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云南省 > 曲靖市旅游

曲靖市文物古迹介绍

  位于会泽县古城街道丰乐社区西内街西段北侧,与药王庙相邻。建筑坐南向北,占地面积407.93平方米。建筑现仅存大殿,单檐歇山顶抬梁式土木结构。5开间,通面阔23.58米、进深17.3米。两面山墙为“金包银”,前檐墙面置砖斗拱。武庙始建于清雍正年间(1723~1735),为官方专门祭祀“武圣”关羽的重要庙宇。20世纪80年代,武庙大殿被用作招待所,对门窗做了改换。2016年5月进行整体维修,恢复原貌,保存完好。1999年11月,会泽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花红岩梁堆墓群位于曲靖市麒麟区潇湘街道潇湘村委会黄果咀村东南1500米处的红花岩和三宝街道何旗村委会大马场村西北800米处堆子地交界的半山区丘陵缓坡地带。共有带封土的梁堆墓8座,均呈东北—西南向分布。其中,黄果嘴村4座,马场村堆子地4座。因8座墓同处于方圆1.5平方千米的花红岩地理区域内,2008年9月、2009年11月,曲靖市麒麟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将墓葬依次编号为黄果咀村1~4号梁堆墓和马场村堆子地1~4号梁堆墓。本志收录时,将两处合并共同命名为花红岩梁堆墓群。花红岩梁堆墓群的8座墓葬,历史上几乎全部被盗掘,或者被破坏。其中潇湘街道黄果咀村花红岩的4座梁堆墓仅保存有封土堆,墓室、墓道也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三宝街道马场村堆子地的4座梁堆墓仅剩2座保存较好,其余2座被当地村民挖掉,仅见一……[详细]
  让田村储梁堆墓俗称梁王堆、粮堆。位于曲靖市马龙区通泉街道让田社区让田居民小组北约 1000米处的缓坡地带。墓呈圆形,有封土,封土为黄褐色土夯筑垒积而成。直径 24.8米、残高 3米,占地面积 482.8平方米。1992年,墓北侧被盗挖高约 1.1米、宽约 0.6米的 1个盗孔。村民报案后,马龙县文化部门与公安部门对墓葬进行调查,文物工作人员进入墓室内清理,墓主人骨无存,随葬品被--一空。通过清理得知,墓葬由墓室和封土组成。墓室为覆斗形石室双室墓,独立丘状,无墓碑,四面墓壁均用加工打制成等高的长条形石灰岩青石砌置,石块与石块间无黏合剂。墓顶中央用镌刻成莲花状的正方形石灰岩青石封顶,墓室结构严密。墓顶夯土局部塌陷,整体保存较好,结构稳定。据清雍正《马龙州志》记载:“梁王冢,在伯刻山下,近有掘之,……[详细]
  位于宣威市城东5000米的东山寺天王殿内南面山墙上。碑坐南向北,石灰石质,半圆--方形。通高2.25米。碑额为半圆形,高0.55米、宽0.8米,上部有1个圆圈,圈内书一篆体“寿”字,下部楷书右起横刻“永垂不朽”4字。碑身高1.7米、宽0.7米,碑文楷书阴刻,直书左行,凡22行,每行16~65字,共计952字。碑文记载东山寺规模、田产、坐落、沿革等内容。其中有“洪武十三年(1380)征南大将军傅友德自永宁来,城乌撒,设可渡、宣威等关,留都督胡海坐镇兹土”和“易以砖瓦,塑祖师金身,旁列雷部诸帅,招头陀以司香火,置田亩而供常住”等内容。碑文为宣威名人吴承伯所撰。碑立于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三月。现碑身下部部分文字已脱落,其余字迹基本完整。碑对研究东山寺宗教建设发展情况,尤其是对明代初期傅友德平……[详细]
  捐资新修蒙姑坡桥路碑位于会泽县娜姑镇蒙姑坡石匠房处。碑为青石质地,有碑额。额长1.18米、宽0.41米、高0.31米。浮雕阳刻双狮滚绣球图案,碑额正中用线勾勒阴刻楷书“有志竟成”4字。碑身为长方形,有座,碑高1.51米、宽0.75米、厚0.22米。碑文楷书、阴刻,直书左行,凡20行,每行11~37字不等,共665字。内容主要记述蒙姑坡古道是会泽通往川、滇的交通要道,为清代东川府(今会泽县)通往各矿以及发运滇铜入京的重要交通道路。当时“岁赋京铜,不下数百万”。蒙姑坡古道地处金沙江大峡谷东岸,“地多崇崖峻岭”,为除道成梁,方便铜运,刘汉鼎慷慨捐资,新修蒙姑坡古道事宜。碑座长1.02米、宽0.42米、宽0.43米,正面中部浮雕阳刻双狮滚绣球图案。桥路碑立于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是见证和研究清……[详细]
