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西省 > 抚州市旅游

    抚州市文物古迹介绍

      太学师墓(揭重熙墓)位于临川区揭家村,类别为抚州市。太学师墓(揭重熙墓)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相山道观遗址位于江西省崇仁县相山顶峰,始建于南宋,祀祭的是梅福、栾巴、邓紫阳和叶法善四位现实生活中的凡人,梅、栾为官关心百姓疾苦,邓、叶通晓阴阳地理,率领百姓修渠筑堰,俱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与一般道观祭祀虚无缥缈的仙人有很大的区别。相山道观新殿遗址占地面积近5538平方米。相山道观全部由石头砌成,分4个层级,每一层级都是四方形。山门上刻有4个斗大的合体字,拆开来念应为“相山天共,巴陵道岸”。进入山门,有多处石刻,右边一块3平方米左右的巨石上密密麻麻刻着近20列文字。新殿主建筑为万福宫,有四座大殿,四幢厢房,总建筑面积近2000平方米。新殿东北角有一块巨大的棋盘石,南北两面各有一块大石,犹如两把石凳。相山道观遗址建筑十分奇特,遗址全部是用不规则的乱石砌成,大小石头之间没有用泥浆、石灰或任何材料……[详细]
    403、万魁塔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万魁塔位于抚州城西北约10公里的金石山,是一座雄伟壮观的古塔,也是临川境内保存下来的唯一古塔。始建于明万历年间(1610),清乾隆已亥年(1779)塔顶倒塌后多处剥蚀,到道光已亥年(1839年)进行重修,因而使这座古塔保存至今。属抚州市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江西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此塔六面七帘,层层飞檐,高41.58米,腰围31.68米,棱角相称,层次分明,像一钢锏倒立塔。塔底用红麻条石砌成,第二层正南面嵌着一块青绿色石匾,匾上刻“万魁塔”三字。塔身用青砖砌成,显得朴实、古雅。塔内设有左上右下两道台阶呈螺旋型拾级而上,互不碰合,直至五层,五层之上为0-,供人游览远眺抚河之水及抚州羊城景观。塔顶呈圆形,以铜片嵌之,别生光彩。塔各层之间均有一个略呈拱形的洞门,外部青砖飘檐,顶端镶有六只兽形鹰嘴……[详细]
      白浒窑遗址为抚州市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和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临川区红桥镇白浒窑村东南700米的白浒渡,故名“白浒窑”。烧造年代为南朝至宋代,是我国江南古陶瓷生产史中的重要链环之一。1950和1960年,白浒窑在江西省博物馆文物调查工作中被发现。经过实地调查,白浒窑遗址绵亘2公里,包括毛家村、一甲村与二甲村。整个窑址除有几座遭到破坏外,仍有七座较为完整。废墟上散布的瓷片、窑具等遗物甚多。这些瓷窑在白浒窑毛家村《白浒毛氏族谱》的南宋绍兴五年(1135)旧序记载中可得到印证:“宋元丰元年(1078)毛姓氏迁来此地一日出游汝西,车过浒渡,……而问曰:‘斯何地也?’当地人答曰:‘白浒渡,又曰白浒窑也。’”证实该窑早在北宋之前就已存在。事实上,早在唐代,临川白浒窑就颇具规模。白浒窑与丰城罗湖窑在隋……[详细]
      临川古镇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涛涛江水穿城而过,江面上是久负盛名的文昌桥,桥边不远的灵芝园汤家山上,是一座汤显祖和他原配夫人吴氏及继室夫人赵氏、傅氏的合葬墓。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临川知县江召棠曾进行过一次大修,并在墓碑上撰一联:“文章超海内,品节冠临川。”解放前夕,墓地几遭夷平。1957年曾进行培修,“文革-”中又遭破坏,1982年10月迁址人民公园。现在,这里成了文人凭吊、学者瞻仰的名胜之地。汤墓原址被列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汤墓占地5000平方米。迎面一座四柱牌坊,两边连接着逶迤绵长的汤墓围墙。青白两色的围墙高不过1米多,且墙壁多用镂花雕窗,更使墙里墙外,视野开阔,与汤氏“平生爱好是天然”的性格相吻合。特别引人注目的是,汤氏的代表作“临川四梦”的戏文图像就镌刻在围墙的四块墨玉石上。戏……[详细]
