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福建省 > 龙岩市 > 永定区旅游

    永定区文物古迹介绍

    中共富岭支部暨乡苏维埃政府旧址(双门楼)
      中共富岭支部暨乡苏维埃政府旧址(双门楼)位于高陂镇富岭村,年代为1928。富岭双门楼,位于永定区高陂镇富岭村第九村民小组,在北环路北边高坎面上、靠近山脚下。是富岭王氏第14代献玉公和第15代联萼公叔侄合建的大土楼。始建于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主要由双鱼塘、双大门、双前堂、双中堂、后堂正楼、后花园及其左右横楼组合而成。占地面积约一万平方米。全楼共计楼梯36架,厅18个,房间108间。鼎盛时期,曾住六十多户近三百人口。富岭支部暨乡苏维埃政府旧址,又是红军哨所。涌现了富岭支部书记兼乡苏第一任主席王锡标,父子红军王锡振(炊事班长,烈士)、王文澜(少共国际师,地厅级干部)和兄弟红军王汀洪、王汀模兄弟。正楼第四层四面楼角墙外都设有瞭望台,红军游击队曾在此楼驻扎,背后龙冈岽上有红军战壕,可东看河子隔……[详细]
    西陂交通站旧址(世德堂)
      西陂交通站旧址(世德堂)位于高陂镇西陂村,年代为1927。西陂交通站旧址(世德堂),也叫林氏下祠堂,清康熙十七年(1678)建成,坐西南朝东北,土木结构,单进廊院式,通面阔26.4米,通进深19.3米,占地面积580平方米。中轴线上自东北向西南依次为半月形池塘、围墙、雨坪、天井、正厅。正厅单层,中央安放神龛供“第八代分基祖西湖公等先祖一脉神位”。悬山顶,山墙搁檁。北侧设门楼。一九二七年,“四•一二”--政变,大量捕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笼罩全国!事变后,我县-派也出来镇压革命,强令解散县农民协会、工会、学生会等群众组织。5月,乡村农民协会、工会转入地下活动,下祠堂世德堂为中共西陂地下支部活动场所,苏区时期为农协开会场所,“就成楼”楼主林金松被错杀后,交通站点移到该处,由于敌情……[详细]
    合溪采地交通站旧址(王氏宗祠)
      合溪采地交通站旧址(王氏宗祠)位于合溪乡采地村,年代为1929。合溪采地王氏宗祠,位于合溪乡采地村,始建于明成化年间(1465-1487),方形,土木结构,坐西南朝东北,通面阔20.4米,总进深16.3米,占地面积332.5平方米,建筑面积120平方米,主体建筑为单进廊院式带前廊和右横屋。中轴线自东北向西南依次为古道、围墙、半月形池塘、雨坪、前厅、天井、正厅。单层,歇山顶,穿斗式木构架。1929年,化名杨先生的毛泽东及红四军前委一行从堂堡居易楼出发前往合溪师俭楼,途径采地村王氏宗祠时,进祠小憩。难得遇见陌生人的采地村民便好奇围了上去。毛泽东趁机播种“打土豪、分田地”的革命火种,宣传我党的思想和主张。采地村小伙王太荣(镛)、王万荣(镛)兄弟俩当即报名参加红军,随后便跟随杨先生前往合溪、上杭。因……[详细]
    金丰暴动旧址广圣庙
      金丰暴-动-旧址广圣庙位于龙岩市永定区陈东乡城东村,年代为1928年。简介:始建于明,清以后多次重修。坐西北向东南,建筑面积420平方米,由前厅、后厅及两侧厢房组成。1928年6月中旬,永定区委在陈东岭头湖塘小学召开全县党员代表紧急会议,决定举行大规模武装暴-动-,张鼎丞任总指挥,阮山、卢肇西任副总指挥。6月29日晨,阮山等人在湖雷举行武装起义,打响了永定暴-动-的第一-,但因敌众我寡,暴-动-队伍主动撤离湖雷。当晚,队伍到达陈东广圣庙,与卢肇西等领导的暴-动-队伍汇合后队伍共有300余人,在下坪、大路背、榕蛟、江屋等地镇压了6个罪大恶极的土豪劣绅,没收了大洋4000余元,在广圣庙前当众烧毁了田契债据,暴-动-队伍进一步发展壮大。金丰暴-动-旧址是永定党组织贯彻“八七”会议精神,领导人民群众……[详细]
