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西省 > 九江市旅游

九江市文物古迹介绍

庐山毛泽东旧居
  庐山毛泽东旧居位于九江市庐山市庐山风景名胜区芦林1号。位于庐山芦林湖畔,建于1961年,人称芦林一号别墅。别墅主体建筑是一栋中西合璧的四合院,建筑面积2700平方米,占地面积2万余平方米。1961年中共中央庐山工作会议和1970年中共中央九届二中全会期间,毛泽东同志在此生活、工作。旧居于1984年改作庐山博物馆馆舍。其中毛泽东同志在庐山工作、生活的卧室,依然原物原样保存,供人参观,教育大众。1993年,庐山人民为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00周年,在芦林湖北端修建了毛泽东诗碑园。庐山毛泽东旧居和毛泽东诗碑园是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也是庐山重要的旅游、接待人文景点。保护范围:以文物建筑本体为界,东至山脚,西至院门,南至围墙,北至后山脚.面积:5800平方米.……[详细]
62、秀峰寺
秀峰寺
  秀峰寺 秀峰宾馆向西,倚山傍门立着两块阔大的石碑。西边的一块石碑为康熙御书“秀峰寺”三个大字。御碑高六尺、宽三尺,笔势雄健,神情俊逸。书载: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春,开先寺高僧超渊前往淮安迎驾,一直随同至松江(今上海市华亭县)。超渊大师德高望重,学识渊博,深得圣心赏识。于是,康熙皇帝敕赐御书“秀峰寺”匾额。此后,巡抚郎廷极修碑,学士查升作碑记。东边的一块石碑为皇太子胤扔手书“洒松雪”三字。白乐天曾赞匡庐奇秀甲天下,苍松插天,飞泉似雪。赵子昂又将山中居所名为“松雪斋”。于是,太子兴致大作,题写“洒松雪”,又赐赵子昂《法云渡海图》。自从康熙父子恩赐匾额经图,开国先兆一变而为群峰竞秀。名山气象,蔚乎改观,“世之人无不知有秀峰矣”(郎廷极《秀峰寺记》)。 ……[详细]
63、康王观
康王观
  康王观 康王观在星子县西四十里庐山康王谷中。据《庐山志》载:“康王者,楚怀王之子熊绎也,秦灭六国时,王避乱谷中。秦将王翦追之急,天忽大风雷雨,翦人马不能前,得脱。遂隐谷中不出,因名其谷曰康王谷。”萧粱大同年间,道土张族深栖康王谷中学老子之术,以丹药符篆救人疾苦。梁武帝为嘉奖其道行,赐名“康王观”。 康王观背靠悬崖峭壁,前俯清溪,光鉴照人。四周古木参天,是修道炼丹的极佳之地。宋熙宁中,又赐名“景德观”。建炎中遭兵毁后移建于白龙湾西,香火兴旺。观边有珍珠柏千年古树一株,据传有一次被山贼焚烧已枯,后有一异人将一粒丹丸放人裂缝,树竟又复活。宋代理学家朱熹、道教理论家白玉蟾皆曾游历,并有诗描写其壮丽辉煌的建筑和秀丽奇绝的风景。……[详细]
镜源水口桥
  镜源水口桥位于九江市武宁县石门楼镇镜源村1、3组。在江西武宁县西南边陲的石门楼镇镜源村,一个叫关山口的地方,两岸青山一横桥,有一座名为水口桥的廊桥。水口桥桥身由石头堆砌而成,全长约21米,宽约5米,高约10米,桥上建有砖头砌的风雨亭。这种廊桥又叫虹桥、蜈蚣桥,风雨亭可保护桥身,也可以遮阳避雨、供人休憩、交流、聚会。水口桥建于乾隆44年,公元1779年,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了。桥两头曾建有拱门,写有两幅对联,一副是古诗“山--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副是嵌字联“镜明月朗光一色,源远流长达三江”,现已倒塌。清保护范围:以文物本体为界,东、西各向外延伸2.9米,南、北各向外延伸5米.面积:268平方米.……[详细]
西垅刘氏宗祠
