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福建省 > 泉州市 > 惠安县旅游

    惠安县文物古迹介绍

    41、大中寺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中寺
      大中寺位于螺城镇梅山村,年代为唐-现代,类别为古建筑,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大中寺位于螺城镇梅山村的云峰山上。寺始建于唐大中年间(847-859),宣宗赐额,大书法家柳公权书,应为惠安最早建造的寺庙之一,可惜至清代荒废,匾亦无存。现存寺构为二十世纪90年代村民在荒废的旧墙基础上重建,坐北朝南,硬山式,两进三开间。大门上嵌辉绿岩石“九志仙祖”匾额,祀奉观音、九仙祖。寺周多奇石奇树,前有莲花石,后有观音岩。寺内保存清代辉绿岩石观音雕像一尊。……[详细]
    靖江戴卓峰思德祠碑记
      戴卓峰思德祠位于崇武镇靖江村,年代为明,类别为古建筑,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戴卓峰思德祠碑刻立于崇武镇靖江村戴卓峰祠内。戴卓峰,名一俊,字惟宅,卓峰为其号。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进士,历官南京刑部主事、员外郎、郎中、温州知府、广东按察司副使、雷州知府。38岁辞官归里,终老不仕。归隐后,戴卓峰对家乡事每多关心,为崇武渔民“岁蠲数百金”,“得免捐馆十载”,并禁止土豪恶棍攫夺商船。百姓感其思德,于万历三十六年(1608)建生祠,立“思德碑”,御使陈玉辉撰记。……[详细]
    后窑古窑址
      后窑古窑址位于螺阳镇东风村,年代为北宋,类别为古遗址,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后窑古窑址位于螺阳镇霞光村后窑村下厝西模墩的丘陵地上,1976年考古调查发现,为北宋时期窑址。其范围约500平方米,有残存窑基及瓷片、窑具堆积层,厚薄在0.5~0.2米之间。采集的器物都已残缺,以壶为主,次为罐、钵、盏、瓮、洗、器盖、窑具等,器形较粗大厚重,技0-模并用。釉为黑色、黄褐色,多施半釉,纹饰简单,大多素面。……[详细]
    44、笔架寺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笔架寺
      笔架寺位于紫山镇半岭村,年代为东晋-现代,类别为古建筑,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笔架寺位于紫山镇半岭村笔架山顶。笔架山海拔752.3米,上拔起三峰如鬟髻,形如笔架,又称“三髻山”。寺始建于东晋,明永乐年间(1403—1424)重建,现寺构筑于1980年。坐北朝南,由西而东分别为护寺院、三宝殿、观音殿、仙公阁。现寺内尚保存一对明永乐年间重建时的花岗岩石圆柱,其中一根镌刻“惠安县知县陈永年鼎□,医学训科官刘本吉募禄”。还有花岗岩石龙柱一对。寺之周边有“灵山古刹”、“岩奇景胜”、“笔架寺”等摩崖石刻,无落款。……[详细]
    李文会府宅古井
      李文会府宅古井位于小岞镇后内村,年代为宋,类别为古建筑,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古井位于小岞镇后内村李氏宗祠宅东南侧。李氏宗祠原为南宋初宰相李文会的府宅,井系其时所凿,六角形,石砌,井径0.8、深7米。井圈由整块花岗岩雕成,呈圆筒形,原高约40厘米,历经千年绳索磨损,井口已残缺不齐,最高不足20厘米,最低仅存约10厘米。……[详细]
    庄承祚故居
      庄承祚故居位于螺城镇霞张村,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庄承祚故居位于螺城镇霞张社区。庄承祚(1666—1737),字锡长,号松峰。清康熙三十八年举人,历任广东、江安、海康和四川遂宁知县,为官清正廉洁。著有《粤游纪兴》《松峰稿》一卷。故居始建于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2000重修。坐北朝南,三进三开间,由门厅、两廊、中厅、两厢和后厅组成,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中厅面阔三间,进深三间,抬梁式木构架,硬山式屋顶。外墙以瓦片镶嵌块石砌筑,俗称“孩儿抱”。大门门额上悬木匾“御墨锦绣”,壁堵以辉绿岩石砌筑,有花鸟、人物故事浮雕,还有《庄公承祚传略》、《重建承祚公祠碑记》及庄承祚诗作四首的石刻。门厅前有石鼓一对,中厅石柱九对,均刻有名人撰写的对联并饰金。两廊还设专柜陈列庄氏族谱、墓……[详细]