    中央红色交通线旧址
      中央苏区红色交通线史迹位于龙岩市永定区合溪乡溪南村、城郊镇桃坑村,上杭县白砂镇碧沙村、溪口乡大洋坝村、太拔镇院田村,长汀县涂坊镇赖坊村、河田镇上街村、汀州镇南门街,年代为1930-1934年。简介:中央苏区红色交通线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设在上海的中共中央通往闽西、赣南中央苏区之间的一条重要秘密通道,途径上海、广东、福建、江西、香港等地。其主要作用包括运输军需物资,护送党政军领导、文艺工作者、专业技术人员往来,在上海党中央与中央苏区间传递重要信件、情报。福建境内穿越永定、上杭、长汀等地,旧址主要包括永定区的师俭楼、孟良公祠、伯公凹,上杭县的碧沙丁正昌号商铺、院田乡政府苏维埃政府旧址、大洋坝红色交通站旧址,长汀县的春生公祠、中共长汀县委旧址、福建省邮务管理局旧址等。保护范围:毛泽东旧居师俭楼、周……[详细]
    林修富烈士故居(寿德堂)
      林修富烈士故居(寿德堂)位于高陂镇西陂村,年代为1926。林修富烈士故居,寿德堂,建于清代中期,坐东南朝西北,土木结构,单进廊院式带雨坪围墙和右横屋,通面阔12.49米,通进深34米,占地面积600平方米。中轴线上自西北向东南依次为围墙、天井、前厅、天井、正楼。正楼高2层,碉楼式建筑设计,双联式房间布局。每层设6间1厅1楼梯。歇山顶,抬梁式木构架。北侧设大门,木质门框,门楣上方彩绘边框内墨书“寿德楼”三个大字。1929年6月,在寿德堂建立共青团太平区委员会,从此使西陂乡青年有了团结的核心,对建党工作起到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作用。西陂一大批青年人如林德富、林丽洪、林清盛、林元芳等在共青团的领导下,开展“打土豪分田地”的土地革命、成立消费合作社、设立“太平区高级劳动学校”、组织赤卫队、少先队、……[详细]
    27、福裕楼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福裕楼
      福裕楼坐落在洪坑村北部,东临洪川溪。建于清光绪六年(1880年)。坐西朝东,占地约4000平方米,三堂四落府第式(五凤楼)。中轴线自东而西依次为:门坪、内大门、门厅、前天井、中厅(祖堂)、后天井、后厅。面阔45米,进深37米,后向宽41.4米,后墙两个角分别收进1.8米,收进部分深9米。楼内共有166个房间、22个厅堂、28道楼梯、6个天井、2个侧门、2口水井、6个浴室。主体建筑即前、后楼和两侧横楼,均比普通的五凤楼高一层,更具防卫功能。后楼比中堂高一个台阶,中楼比前楼高2个台阶,前后楼为土木结构,外表以石灰抹墙,与两侧横楼连接。前楼高2层,后楼高5层半,两侧高5层。内通廊式,歇山顶,穿斗、抬梁混合式木构架。后楼底层为厨房、餐厅、客厅,二层为粮仓,三层以上为卧室;前楼底层为门厅、厢房,二层为……[详细]
    中共黄田乡支部旧址
      中共黄田乡支部旧址位于龙岩市永定区高陂镇黄田村,年代为1928-1949年。简介:中共黄田乡支部于1929年5月在茂龙楼成立。茂龙楼建于清道光五年(1825),坐西朝东,土木结构,悬山顶,占地面积6660平方米,建筑面积3306平方米,包括正楼、护楼、天井、厢房和后坪。正楼为生土夯筑四层土楼,右侧一排三层护楼,天井左右两侧各一排厢房,后坪开阔。茂龙楼是闽西中央苏区直属第一区太平区(其范围包括今天经开区管辖的虎岗、高陂、坎市、培丰等4个乡镇)革命的桥头堡。从1928年至1949年,茂龙楼曾是中央红色交通线的重要小站,太平区苏区委、中共黄田乡支部暨黄田乡苏维埃政府所在地,是闽西南军政委员会、闽西地方红军、赤卫队、闽粤赣边武工队的重要联络站,成为“红旗不倒”之楼。保护范围:东至大门外50米,西至背……[详细]