  修观音堂并暂驻亭碑记碑位于宣威市杨柳镇可渡村委会旧城村东北站坡上的观音堂内。碑坐北向南,砂石质,长方形。高1.62米、宽0.92米、厚0.12米。碑文楷书阴刻,直书左行,凡24行,共计1000余字。主要记述可渡古驿道重要的地理位置,历次修建观音堂的经过和本次修建的原因。同时还对当时驿道交通繁忙情况作了描述。碑文为当地名人邹渭(清代贡生)所书。碑立于清嘉庆五年(1800),碑面因风化剥蚀严重,部分字迹已难以辨认。碑对研究清代宣威州可渡关地理环境、交通往来状况、地方宗教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1986年11月,宣威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大瓦仓碑位于曲靖市马龙区鸡头村街道瓦仓村民委员会大瓦仓村清真寺大殿前花台内。碑坐东向西,青石质地,半圆--方形,有脚。碑高1.16米、宽0.55米、厚0.12米。碑额用阿拉伯文字刻“凭着真主的尊名”,碑身正文用汉字记载大瓦仓村初建清真寺的日期、立碑日期、始建及重修人名、所属田地面积和位置、木工、石工及撰书人名,凡16行,每行2~23字不等,共300余字。碑立于清嘉庆九年(1804),碑刻除部分字迹风化脱落,整体保存好。碑刻汉文、阿拉伯文2种文字。碑在20世纪被拆至寺前大路用于垫路。1979年村民(清真寺的阿訇)将碑抬回清真寺大殿内。碑文为平彝县(今富源县)贡生秦国师撰写。碑为研究大瓦仓村乃至马龙宗教历史以及清代平彝县、马龙州区划情况提供了实物依据,具有一定的历史、艺术价值。2012年7月,马……[详细]
  黄官营奉天诰命碑位于陆良县马街镇黄官营村。碑坐南向北,青石质,半圆--方形,保存完整。通高2.96米、宽0.94米、厚0.19米。碑额高0.76米,中央阳刻篆书“奉天诰命”,左书直行,凡2行,每行2字;额上方阴刻楷书,横书“皇恩”2字,周边浮雕蟠龙、云纹等图案。碑身文字分3列。上列叙述卢氏世系,左行直书,凡21行,行5~13字不等,计160字。中列刻清嘉庆皇朝封赠卢逢源的祖父卢炤文、祖母王氏之诰命,左行直书,凡19行,行1~17字不等,计237字。下列刻封授卢逢源之父卢祚恒、母王氏的诰命,左行直书,凡16行,行1~20字不等,计238字。左靠边中下处为跋释,左行直书,凡5行,行44~51字不等,计248字。全碑共计883字,楷书。书体工整,有一定艺术造诣。碑立于清嘉庆十四年(1809)。20……[详细]
  皇明诰授扬威将军功绩世系碑位于曲靖市沾益区花山街道大树屯社区青龙寺内。碑为石灰石质,半圆--方形,有碑额。高1.20米、宽0.65米、厚0.1米。碑额与碑身结合部右起横书阴刻“皇明诰授扬威将军功绩世系碑”13字,楷书。碑文介于隶楷之间,阴刻,直书左行,凡21行,每行4~38字不等,共计694字。碑文分左右两部分。右部碑文由傅氏后人傅天禄撰写于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主要记述了明洪武年间,傅友德征云南,其子傅宽从征,因功授千户之职,傅宽留守曲靖卫,后定居沾益大树屯。有傅姓族人私砍坟树被罚情况。左部碑文则是由傅氏后人傅秉忠于中华民国29年(1940)撰写,主要讲述傅氏前人的碑石风化破损,碑文字迹模糊,因此刊抄前碑内容,立此新碑。碑初立于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重立于中华民国29年(194……[详细]
  河东堡火葬墓群地点:陆良县板桥镇保护单位级别: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板桥白塔至河东堡乡村道路以东的菜地为界。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外延30米为界。……[详细]
