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福建省 > 泉州市 > 惠安县旅游

    惠安县文物古迹介绍

      崇武天后宫位于崇武镇海门村,年代为明-现代,类别为古建筑,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天后宫位于崇武镇西华村傍港山6号,背靠崇武城墙,面临江湾。该宫始建于明永乐年间(1403-1424),坐东朝西,由山门、两廊、拜亭和大殿组成,前有石埕。大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八角形藻井结构,俗称“蜘蛛结网”,单檐歇山式屋顶。拜亭,方形,重檐歇山顶。现宫内奉祀海神妈祖,宫外尚存有清乾隆“圣旨”牌一方,乾隆五十六年(1791)的《崇武天后宫禁示碑记》一方。……[详细]
      灵山寺石刻位于螺阳镇锦东村,年代为明,类别为石刻,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灵山寺石刻位于螺阳镇锦东村境内灵山上灵山寺旁岩石上,灵山寺周边岩石上有明代石刻3处、现代石刻6处。……[详细]
      登庸武庙碑刻位于螺城镇中新街,年代为清,类别为石刻,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登庸武庙碑刻位于螺城镇中新社区中新巷登庸武庙内。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立,黑页岩石质,长方形,圭首,高68、宽56、厚3厘米。此碑刻全文800字,楷书阴刻,字径1厘米,字迹多漫漶。……[详细]
      溪底妈祖宫碑刻位于崇武镇溪底村,年代为清,类别为石刻,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合乡严禁规条》碑在崇武镇溪底村妈祖宫南侧,碑东面是妈祖梳粧楼,西面是居民区,前面是戏台。溪底妈祖宫,据传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坐北朝南,是一座三落不见天的庙宇,面阔8.4米,进深26.3米,建筑面积220.9平方米,占地约450平方米。《合乡严禁规条》碑,花岗岩石质,高170厘米、宽60厘米、厚12厘米,阴刻,楷书,字径2.5厘米,现部分磨损,但字迹尚清晰可见。……[详细]
      张岳家庙位于净峰镇狮头村,年代为明-清,类别为古建筑,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张岳家庙位于净峰镇西头村,与龙山书院仅一巷之隔。坐西朝东,为两进三开间建筑,由门厅、两廊和祀厅组成。前辟上下二埕,并筑墙围护,围墙大门偏北而设。祀厅面阔三间,进深五间,抬梁穿斗混合结构,雕梁画栋,硬山式屋顶,屋脊装饰双鳄。厅立匾“理学名臣”四字,为张岳门生、中极殿大学士、赵志皋所题;厅堂中挂有“解元”、“理学”、“祖孙一德”、“勤政爱民”等木匾。……[详细]
      崇武城南门关帝庙位于崇武镇海门村,年代为明,类别为古建筑,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关帝庙位于崇武镇海门村南城门内,正面对古城南城门。庙坐北朝南,由山门、拜亭、两庑和大殿组成,占地面积440平方米。大殿面阔三间,进深五间,抬梁穿斗式混合木构架,歇山式屋顶。庙前南城门左侧外城墙留有“炮击处”,系1938年5月17日日寇兵舰炮击崇武城留下的弹痕,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详细]
      辋川妈祖庙位于辋川镇辋川街,年代为明,类别为古建筑,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妈祖庙位于辋川镇辋川街西街头,西侧为辋川桥,南北两侧均为民居。坐东朝西,两进,由山门、两廊、天井和大殿组成,建筑面积200平方米。大殿面阔、进深各三间,抬梁穿斗式混合木构架,硬山式屋顶。庙内保存有明代花岗岩石浮雕和木刻,工艺精湛。山门两侧有明代石碑记四方:《罗侯豁渡碑记》、《侍御曾公辋川瘗裒碑记》、《重修辋川大桥碑记》和《邑陈侯德政碑记》。……[详细]