    平在暴动旧址(平在五谷庙)
      平在暴-动-旧址(平在五谷庙)位于高陂镇平在村,年代为1928。平在五谷庙,又名先农庙,位于永定区高陂镇平在村乌冬坑口。占地面积10余亩,建筑面积800多平方米。由前殿、天井、侧廊、正殿及左右两落横舍等组成。建于清乾隆卅八年(1773年),宫殿式,土木结构。祀奉的是先农神。先农神,传说是保佑农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五谷大帝,即神农炎帝。北京有先农坛,每年开春,皇帝率文武百官祀先农神。平在五谷庙,是闽西境内为数极少、永定太平里仅此一座的先农庙。1928年7月,平在二十多位革命者在这里举行平在暴-动-。1928年8月5日,五谷庙是西陂岭暴-动-的聚集地,傅柏翠领导的部队武装500余人来到高陂,在五谷庙与高陂、虎岗的农民武装汇合,然后开赴西陂,爆发了西陂岭暴-动-。保护范围:东面至菜地、茶园,南面……[详细]
    半山交通站旧址(观音楼)
      半山交通站旧址(观音楼)位于合溪乡合调村,年代为1929。半山交通站旧址(观音楼),位于合溪乡合调村半山,始建于清嘉庆年间(1796-1820),旧址为方形,土木结构,坐北朝南,通面阔17.8米,总进深31.9米,占地面积567.8平方米,现存建筑面积240平方米。主体建筑观音楼为原建筑的正楼。依山就势而建,“一”字带前廊,面阔五间,西侧2间高三层,中间2间高二层,东侧1间为单层。歇山顶,山墙搁檁。半山观音楼,地处旧时广东挑盐通往上杭的必经之路,毛泽东从合溪师俭楼去上杭、周恩来在孟良公祠出发往上杭途径半山古道时,均由老接头户罗书章(民政局有据可查)、罗立章兄弟俩(后随大部队北上)接待。在革命战争时期,半山村原有300多人,至新中国成立,全村仅剩24人。半山儿女或参加革命队伍,或从事地下工作,……[详细]
    卢衍豪院士故居(绳德堂)
      卢衍豪院士故居(绳德堂)位于坎市镇坎市街,年代为清嘉庆年间(1796—1820)。坎市“绳德堂”,俗称“允庒楼”,是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资深院士卢衍豪的故居,位于坎市镇坎市街溪园自然村。始建于清嘉庆年间(1796-1820),十六世公太卢允庄(名宏,号临斋)在四川做条丝烟生意发达后,于清道光年间(1821-1850)从原楼主“炮碗”手中购买整栋大楼,经精心整修改造而成的“五凤楼”。宽敞壮丽,雕梁画栋,富丽堂皇。楼内专门设有“学堂”。该楼占地面积2800平方米,土木结构,坐东向西,原为三进四落廊院式带两翼横屋建筑,现仅存门厅和正厅及左横屋。歇山顶,山墙搁檩。楼内尚存大量木雕、石雕、彩绘等。保护范围:东面至后围楼垂檐滴水,西面至围墙外通往镇政府石路旁水沟边沿,南面至围墙外石路,北面至右横楼-墙垂……[详细]
    永太苏维埃政府旧址(余庆第)
      永太苏维埃政府旧址(余庆第)位于高陂镇平在村,年代为1934。永太苏维埃政府旧址(余庆第),位于高陂镇北山村吉山片,建于清朝嘉庆、道光年间(1796-1850),占地面积约1300平方米。土木结构,坐北朝南,两进三落廊院式带两翼横屋。歇山顶,山墙搁檩。1934年秋冬,马永昌奉命组建中共永太县委和永太县苏维埃政府,并担任县委书记,许永荣任县苏维埃主席。原太平区游击队也扩编为永太游击队,张东秀任游击队长,有100余人,主要在高陂、虎冈、灌洋、坎市、孔夫、大排等地活动,先后多次配合红八团出击,参加大洋坝、虎冈、井隍、孔夫等地的战斗。余庆第当时是土地革命时期永太县苏维埃政府驻地、红军游击队的休整地和临时驻扎点。苏维埃政府工作人员和游击队常在此开会,商量革命工作,为革命作出重大贡献。保护范围:建筑四周……[详细]