  俗称大堆子,亦称梁堆墓。位于陆良县板桥镇石坝村委会蔡石坝村及郑石坝村之间。共有大型封土墓 5座。封土均为黄色黏土,夹杂少量沙土,土质细腻,有黏性。2009年 11月,陆良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分别将墓葬依次编号为 1~5号梁堆墓。1号梁堆墓,位于陆良县板桥镇石坝村委会蔡石坝村西偏南 800米黑土凹子处。墓为圆形土丘。封土直径21.1米、高 5米,占地面积 350.8平方米。墓堆表面为杂草,四周均种植桉树。2、3号梁堆墓,位于陆良县板桥镇石坝村委会蔡石坝村西南 1000米处袁家坡。墓均呈圆形土丘,有封土。2座墓之间相距 3米。2号墓直径 11.8米、残高 5米,占地面积 110平方米。墓顶部封土层有被挖痕迹。封土为黄褐色黏性土,夹杂少量红色黏土。3号墓直径 12.3米、残高 5米,占地面积1……[详细]
  第一山碑位于曲靖市城东南12千米处的朗目山云崖庵前殿面前。碑为砂石质,圆--方形。高1.75米、宽0.38米。碑文直书,凡3行,共计13字。中刻“第一山”3个行楷大字,右侧中部刻“米芾书”,左侧中偏下部刻“郡人丁复享勒石”。碑原存朗目山云崖庵北面山墙照壁上。1995年重新维修云崖庵时,新建前殿,将碑亦移至殿前安放。第一山碑碑文为北宋书法家米芾手书遗迹,由古代曲靖书法爱好者丁复享在明代或更早拓片刻石而立。“第一山”3字行书书之,苍劲有力,神韵飘逸,对研究地方历史、宋代书法有重要价值。1985年5月,原县级曲靖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永远奉革弊碑位于罗平县鲁布革乡八大河村委会下西林村1000米的蹦重山腰。碑坐东南向西北,青砂石质地,半圆--方形。通高2.28米、宽1.19米、厚0.15米。碑额半圆形。宽1.24米、高0.55米、厚0.15米。顶部直行阳刻“上宪”2字,楷书,左右各刻1只蝴蝶。中部刻太极图案,两边刻对称的白鹤、菊花图案。下部横书左行阳刻“永远奉革弊碑”6字。碑身高1.73米、宽0.76米、厚0.15米。碑文楷书阴刻,直书左行,凡20行,每行10~49字不等,共计767字。内容为曲靖知府奉云南督抚两院之命颁发的严禁兵役侵扰乡里,夷汉人民平等相处,禁止乱派捐税,0-百姓钱粮,豪夺民物的戒令。碑文两旁斜线装饰字底,阳刻楹联“遵二府禁止诸弊,奉两院革除数条”1副。楹联两侧翼高1.73米、宽0.13米,两翼雕刻花纹,……[详细]
  遵奉上宪永禁碑位于罗平县大水井乡大撒召村中。碑坐西南向东北,青石质地,门楼式笔架形屋脊,施斗拱,碑由碑额和碑身两部分组成。通高2.8米、宽1.60米、厚0.14米。碑额高1.10米、宽1.6米、厚0.85米。碑身高1.90米、宽0.86米、厚0.14米。正上方横书左行阴刻“遵奉上宪永禁”6字,左右两端阴刻花卉、祥云纹,下刻2条凫鱼纹浮雕。碑身两侧用块石支砌镶嵌,高1.83米、宽0.20米。碑文楷书阴刻,直书左行,凡21行,每行16~55字,共计688字。内容为曲靖府正堂根据村民的申诉,颁布禁止兵役入村骚扰,滥派0-,胡作非为,违者严加究办的戒令。碑立于嘉庆十二年(1807),部分碑文已剥落。2008年进行过维修。此碑被收录于《曲靖石刻》,定名为“署曲靖府正堂加五级记录十次碑”。今考碑文及文意……[详细]
  奉上遵示碑位于宣威市乐丰乡色官村委会吴家大村子。碑为砂石质,半圆--方形,无碑座。通高1.48米、宽0.87米、厚0.11米。碑额正中刻太极图案,图案下右起横题“奉上遵示”4字。碑文楷书阴刻,直书左行,凡30行,每行2~46字不等,共计670余字。碑文主要记述了署理云南等处提刑按察使司将经议定通饬,严禁在案的滇省应付夫马应留、应革各条款,设立循环印簿饬发各站,办事人役收执后,凡有应付逐一按日登填,于季底禀报司道考察,并会同布政司迤南道查议;将院宪批示应留应革各款到刷告示,通饬各府厅州县一体遵办等内容,并将应留应革各款开列于后。碑立于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为遵化里和浴恩里民众共同刻立。此后,碑曾被当地村民用作水井盖板石,致使碑右侧中部、中偏下部部分字迹严重磨损,难以辨认。碑为研究清代革除……[详细]
