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西省 > 九江市旅游

九江市文物古迹介绍

  九江县日军大屠杀遗址(含陶家垅合墓、曹家垅白骨坑、陈家墩白骨坑、黛山村殉难者合墓)2018年3月,公布为江西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神墩遗址坐落在九江新合乡境内。为配合大沙铁路的修建,经江西省文化厅报请中央文化部批准,省文物工作队于1984年和1985年秋冬季节,组织了两次抢救性发掘,揭露面积共计900平方米,出土各种文化遗物和可复原器物400余件。据两次发掘资料,神墩遗址包含有新石器时代晚期和青铜时代的商、周等三个时期的地层堆积和文化遗物,而周代层堆积较厚,出土文化遗物的早晚演变序列也比较清楚,因而又可分为早、中、晚三期;该遗址文化堆积,前后延续时间达2000年之久。故此,无论从哪个方面考虑,神墩遗址均是江西目前所发现的古文化遗存中之佼佼者,它将为江西考古学文化编年序列的研究和建立,为探索与周围省区古代文化之交流和融合关系,提供十分重要的实物资料和标尺。通过九江神墩遗址的发掘.可以窥知江西古代文化之与周围地区原始文化、……[详细]
  陶渊明墓,坐落在江西省九江市庐山西南的面阳山南坡,北依汉阳峰,南为黄龙山,既满足了他“居止次城邑,逍遥自闲止”的意愿,又呈现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情致。陶渊明于宋文帝元嘉四年(公元427年)9月15与世长辞。他死后,后人称之为“靖节”。故他的墓亦称靖节墓。距原陶渊明祠址仅百余米。从祠至墓地的砖阶沿山坡盘旋而上。墓坐北朝地,长7.9米,宽4.1米,高1.62米,外壳为长形拱顶砖石结构。墓碑首横刻“清风高节”,中间直刻“晋徵士陶公靖节先生之墓”,左有《五柳先生传》、《墓志》二碑,右有《归去来辞》及勒碑人姓氏、年月。该墓系清乾隆元年(1736年)仲秋重建。……[详细]
  日本人旧称领事府,位于市浔阳区湓浦路12号(原湓浦路16号)。第二次-战争后,日本政府为扩大其侵华势力,搜集我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情报,于1912年设立此馆。1925年6月13日,九江人民为了打击帝国主义的势力,声援“五四”运动,曾在日本领事馆前聚众演讲,愤怒冲击了该领事馆,为九江的反帝斗争写下了光辉的一页。该领事馆为砖石结构,俄式两层红色楼房,建筑面积425平方米,门前台阶高1米,台阶以下房基均为麻石结构,顶原为四坡顶,并有顶窗和烟囱,后拆除改加一层楼房,其他均保持原貌。……[详细]
  在赛阳镇东南,石门涧两大溪流交汇地带。据毛德琦《庐山志》载:“出石门涧,由官路稍前,即岳家市,自此可上化城……”。南宋绍兴三年(1133)岳飞将其亲眷安置此地,购置田产、屋宇。明朝正德十四年(1519)宁王朱宸濠在南昌举兵叛乱,攻下九江,岳氏子孙遂逃散,岳园自此荒弃。1997年,相继发现一枚印文为“曾经戎马”的铜印和数处摩崖石刻:“岳氏名园”(楷书,落款为南宋“淳祐七年”)、“牡丹亭”、“石门蒙井”、“枕流”、“漱石”。……[详细]
  九江日本台湾银行旧址位于中国江西省九江市浔阳区滨江路85号,是二战之前台湾银行九江支行的旧址九江日本台湾银行旧址位于中国江西省九江市浔阳区滨江路85号(原湓浦路14号),是二战之前台湾银行九江支行的旧址。1986年被列为九江市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列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1911年11月,日本台湾银行在九江设立分行。1985年后旧址被九江市文联、社联、侨联作办公使用。旧址为砖混二层建筑,面阔24米,进深12米,建筑面积576平方米,坐南朝北,面向长江,建筑风格受20世纪西方建筑复古主义思潮影响。1992年其左侧建江阴宾馆时,房屋东北角墙体出现较大裂缝。1999年对其大修,基本保持原貌,仅二楼阳台有所改动。……[详细]
187、御书阁
