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贵州省 > 黔南州旅游

黔南州文物古迹介绍

蔡伦庙遗址
  蔡伦庙遗址 蔡伦庙遗址位于猴子沟景区东部纸厂沟内,是当地人为供奉我国古代科学家、造纸发明家蔡伦而建。该庙有正厅五间,对厅三间,厢房三间。由院门进入,院墙围起,正厅除供蔡伦塑像外,还供有太上老君、关帝圣君等神像,正厅雕龙画栋、斗拱飞檐。但现已毁,仅存地基、石鼓、残垣。 ……[详细]
42、扶纲墓
扶纲墓
  扶纲墓扶纲(1602—1687),字允常,都匀人,明末(公元1639—1644年)崇祯时期先后担任吏部员外郎、大理寺观政、光禄大夫、兵部、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清兵入关后扶纲即归故里都匀,从事讲学和史学、地方志编纂,清康熙十六年(公元1687年)病逝,葬于城北七星山下。……[详细]
柳天成墓
  柳天成墓柳天成墓位于都匀市坝固镇。柳天成为都匀鸡贾(今坝固镇东风村)人,是清咸丰、同治年间著名的苗族农民起义军首领。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四月,在抗击清军的战斗中壮烈牺牲。……[详细]
傅玉书故居
  傅玉书故居傅玉书(1746~1812),字素余,号竹庄。清乾隆三十年(1765)乙酉科举人,曾任江西福安知县,署瑞州府铜鼓同知,任职三年便罢官回原籍。所写戏曲剧本《鸳鸯镜传奇》,开创了贵州戏剧先河,编纂了全国第一部私家县志《桑梓述闻》,编辑《黔风旧闻录》、《黔风鸣盛录》24卷、《竹庄诗文集》40余卷、《读书拾遗》10卷、《汉诗笺》4卷、《古今诗赋文抄》等诗文集,研著易经《象数蠡测》4卷、《卦爻蠡测》2卷。一生著述颇丰,留下了极为宝贵的文化遗产,为后人研究瓮安历史及易经提供了重要资料,堪称黔中文化巨擘。《贵州通志》称:“时海内学子无不知有竹庄者”。其故居为县级文保单位,穿斗式悬山青瓦顶木构建筑,由正房、两厢及龙门组成。建于清初,后经多次拆分,存正房及左厢,现已辟为“瓮安文化名人”陈列馆。……[详细]
  阳宝山邱禾实墓地位于贵定县宝花村阳宝山,年代为明代。类别为古墓葬。阳宝山邱禾实墓地为贵定县州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东南西北各50米外延20米。……[详细]
  甘塘乡规碑位于贵定县新巴镇谷兵村甘塘寨,年代为清道光三十年(1850)。类别为石窟寺及石刻。甘塘乡规碑为贵定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基体东南西北外延一米为保护范围,保护范围外延一米为建控地带。……[详细]
  贵定阳宝山古建筑群于1999年12月21日被贵州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建筑群由三个部分组成,即后山的飞凤寺,前山的莲花寺及和尚坟石刻塔林。其中:飞凤寺和莲花寺目前仅剩遗址,和尚坟塔林基本保存完好,至今雄风犹存,具有强烈的震撼力,令人感慨万分。……[详细]
  长顺睦化地层剖面石炭纪称奇世界睦化乡格董关泥盆系地层剖面石炭纪位于西部的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之一————贵州长顺县睦化乡格董关泥盆系地层剖面石炭纪。是中外考古专家学者赞不绝口的一处绝世奇观,因为泥盆系石炭纪属于世界上独特的地质奇观、而且是“世界之最”。因此,这片神奇的土地,在上世纪初就引起中国著名科学家李四光(已故)重视,专程到长顺来考察。长顺南面的睦化乡格董关、山峰壁立高耸,层峦叠翠,山险林幽,溪流交错,沟坎纵横,枯藤老树,姿态万千,加之村寨的古朴人文景观,构成一幅古朴典雅的画幅景观。这在距公路旁不远处,就是举世无双的石炭纪地层剖面,它不但是地理学界牙形类生物相研究的珍贵资料,而且是迄今的世界自然地层景观之最。……[详细]