    47、岩峰寺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岩峰寺
      岩峰寺位于黄塘镇后郭村,年代为宋-清,类别为古建筑,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居仁提督衙
      居仁提督衙位于辋川镇居仁村,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提督衙位于辋川镇居仁村。居仁提督衙,为陈鸣夏的府衙。陈鸣夏,清雍正五年(1727)武进士,官至江南两广提督。该府衙建于乾隆年间(1736—1795),坐北朝南,面积350平方米,由门厅、中厅和后厅组成。中厅和后厅面阔、进深各三间,抬梁结构,硬山式屋顶,墙体“出砖入石”结构,具有闽南古建筑风格。提督衙内尚存有清乾隆时期五幅花岗岩石浮雕和一方阴刻楷书“乐善好施”的辉绿岩石匾横额,刻工精致;还有一方长方形辉绿岩石浮雕“曲水流觞”图,较为罕见。……[详细]
    峰崎何氏宗祠
      峰崎何氏宗祠位于辋川镇峰崎村,年代为宋,类别为古建筑,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何氏宗祠位于辋川镇峰崎村。始建于南宋淳祐七年(1247),明正统十三年(1448)重修,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大修,民初略修。宗祠坐北朝南,由门厅、天井和祀厅组成,面积400平方米。祀厅面阔三间、进深四间,抬梁式木构架,硬山式屋顶,两侧为文厅和武厅。门厅偏西而设,门前有螺旋形石鼓一对,门的左右有辉绿岩石麒麟浮雕两方。正厅中供奉安扶使何嗣韩及列代祖先。宗祠外墙用瓦片环砌块石,为闽南民居重要建筑形式之一。……[详细]
    三赵祠堂
      三赵祠堂位于黄塘镇后西村,年代为明-现代,类别为古建筑,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三赵祠堂位于黄塘镇后西村过宅自然村村南。祠堂始建于明洪武八年(1375),现存建筑为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重修,近年再修。坐北朝南,两进三开间。由土埕、门亭、门厅、天井、两廊和祀厅组成。建筑面积196平方米,占地面积820平方米。祀厅面阔三间,进深三间,抬梁穿斗混合木构架,硬山式屋顶。大门两侧竖旗杆石夹板各两对。……[详细]
    科山庄先生祠石刻
      科山庄先生祠石刻位于螺城镇科山,年代为明,类别为石刻,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庄先生祠位于螺城镇科山上。庄先生祠系明万历年间(1573—1620),乡人为纪念我县名人、明广东布政使庄应祯的功德所建,后废。1997年,由庄氏族人集资重建,祠内尚存有明代石刻3件,保存较好。(1)“大方伯”为祠堂门额,花岗岩石质,楷书,阴刻,字径42厘米。(2)“圣旨”位于祠堂门额顶,辉绿岩石质,阴刻,行书,字径10厘米。(3)“丁未进士广东布政使庄应祯”,为祀厅横额,花岗岩石质,楷书,阴刻,字径20厘米。祠内还存有明代石狮一对,辉绿岩石雕成,高61厘米。……[详细]
    张坂浮山寺
      张坂浮山寺位于张坂镇浮山村,年代为唐,类别为古建筑,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苏坑苏氏大宗祠
      苏坑苏氏大宗祠位于张坂镇苏坑村,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灵瑞山寺