    太平区苏维埃政府旧址(双寿堂)
      太平区苏维埃政府旧址(双寿堂)位于高陂镇西陂村,年代为1929。太平区苏维埃政府旧址(西陂大夫第)又称双寿堂,建于民国六年(1917),坐东朝西,土木结构,方形,通面阔25米,通进深28米,占地面积930平方米。两进三落式带左右横屋。中轴线自西向东依次为前厅、天井、正厅、天井、正楼。正楼高3层,碉楼式建筑设计,双联式房间布局。歇山顶,抬梁式木构架。北侧设大门,石条门框,石刻对联,两侧均有花卉、人物精美石雕。1929年5月23日,在毛泽东亲自指导下,成立“太平里革命委员会”。6月间,太平里革命委员会改组为太平区苏维埃政府,区苏维埃主席郑荣兰、中共太平区委书记林梅汀(后为林修富)。保护范围:太平区苏维埃政府旧址(西陂大夫第)东侧外延30米,南侧外延30米,西侧外延30米,北侧外延30米。建设控制……[详细]
    中央苏区闽西虎岗保卫战旧址(永平桥)
      中央苏区闽西虎岗保卫战旧址(永平桥)位于虎岗镇虎东村,年代为1930。中央苏区闽西虎岗保卫战旧址(永平桥),位于虎岗镇虎东村木坑入口处,始建于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嘉庆三年增修。该桥占地140平方米,南北走向,单孔石砌廊桥,横跨于自西向东流的永定河上。桥全长34.2米,宽4.2米,桥面距水面13.2米。悬山顶,山墙搁檩。两侧桥栏均为三合土夯筑的墙体,通高4.7米。南侧桥头设一座“永平公王”神位,该桥原为高陂镇通往虎岗乡的必经之路。1930年12月,中共闽西特委、闽西苏维埃政府迁驻虎岗,虎岗成为闽西苏区首府。为保卫虎岗、保卫闽西苏区政府安全,在该桥设立哨所,由时任红军连长的张爱萍部镇守。当地老百姓又将此桥命名为“红军桥”。保护范围:建筑四周东、南、西、北各外延5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详细]
    闽西肃反委员会暨闽西政治保卫处旧址(思顺堂)
      闽西肃反委员会暨闽西政治保卫处旧址(思顺堂)位于虎岗镇虎西村,年代为1930。闽西肃反委员会暨闽西政治保卫处旧址(思顺堂),位于虎岗镇虎西村老屋下,建于民国初年,占地面积约4000平方米。方形,土木结构,坐西向东,大门进去后,左右各为一个独立小院。歇山顶,山墙搁檩。1930年12月15日,中共闽西特委、闽西苏维埃政府等党政军、政法、经济、文化机关单位迁驻虎岗后,1931年初,由于受李立三“左倾”错误路线和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影响,闽西苏维埃政府肃反委员会在虎岗成立,闽西苏维埃政府部分领导人、战士被错杀。1931年7月15日撤销闽西苏维埃政府肃反委员会,成立闽西苏维埃政府政治保卫处(吉祥楼),设于此,郭滴人任处长。保护范围:建筑四周东、南、西、北各外延5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端线外延15米……[详细]
    溪南兵工厂旧址邹公庙
      溪南兵工厂旧址邹公庙位于龙岩市永定区金砂中心小学校园内,年代为1927年。简介:建于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坐西向东,方形,土木结构,通面阔10米,通进深16米,占地面积约190平方米,由前厅、后厅及两侧回廊组成,中为天井。1927年10月,根据中共“八七”会议精神,中共闽南特委作出“闽南以平和、永定为中心”组织农民暴-动-的指示,并对永定农民暴-动-作了具体部署,要求永定区委迅速把领导力量转向农村。永定区委结合实际培养积极分子,健全和发展党团组织,并秘密发展铁血团组织,进行军事训练,于1927年10月由溪南区党组织在邹公庙创办兵工厂。保护范围:东至公路,西侧外墙向外延伸20米,南至校舍外墙,北至教学大楼外墙。2018年,溪南兵工厂旧址邹公庙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太平区苏维埃政府旧址