  水麦田村奉天诰命碑位于陆良县小百户镇北山村委会水麦田村东端。碑坐西向东,青石质,长方形。通高2.9米、宽0.9米、厚0.25米。碑座为长方形须弥座,素面,上端已毁。高0.47米、宽0.95米、厚0.67米。碑额呈长方形。高0.76米、宽1.15米,额正中双勾阳刻篆书“奉天诰命”4字,左行直书,四周镂雕磐龙、莲花、云水纹等图案。碑文阴刻楷书,左行直书,凡13行,每行1~34字不等,共252字。内容为清乾隆皇朝对曾任河南省南阳府邓州知州陈旭的父母行诰命封赠的诏书。书法工整严谨,笔力深厚,章法得当,颇有造诣。碑立于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碑额篆书及镂雕磐龙、莲花、云水纹图案刻工精细,体现了封建皇权的等级和威严,文字书法为楷书馆阁体,对研究清代诰封制度、书法艺术、地方史以及流官从政等方面迹提供了……[详细]
  位于曲靖市沾益区西平街道黑桥社区北500米处的大觉寺内正殿前檐下墙壁上。碑坐北向南,黄砂石质,半圆--方形,由碑额、碑身两部分组成。通高1.76米、宽0.82米、厚0.15米。碑额中央直书左行“善述源流”4字,行楷。字-用线纹框饰,框外饰龙图案,龙图案有三,眦目嗔裂,若隐若现,刻工线条纤细优美。现碑额无存。碑身阴刻文字6段,每段19行,共114行,每行约2~10字,共计928字。楷书阴刻,直书左行,字流畅俊美。现残断为3截。碑立于清雍正十二年(1734),碑文记载了大觉寺所建年代,即明神宗万历十九年(1591)及“大觉”名称的来历,碑对研究曲靖明、清时期地方宗教有重要历史价值。碑文由禄劝学正沾益人孔衍祺撰。大觉寺僧人普泽书丹。1999年12月,沾益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2020……[详细]
  位于会泽县古城街道东直街西侧县粮油公司院内。建筑坐南向北,由过厅、东厢房及正殿组成,占地面积1111.43平方米。过厅,单檐硬山顶穿斗式土木结构。2开间,通面阔6.4米、进深3.95米。东厢房,单檐硬山顶抬梁式土木结构。5开间,通面阔17.6米、进深7.85米。正殿,单檐歇山顶抬梁式土木结构。3开间,通面阔15.8米、进深6.5米。据清乾隆《东川府志》记载:城隍庙,清雍正四年(1726)至六年(1728)移建,未完工。雍正十年(1732),知府崔乃镛移建,十一年(1733)四月竣工。之后,城隍庙曾多次进行过小规模维修。现保存状况一般。1999年11月,会泽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位于陆良县马街镇前所村委会如意龙潭寺内龙王殿南端山墙。禁树碑由包括禁树碑记、高山堡福龙潭碑记、重修碑记3通古碑组成。3碑并列相向,坐南向北。禁树碑居中、高山堡福龙潭碑立东侧、重修碑立西侧。分叙如下:(一)禁树碑记禁树碑记,青石质,半圆--方形,保存完好。通高1.87米、宽0.72米、厚0.14米。碑额上方雕刻太极图案,下方右起横书“禁树碑记”4字。碑文楷书,直书左行,凡29行,行8~59字不等,计571字。碑立于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碑文主要记述村民为保护如意龙潭水源,公议决定将周边良田播撒松子,并制订村规民约,禁止在龙潭附近砍伐树木,放牧牲畜,以及跟邻村明确分水权益等举措。此碑是研究清代曲靖地方民风民俗和倡导保护环境的重要实物资料,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2013年5月,曲靖市人民……[详细]
  关帝庙重修及新建戏台碑位于师宗县五龙乡保太村委会保太村小学校内的保太古戏台台基前。碑为青石质地。由碑额、碑身、碑座三部分组成,原碑座已毁。通高1.8米、宽1.04米、厚0.14米。碑额呈半圆首状,上刻二龙抢宝浮雕图案。碑身书写碑文,楷书阴刻,左行直书,凡20行,每行13~49字不等,共计867字。内容为关帝庙重修及新建戏台经过,当地风景名胜山川风貌以及当地淳朴民风等事宜。碑立于清道光十四年(1834)。对研究清代师宗宗教状况、风土人情以及自然景观等,提供了难得的实物资料。1988年8月,作为保太古戏台的重要组成部分,师宗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