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庐江县旅游

庐江县文物古迹介绍

郑家庄园
  郑家庄园位于庐江县柯坦镇柯坦社区镇政府大院内。为庐江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郑临川古宅坐落在安徽庐江县柯坦镇政府大院内。门前有匾额“郑家庄园”,又称郑家大院,始建于1880年,为典型的徽派建筑,占地约8亩,有一百多年历史。主人郑临川,又名陈琦,清代晚期书法家。曾任河南省中牟、尉氏、新郑三县知事,他年高隐退,寄情于山水诗文,尤精攻书法艺术。因柯坦四周群山环绕,山涧泉水不断,风景旖旎,是块风水宝地,临川先生因此移居此处,建起一座徽派风格的庄园。郑家庄园西高东低,分五进五出,大门呈圆形,内门呈方形。庄园分为前厅、后院,中间是走马转心楼,雕梁画栋,明柱花窗,浮雕图案栩栩如生,十分壮观。相传郑家大院是“笼子地”,大门对西南科坦老街,有聚财之意;前面庭院内栽种12棵桂花树,象征着月月平坦,年年丰收,世代富贵……[详细]
孙立人故居
  “孙立人故居”位于三河古南街八扇巷,占地面积400多平方米,进门迎面立着孙立人将军身着戎装的蜡像,墙上挂有各种印刷品,主要是孙立人生平事迹展览,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详尽展列了将军一生重要经历。孙立人(1900年至1990年),字仲伦,安徽省肥西县三河镇人。1900年12月8日,在三河八扇巷降生。1932年,孙立人父亲逝世时,孙立人曾两次回乡,自此之后,就未曾回过三河。在相距三河不到20公里的庐江县金牛镇也有一“孙立人故居”。故居坐落在金牛镇旁金牛山半山腰处,坐北朝南。初建时有百余间房屋,解放后逐渐拆除,现为金牛镇中学校址,留下房屋一幢11间,约250平方米,是孙立人24岁时结婚时住处,木架结构,青砖小瓦,走廊及房内雕梁画栋,为明显的晚清民居建筑风格。2001年被庐江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县级重……[详细]
武壮公祠
  武壮公祠建成于光绪二十年(1894年),通体结构为大木殿式,三进两庭院,每进五开间。由照壁、门楼、庭院、厢房、寝室、祭殿等部分组成,总占地面积达2000多平方米。祠内集徽派木、砖、石雕和江南苏式浮雕彩绘之大成,以木雕最为精湛。其梁枋、斗拱、平盘斗、隔扇、梁脐等木构件,由各种云纹、花卉图案组成,雕刻玲珑剔透。中进大厅,巨柱驮梁,设计巧妙,气势恢宏。墙基、廊檐及庭院天井地面,均铺设着石板、石条,凿工精细,平整如切,柱基全为雕凿精美的石鼓。专祠内,前堂陈列着吴长庆生前遗物;中进大厅是祭殿,正中是武壮公画像,两则有当朝中堂大人李鸿章亲笔书写的对联:“袍泽渐凋零,仗剑有谁怜我老;鼓鼙太悲壮,登坛犹悔用公迟。”后厅摆设有明清宫庭器具,以及名人字画和文房四宝,均具有极高的文史和艺术欣赏价值。因其较为全面地……[详细]
捧檄桥
  捧檄桥位于庐江县庐城镇晨光社区。为庐江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合肥市庐江城东门外的文昌河上有一座五孔石桥,名为捧檄桥。这个名称源于东汉末年的毛义在此处捧还朝廷封赏的檄文,表现了他的孝道精神。后来,如有子女不孝,便领到捧檄桥下喝河水,以净化灵魂。韶山毛氏宗祠也有“捧檄家声”的对联,表达对孝道的重视。毛义,字少节,东汉末年庐江人。毛义少贫丧父,与母相依。为了生计,毛义帮人放牧,以奉养其母。母病时,他不仅在榻前伺候汤药,还曾割股为母疗疾。遂以孝行称著乡里,被举为贤良。朝廷得知,送檄文封赏他为安阳县令,毛义迎至“临仙桥”喜接檄文。不久,毛母病逝,朝廷派人前来看望,毛义却跪拜于“临仙桥”上,将原赏封安阳县令的檄文双手捧还,“躬履逊让”,不愿为官。范晔的《后汉书》中载有其事。“百善孝为先”,毛义重孝并且不贪……[详细]
汤池果树窑址
  汤池果树窑址位于庐江县汤池镇果树村河西村民组。窑址座落在虎尾山,窑址总面积约1500平方米左右。该窑烧制的器物,以黑釉为主,釉色明亮细腻,器物在庐江、舒城、枞阳、巢湖等地唐宋时期墓葬中均有出土。窑址座落在虎尾山,分南、北两座,两山之间有一条大道,两山麓有窑门、窑砖、窑灶、窑具,堆积大量器物残片,堆积层离地表20至40公分不等,窑址总面积约1500平方米左右。两山之间以及附近不仅经常挖到本地窑厂烧制的器物残片,还能见完整的柱子、钵子、壶、碗、盂、杯等。该窑烧制的器物,以黑釉为主,釉色明亮细腻,器物在庐江、舒城、枞阳、巢湖等地唐宋时期墓葬中均有出土。保护范围:以孔家大塘为窑址中心,周围100米范围内。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周边100米。……[详细]
庐江伏虎寺