  西垅刘氏宗祠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彭泽县龙城镇西垅村西垅刘家组。1986年4月,公布为彭泽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8年3月,公布为第六批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是彭泽迄今发现保存下来的最大面积的清代祠堂。西垅刘氏祠堂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自建成至今,一直是西垅村刘氏家族的祠堂,建筑面积大,布局结构分间多,它为清代村落、家族和祠堂的研究提供了一份难得的实物资料。西垅刘氏宗祠总宽16.8米,深26米,建筑面积约430平方米,系三进两天井的砖木结构清代徽式建筑,左右厢房,门厅置0-,走廊后为正堂,大小十余间,且大部分门窗和梁柱装饰雕刻保存较好,石础、石门、石凳等雕刻精细、图案清晰,门前石旗鼓与左侧清代同期民居均保存较好。……[详细]
修铜宜奉县委、县苏、红军医院旧址
  修铜宜奉县委、县苏、红军医院旧址(修铜宜奉临时县苏旧址、修铜宜奉临时县委旧址、修铜宜奉红军医院旧址)九江市修水县20世纪30年代保护范围:1、修铜宜奉临时县苏旧址(黄港镇林场矮子坑):以文物本体为界,东、南、西、北各向外延伸10米.面积:1514.06平方米;2、修铜宜奉红军医院旧址(黄港镇杨家坪老医院):以文物本体为界,东延伸至河边,南延伸至山脚,西延伸屋后坎边,北延伸9.77米.面积:414.81平方米;3、修铜宜奉临时县委旧址(上奉镇麻洞村黄家塘):以文物本体为界,南延伸4米,西延伸1.39米,北延伸1.94米,东同文物本体.面积:83.08平方米.……[详细]
二十五师参加南昌起义出发地(马回岭火车站)
  马回岭火车站江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九江县马回岭镇,原是1922年修建的南浔铁路马回岭车站。站房为二层楼房,欧洲近代建筑风格,砖石混凝土结构,坐东朝西,南北宽15.98米,东西进深9.2米,高6.9米。附属建筑有仓库、厨房等。1927年7月下旬,聂荣臻奉周恩来之命,来马回岭组织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五师参加南昌起义。8月1日,聂荣臻合同李硕勋、张云逸、周士第等人按照预定计划,率第二十五师第七十三团、第七十五团和第七十四团侦察连从马回岭火车站出发前往南昌,并击败了前来阻止部队行动的张发奎部队,次日与南昌起义部队胜利会师。该旧址于1987年12月被江西省人民政府干部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近年又进行了整体维修。……[详细]
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四师叶挺指挥部旧址
  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四师叶挺指挥部旧址江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九江市区解放军171医院内,原为美国圣约翰中学校长高达德公寓,是一栋坐西朝东的回廊式二层西式楼房,砖木结构,建筑面积224平方米。1927年7月中旬,叶挺率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四师进驻九江,指挥部设在圣约翰中学的这座西式两层楼房内。云集九江的共产党领导人多次在这里召开研究和部署南昌起义的重要会议。26日,叶挺率部从这里出发,乘火车奔赴南昌参加起义。建国后多次维修,1987年12月被江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7月辟设为“八一起义策源地——叶挺九江指挥部旧址纪念馆”。……[详细]
69、朱子祠
朱子祠
  朱子祠 朱子祠:朱子祠为先贤书院主要建筑之一。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应南康府教授熊士伯之请,南康知府张象文创建此祠专祀朱熹。祠中立朱熹自画像石刻,左有张象文《文公朱子专祠碑记》,右有《白鹿洞书院教条》碑刻。作为朱熹纪念馆,室内还陈列《朱熹生平事迹》共九部分。上悬清康熙颁赐“学达性天”金宇匾额,两侧柱联:“列嶂成垣永护考亭之遗迹”、“环溪作泮“遥通洒水之真源”。 报功祠:位于朱子祠西,原称先贤祠、三贤祠。曾先后祀李渤、周濂溪、程颐、程灏、张横渠、陈了前、陶靖节、刘西涧父子及其他有功于白鹿洞书院之诸先贤。作为纪念馆,祠内陈列《白鹿洞书院史展览》共五部分。 ……[详细]
