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河南省 > 安阳市旅游

    安阳市文物古迹介绍

    瓦岗军点将台遗址
      瓦岗军点将台遗址位于瓦岗乡瓦岗村东北半公里处,面积约1334平方米,高约2.5米。遗址附属文物有大铁斧、石槽、水井。1973年于此设立保护标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史书介绍,隋朝时候,瓦岗紧邻黄河。因为黄河多次泛滥,使这里沙丘起伏,草木丛生,芦苇遍地,人烟稀少,既便于隐藏又便于出击。此外,瓦岗北与黄河的白马渡口临近,南与通济渠相望,进退方便,易于攻守,堪称军事战略要地。当时的农民起义军为了自卫和聚集力量,便在瓦岗筑了一个方园二十余公里的“土围子”故称瓦岗寨,沿袭至今。……[详细]
    林州崇善寺
      林州崇善寺位于林州市河顺镇北一里处的上庄村,唐永昌(689年)年间建,经宋、元、明、清历代多次重修。原建筑规模宏伟,现遗喇嘛教式石塔一座,建于明朝成化年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林州崇善寺塔位于林州市东北15公里上庄村崇善寺旧址。寺建于唐,今已无存。塔建于明成化年间。为覆钵喇嘛石塔,高16.8米。下为石砌双层束腰须弥座,雕仰覆莲、卷草花卉、托塔力士等图案。塔身南面壁门,内有塔心室,室内须弥座雕刻三世佛。室内东壁侧立有清顺治六年(1649年)《重修浮图石佛碑记》载“崇善寺古刹也,殿左浮图七级,创自大明成化间,中间有石佛三尊,年代久远”。塔身之上为两层须弥座,再上为十三天,塔顶宝瓶不存。……[详细]
    黄华中寺
      黄华中寺位距上寺下边,背倚争秀峰,创建于民国九年(公元1910年)。山门前石台阶共重108级,犹如登天阶梯。翠柏笼罩,白杨参天,环境幽雅,诗云:“万仞峰尖插紫霄,来游步步觉山高。飞仙云外舒长啸,远指天香袭锦袍。”该寺院有大佛殿和东西配殿,大佛殿为硬山顶,殿前石柱有联,上联为:“滂水浅泗青霭白云笼碧玉,”下联为:“临风顾盼丹崖翠壁舞黄华”,妙语生辉,歌颂了黄华倚山滂水、蓝天白云、丹壁翠岭的神秘灵秀之气。内塑千手千眼观音佛。左为普贤菩萨乘象,右为文殊菩萨乘狮。……[详细]
    永安寨遗址
      永安寨遗址位于安阳殷都区南士旺村西约1公里的一块高台地上,遗址平面为椭圆形,东西长约100米,南北宽近50米,总面积约5000平方米。在永安寨遗址中,有较大的灰坑、袋状窑穴、数目众多的半地穴式房屋基址等遗迹后人大量的陶片、红烧土块、石器等遗物。从采集的遗物观察,此遗址的上限为龙山期,下限可以延至西周及战国时期。 永安寨遗址在2004年11月19日被公布为安阳市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在2006年6月8日被公布为河南省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85、天锡殿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锡殿
      天锡殿位于万古乡古村,建于清咸丰八年(1858年)。当时,古庙院内还筑有玉皇阁、千佛阁、盘古二楼、转转楼、关爷殿、泰山殿、米神殿、钟鼓二楼、吉神庙和东庙和东西廊房等建筑,现仅存天锡殿。殿为歇山顶,青砖砌墙,木结构,有12个大明柱,柱上有斗拱。房顶上是青、黄琉璃瓦。殿南北长12.8米,东西宽10.4米,高7.2米。殿南边有香房、弮棚顶、八个石明柱,上有雕刻。门脸前边房檐下有透花木雕。民国年间,当地群众曾经捐款修葺。今西墙倒塌,房顶琉璃瓦残缺甚多。……[详细]
    九华山庙
      九华山庙,位于许家沟乡下堡村西北。山上有古庙建筑。庙宇坐北朝南,外砌石垣。大部分建筑毁于1949年前,现存石券洞室较为完整。庙后绝壁上有1天然石洞,名为黑龙洞。深约80米,宽约2米,高2.5米。庙内现存清代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九华山碑记》、嘉庆十四年(1809年)《重修碑记》、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九华山重修庙宇碑记》及无年代的《九华山龙脉山水论》、《九华山庙宇垣山门论》等碑刻。据考查,庙宇建于明末清初。属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汤阴玄帝庙