      灵瑞山寺位于涂寨镇灵山村,年代为宋-现代,类别为古建筑,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灵瑞山寺位于涂寨镇灵山村灵瑞山上。该寺原名圆常寺,始建于五代后梁乾化二年(912),北宋治平二年(1065)改为今名。元元贞元年(1295),寺毁于兵火,仅余佛殿,后有重修。寺坐东朝西,由山门、两廊和主殿组成,建筑面积200平方米。主殿面阔、进深各三间,抬梁式木构架,硬山式屋顶,燕尾脊,祀奉三世尊佛、观音菩萨等。山门正对面有天然形成的酷似石香炉一座,石烛台一对,甚为奇观。……[详细]
    坝内古民居
      坝内古民居位于涂寨镇山尾村,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坝内古民居为李氏民居建筑群,位于涂寨镇山尾村坝内自然村。该建筑群始建于清乾隆二十五至二十九年(1760—1764),民国间重修,1997年、2006年又分别重修。坐西朝东,由小宗祠、祖厅、观音妈厅及护厝并排组成,每座之间隔开,皆为两进三开间,抬梁穿斗式混合木构架,硬山式屋顶,燕尾脊。小宗祠原为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岁贡士李逊轩宅。这几座建筑物正面墙体下部为花岗岩石砌,螭虎图案雕刻做地基石;上部为红砖丁字排列砌筑,水车堵白灰粉底,剪粘花鸟、走兽彩瓷,内地板采用红方块砖勾缝铺设,柱础石雕有花卉图案,保留完好。……[详细]
    何琼玖故居
      何琼玖故居位于崇武镇海门村,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何琼玖故居位于崇武镇海门村。何琼玖系清代监生,故居建于道光年间(1821—1850)。坐西朝东,建筑面积180平方米,由门厅、两厢、大厅组成,前有石埕、照墙。大厅面阔五间、进深四间,抬梁式木构架,硬山式屋顶。故居内尚存的清代石雕、木刻,工艺精致。……[详细]
    洛安吴氏宗祠
      洛安吴氏宗祠位于洛阳镇洛安村,年代为明,类别为古建筑,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58、岩古寺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岩古寺
      岩古寺位于涂寨镇岩峰村,年代为宋,类别为古建筑,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岩古寺位于涂寨镇岩峰村北岩古山上。寺始建于北宋年间,后屡有重修,主体建筑由山门、天井、主殿组成,建筑面积170平方米。主殿面阔三间、进深五间,抬梁式木构架,硬山式屋顶,燕尾脊,奉三宝佛。在同一水平线上,寺西侧建有文昌祠和三天君宫,东侧为僧楼、斋厨。……[详细]
    惠安灵山寺
        灵山寺原名鲎壳寺,位于惠安螺阳锦东村坑内崎坑山上,福厦路三二四线旁,下星路口往东约四公里。崎坑山亦称灵山,山上有一巨石,著名书画家诸涵题刻“灵山仙境”四大字。  鲎壳寺始建年代不详,但在寺后巨石上,有明.天启六年(一六二六年)任惠安知县的赵玉成(江苏人)题刻的“孝泣幽明”四字。传说,赵玉成年过四十无子,一日观世音托梦,于是他到鲎壳寺得一鲎卵石后,竟连生九子。但日后官场失意,父母与妻皆亡,留下众小儿无人照料,凄然泪下,便在灵山鲎壳寺后留下“孝泣幽明”四字。崇祯十六年(一0三年),赵玉成从惠安平山寺住持僧沏际披剃出家。  寺庙的重建并改名灵山寺,是在清.光绪二十四年(一八九八年)。  清.道光年间,秀涂港之滨的琅山村林家,由百奇山兜村领来一女孩郭盏作童养媳。郭女入门,专食素不食荤,双目昼眩夜……[详细]
      “八·六”反围剿纪念碑位于崇武镇港墘村,年代为1987年,类别为革命纪念建筑物,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港墘“八·六”反围剿纪念碑位于崇武镇港墘村西200米处。纪念碑建于1987年9月,系纪念1949年8月6日,港墘人民群众在中共港墘总支部的领导下,与国民党反动势力围剿革命根据地港墘进行坚决斗争的历史事件。碑坐北朝南,通高8.6米。碑台为八角形,围栏呈城垛式。碑三面临海,碑身六角形锥体,碑座六角形,顶端雕有腾飞的海燕,极为壮观。……[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