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安,东晋杰出的政治家、名宰相,著名文人,他出生于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谢氏名门,后来氏族大迁移时,迁到浙江始宁(今上虞)。谢安在朝为官20多年,做了两件大事:一是遏制了大司马桓温篡夺晋室的图谋。他及时招募氏族子弟,培养“北府兵”,在军事上作了讨逆的准备,二是以“北府兵”为主力,打败了前秦符坚90万大军的南侵,取得了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淝水之战”的胜利。“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就是描写“淝水之战”中前秦军队战败时的情景。“淝水之战”胜利后,谢安坚持北伐中原,统一北方。但是,他的苦心不为东晋皇室司马氏所理解,相反害怕谢安“功高盖主”,将谢安出镇广陵(今扬州),谢安壮志未酬,抑郁而死。死于太元十年(公元385年)享年66岁。谢安死后,
【畎桥】清乾隆六十年(1795)建,同治九年(1870)重建。为八墩七洞立柱式石板平桥,长34米,中孔净跨5.2米,宽2.1米。桥墩桥梁两端雕凿有水兽头面,栏板之间用莲花柱连接,栏板内雕以图案,桥墩并列砌置。此类桥梁在县内仅此一座。1986年县人民政府拨款修缮。(《长兴县志》卷二十三文化)
龙山窑址(含荆竹关窑址、牌坊沟窑址)位于长兴县林城镇石英村荆竹关、金鸡膀自然村,年代为商周,类别为古遗址。2011年1月,龙山窑址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方山窑址位于长兴县林城镇方山窑村窑北自然村,时代为宋—清,类别为古遗址。2003年8月,方山窑址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包福桥位于长兴县林城镇桥南村包家自然村,时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2010年1月,包福桥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牌坊遗址位于长兴县林城镇畎桥村牌坊自然村,时代为夏—战国,类别为古遗址。2010年1月,牌坊遗址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老坟山遗址位于长兴县林城镇石英村前志自然村北,时代为商周,类别为古遗址。2003年8月,老坟山遗址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高门楼遗址位于长兴县林城镇石英村高门楼自然村,时代为新石器时代,类别为古遗址。1961年5月,高门楼遗址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