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福建省 > 泉州市 > 惠安县旅游

惠安县文物古迹介绍

  东山城遗址位于小岞镇东山村,年代为明,类别为古遗址,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原称小岞城,位于小岞镇东山村北隅,建于明洪武年间。它东对台湾海峡,北望湄洲湾,与东南崇武半岛的崇武城和西北净峰半岛的黄崎城,互为犄角,成为海防的要隘之一。该城平面近方形,城墙用花岗岩条石内外叠砌,现仅存北城拱门及其两侧残墙数十米。拱门高4.5、宽2.4、厚1.85米;残城墙高4.2、宽1.85米。城中尚存古水井一口,传为当时专供守城兵民所饮用,现仍为居民生活所用。南城门内莲花山下尚存修复过的明建观音宫(莲花寺)一座。……[详细]
  云峰庵位于崇武镇靖江村,年代为明-现代,类别为古建筑,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云峰庵位于崇武镇靖江村庵山顶,背靠古城墙灯塔,右侧为庵山路,前约100米处为靖江小学,其余各面皆为民宅。庵坐东向西,东西长30米,南北宽9米,分前后两个院落。前落由门楼、天井、正殿组成。正殿面阔、进深各三间,抬梁式木构架,硬山式屋顶。后落由天井、正厅组成。……[详细]
  七坵山战役烈士纪念碑位于紫山镇兰田村,年代为现代,类别为革命纪念建筑物,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七坵山战役烈士纪念碑位于紫山镇蓝田村顶街自然村的空地上。该纪念碑建于1992年8月,系纪念1951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香港雄师部队和县独立营与0-登陆窜入蓝田村七坵山的国民党武装匪徒展开激战而英勇牺牲的解放军战士。……[详细]
  康朗家庙位于螺阳镇五音村,年代为明-现代,类别为古建筑,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家庙建于明万历时,清民国间两次重修,坐西朝东,两进,由下厅、两廊、天井、祀厅组成,占地面积300多平方米。祀厅面阔、进深各三间,硬山式屋顶,燕尾脊,抬梁式木构架。在上世纪60年代“文革”中,家庙大遭破坏,牌匾、石柱楹联、塑像、木构件等,或被毁,或被窃。1984-1986年,经群众和旅外乡亲捐资数万元进行全面修复,重现崇宏壮丽旧观。……[详细]
  红卫水库“魁星像”位于螺城镇西北街,年代为清,类别为石刻,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魁星浮雕石像位于螺城镇西郊的魁星庙中。魁星像,系长方形辉绿岩石浮雕而成。石高0.9、宽0.68、厚0.18米,外作长方形框,内浮雕魁星像。像取“魁”字造型:鬼斗偏右,脸斜翻朝左;右足前伸翘掌,左足大弯钩上托北斗七星,宛如“魁”字的鬼身翻足踢斗之状。像之上端还阴刻隶书“魁星像”三字。……[详细]
  溪龙寺石雕龙柱位于东桥镇梅庄村,年代为民国,类别为石刻,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龙柱位于东桥镇梅庄村溪龙寺。龙柱,辉绿岩石质,透雕,通高2.28米。柱身高2.01米,径0.48米,东柱雕单龙,下端附麒麟尾随;西柱雕双龙抢珠,下端雕狮子仰观。龙之状态皆奋然跃起于波涛间,蟠绕于云间。柱础高0.27米,为圆墩鼓形,浮雕花草、走兽。……[详细]
  螺城天后宫位于螺城镇新亭尾,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螺城镇新亭尾村。宫可能始建于清康熙年间,清雍正六年(1728)由知县韩从玉鸠众重修,是惠邑唯一由知县主持修建并选定为官府定期祀典的妈祖庙。宫坐西朝东,两进五开间,由山门、两廊、天井和主殿组成,建筑面积约400平方米。主殿面阔五开间、进深三间,抬梁和穿斗式混合木构架,硬山式屋顶,燕尾脊;山门作三川脊。主殿南侧为龙王庙,北侧为文昌祠。……[详细]