  御书阁:又名圣经阁、圣旨楼。始建于南宋,现阁为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南康知府叶谦、知县毛德琦重修,二层正中有“御书阁”竖额。阁中先后藏有朱熹奏请宋高宗御赐《九经注疏》、《论语》、《孟子》;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御赐《十三经注疏》、《廿一史》、《古文渊鉴》、《朱子全集》等书。阁外有柱联:“泉清堪洗砚,山秀可藏书”。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同志曾由武汉来此从事革命活动,住在御书阁。1959年8月,-主席重游白鹿洞,他指着藏经阁说:“我曾在这里住过,当时上面有不少书哩。”……[详细]
188、思贤台
  思贤台 明嘉靖三十年(1551年),江西巡按曹汴在白鹿洞上筑思贤亭,并作《思贤亭记》。文中有:“仰止高山,景行先哲,安得弗思,名以思贤。”思贤台依山而立,为全院的最高点。登台远眺,白鹿洞书院历历在目,美不胜收。……[详细]
  岳母墓岳飞母亲姚太夫人墓,座落在庐山西麓,九江县城西2公里的株岭山。这里三面环山,一面开阔,形似卧虎,因此名之“卧虎0尾”。岳母,母教典范、妇女楷模、国家危亡之秋、励子从戎、教子“尽忠报国”,世尊贤母。晚年随飞军中奉养,于绍兴六年(公元1163年)春病逝鄂州(今武昌),宋高宗赐葬今址。墓区原有宋明时期所建的祠、亭、殿、宇等设施,大都毁于兵。唯姚太夫人墓,累世修葺,至建国后保存完好,1959年列为江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了发掘历史文化遗产,加强爱国主义教育,1996年春,九江县委、县政府投资200余万元,征地30余亩,在墓地原祠遗址上,按明清建筑风格修复了叠翠亭、享殿、岳母祠、仪门、石人石马等设施,并增设照壁。祠(殿)内有岳母、岳飞塑像,供游人祭祀。该处已被列为九江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庐山……[详细]
  武陵岩日出 在武陵岩之巅迎日出,可一饱高山观日出的雄伟壮观景象。武陵岩观日出因其高远在尚未规模开发建设处,需于前日抵达山顶,次日早晨观赏。适时,一眼望云,重恋叠嶂之处,薄薄的晨雾,更为其增添一分娇媚,远处山峰对峙,一-霞镶嵌其中,霞光自然柔和的晕染着浅兰色的天空,随后在那-霞与云层交接之处露出一小段暗红色的圆弧,如火球般的太阳慢慢地带着橙黄色的光环,热情向大地倾泻,暗红、朱红,圆弧半圆一一颜色越来越鲜明,形状越来越完美,让人不禁欢呼喝彩,为那积聚已久得以迸发的力量而喝彩。 ……[详细]
  武陵林涛 武陵岩景区以大面积茂盛的天然阔叶林为主,海拔700米到1300米,约 700公顷的区域中大部分都是天然阔叶林,其构成树种以壳斗科、杜英科、山茶科、金缕梅科等植物为主,远观之,如一片翠绿的生命之涛,池涌澎湃。自山底而上,阔叶树林,层层叠叠,郁郁葱葱。适时,入得林中,可听鸟鸣虫唱,流水潺潺之声,或秋日,漫山遍野,时令鲜果令人垂涎欲滴。春天,万物复苏,嫩绿新妆充满朝气,百花怒放,杜鹃闹春,竹笋拔节,春揽山岩,烟雨迷蒙、云海晨雾。使人感觉春的神秘和变幻无穷。宜踏青、赏花、观笋。夏天,世外酷热难耐,这里绿影婆娑,凉风习习,林涛阵阵、万木竞翠。身临其境,清凉的山风沁人肺腑,凉爽舒心;林中润而不湿,温而不燥。秋天,气爽林清,使人精神倍增。秋景写生,秀色可餐,满山红叶,目不暇接,漫山野……[详细]
  茅湾碾米作坊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彭泽县茅湾村。彭泽县文物部门2004年进行文物普查时,在这个县马当镇茅湾村发现一处至今逾两百年的碾米作坊遗址。遗址整体占地面积36平方米,由碾轮、碾槽、碾柱三部分组成,均为上等红砂石磨制而成。碾轮直径110厘米、厚10厘米、高126厘米,槽深40厘米。碾柱上下为方形,中间为圆形,高126厘米,直径22厘米,碾柱上方凿有监督使用的村民公约。据茅湾村村民介绍,这个作坊每次可碾稻谷200多公斤。考古人员认为,如此大型的碾米作坊被完整发现,对研究清代的农业生产方式和生产力发展很有价值。……[详细]
  锣鼓洞石亭建于清代1857年。《重修锣鼓洞石亭记》是这样记载:锣鼓洞石亭倚秀岭,傍清源,因溪流湍急,轰然作响,似锣鼓之声交响轰鸣。故称为锣鼓洞石亭。始建于清代咸丰七年,(公年前1857年)据“《河鼓涧石亭记》载此亭乃当地葛姓村民集资而建。内外心八柱,周遮盖履檐,角作牙玑状,皆砌于石,无土无木,亭高二丈,长一丈七尺,宽一丈三尺,石亭顶部原有石花瓶,瓶上有一石鸟,头向平源尾巴朝罗溪,有人理解为:吃平源,富罗溪”。1951年有人以枪击毁。1990年前后又两次遭文物--者毁坏,2006年12月罗溪乡党委政府、视为文物加以保护,亦为开发旅游,出资六千余元维修,使得锣鼓洞亭旧貌换新颜。历史已远去,先人已作古,但这座无一土一木,全用整块条石搭建起来的建筑,是先人们智慧的结晶,是留给后人一笔宝贵的遗产。……[详细]
