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子城在湖州古城城中,原名项王城,因尊重西楚霸王项羽而得名。城始建于秦末。秦时,项羽与其叔父项梁居住在湖州太湖一村落,项羽素怀推翻暴秦的壮志,在秦始皇南巡时,项羽脱口而出:“彼可取而代矣。”其叔父项梁急忙掩住项羽之口,在时机不成熟的情况下以免惹祸。后此村落就名掩浦,又名项浦。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九月,项羽发动农民起义,从太湖边掩浦率义军向县城进军,途经宋溇(今属织里镇)项王桥,项王桥东、西侧桥联的上联,各有“桥号项王,率卒经过有项王”、“当符独握虎将,从战八千辈”。桥联道出当年义军雄纠纠、气昂昂的风貌。项羽在湖州筑项王城,军队驻扎在弁山,故弁山有“项王走马埒(四周有围墙马场)、饮马池”等。由于群众对项王的敬仰,在传诵中使项羽
铁佛禅寺位于湖州市区劳动路中段,因为有一尊宋铸铁观音佛像而得名。距今有一千二百多年的历史古刹。铁佛禅寺,原名开元寺,始建于唐朝开元年间(公元713—714年),北宋天圣三年(1025)承鉴真和尚宿愿铸铁观音像供奉,故名铁佛观音院,熙宁元年(1068)年赐名圣寿观音院。南宋绍兴二十二年(1152)复改名广福观音院,元末(1368)年毁于兵乱,仅存铁观音像。明洪武二年(1369)重建,更名西林铁佛禅寺。宣德八年(1433),僧昙壁又铸华严三圣铁佛即释迦牟尼、文殊、普贤三尊坐像,创慈云阁,寺院又呈兴旺景象。但到清同治年间(1862—1874)又遭兵毁,同治十三年(1874)重建观音殿;光绪初年(1875)又重建铁佛殿。民国三十年(1941
项王公园位于湖州奉胜门遗址附近,飞凤大桥和城北水闸之间河段的南岸。奉胜门又叫“霸王门”,传说项羽率八千江东弟子西击暴秦,就是从该门“破凶门而出”。据专家考证,项羽起兵前后的许多活动都是在湖州进行的,避仇期间,恰逢秦始皇东巡经过湖州,项羽就是在湖州城边东北8公里的掩浦偷看秦皇舆并放言“彼可取而代之”的。项王公园包括城门、项王长廊等。在原奉胜门遗址西北处为城门与城楼(项王楼),城门西北侧为项王长廊,南侧为广场,两侧绿地围合烘托。在公园中共设置三组雕塑,其中城门北侧正中放置项羽主雕,广场东西两侧分置二组马拉战车雕塑,沿河还有亲水平台。在城门之上,建造了一座传统木结构的项王楼,内部展示项羽生平事迹资料。距城门西北侧的项王长廊采用传统廊亭做法
清同治《湖州府志》载:“爱山台在府治后西北隅,宋郡丞汪泰亨所创,取东坡‘尚爱此山看 不足’之句名之”。先后历元、明、清三朝,屡有修建,现台上建筑湮废无存,只剩下台基土墩,高约30米,兀立在今人民公园西北隅(儿童公园内)。 此台与大文学家苏轼有关。北宋元丰二年(1079),苏轼主湖期间,写下《游道场山何山诗》一首,其中有“我从山水窟中来,尚爱此山看不足”句。苏轼在湖任职不到三个月,即因“乌台诗案”被诬去职。郡人怀之,筑台纪念。登此台,即可南眺道场山之塔影山姿。其后历代文人对此台题诗作文,篇什甚多。明苏士润《重建爱山台记》中写道:“薄暮四眺,则道场一峰峭拔巉岩,山顶有浮图,高可数百丈,耸然而峙,烟村云树,郁郁芊芊,竞献奇于台前……”概括
王安申旧宅(原名馆驿河头王宅,2011年更现名)位于吴兴区爱山街道衣裳街历史文化街区馆驿河头54号,时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2003年1月,王安申旧宅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赵景贤旧宅位于吴兴区爱山街道衣裳街历史文化街区竹安巷1-11号,时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2011年3月,赵景贤旧宅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