  江界河红军抢渡乌江遗址距离瓮安县城45公里,江界河是乌江流经瓮安县境内的一段河流。中央红军的军委纵队、一军团二师和五军团从这里抢渡乌江,也是红军抢渡乌江的主要渡口。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张闻天、王稼祥等领导同志就是从这里渡过乌江的。江界河渡口自古就是遵义通往黔东南的要津,是川盐运往黔东的必经之道。江界河渡口为箱状河谷,水流湍急。江北岸的火金山犹如一条巨龙横亘天际,形势极其险要。红军抵达江界河南岸之前,双枪兵司令王家烈又命令侯之担部在江北岸布防,以两个团的兵力驻守在江界河、孙家渡一线,妄图阻止红军渡江。1935年元旦这天,红军先头部队二师四团,在团长耿飙,政委杨成武率领下,到达江界河渡口南岸,并确定了主攻和佯攻方向。第二天,八名首批突击队员冒着寒风细雨,在强大火力掩护下,泅水渡江,结果……[详细]
  三都县九阡水族起义遗址:位于三都自治县九阡镇梅采寨的岜丢山上,距县城约68公里。东西北三面为陡坡与悬崖,惟南面山梁与其他山岭相连,易守难攻。清咸丰五年(1855)7月,梅采寨水族农民潘新简在九阡地区领导举行了水族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他们以九阡为根据地,垒石为营,都江、都匀、榕江等地各路义军及太平军余城义部互相声援、配合,转战于荔波、独山、都匀、南丹等地,攻克荔波县城五次,围攻十余次,潘新简被太平天国封为“辅德王”。义军所到之处,深得各族民众的拥护,纷纷加入,起义烽火长达十余年之久。其间为加强和巩固九阡根据地,在各重要路口、关隘修筑了关卡、营盘等。今存的岜丢山遗址既是其中之一,为水族人民反封建、反压迫的历史见证。……[详细]
  瓮安玉华山咸同起义遗址位于瓮安县建中镇太文村,山势陡峭,纵横十余里,以玉华山为中心,高白溪、长安营、头坡营、二坡营为拱卫,岩根河、五道河、桑岩河为-,尤其是玉华山主峰,三面绝壁,仅从大平山有一陡峭小路可达山顶,实为一个得天独厚的军事要地。清咸丰八年(1858年)至同治七年(1868年)六月,何德胜领导的黄号义军在玉华山扎营设垒进行反清斗争,曾在此与官兵打过4次大仗。当年号军的中营遗址、大平山前哨石卡、战壕等尚存。该遗址为咸同时期反清斗争的实物见证。……[详细]
  贵定仰望抗贡碑,清代苗民抵抗茶贡的碑记。撰者不详。原碑立于贵州贵定县仰望乡牛屎寨口(一作“关口寨”)路旁。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四月立。碑高1.1米,宽0.8米,厚0.1米。额题阴刻双线楷书“万古流芳”4字。正文阴刻正书11行,共计228字。碑文内容反映我国八大名茶之一云雾茶(亦称“仰望茶”)自唐朝以来,一向被指定为向中央封建皇朝进贡的“贡茶”,到乾隆后期贡茶征敛日重,茶民不堪其苦,忍痛用开水把茶树浇死,而佯称“天灾”,迫使官府通告“停止进贡”。当地苗民乃将此通告刻于石碑上,作为抵抗进贡的依据。1982年2月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长顺来远写字崖位于长顺,类别为摩崖、石刻和崖壁画。写字崖系1978年1月省博物馆考个工作者调查时发现的,写字处为半洞穴式凹槽,空间高2.5米,长3.5米,宽1.5米。在槽内石壁上有古代、近代文人用墨书写的汉字20余处,杂于其间的符咒、绘画则多以红土为之。最早者为明洪武元年(1368)书写,最晚者为1930年书写,诗句多为触景感情,也有愤世之作,如清康熙二十六年(1768年)的一首七律为:“小壑舟上依石边,澄澄碧水映长天。两岸乳鸦眠石竹,一池皎月坠金莲。