      正顺王宫位于小岞镇后内村,年代为明,类别为古建筑,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正顺王宫位于小岞镇后内村。宫始建于明嘉靖年间,是为纪念南宋抗元名将、爱国诗人谢枋得的坚贞气节,以振作村民抗倭斗志而建。宫坐东朝西,一进,前有埕,占地面积720平方米。主殿面阔、进深各三间,抬梁式木构架,单檐歇山式屋顶。宫外竖有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的《小岞后里山城》碑记一方,高220厘米、宽80厘米、厚15厘米,记后里村民筑城抗倭事。……[详细]
      涂寨郑氏家庙位于涂寨镇涂寨村,年代为明,类别为古建筑,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郑氏家庙位于涂寨镇涂寨村顶郭自然村。家庙始建于明正统年间(1436―1449),原在村之西部,清乾隆间移建今址,清末、民国中两度重修。坐北朝南,两进,三开间,抬梁式木构架,硬山式屋顶,燕尾脊,两端立有一对褐色陶龙吻,建筑面积174平方米。前有石埕,立有旗杆石夹板2对,2008年重建。现大门前尚立有辉绿岩石鼓一对,转角柱顶立辉绿岩小石狮一对,皆为清代雕刻,雕工精致。庙内还悬有“宣朝鸣凤”、“中宪大夫”、“参将”、“明经”、“武魁”、“文魁”等六方木匾,其中,“宣朝鸣凤”、“武魁”为旧时物,余者为仿制品。……[详细]
      金山边古民居位于螺阳镇金山边,年代为明、清,类别为古建筑,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金山边民居建筑群位于螺阳镇金山村金山边自然村中部靠北。古建筑群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清乾隆、嘉庆年间增建。民居群坐东朝西,自南而北分别有祠堂、一房祖厝、大路头厝、下厝、二房祖厝、“砺轩”学馆,左右有护厝,前有石埕,占地面积2800平方米,山墙“出砖入石”砌筑,抬梁穿斗木梁架结构,硬山式屋顶,燕尾脊。前埕有旗杆石夹板二对,埕内存有水井一口。……[详细]
      梅庄庄氏家庙位于东桥镇梅庄村,年代为明-现代,类别为古建筑,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庄氏家庙位于东桥镇梅庄村前庄自然村。家庙始建于明崇祯时,历代有修葺,1998年耗资70万全面整修。家庙坐北朝南,两进,由门厅、两廊、天井和祀厅组成,占地面积225平方米。祀厅面阔、进深各三间,抬梁穿斗式混合木构架,硬山式屋顶。家庙内尚存明代“庄氏家庙”木匾额一方、辉绿岩柱础一对及石砛一块。……[详细]
      螺城东岳庙位于螺城镇北关社区,年代为明-现代,类别为古建筑,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东岳庙位于螺城镇北关社区北门街。庙始建于宋,元末毁于兵,明洪武十八年(1385)重建,现存为清朝年间重修。坐西朝东,由山门、两廊、大殿组成,占地面积约325平方米。大殿面阔、进深各三间,抬梁穿斗式混合木构架,硬山式屋顶,燕尾脊。山门为假四垂屋顶,装饰着三对剪粘龙瓷雕;镜面墙的身堵为红砖拼花龟背堵,裙堵为花岗岩石砌筑。庙内尚存明代柱、门堵及木雕构件,工艺精致,尤以所祀的传为明代所塑的东岳大帝泥塑造像弥足珍贵。……[详细]
      辋川城隍庙位于辋川镇辋川村,年代为明-现代,类别为古建筑,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城隍庙位于辋川镇辋川村标美顶。庙始建于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明、清、民国间先后多次进行重修。庙坐北朝南,两进三开间,由山门、中亭、两廊和大殿组成,建筑面积200平方米。大殿分正殿和东西侧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抬梁穿斗式混合木构架,硬山式屋顶。正殿祀城隍,东殿祀严、魏大人,西殿祀杨延平,殿前陪祀文武判官。庙为历代辋川“澳城”防匪抗倭的指挥点,庙后尚存长约25米的辋川城基础一段。……[详细]
      崇武三官宫位于崇武镇西华村,年代为明-清,类别为古建筑,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三官宫,又称三元玄宫,位于崇武西华村。该宫始建于明弘治十三年(1500),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被倭寇纵火焚烧,万历十七年(1589)、崇祯九年(1636)两度募款重修。清康熙元年(1662)毁于兵燹,二十六年(1687)民众集资重建。宫坐北朝南,三进五开间,由山门、照墙、前殿、天井、拜亭、大殿、后殿组成,建筑面积700平方米。前殿,硬山顶,三川脊;拜亭,方形,卷棚顶;大殿,重檐歇山顶,燕尾脊;后殿,硬山顶,燕尾脊。……[详细]