68、葛山宫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葛山宫位于涂寨镇庄内村,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葛山宫位于涂寨镇庄内村,始建于宋代,原为儒师讲学授徒之所,称崧光精舍。宫在明、清均有重修,坐北朝南,两进,由山门、两廊、大殿组成。奉三宝佛,面积228平方米。山门,面阔三间、进深两间,硬山式屋顶,三川脊。石门楣上由三层斗拱承托,楣中刻明代著名书法家张瑞图题写的“葛山故地”四字。门柱前置石鼓一对,壁堵镶饰有浮雕麒麟、鹿、虎及花鸟石刻。大殿面阔三间、进深四间,抬梁式木结构,硬山式屋顶,燕尾脊。殿中立梭形石柱8根,其中四根的柱础雕莲瓣纹并与柱子连雕在一起。……[详细]
  吴仁禄墓位于螺阳镇盘龙村,年代为唐,类别为古墓葬。福建吴姓入闽鼻祖吴仁禄墓为福建吴姓第一墓,墓位于泉州市惠安县螺阳镇盘龙村古驿道西侧小岭山东侧,1992年10月列为惠安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吴仁禄,字延陵,唐代河南光州固始县人,官至户部大司徒。中和元年(公元881年),避乱入闽,启居晋江东乡白马庙东(今惠安县大吴村),己繁衍40余世,为入闽吴姓鼻祖。吴仁禄墓占地20亩,墓穴占地3亩,是典型的闽南大墓规制。金元宝式石墓碑上镂刻着“唐开闽赐进士户部大司徒仁禄吴公封茔”。吴仁禄墓同支山西北900米处有开闽始祖王潮墓。……[详细]
  青山庙碑刻、石狮位于螺城镇联珠巷,年代为宋,类别为石刻,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青山灵安王古迹”碑刻位于螺城镇西北社区西北街联珠巷青山庙内。“青山灵安王古迹”碑,花岗岩石质,长方形,长50厘米、宽22厘米,楷书阴刻“青山”二字横刻,“灵安王古迹”五字竖刻,字径9.5厘米。此外,青山庙内还保存一对石狮,由辉绿岩石雕成,高42厘米,系宋代置县建衙时或建青山寮、青山庙时所雕。……[详细]
  平山寺石塔位于螺城镇小坪山,年代为元,类别为古建筑,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石塔位于螺城北郊小坪山平山寺北侧岩石上,为平山寺附属建筑物。石塔西南侧为平山寺建筑群。塔始建于元朝元统三年(1335),原为两座,一座已废没。塔为石构楼阁式实心塔,八角六层,通高7.2米。每层有八角形飞檐翘角,并雕有瓦垄形状,出檐0.3米。第一、二、三、五层塔身的八面,分别雕刻佛像,或站立或正坐或盘坐,共32幅。第三层塔身镌有“元统三年岁次乙亥腊月庚申日立”字样;第四层刻有蓝蹉体梵文字。……[详细]
  黄宗旦墓位于涂寨镇文峰村,年代为宋,类别为古墓葬,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黄宗旦墓位于涂寨镇文峰村林前自然村东北300米处的东山上。黄宗旦(973—?),字叔才,张坂镇后边村人。北宋咸平元年(998),中进士甲科第二(榜眼),曾知苏州,晚年直史馆,后以刑部郎0-知襄州。为官清正,廉明,爱民如子,离任时民立德政碑以颂。墓系夫妻合葬,坐南朝北偏东,呈“凤”字形。封堆前竖半月形墓碑,两旁各附阴刻凤云纹略呈三角形的石刻;周边砌石,上堆封土,墓近似圆形。前有双层墓坪,后之中部有尖状突出如龟尾,形制古朴,尚存宋初风格。……[详细]
  龙泉宫龙柱、碑刻、龙泉井位于螺城镇中山西路,年代为宋-清,类别为石刻,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龙泉宫碑刻位于县城西北社区西街龙泉宫中。碑刻黑页岩,长33、宽48厘米,镶于宫之西壁上。清同治二年(1863)立,记明清间惠安在发生倭寇、洋寇犯境,邱二娘义军攻城,以及疫疠、亢旱等事件中,赖菩萨神功,御大灾、捍大患,有功于民,奉文部照准,予春秋佛诞特祭。楷书,阴刻,字径1厘米。另有龙柱1对,辉绿岩石质,透雕,通高2.23米,柱身高2米,圆径0.45米;柱础八角形浮雕花果吉祥物,高0.23米。龙泉宫始建于北宋初,宫中供奉观音菩萨。清末重修时立此对蟠龙石柱于观音殿拜亭前。井建于北宋初,太平兴国年间建龙泉宫时,造亭遮护。井以条石砌筑,长期蓄水2米左右,泉水甘冽,从未干涸。近年重砌井栏围护。……[详细]
  林权民烈士纪念碑位于东岭镇东岭街,年代为现代,类别为革命纪念建筑物,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林权民烈士纪念碑位于东岭镇政府所在地集市广场上。纪念碑建于1957年,坐北朝南,花岗岩石结构,占地面积80多平方米。纪念碑碑台呈八角形,高0.7米,筑有围栏。碑身作方锥体,高1.2米,座为方形,连座通高2.9米。碑身正面竖刻隶书“一九三○年惠安暴-动-委员会青年部长/林权民烈士纪念碑/一九五七年八月一日立”;其余两面刻着烈士的革命斗争事迹。……[详细]