      太平区苏维埃政府旧址位于龙岩市永定区高陂镇西陂村,年代为1930年。简介:又称双寿堂,建于民国六年(1917),坐东朝西,土木结构的方形土楼,两进三落式带左右横屋,通面阔25米,通进深28米,占地面积930平方米。中轴线自西向东依次为前厅、天井、正厅、天井、正楼。正楼高3层,碉楼式建筑,双联式房间布局,歇山顶。北侧设大门,石条门框,石刻对联,两侧均有花卉、人物精美石雕。1930年11月,闽西苏维埃政府迁入虎岗,永定区苏维埃政府所辖各区合并,第九区(坎市区)、第十区(培风区)、第十一区、第十二区(田地区)并为太平区,“太平区苏维埃政府”、“中共太平区委员会”设于双寿堂,直属闽西苏维埃政府。高陂地域隶属闽西苏维埃政府直辖太平区苏维埃政府。保护范围:建筑四周各向外延伸30米。……[详细]
    38、五云楼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五云楼
      坐落在土楼群的最东侧,建于明隆庆年间(1567-1572年)。长方形土楼,坐北朝南,占地约3600平方米,无石砌墙基。高4层,面阔25.8米,9开间,进深24.3米,11开间,底层外墙厚1.3米,每层40开间。全楼设一个大门,4道楼梯,门外以矮墙围合天井形成一个院落,外大门正对楼门。内通廊式,前后为歇山顶,两侧为悬山顶(见7.a-2照片40)。该楼中轴线自南而北依次为外大门、门坪、楼门、门厅、天井、中厅、天井、后厅。中厅为口字形,单层,中为天井,南、北面各开一门,东、西面各开一旁门,4个门各通一砖墙巷道,把楼内分隔成4个小院落。楼内东西两侧各有一口水井。该楼原高3层,公元17世纪(清代初)由承启楼建造者江集成购得,扩建为4层。……[详细]
    和佳苏维埃政府旧址(许佳上山怀德堂)
      和佳苏维埃政府旧址(许佳上山怀德堂)位于高陂镇许佳村,年代为1929。怀德堂位于高陂镇许佳村上山,该旧址为方形土楼,方形门洞,传统的客家建筑形式。正楼高4层,碉楼式建筑设计,占地面积920平方米,建筑面积640平方米。1929年8月上旬,毛泽东在上杭蛟洋文昌阁指导召开中共闽西“一大”之后,化名杨先生,偕夫人贺子珍等在粟裕的护送下,从上杭蛟洋经大洋坝、永定虎岗,途经和佳时,下榻“怀德堂”转辗三堡,到抚市五湖上寨养病。当时,和佳乡苏维埃政府主席吴银聪在“怀德堂”为闽西苏区游击队提供驻地,成为岩永游击队的指挥中心。保护范围:建筑四周各外延5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端线外延15米。……[详细]
    红四军前委旧址赖家祠
      红四军前委旧址赖家祠位于龙岩市永定区凤城街道九一中路110号,年代为1929年。简介:建于清道光十四年(1834),坐北朝南,砖木结构,通面阔13米,总进深21米,占地面积约350平方米,单进廊院式。分前后两厅,两侧为厢房,后厅高两层,抬梁式木构架,硬山顶。1929年5月25日至27日红四军第二次入闽时在此设前委指挥部,红四军党代表毛泽东同志居住于此。25日晚,毛泽东在此主持召开红四军前委和中共永定区委的联席会议,并成立永定区革命委员会。保护范围:建筑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2018年,红四军前委旧址赖家祠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