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河南省 > 周口市旅游

    周口市文物古迹介绍

    宁平故城
      宁平故城位于郸城县宁平镇。年代为战国至晋。 2016年1月22日宁平故城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李之龙革命活动旧址
      李之龙革命活动旧址时代:1922年地址:淮阳县东清廉街1号一中院内……[详细]
    扶沟城隍庙
      扶沟城隍庙位于扶沟县城关镇昌盛路西段。年代为清。扶沟城隍庙是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苗集东岳庙
      苗集东岳庙位于淮阳县齐老乡苗集村。年代为清。 苗集东岳庙是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吉鸿昌碑林
      1996年,扶沟县书法协会副主席.县政协委员李仰勤先生退休后,在家乡吕潭镇将军故居旁创建了“吉鸿昌碑林”.初由李仰勤自筹资金二万元投入筹建,购置碑坯,向全国书画名家和著名人士征集碑文书画作品,刻碑二百多通.其举动得到县文联大力支持,在《泛区文艺》上给以报道并印发征集碑林作品广告后,引起社会各界重视.吕潭乡党委和乡政府号召全乡广大群众向碑林筹建处募捐资金十多万元,并划拨上地三亩以供碑林座址.到1998年上半年止,已刻成300多通,内容有吉鸿昌将军遗墨,如为纪念辛亥革命死难烈士题写的魏体“国魂”和就义诗(李仰勤书丹),也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题词,还有著名书画家的书画精品.吉鸿昌碑林建成后,不仅成为宣传吉鸿昌梢军英雄事迹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阵地,而且构成为烈士家乡的一个旅游景点.对两个文明建设起到了……[详细]
    吉鸿昌烈士故居
      著名抗日民族英雄、优秀共产党员吉鸿昌,字恒立,名世五,1895年9月18日生于吕潭乡吕潭古镇。1934年11月24日被蒋介石杀害于北平,牺牲时39岁.英年被害,斗志未酬,给党、国家、人民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吉鸿昌将军一生坚持抗日救国.兴办家乡教育,留下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现存的吉鸿昌故居、吉鸿昌学校就是将军留给后人的无可比拟的精神和物资财富.1895年初,吉鸿昌的父亲吉筠亭,过继给近门叔叔吉大奶家,住吉大奶两闸草房.同年9月18日,吉鸿昌就诞生在两间草房里.那两间草房,位置在学校偏南一点的吉家老宅里.1931年,吉鸿昌的父亲吉筠亭在开封因病去世,灵柩连夜从开封运到吕潭,就停在两间草房里.为了便于各界人士吊唁,吕潭的父老乡亲连夜动工,在紧挨学校的东边,盖起明三暗五五间正房,东西厢房各6……[详细]
      石牛台遗址石牛台遗址位于城东12公里葛店乡石牛台村。据勘查,为新石器时代遗址,1962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陈州府志》载:“昔有人发此得石牛因名。”魏肇峙《淮阳古冢考略》说:“石牛台乃唐程鲁公韩夫人之墓,有志石可证,台北里许程庄其后裔也。”……[详细]
      位于老城乡骨头冢村西200米。骨头冢因冢内出土大量古骨而得名,遗址呈不规则长方形土台,现存冢长60米,南北宽20米,文化层高10米,遗址土台四周已成断壁,从四周断壁层次查看,文化层次清晰可见,发现有灰坑、红烧土居住面,陶窑等遗迹。从出土文物黑陶、罐、扁状三角形足、折腹盆、腕、鬲足等考证,属龙山文化。1963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相传,汉代王莽追杀刘秀时,刘秀曾在此停留,后人在冢旁建龙台寺庙一座,亭子3间,塑像2座,终年香火不断。……[详细]
      鲁台遗址鲁台遗址位于城东南31公里鲁台集。据勘查为新石器时代遗址,1962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相传春秋时鲁人秋胡,仕于陈居此,每思家常登台以望鲁,故称望鲁台、秋胡台。《乐府解题》说,“鲁”有秋胡,纳妻五日而官于“陈”,五年后乃归。未至家,路见一采桑女,美,下车戏之曰:“力桑不如见国卿,今吾有金,愿以与夫人。”妇曰:“采桑力作,以奉高堂,不愿人之金。”秋胡至家,妇人见调戏她的竟是自己为官在外、五年未见的丈夫,怒而投沂水而死。后人哀之而赋之“秋胡行”。后人的后人又依赋编成戏曲《秋胡戏妻》。汉·刘向也将之收入《列女传》。……[详细]
    150、华佗冢