    406、董裕墓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董裕墓,董尚书墓,位于流坑古村乌江上游的乐安县招携镇鹿源村白鹤形山上。明代墓葬。江西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单位。此墓由工部施工,礼部验收,有皇帝“敕葬”碑刻。墓前有大条石叠起的神道,两旁有石吏、石马、石羊,保存尚好。登上九级台阶,有三块大石碑,中间是“明故资政大夫、刑部尚书、赠太子少保董扩庵先生墓”碑,由吏部尚书、大学士新建张位题写,墓之上端,则立有四围雕满龙云图案的神宗皇帝“敕葬”石碑。……[详细]
      慈竹世家总门坊,即北宋著名地理学家、文化家乐史家族总门,位于崇仁县三山乡乐家村原村头,座北朝南,砖石结构。据考,乐史在四川陵州做官时曾写过五言《慈竹诗》,初刻于陵州。全诗五段四十韵,抒发父慈子孝之情,希望乐家子孙繁衍兴旺,世代科弟致仕。自此以后乐史及其后裔均以“慈竹”自喻。所以,乐史家族总门号称“慈竹世家”。此建筑对于研究乐史及其家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详细]
      崇仁天主堂,位于巴山镇胜利社区辖区,县人民医院内。教堂的正面面向县人民医院的宿舍及住院部,左侧是县人民医院的门诊部。1910年(宣统二年)建,教堂为西洋哥特式建筑,教堂外型以尖拱、尖顶为合成要素,用青砖精工细砌而成。整个教堂,风格典雅,巍然壮观,占地面积约726平方米。教堂内拱顶骨架筋从顶部向四周散射,犹如空顶覆盖着整个内部空间。此建筑对于研究崇仁天主教文化及其建筑具有意义。……[详细]
      壳子巷双峰第民居位于荆公路办事处壳子巷3号,年代为清。2023年8月,被公布为抚州市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文物本体滴水檐为界。……[详细]
      少共国际师遗址位于桃源乡袁坊村委会铁溪村小组,为一处清末民初的建筑,旧民居建筑占地约156.980平方米。外墙上用石灰写着“少年工农红军少年先锋队”,标语字迹高约0.62米,长约6.09米。在中国工农红军的建军历史上,曾经建立过一支唯一的“少共国际师”,这支部队成立于1933年8月,按照共产国际“少共国际师”的模式组建,全师平均年龄18岁,最小的年仅14岁,是红军的一支主力部队,人数最多时达一万余人,累建奇功,虽仅存一年零164天,但其指战员一直是我军骨干,有23人成为开国将军,其中1955年授衔上将、著名歌曲《长征组歌》的词作者肖华就是这支部队的第二任任政,时年年仅17岁。对于研究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共县委、县苏维埃政府”的成立、发展和革命斗争情况,起到了重要的历史价值。……[详细]
      丰古城是江西省古建筑保存最完整、古城肌理最清晰的明清古城之一,其文化底蕴深厚,具有重要的文物保护和历史研究价值。古城内集中了望仙桥、攀桂坊、盱江西路、盱江东路等4处省级历史文化街区,2018年南丰县公布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南丰古城拥有1630余米的明清古城墙、161处文物保护单位、200余栋明清古建筑,保存了自唐代以来各朝各代的历史文化信息,有唐代的寺庙、宋代的壕沟、元代的里坊、明代的城墙、清代的民宅、民国的商铺,承载了赣闽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具有两地文化的特征,表现鲜明。(含崇秀门、文明门、上水关、下水关、城墙)……[详细]
      “理学名家”总门坊位于河上镇汗上村委会周坊村小组,为明代理学家、教育家——吴与弼后裔所建,该建筑建于清代。吴与弼字子傅,号康斋,莲塘小陂人(河上东来),生于公元1391年,死于公元1469年,享年79岁。在历史上,吴与弼的理学成就和治学影响非常大,不仅形成了以他为代表的“崇仁学派”,而且其学生陈白沙在“静观涵养”思想的指引下,开创了“白沙之学”、胡居仁在“笃志力行”思想的指引下,开创了“余干之学”。受到了学生深深的敬服。明朝天顺元年,英宗皇帝朱祁镇复位,授吴与弼“左春坊谕德”。吴与弼在教书育人方面的显著特色,就是他的教学方法是“耕读”,开创了一代教学新风。“理学名家”总门坊,对研究吴与弼思想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详细]
      崇仁县人民会场位于巴山镇广场北路南100米,该建筑始建于70年代初,占地1500平方米,建筑风格庄严典雅,富有民族特色。木构架屋顶,砖柱,主楼为两层,观众席分为两层,可容纳1000多名观众。近300平方的舞台,可同时容纳100名演员。人民会堂是我县70年代标志性建筑,它也曾有过辉煌,是县委、政府重要大型会议举办的场所,更是崇仁百姓的绚丽舞台。……[详细]