僧倦夕阳惊梦鹤,士怜芳草傍啼鹃。此日好景知多少?山径静处水总闲。”写字崖的发现,对研究长顺及贵州的历史文化有着重要依据。1992年2月23日,写字崖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长顺来远写字崖为第一批贵州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仙人桥洞葬即石头寨洞棺葬,位于惠水县摆金镇长新村石头寨一溶洞内,溶洞为河谷间喀斯特峰丛穿洞,分别为上洞和下洞。当地老百姓称上洞为棺材洞,下洞因洞顶山体似天然桥梁,老百姓称仙人桥。仙人洞为东西向,洞口高约50米,宽约25米,洞顶岩层厚约10米,洞深约100米。紧靠洞口的河谷两岸石壁陡峭,沫阳河自洞下暗河流出。洞内崖壁如屏,北壁约30米高处,岩层向内凹陷,形成长约80米,宽8米,高约20米的石台,棺木就此排列有序地放置在石台上,多顺崖壁走向层层叠放,少则1层,多则达7层。洞南壁的缝隙处亦有少量棺木残留,总的棺材数量约为650余具。石头寨岩洞葬保留了贵州古代苗瑶民族的主要葬俗形式,对于研究苗瑶民族的历史、文化具有重要价值。……[详细]
55、竹王城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竹王城在福泉市杨老驿,距县城23公里。此处河水迂回,竹树畅茂,相传有竹王城坐落在东半里小山上。据实地考察,山上确有古城遗址,时代不明。史籍记载,在上古时候,有一女子浣于遁水(可能即今贵州西南部北盘江),见巨竹三节漂流足间,推之不肯去,中有儿啼声,持归剖视得一男孩。及长,资性聪颖,武艺超群。一日出游,憩大石上,命从者作羹,从者说:“此地无水。”彼遂抽剑击石,水即从石穴涌出。因烷女弃所破竹子野,生长大片竹林,便以竹为姓。后来,势力强大,雄长一方,建立了夜郎国,自称夜郎侯。 ……[详细]
  青山贞洁牌坊青山贞洁牌坊位于广顺镇马路乡青山村西200米处,地处东经106°18'45,北纬26°15',海拔1280米,距县城43公里。据传为歌颂青山村一洁身守孝寡妇而建,为砖体结构,其上图案文字均为烧烤而成形,独具特色。……[详细]
  文峰塔文峰塔原名“文笔塔”。始建于道光十四(1834)。咸丰中毁于兵燹。1945~1949年重加修葺,更名为抗战胜利纪念塔。1979年毁于雷雨,1982年重建。塔上阴刻李奇谋书“文峰塔”3字,每字0.6米见方。坐东向西。六角七层楼阁式石塔,通高15米。平面正六边形,底层边长1.5米,周长9米。有1982年《重修文峰塔记》石碑1通。……[详细]
  朵丁关红军战斗遗址,位于瓮安县城东17公里,一条10多公里长的山岭横亘天际,山岭正中有一座关口,名叫朵丁关。朵丁关是背靠高山,面临悬崖,一夫挡关,万夫莫开的险要之地。1934年12月27日,瓮安、余庆、平越、黄平四县的民团乡丁200余人在此堵截红军。刘亚楼将军在回忆录《飞夺朵丁关》中写道:中央红军左路军第四先遣师二营的指战员由黄平梭洞进入瓮安老嘴后,迅速逼近朵丁关,然后兵分两路,一路抄近路迂回到山后夺关,一路从正面占领关口对面制高点,用火力猛功守关之敌,掩护关后红军夺关。经1个多小时的激战,红军夺下朵丁关,使大部队顺利通关,向瓮安县城进军。门票:免费对外开放。朵丁关红军战斗遗址行车线路:瓮安至永和镇朵丁关红军战斗遗址有24公里。从瓮安客车站乘座瓮安至长林、旧州、黄平、老坟嘴、关塘等地客车,发……[详细]
  荔波水浦石板墓群位于荔波,类别为古墓葬及历史人物墓。荔波水浦石板墓群为第一批贵州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平塘沙坪哑口摩崖位于平塘县通州镇,年代为1957年。类别为石窟寺及石刻。为黔南州第二批州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