      沈丘县有个村叫华佗寺,村后靠沙河。沙河岸边有个冢,叫华骨冢。传说,东汉末年名医华佗就埋葬在这里。东汉帝(公元147—公元167年)年间,项县(即项城县)一带瘟疫流行。正巧华佗带领樊阿、吴普几个徒弟,游乡行医经过这里。他们来到东小楼村、西小楼村时,正是这两个村的瘟疫流行得最厉害的时候。华佗和几个徒弟商量,一定要急救这两个村的病人。东小楼是个穷村,大部分患病人家无钱买药。华佗和他的徒弟们就用土方,挨家挨户给病人熬药治病。华佗真是“妙手回春,药到病除”,很快东小楼的瘟疫就被他们治下去了。与时同时,西小楼有几户有钱人家,开始不相信华佗他们的土方能治病,请来了巫婆、神汉焚纸烧香送瘟神。十几天过去了,西小楼的瘟疫不但没有送走,反而愈演愈烈。西小楼的人眼见东小楼的病人,服了华佗的药治好了病,再也不相信巫婆……[详细]
      司城贞子阁位于城外东南隅三官庙村,1988年,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该阁址原为三元宫,是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创建。清乾隆十年(1745年)将大殿改为陈胡公祠,以司城贞子配享,建司城贞子阁。现存二层楼房3间,青砖素瓦。《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遂至陈,住于司城贞子家。”司城贞子为春秋时陈国大夫,贞子是谥号,名失传。……[详细]
      赵腰庄遗址赵腰庄遗址位于县城南刘振屯乡赵腰庄村内。1984年文物普查时发现。面积1.19万平方米,文化层深3米至5米,出土文物有龙山文化时期的折沿敛口罐、平底碗等陶片。遗址基本与地平面一致,地平面以下半米即为文化层。上部有汉代墓葬,征集有汉代日光铜镜、灰陶罐等。1988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岔河遗址岔河遗址位于县城东北黄集乡岔河村内,西临黑河。1981年文物普查时发现地表1米以下为龙山文化遗址,面积约2000平方米,文化堆积层厚约1米。出土文物有平底罐、浅盘豆、侈口碗等。遗址上部为东汉墓群。1988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蒋台遗址蒋台遗址位于县城东北临蔡乡曹楼村南500米处,是一处大汶口、龙山时期文化遗址,1978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遗址由灰土堆积而成,高6米,面积2444平方米。已发现大量的陶、石、骨器,能辨出器形的有大汶口文化时期鸭嘴型鼎足、陶钵,以及龙山文化时期的钵型鼎、深腹罐、平底碗及石斧、石凿、骨锥、骨凿等。遗址上部发现有汉代墓葬,用子母小砖券成。据民国5年(1916年)《淮阳县志》记载:“蒋家冢在城东北二十余里,俗呼蒋家台。”遗址原占地2万平方米,高6米至7米,左侧有一小冢。冢前树有一碑,当地传碑文为“蒋干之墓”,蒋台之名由此而来。……[详细]
    155、八步桥
      八步桥八步桥位于县城东北隅八步桥村,八步两座桥,今桥尚存。八步桥一侧的三大士寺院,香火连绵不绝,每逢农历初一、十五,善男信女们更是纷至沓来。……[详细]
      玉皇阁遗址位于太康县城西北17公里的高贤乡玉皇阁村北侧。2006年周口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玉皇阁遗址是一快高地,南北长380米,东西宽240米,总面积91200平方米。有一条东西大路横穿而过,将遗址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部断崖处暴露有灰坑,文化层厚约2米。玉皇阁遗址的陶器,灰陶多,器形大,器壁厚,有地方特色。陶质为泥质夹砂灰陶,也有泥质红陶。纹饰有绳纹,附加堆纹、蓝纹、粗绳纹、细绳纹。从陶器的形纹饰特点看,玉皇阁遗址属二里头文化,商周文化遗址。……[详细]
      汲黯卧治阁位于县城招待所院内,是为纪念汉代淮阳太守汲黯而建。《史记·汲郑列传》载:“乃召拜黯为淮阳太守。黯伏谢不受印,……上曰:‘吾今召君矣,顾淮阳吏民不相得,吾徒得君之重,卧而治之’。黯即辞行……黯居郡如故,淮阳政清……七岁而卒”。后人为了纪念这位正直的名臣,就在此建阁五间,悬额:“卧治阁”。原建筑已无存。《开封府志》载:“墓在陈州东四十里”。今县城东北四十里有汲冢,即汲黯墓。……[详细]
    158、姬僚塚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姬僚塚位于沈丘县北杨集镇王郝庄村,年代为汉。2022年6月,周口市人民政府公布其周口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高寺镇黄冢遗址位于市区南26公里黄冢村东北,原为丘形高地,现在黄冢村学校建其上,地表遗迹无可考证。依据钻探情况,遗址文化层深22米,东西100米,南北65米,面积6500平方米,遗址上层为汉魏文化层,下层为商周、龙山文化层,采有商周陶器、龙山陶器、汉代遗物即豆、鼎之类。……[详细]
      刘国权故居位于鹿邑县高集乡枣园村,年代为清。2022年6月,周口市人民政府公布其周口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