      下关中革军委会议旧址位于广昌县头陂镇。1934年4月29日晚,中革军委在此召开各军团主要领导会议,讨论反对第五次“围剿”行动计划。参加会议有的:博古、朱德、顾作霖、伍修权、彭德怀、杨尚昆等二十多人。彭德怀的“崽卖爷田心不痛”就是在此提出的。建筑为清代砖木结构,有上下两厅,封火山墙,凹形八字大门。……[详细]
      益王家族墓群,位于江西省抚州市南城县洪门镇洪门岭。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万历二十九年(1601),洪门、岳口被划定为益王家族墓区。洪门墓区上至徐田、庄上,下至铺前,方圆20里。据南城县志介绍,益王家族墓群为明代皇帝朱见深之子益端王系墓葬区,包括益端王朱祐槟、益庄王朱厚烨、益恭王朱厚炫、益末王朱慈炱及其子孙的历代墓茔。这些王墓的墓室是规模宏大的“地下宫殿”,有的为砖室结构,有的为石灰结构,上面盖以数吨重的石板,再用石灰糯米汁浇浆封固,墓前设神道及神道碑,神道两旁竖有文武官吏、石人石马。还筑有护墓围墙,竖有“益王墓葬地方,百姓不准在此葬坟放牧狩猎”的禁牌,设有专人看管。洪门明代益王墓群在20世纪70年代被发掘,出土器物中,除一批金、玉器之外,还有全副仪仗俑110件,为研究明代藩王礼制规模提供了珍贵……[详细]
      大湖坪整编旧址位于乐安县湖坪乡境内,1935年5月7日至7月上旬,红一方面军在湖坪、善和等地进行了一次重要的军事整编,即“大湖坪整编”,国宝公祠和旁边的操场即为红三军团主力的驻地和练兵场,彭德怀、萧克、张震、江渭汉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住该祠堂。在这里红一方面军成立了“东方军”,进行了东征誓师大会,红三军团兼东方军总指挥彭德怀传达了“筹款百万、-千里”、“把红旗插到福建去”等东征指示,红一方面军总政委-在会上作了动员报告。虽然大湖坪整编受“左”倾错误路线影响,但在党史、军史上仍是一次重大历史事件。该祠为五进式,宽23米,纵深90米,总面积为2000余平方米。与总教节祠、子祥公祠并排相连,始建于乾隆辛西(1741年),后经过重修。祠前建立文献石牌坊与围柱石板十分壮观(牌坊后毁于文革,只留下……[详细]
    417、碧涛庵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碧涛庵是麻姑山上一座古庵,建于康熙六年,它是在宋代工部尚书何异的“何氏山房”旧址上建造的庵堂,距今已有340多年。……[详细]
    418、仙都观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麻姑山仙都观也称麻姑庙,1992年重建,整个园林建筑占地万余平方米,是一座典雅、古朴的仿古建筑群,主要建筑有三清殿、元君殿、偏殿、被誉为“天下第一楷书”的颜真卿《麻姑山仙坛记》碑亭以及来自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和澳门、新加坡、日本等地名家手迹的200米长的书法碑廊。麻姑山位于江西南城县西,离城约十余华里。这里山势秀丽,万木葱笼,鸟语花香,物产丰富,不仅有奇特壮观的飞瀑“玉练双飞”,还有千古流芳的“鲁公碑”,著名的“半山亭”、“仙都观”、“神功泉”、“龙门桥”、“丹霞洞”,仙境依然,故《名山志》上说“中国有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分布在九州四海,唯独麻姑山,既有洞天,又有福地,秀出东南。”据《云笈七签》卷二十七《洞天福地》记载,麻姑山为道教三十六小洞天之中的“第二十八洞天”,名曰“丹霞洞天”……[详细]
      塅家车节孝坊,位于河上镇塅家车村东边村口,始建于清代光绪四年,牌坊为一间二柱三楼式,保存非常完整,历经130余年未作维修。各楼戗角,额枋雀替及定坊斜撑均完好,非常罕见。牌坊雕刻细腻,形像逼真,质朴高雅,浑厚潇洒,内容有戏曲人物故事、花草、鸟兽,主要采用浮雕、透雕、圆雕等手法,雕刻技艺精湛,体现了清未当地的建筑风格和雕刻工艺水平。坊上字碑刻有“赐进士出身工部虞衡司郎中加三级臣谢阑生之妻陈氏节孝坊”及建坊人名号、年代、步骤,完整地展现了清代牌坊的制度格式。牌坊旁还有一口古井,井圈上刻有“松江村古井”,井水清澈见底。塅家车节孝坊是抚州市少有的精品佳作,具有较重要的历史文化艺术科研价值。……[详细]
      金溪明代牌楼门(含蒲塘名荐天朝牌楼、小耿南州高第牌楼、澳塘大夫第-文光牌楼、孔坊圣裔门楼、黄通忠义世家牌楼)……[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