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家宅位于罗星街道南门社区南庵弄16号,年代为民国,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2004年1月7日,孙家宅被公布为嘉善县文物保护单位。
嘉善城址位于罗星街道子胥社区西城半岛小区南侧,年代为明,类别为古建筑。2004年1月7日,嘉善城址被公布为嘉善县文物保护单位。
步云桥位于罗星街道鑫峰村俞家浜自然村东南,建于清代。该桥占地49平方米,为单孔石拱桥,南北走向跨塘南港,桥长15.2米,桥面宽2.9米,桥堍宽3.2米,失高3.6米,拱跨7米。拱圈纵联并节分列砌置,桥顶千斤石刻莲花纹,南有11级台阶,北有12级台阶。此桥为研究我县境内桥梁的特征及历史提供了详细的资料,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步云桥早已废弃不用,隐藏在一片荒野之中,坑坑洼洼,几无道路。幸在村部碰到当地文保员王女士帮忙带路,才寻得此桥。此桥是嘉善和嘉兴间的界桥,奇怪的是整个桥身尚较完整,但桥面的条石均被人为地移至桥堍,后有媒体透露,原来是嘉善方想将此桥迁移县城某公园内,尚在和嘉兴方协商中。
全嘉桥位于罗星街道柳洲公园内,建于清代。2011年5月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点。全嘉桥占地20平方米,为单孔石板平桥,南北偏西走向,跨柳洲公园内小河,桥长11.4米,板面宽1.1米,桥堍宽1.8米。桥墩由块石垒叠,上置天磐石,桥面铺两块石板,无桥栏,两侧刻有“重建全嘉桥”、“道光十年(1831)”等字,两边对称草纹。南北各有9级台阶。该桥保存较为完整,为研究清代桥梁特征提供了实物例证,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全嘉桥是全县最小的文保古桥,保存完整,精致优美。小桥座落在柳洲公园北侧不起眼的地方,但小桥流水,曲径通幽,给公园平添几分古朴、淡雅和恬静。
福履桥位于罗星街道钱桥村登寿公所,建于清末。2011年5月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点。福履桥占地36平方米,为单孔石板平桥,东西走向跨徐家港,桥长15.7米,桥面宽1.9米,桥堍宽2.3米。桥面原铺三块长条石板,现缺失南面一块,有栏杆和望柱,桥墩有块石垒叠,东有9级台阶,西有8级台阶。该桥是研究清末桥梁的实物例证,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金氏后厅位于罗星街道子胥社区盐典埭50号,年代为明,类别为古建筑。2004年1月7日,金氏后厅被公布为嘉善县文物保护单位。
三官塘桥位于罗星街道南门社区瓶山街南侧龙鼎小区内,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三官塘桥位于罗星街道瓶山街南侧龙鼎小区内。清光绪《嘉善县志》记载:明万历二年(1574)知县李仕华等倡议建桥,翌年落成,取名见龙桥,万历四十四年(1616)桥南建三官塘小庙,改称三官塘桥,清咸丰十年(1860)毁于兵乱,同治七年(1868)邑人许经帮等募资重建。1986年12月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三官塘桥占地113平方米,为单孔石拱桥,南北向跨南护城河,桥长31米,桥面宽2.8米,桥堍宽3.7米,矢高5.3米,拱跨9.6米。拱圈纵联并节分列砌置,桥栏为美人靠,无望柱。南北各有29级台阶及1个平台。该桥年代较久远,保存相对完整,是研究清代桥梁的实物例证。198
小横港遗址位于罗星街道鑫锋村晒浜自然村,年代为新石器时代,类别为古遗址。1982年9月17日,小横港遗址被公布为嘉善县文物保护单位。
独圩遗址位于罗星街道厍浜村西北角的独圩自然村的东部,年代为新石器时代,类别为古遗址。1982年9月17日,独圩遗址被公布为嘉善县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