柳山书院遗址
  柳山书院建于半山开阔之地,这里田地平展,水港横斜;周围重山环绕,层峰叠翠,侧连寺院。书院为砖木结构,外体长方形,长约三百八十九米,宽约九十八米。总建筑面积三万八千平方米。四面的墙皆为青砖平砌,前后重屋顶民房式,风火墙内,盖瓦从不同方位向内倾斜。书院内进五重,由外而里,依次为教学区、藏书区、教师宿舍、学生宿舍、生活区等。按当地百姓的说法,书院应该分为三大厅,前厅顺山墙起列分上下二层,楼下每边置厢房八间。由前厅过大天井,登两旁台阶,进入中厅。中厅檐高十点二米。从中厅过两侧之小天井到后厅,后厅为供孔圣人所在,也称为神堂。“文革”时期,柳山书院改作国家粮库。一九七三年粮库拆迁后书院被毁。……[详细]
九十九盘摩崖石刻
  九十九盘石刻在庐山圆佛殿西、登山小道旁。路旁绝壁间,宋、元、明、清以来题刻甚多,约有九十九盘,笔力刚劲,引人入胜,如:“白云天际”、“清虚灵台”、“烟霞深处”、“天半”、“南无佛”、“土地”等,字体不一,笔锋各异,对研究古代书法有重要历史、艺术价值。庐山锦绣谷底有一溪流,名锦涧。溪上横跨一石桥,名锦涧桥。过桥有一路直达天池山顶。小道蜿蜒盘旋,号称九十九盘,系明代主要登山道,故称九十九盘古道。相传明太祖朱元璋所修御碑亭中的御碑,便是经此道运往山上。沿途道旁的峭壁上,石刻遍布。其中,要数欧阳修撰、王守仁书的《庐山高》题刻,名声最大。无论是诗意,还是书法,均堪称一绝。……[详细]
周敦颐墓
  周敦颐墓墓主为北宋理学家,熙宁六年(1073)病逝于九江濂溪书院,葬于离书院五、六里的栗树岭(今莲花镇谭畈村),享年57岁。周原配夫人陆氏、继配夫人蒲氏墓亦葬周两侧。明代--三年(1490),九江知府童潮在墓前建祠、立肖像、置田地供祭祀,墓地时为“江州十景”之一。嘉靖三十八年(1559)巡抚何迁檄知府朱日藩将墓修葺一新,清咸丰五年(1855)彭玉麟、罗泽南、李续宾出资主修,又将墓顶结为龟形约6尺,径1丈5尺。墓前碑碣有明万历李得阳诗碑,彭玉麟修墓碑,罗泽南重修周子墓碑,周生前所作太极图碑等。墓冢“文革-”中被毁,今墓为1992年重修。……[详细]
中共湘鄂赣特委旧址
  1928年秋,湘鄂赣特委派黄茂林同志到地处崇山峻岭4县边界的上奉麻洞砍头坳工作,在周边麻洞、杨家坪、黄港、何家嘴、铜鼓大塅发展了张松发等一批中共党员,成立了特别支部。1930年,中共湘鄂赣特委在麻洞黄家塘成立了中共修铜宜奉边特委,1932年5月在麻洞黄家塘召开四县党代会,到会代表100余名,成立修铜宜奉临时县委。5月下旬,在杨家坪矮子坑召开了修铜宜奉边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到会代表100余名,成立了修铜宜奉4县临时县苏维埃政府。在县委、县苏维埃的领导下,4县人民与敌人展开英勇顽强的斗争,牵制了敌人,巩固和发展了根据地,减轻了湘鄂赣中心根据地的压力。……[详细]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革命军第三十集团军驻地旧址群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革命军第三十集团军驻地旧址群九江市修水县20世纪30、40年代1、国民革命军第三十集团军第七十二军第三十四师第一0一团第一营营部旧址(杭口镇双井村七组虎形陈家大屋):以文物本体为界,东同本体,东南延伸2、02米,南延4.25米,西南延伸1.62米,西延伸6.06米,西北延伸0.69米,北延伸7.64米,西北延伸7.61米.面积:370.6平方米;2、国民党第三十集团军总司令部旧址(义宁镇良塘村):以文物本体为界,东、南、西、北各延伸5米.面积:905.34平方米.……[详细]
海会寺摩崖石刻