  伏虎寺座落在冶父山巅,初建于唐昭宗年间,因山上曾住伏虎禅师,“赖建伏虎寺”。伏虎寺北是无梁殿,又名无量殿,始建于公元889年,全系硅石拱成,殿内供有真武祖师等金像三尊。伏虎寺两侧有望江楼,明建清修,楼高数丈,雕梁画栋,飞檐拱壁,内供汉白玉观音菩萨像。伏虎寺前建有肉身殿,殿内供奉涂漆装金的肉身和尚,系伏虎寺原住持妙山老法师。伏虎寺第43代主持妙山和尚在实际禅寺内坐化4年后肉身不腐,庐江县佛教协会依照佛教仪规,对妙山法师遗蜕进行肉身涂漆装金,建殿供养,让广大香客和观光客瞻仰。妙山和尚是80年代后,安徽省继九华山出现的双溪寺大兴和尚、钟亭慈明和尚后的第三尊肉身不坏的佛教修行者法体。……[详细]
丁汝昌纪念馆
  丁汝昌纪念馆是庐江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县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县级研学旅行基地。纪念馆占地总面积8096 平方米、建筑面积1110平方米,主体为东院、西院两座建筑群,-还有月牙塘等附属资源。建筑既有北方四合院落的建筑风格,又有清朝江淮民居的历史特征,是研究晚清历史、淮军文化、庐江民俗不可多得的建筑遗产。纪念馆展陈以“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为主题,分为丁氏源流、丁汝昌戎马一生、壮烈殉国三大篇章。场馆信息开放时间:周二--周日8:00-11:30,14:30-17:30门票价格:免费开放电话:0551-82562900……[详细]
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旧址
  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旧址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旧址,位于安徽省庐江县汤池镇严家松园,西南环山,层峦叠嶂,地势险要,风景如画,是西进大别山的通道。一九三九年五月,新四军军长叶挺,政治部主任邓子恢等,相继从皖南来庐江,于江北第四支队驻地严家松园,组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江北指挥部,下辖第四支队、第五支队和江北游击纵队,张云逸任指挥,徐海东、罗炳辉任副指挥,赖传珠任参谋长,邓子恢任政治部主任。于一九四○年三月撤离。汤池的山山水水无不留下了叶挺将军的战斗足迹,在他的感召下,一大批热血青年跟随叶挺奔赴抗日前线,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详细]
刘秉璋故居
  刘秉璋故居位于矾山镇刘墩街道中部,原为“刘氏宗祠”,始建于康熙年间,1861年遭太平军烧毁,1870年由刘秉璋捐款重建,1974年因建校拆除后于2020年完成重建,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故居建成后, 与吴长庆故居、丁汝昌纪念馆一起成为我县淮军文化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及环巢湖旅游景点之一。场馆信息开放时间:9:00-17:00门票价格:免费开放电话:0551-87911813……[详细]
庐江矾矿遗址
  矾矿遗址位于庐江县矾山镇。为庐江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矾矿自唐中宗年间开始采石炼矾,迄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这里曾经是中国最大的矾工业基地,也是中国乃至世界矾文化的发源地,号称“中华矾业砥柱,安徽化工之母”。4月18日,“筑梦现代化共绘新图景”集中采访团走进合肥市庐江县矾山镇,探访矾矿工业遗址,聆听岁月的故事。……[详细]
吴长庆故居
  吴长庆故居始建于清朝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现为合肥市文物保护单位,于2022年进行修缮。故居现为砖木结构一层建筑,门厅通面阔21.62米,通进深6.92米,占地面积约190平方米,分三个展陈区,详细讲述吴长庆的生平及其家族的时代发展和变迁。电话:15155198972……[详细]
姚氏围楼
  姚氏围楼位于矾山镇新中村姚院村民组,俗称升子楼,因建筑外形似升子形而得名。距今已有四百余年历史,被列为庐江县第三批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建筑原为五进,现仅存三进,每进五间房屋,中进有楼,上下两层,现共有房屋30余间,占地面积约800平方米,属于徽派姚氏民宅。楼房梁柱都雕刻有各种鸟兽图案,前大门头有石门头、石门框,大门头有石刻字“永建乃家”,门前有对石狮;二门有石鼓,刻有“麒麟送子”、“龙凤呈祥”;三门有对石礅,刻有花草、鸟、鱼图案,十分壮观,是典型的徽州风格古建筑。……[详细]
