
  中共修水中心县委地下联络站旧址位于修水县义宁镇黄土岭鹦鹉街24号。1938年10月武汉沦陷后,为了团结一切抗日力量,打击国民党顽固势力,做好驻修水的国民党第三十集团军等部队的抗日统战工作,奉中共湘鄂赣特委和修水中心县委指示,中共地下党员、修水县各界民众抗敌后援会副总干事杨抱爱以创办“抱爱医院”为名,建立了地下联络站。当时修水中心县委驻在离县城60华里的马坳乡下,杨抱爱常带着来修工作的地下党员步行到马坳,同中心县委书记甘卓吾联系,接受任务;国民党驻军中地下党员和修水中心县委的联系,也是通过杨抱爱取得联系的。1940年3月29日,杨抱爱被国民党特务暗杀,抱爱医院因此停止了地下活动。中共修水中心县委地下联络站旧址属西式风格建筑,砖木结构,建筑面积180平方米。2007年9月,修水县人民政府公布为修……[详细]
真如寺塔林
  真如寺塔林,位于江西省九江市永修县城东北22公里云居山五脑峰南麓。真如寺塔林,始建于唐宪宗元和年间(八〇六~八二〇年)。当时有位道容禅师与司马头陀同游云居山,登上山顶时,见这里地平如掌,湖澄如境,四周龙珠峰、袈裟峰、钵盂峰、象王峰环列如屏障,就在这里开基建寺--云居禅院。真如寺现塔林有建筑面积约一万平方米,主体建筑为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玉佛殿、禅堂、虚云老和尚纪念堂、寮房等,多为砖木结构的宫殿式重庑双檐大开间,上盖生铁铸瓦。寺属水田一百馀亩、山林三千三百馀亩。寺中尚存千年古银杏十馀株,其中有唐朝道膺禅师手植者,直径达二米,拔地参天,蓊郁苍翠。寺内还保留著南宋至明代的出土文物,清康熙年间铸造的千僧大铁锅等。寺庙周围有历代僧塔二十馀座,寺前还保留著佛印与苏东坡的谈心石以及赵州关、明月湖等字样……[详细]
60、七贤寺
七贤寺
  栖贤寺 循三峡涧北上,距观音桥数百米,有一座响名天下的古刹,这就是被称为庐山五大丛林之一的栖贤寺。古志记载,这座宝寺曾经是风光无限:右倚石壁,左俯流泉,狂峰怪石,翔舞于金彩之上;杉松竹箭,横生倒植,堂祠亭阁,掩隐于葱郁之中。南齐永明七年(489年),谘议参军张希奏建寺,原址位于九江西部10公里处。唐宝历初,江州刺史李渤将该寺迁置山南,由赤眼(亦曰拭眼)禅师智常任住持。相传李渤曾在此读书,报故名栖贤寺。在一起读书的共有七人,又称为七贤寺。千百年来,风刀霜剑,兵燹匪祸,栖贤寺屡有兴废,现在的栖贤寺为解放后重修。 栖贤寺原是一个颇具规模的古建筑群,先后建制山门、佛堂、驻节堂、爱堂、应真阁、刘西涧祠、净成精舍、双镜楼、慈云庵、寒泉亭、五老亭、玉渊亭等。今均已不存。现录述于下,以供玩家踏勘……[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