  海会寺摩崖石刻,位于江西省庐山区莲花镇龙门沟。在庐山区莲花镇龙门沟左侧的深山大壑中发现的摩崖石刻,是庐山目前发现的唯一一块保存完好的唐代摩崖石刻,距今已有1312年,也是庐山目前发现最早的摩崖石刻。这块摩崖石刻是一块三角形的巨石,正面是行楷“海会寺”三个大字,字行间有“时唐证圣元年乙未岁”字样。据专家介绍,唐代“证圣”系武则天(武周)的年号,只用了一年,“证圣元年乙未岁”即公元695年。巨石背面还有乾隆戊午年(公元1738年)杜畔子撰、余氏书刻的“盘旋石上绿接天,枝枝垂荫半边山,我来独坐清心火,名利两忙总不然”诗。……[详细]
陈宝箴、陈三立故居
  陈宝箴、陈三立故居又称陈家大屋,亦称凤竹堂,是陈宝箴、陈三立的出生地。老屋建成于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由陈宝箴祖父陈克绳所建,一进二重,中开大天井。陈宝箴、陈三立故居位于中国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义宁镇竹塅村,又称陈家大屋,亦称凤竹堂,是陈宝箴、陈三立的出生地。陈家大屋由新旧两栋连成一体,老屋建成于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由陈宝箴祖父陈克绳所建,一进二重,中开大天井。新屋建于光绪年间,为陈宝箴中举后所建。屋前竖立着一堆旗杆石和一对旗石墩,旗杆石为陈宝箴中举后所竖,旗石墩为陈三立中进士时所竖。2013年5月,国务院(国发[2013]13号)公布陈宝箴、陈三立故居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永修望湖亭
  望湖亭坐落在吴城镇北江湖交流的鄱阳湖岸边,其左、右分别有修水、赣江汇人湖内,是登临观景的最佳之地。始建于晋代,历史上屡有兴废,现亭立于高大的台基上,四层三檐四角攒尖顶,亭上琉璃叠翠,翘角人云,气势颇为壮观。登亭远眺,只见江流环带、鄱湖浩淼,渔舟点点,恬然自适,景色清丽。随着气候的变化,景致又各不相同。睛时岚翠如空。波壳粼粼;雨时烟水冥蒙,跳珠飞溅;风时白浪滔天,洪涛裂岸。地址:江西省九江市永修县吴城镇鄱阳湖岸边类型:观景台历史建筑游玩时间:建议1小时门票信息:免费开放。……[详细]
云山革命根据地遗址
  云山革命根据地遗址位于永修县。1928年1月,中共永修县委成立由150余人枪组建的永修游击大队,并决定在云山(今称“云居山”)建立革命根据地,领导人民群众开展武装斗争;8月,游击大队改编为江西工农红军游击第八纵队;10月被敌军围剿而失败。1934年7月,驻扎在杨家岭的永修工农游击大队再度进军云山,并在真如寺开展整训,后于1935年3月再次失败。1935年9月,徐彦刚率红十六师在云山峡坪村遭遇敌军主力。在激战中徐彦刚不幸负伤,留在山中养伤,不久遇害牺牲。现存游击队整训旧址、徐彦刚殉难地遗址等。……[详细]
耀邦陵园
  耀邦陵园在一个山坡上,陵墓坐落在绿树松柏间,面朝着鄱阳湖。耀邦是湖南人,但耀邦参加革命就是从江西起步的,那时候他才11岁,对江西应该很有感情。1955年一群上海知青要去北大荒,当时上海市委说北大荒太冷了,就在南方吧,于是就来到了江西鄱阳湖边上的这个地方开荒建农场。当年时任团中央书记的-邦专程来看望他们,为这里提名“共青社”。-邦成为党中央总书记后1984年又来到了这里,已经发展成一个城镇了,耀邦看了很高兴,提名“共青城”。景点位置共青城富华山(近鄱阳湖)……[详细]
都湖鄱彭中心县委旧址
  都湖鄱彭中心县委旧址1934年10月,红军主力被迫长征后,南方各省的革命形势急剧恶化。1935年6月,田英率部至望晓源开展游击战争,建立中共都湖鄱彭中心县委,任书记;并组建红军都湖鄱彭游击大队,兼任政委,开辟了以武山为中心的都湖鄱彭游击根据地。都湖鄱彭四县中心县委依靠当地人民群众的支援,进行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1937年12月田英率250余人的游击队伍到浮梁接受陈毅同志领导的“瑶里改编”,编入新四军一支队二团三营七连,奔赴抗日前线。都昌县蔡岭镇望晓源……[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