慕容城遗址
  慕容城遗址位于合肥市庐江县白湖镇境内,南北约600米,东西150米,总面60000平方米,西南有古城河,遗迹尚存,东、北各有城门一道,居高临下,一目千里,西南可观白湖、陈陂湖,东北可连独山、发洪山,是个重要的战略位置,相传是北宋年间,淮南邑淮南节度史慕容延钊的江防屯兵之地。1984年全国文物普查,在西南古城墙脚,发现大面积火烧土,大量文饰的陶片、鼎足、石奔、石斧……等,1987年被庐江县政府,列为第一批庐江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慕容城遗址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城池村古城址
  城池村古城址位于合肥市庐江县,年代为汉。2019年,城池村古城址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庐江吴公祠
  吴公祠,位于庐江县庐城镇牌楼社区,为清朝纪念庐江团练首领吴廷香而敕建的专祠,1865年,由其子淮军名将吴长庆回籍亲自督修。据了解,在江淮流域,为乡勇民团首领而敕建的专祠,至今能保留下来极为罕见。祠堂屋宇宏阔,梁柱粗大,内部结构华丽精巧,外观朴素大方,为晚清江淮地区建筑风格。2013年5月,吴公祠被合肥市政府公布为第五批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了解,吴公祠较好保存了江淮流域晚清古建筑的建筑风格,对研究庐江晚清时期古建筑的建筑风格具有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场馆信息开放时间:8:30-17:30门票价格:免费开放电话:0551-82561398……[详细]
  福昌寺古井位于庐江县白山镇马鞍村福昌寺村民组。为庐江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古山茶花树位于安徽省庐江县汤池镇果树村。为庐江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实际禅寺,位于安徽省庐江县东北冶父山东部南麓,为唐代伏虎禅师创建,修建于唐昭宗光化元年(898年),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屡历沧桑,几经兴衰。现为省级重点寺观、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寺元代泰定年间(1324-1328)僧聪再予修建。明代永乐、正统年间,僧兴智、大宁重修。成化、弘治年间,僧方珍、明善续修。清代顺治四年(1647),僧星朗增建石廊、山门及禅堂。咸丰年间,寺遭兵燹。光绪四年(1878),僧如亭、能持、文华募化,并得邑绅吴长庆助资,修建斋堂一间,寮房十余间。实际禅寺共三进,大殿面宽18.46米,通进深12.55米。天王殿,山门在1988-1989年由群众集资修缮。天王殿匾额为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所书。“大雄宝殿”四字,出自赵朴初手书。……[详细]
  金城寺古井位于庐江县盛桥镇金城村金城寺村民组。为庐江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井深20.53米,水深15米,水平面直径1.8米,水质清澈,旱年不涸。井圈为青石质,外径77厘米,内径53厘米。高53厘米,厚12厘米,绳沟槽深8厘米。井圈13厘米处有两道弦纹;19厘米处有3孔,呈三角形。井壁由厚薄不等两种砖砌成,三扁一折,构图精美,建造坚固。经鉴定该井为宋以前古井。1987年被定为第一批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暖汤岗墓群位于庐江县庐城镇马店村暖汤村民组。为庐江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暖汤岗汉墓群在今泉水口包括庐江高级职业中学等一片丘岗上。初步查明,纵横200米内有古墓14座,封土墩高大完整,直径约20米,高4米。文革-后期,原庐江师范学校因扩建校舍,挖毁校门前和东侧3座墓。墓为37×18×7花纹砖砌成,出土陶罐等随葬品。省专家根据墓砖和出土器皿,鉴定为东汉时期人口较集中的庐江郡所在地的古墓群。1987年被庐江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