      汤阴县玄帝庙,位于汤阴县城东15公里菜园镇东街,北临汤河,东靠鹤台公路,占地500平方米,建筑面积250平方米。建于明代嘉靖年间,清代乾隆五十六年重修,现存山门、大殿、玉皇阁等十五间古建筑,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据现存的碑文记载:“玉皇玄帝创自前明嘉靖……”,“大清乾隆五十六年重修”,原菜园东街小学曾使用。历经几百年沧桑,玄帝庙古建筑保存基本完好,对研究我国古代建筑风格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是来汤阴旅游的人们经常观光游览之地。……[详细]
    林州文庙
      林州文庙,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人民路北侧市委招待所后院,关于林州文庙的历史,据现有史料记载,最早可追溯至北宋时期。《宋史·王猎传》载:“仁宗年间,参知政事范仲淹荐长垣人王猎为林虑县令,至和2年(1055年),始立孔子庙。”由此可见,林州文庙创建至2013年已有952年。到元朝至正元年,林州知事李诚重建文庙,后又经过明正德9年、万历12年、万历22年,清康熙6年、乾隆4年、道光26年6次重修,林州文庙逐步扩建成了一个规模宏大的建筑群。……[详细]
    西门豹祠
      西门豹祠,又称大夫祠,位于河南安阳市安阳县安丰乡北丰村。西门豹祠属于古邺城遗址的一部分,现由于西门豹治邺有方,深受人民爱戴,后人修祠建庙,以为祭祀。西门豹祠堂,今俗称西门豹庙。历史上曾称为西门豹祠、西门大夫庙、邺二大夫祠等。建于东汉年间,北齐后来修葺。该祠于1924年毁于战火,现仅存宋、明、清和民国时的石碑,但是大部分石碑上字迹漫漶,难以辨认年代。西门豹祠是相信科学、反对迷信的典型景点。西门豹祠是河南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三义寨遗址
      三义寨遗址位于滑县老爷庙乡三义寨村,属于黄河中下游黄河故道区,遗址座落在南北两个相距50米的高台上。今年7至11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滑县文管所对遗址进行了历时3个月的考古发掘,发掘面积200平方米。该区域内文化堆积厚达12米,包涵了龙山、先商、商、西周、东周、汉和宋代的文化遗存。 据介绍,在遗址上部发现战国至西汉时期的墓葬41座,其中3座西汉墓为竖穴土坑墓,出土有彩陶俑、彩陶马、彩陶壶、鼎、敦等珍贵文物。……[详细]
    楼上坡瓷窑遗址
      楼上坡瓷窑遗址 宋代 安阳县善应镇东山村楼上坡 位于安阳县善应镇东山村楼上坡,唐代创烧,元末停止烧造。地表发现有多处红烧土,散落窑具、瓷片等。瓷片质地粗糙,胎厚釉浓,色彩素净。还有少量米黄,紫红色及“冰裂纹”。器物大多上半釉,施釉不匀,属民间瓷窑。该窑址延续时间较长,规模较大,内涵极为丰富,对研究我国瓷器制作艺术具有重要价值,1963年被公布为第一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西门大夫庙记》碑
      西门大夫庙记 宋 安阳县 《西门大夫庙记》碑原立于河南省安阳县安丰公社北丰乐镇东的西门大夫庙内。西门大夫庙约始建于汉代,据记载,北齐、宋、明等朝又先后几次加以修葺。庙宇今已不存,但基址仍明显可见。现有宋、明、清三代撰刻的石碑。《西门大夫庙记》碑,一九六三年公布为河南省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碑文的拓本曾于一九七四年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南省碑刻画象石拓片展览赴日本展出,因此驰名于中外。……[详细]
    93、昼锦堂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昼锦堂