  中共湘鄂赣省委省苏省军区上衫旧址群包含少共湘鄂赣省委和少年先锋队总部旧址、湘鄂赣省总工会旧址、湘鄂赣省反帝拥苏大同盟旧址、湘鄂赣省临时法庭、湘鄂赣省互济会、湘鄂赣省妇代会旧址、湘鄂赣省无线电台和石印局旧址、湘鄂赣省兵工厂旧址。……[详细]
  画坪湘鄂赣省委省苏省军区旧址群包含画坪中共湘鄂赣省委湘鄂赣省苏省军区旧址、湘鄂赣省互济会旧址、湘鄂赣省医院旧址。画坪湘鄂赣省委省苏省军区旧址群,位于修水县古市镇画坪村的坪上自然村,由近二十栋房屋构成,大多因年久失修濒临塌毁。在1934年5月初的第五次反“围剿”期间,湘鄂赣省委书记陈寿昌、省军区司令员徐彦刚率领省委省苏省军区机关和红十六师,由万载县仙源乡突围辗转来到修水县的画坪苏区。5月底,湘鄂赣省委省苏机关再次突围转移至修铜宜奉边界的龙门山区。在此次突围中,红十六师师长高咏生在画坪附近的全丰镇半坑村壮烈牺牲。1959年7月,修水县人民委员会在坪上屋挂牌予以保护和纪念。……[详细]
  山口秋收起义建军编师会议遗址原旧址所处位置为山口万寿宫,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万寿宫于1973年被洪水冲毁,仅剩遗址立碑纪念。1927年原本准备参加南昌起义的队伍国民革命军第四集团军第二方面军警卫团、平江工农义勇队、浏阳工农义勇队因为没有赶上起义分别集结在修水和铜鼓但是他们随时会面临国民党反动派的追剿。面对这个情况,根据上级指示:在8月底9月初,三支部队的负责人在修水老镇山口举行建军编师会议,史称“山口会议”。会议决定:三支部队合编为一个师,为避免敌军追剿,合编后部队对外仍打着国民党的旗号称“江西省防军暂编第一师”,实际上是灰色旗号下的一支红色武装。师部设在修水县城,师长余洒度,副师长余贲民,参谋长钟文璋。一师下设一三两个团,驻修水的警卫团被编为一团,团长由钟文璋兼任;驻铜鼓的浏阳工农义勇队被……[详细]
  黄龙寺塔墓群(含慧南塔墓死心塔墓祖心塔墓等塔墓群、黄龙寺僧浴池、黄龙寺上天梯古道)九江市修水县黄龙乡黄龙村宋保护范围:1、慧南塔墓、祖心塔墓、死心塔墓(黄龙村黄龙寺周边):以文物本体为界,东向外延伸17.14米,南向外延伸2.34米,西向外延伸3.11米,北向外延伸0.66米.面积:509􀆰24平方米;2、黄龙寺上天梯古道(黄龙村):以文物本体为界,东、西各向外延伸10米,南延伸1.96米,北延伸5.41米.面积:3488.37平方米;3、黄龙寺僧浴池(黄龙村翠云洞下方):以文物本体为界,东、南、西、北各向外延伸5米.面积:371.62平方米.……[详细]
  中共湘鄂赣省委、省苏维埃政府旧址位于修水县上衫乡上衫村。1931年3月,中共湘鄂赣特区委在修水上衫宫选屋成立,同年7月初,中共湘鄂赣特区委根据中共中央将各苏区党的特区委统改称省委,使之成为地方党部与中央之间的一级经常性组织的规定,在浏阳县东门楚东山召开湘鄂赣边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到会代表200余人,会期10天。大会讨论并通过了各项工作决议案,选举产生了中共湘鄂赣省第一届委员会,李宗白任书记。全省下辖36个县,其中江西20个,湖南7个,湖北9个。省委成立之初,机关驻浏阳东门乡楚东山村,8月迁平江长寿街,9月再迁回修水上衫宫选大屋。中共湘鄂赣省委成立,使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的成立成为必然。9月23日,湘鄂赣省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在平江长寿街天主堂召开,会议期间,因遭敌机轰炸,又迁上衫宫选大屋继续召……[详细]
199、香火桥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修水香火桥位于修水县渣津镇,年代为宋,2006年12月,公布为江西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200、湾里桥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修水湾里桥位于修水县黄港镇,年代为宋,2006年12月,公布为江西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