    155、五峰宫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五峰宫位于辋川镇赖厝村,年代为明-现代,类别为古建筑,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五峰宫位于辋川镇下江村赖厝自然村五峰山麓。宫始建于明代,1999年重修。坐西朝东,两进,由山门、天井、两厢和大殿组成,占地600平方米。大殿面阔、进深各三间,抬梁式木构架,硬山式屋顶。正面墙体为花岗岩石及红砖砌筑,大门顶和两侧装饰有五幅彩绘人物、山水瓷砖,水车堵装饰有彩绘龙、凤瓷砖。……[详细]
    156、麟凤庙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麟凤庙位于辋川镇峰崎村,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麟凤庙位于辋川镇峰崎村。庙始建于清咸丰年间(1851-1861),1981年和1995年由旅居新加坡华侨两次捐款重修。坐西朝东,两进三开间,由山门、下厅、回廊、大殿组成,建筑面积160平方米,占地面积348平方米。大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山墙石构,抬梁穿斗式混合木构架,硬山式屋顶,燕尾脊。下厅、大殿的脊上饰有精美的龙、凤、狮等剪粘瓷塑。庙内还保留清代的木雕、石雕等构件。……[详细]
    157、云山宫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云山宫位于螺城镇溪南村,年代为明,类别为古建筑,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云山宫位于螺城镇溪南村。宫坐西北朝东南,两进三开间,由山门、拜亭、两廊和主殿组成,建筑面积180平方米。主殿面阔、进深各三间,抬梁式木构架,硬山式屋顶,山门作三川脊,奉保生大帝和仙姑妈。宫口石埕前有一潭,澄碧如镜,俗称镜潭,水光可映照入宫至神像脸上。……[详细]
      何嗣韩墓位于螺城镇石盘村,年代为唐-现代,类别为古墓葬,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何嗣韩墓位于螺城镇梅山村石盘自然村梅山水库边。何嗣韩,名德,号衍,嗣韩为其别号,河南光州固始人,何姓入闽始祖。唐总章二年(669),他辅助陈政、陈元光父子定闽开漳,功勋卓著,封安抚节度使,分镇泉州,食采螺阳。卒葬北门外青林山舍利院,谥忠竭,封光禄大夫,辅国将军。墓于近年重修。坐东北向西南,依山势而筑,总落差2.7米,呈“凤”字形,由墓围、封茔、墓碑、墓案和二层墓埕组成,面积103.5平方米,占地面积390平方米。墓前竖一对旗杆石夹板,墓西侧修建一六角亭。……[详细]
    159、凤山宫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凤山宫位于辋川镇梧山村,年代为明,类别为古建筑,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凤山宫位于辋川镇梧山村。宫始建于明代,清道光七年(1827)重修。1979年、1992年和2001年连续整修,保存较好。宫坐东朝西,由山门、拜亭、两厢和大殿组成,建筑面积250平方米。大殿面阔、进深各三间,抬梁式木构架,硬山式屋顶。宫内奉祀妈祖,配祀文英公、武安王和相公爷。山门前尚存始建时石鼓一对,雕工精致。宫外西北角有一六角形古井,建宫时开凿,井沿为圆形,深约15米。井旁有一圆形石壶,外径78、内径55、高35厘米。……[详细]
      辋川下四家陈氏祖厝、书馆位于辋川镇辋川街,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下四家陈氏祖厝建筑群位于辋川城古街中段背后,清道光五年(1825),时任直隶州司马、陈氏第十二世祖陈爆竹(字肃齐)建造此建筑群。在中轴线上,由北而南,以祖厝、书馆为主体建筑,前面屏从东西横列一排14间店铺;两侧辅以莲房夫子宫、东西楼、东花宅、住房,规模宏大,布局既有对称又有错落。主体建筑祖厝,两进五开间加双护厝,抬梁穿斗式混合木构架,硬山式屋顶,计有房22间、厅4个、天井5个,占地面积462平方米。书馆,由书厅、天井、两旁书房和卧室组成,建筑面积150平方米。莲房夫子宫,奉祀关圣帝君,建筑面积60平方米。……[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