      昼锦堂位于安阳市文峰区境内,现为安阳市第五中学地。昼锦堂为北宋名相韩琦修建,作为他的修身养性之地。昼锦堂是当时全国四大园林之一。韩琦在这里安度晚年,于公元1075年病逝于相州(今安阳)。公元1702年,昼锦堂更名为昼锦书院,此后从这里走出了许许多多的文人墨客,其中也不乏大雅之士。清朝末期,学院又更名为昼锦学堂,成为中原最早的中学教育机构所在地。建国之后,该地于1958年更名为安阳市第五中学。……[详细]
    正阳集冶铁遗址
      正阳集冶铁遗址 汉 林县 位于林州市东岗镇正阳集风霜沟南半部,介于沟北老君庙与沟南三官庙之间。遗址炼炉建于河流旁边高台地,发现有炼渣、矿粉等遗存。史载西汉武帝时曾在全国设铁官四十九处。《汉书·地理志》载:“林虑山有铁”;《后汉书·夏馥传》云:“林虑山出铁”。结合文献记载及现存遗迹、遗物,可知这是一处由冶炼到熔铸,汉至宋元的重要冶铁遗址,1986年被公布为第二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汤阴汤河桥
      汤河桥又名广济桥,位于县城东北汤河之上,汤河桥建于明天顺年间(1457~1464年),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重修。这里曾为明清时期的驿路,是沟通南北的重要通道之一。汤河桥建成至今虽历经500余年的风雨沧桑,但是由于结构合理,石质优良,又经之后的多次维修,至今保存较好。汤河桥南北长约40米,宽7.9米,白石质地,为五孔石拱桥。汤河桥于2000年公布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白云观遗址
      白云观遗址位于赵营乡中新庄村东80米处。该遗址东西长150米,南北宽120米,总面积1.8万平方米。从遗址西边断层看,文化层厚度约1.5—3米,地表散存大量的灰色、黑色陶片纹饰为方格纹、粗绳纹、细绳纹、人字纹等;有少量的泥质红陶和夹砂红陶片,陶胎薄而坚硬;还有红陶钵、夹砂鼎、绳纹鬲、蚌屑、石斧等器物。经鉴定为仰韶文化遗址,1980年被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白营遗址
      白营遗址位于汤阴县城东白营镇白营村,是中国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晚期河南龙山文化遗址,分为早、中、晚三期。遗址面积约18200平方米。遗址的河南龙山文化层堆积厚,保存较好,内涵丰富,是豫北地区龙山文化遗址的典型代表,对研究当时社会状况、文化交流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二龙山庙
      二龙山庙,位于许家沟乡下堡村南,据碑刻所载,明隆庆六年(1572年)重修,清代、民国皆有重修.庙内现存明代隆庆六年(1572年)、清代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光绪元年(1875年)、民国22年(1933年)等刻石8块。碑文记载了庙宇修建、王质成仙传说等其庙宇房顶大多毁纪。属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玄武帝庙
      玄武帝庙位于河南省内黄县西南25公里高堤乡嘴头村,玄武帝庙始建于元代,历经元、明、清多次修葺。穹窿顶,门头挂檐,属豫北少见。庙宇的檐部砖雕和门窗处石雕丰富多彩。身建庙以来,历经数十次地震、水患。对研究建筑物的防震、抗洪都有极其重要的价值。2006年6月8日,玄武帝庙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王二岗邢氏旧宅
      王二岗邢氏宅院位于龙安区马投涧乡王二岗村,座北朝南,清代建筑,该民居原为九门相照格局,现存二进院一座单体建筑,正房面阔五间,明三暗五,七檩硬山式建筑,长14.5米,进深7.8米,高5.45米,面积113平方米。原为邢家民居,土改后分给张兵来所有。此民居对研究清代民居建筑提供了实物资料,具有一定的文物价值。……[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