  峰后石获位于崇武镇五峰村峰后自然村西北方向海滩上,约建于明成化至弘治年间(1465-1505),是明代海洋文化遗址。石获由花岗岩堆砌而成,呈弧形石堤状,总长312米,高0.9~1.9米,宽2~5米。石获最远处离岸400米,石获内海域集水面积约120亩,涨潮时海水没过石获,鱼群随潮水进入沪堤内,退潮时可拦截鱼虾,反映了古代定置捕鱼技术。保护范围:北至龙潭港,南至毛蟹广,西至西湖缸,东至金峰路。……[详细]
  “八叶衍祥”坊位于黄塘镇松溪村东湖自然村院上场,时代为清嘉庆。牌坊建于清嘉庆十七年(1812),是官府为旌表当地百岁老人王梦善而立。坐东南朝西北,花岗岩石构,单间、两柱,通高3米,面宽4.1米。牌坊两柱两面各有一对内容相同的阴刻楹联:上款“寿过百龄前后八叶相见”,下款“恩荣五代祖孙累世延祥”。坊额中间阴刻:“八叶衍祥”,边缘刻有浮雕龙头图案,正面中间刻圆珠,背面中间刻植物花草图案。该牌坊体现中华民族敬老尊贤的传统美德。“八叶衍祥”坊为惠安县第十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牌坊外四至延伸7.5米。……[详细]
  萱晖别墅位于辋川镇峰崎村埔崎自然村,时代为现代。由南洋归国华侨何吉水出资筹建,1951年动工,1954年建成。建筑坐北朝南,两进五开间带东护厝,面积约900平方米,共28间房。主厝由前厅、天井、中厅、后轩组成,砖石木结构,硬山顶,燕尾脊。主厝内部雕饰精美,用料上乘,大门两侧嵌刻人物、花鸟、文字题材的石雕和砖雕。东护厝分前后两部分,后部有两层,二层铺设木质地板,平台外搭建骑楼式外廊。别墅融合闽南传统建筑风格和南洋建筑风格,造型独特,保存完好。萱晖别墅为惠安县第十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南至民宅外墙,东、西、北至巷。……[详细]
  后店总兵墓位于惠安县黄塘镇后店村,年代为清。简介:又名洪范墓。墓坐西南向东北,依山势而筑,平面略呈“风”字形,占地面积1012平方米。墓室双圹,呈屋式,三合土构筑;墓前辟有三级埕台,两侧分列石翁仲、石马、石虎、石羊、八角形石望柱各一对,以及龟趺座和谕祭碑。洪范(?—1706),字寿箕,号仁庵,累官至福建海坛镇总兵。清康熙年间(1662—1722),在平定靖南王耿精忠叛乱、郑经盘踞的福建沿海地区和台湾、噶尔丹都叛乱中屡立战功。2013年,后店总兵墓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墓周边各外延30米。……[详细]
  百崎郭氏墓群位于福建省泉州市台商投资区百崎回族乡下埭村、里春村。墓群系福建省唯一的回族自治乡——泉州台商区百崎回族乡郭氏的一至七世祖墓。墓群皆为石构,墓盖座为伊斯兰教须弥座塔式结构,墓穴的选择和墓区的建筑基本取法汉式。它们是数万百崎郭氏后裔的精神依托,是中国与阿拉伯文化交流和我国回汉文化交融的具体表现,象征着中、阿民族的友谊和文化艺术的交流,是研究回汉文化交流、发展和对外文化交流的实物资料。……[详细]
80、王潮墓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王潮墓,位于盘龙村西北800米处的凤旗山东麓。墓依山为陵,呈“干”字形石构地宫,在闽南一带极为罕见。墓的主人是河南光州固始人王信臣,公元885年,王潮与其弟王审知随河南人王绪的部队南下福建,893年归降于唐,后授其泉州观察使、工部、户部尚书,敕拜福建观察使,授威武军节度史,死后封为秦国公。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王潮墓位于惠安县螺阳镇盘龙村凤旗山。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王潮(846~897年),河南光州固始人,初从王绪农民起义军入闽,后被众所推为主。归唐授福建观察使,后授威武军节度使。在闽时,勤政兴学,薄赋强兵,安民保境。墓占地400平方米,坐东北朝西南,“干”字形石构地宫,由封门、甬道、前厅、前室、中室、后室所组成。3室均作券顶,前厅为八角九级叠涩顶,墓室上有封土高1.5米。墓前立有石翁仲、石虎……[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