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前街十八间民居位于义乌市佛堂镇寺前街村110号,时代为清乾隆,类别为古建筑。2013年11月公布为市级文保点,2018年2月公布为市级文保单位,公布文号为2018.02.09义政发【2018】9号。
雀集桥位于义乌市佛堂镇寺前街村翔凤山(太公山)山腰,时代为清道光元年(1821年),类别为古建筑。雀集桥由丁立魁于清道光元年(1821)十月建造。该桥东北向西南走向,为单孔三折边石梁桥,全长约9米,桥面宽1.95米,底净跨度2.80米,桥面距水面高3.31米,右侧设栏板护栏,分四节,由条石板及五根望柱组成,两端外撇,呈“八”字形。桥身由3列各7根条石及4根横锁石采用纵联分节并列砌置法呈三折边形构筑,建于块石叠筑的基座之上。桥身两端为块石、泥沙铺砌的引桥。两边侧梁石上分别阴刻“雀集桥大清道光元年十月吉旦”和“稽亭寺前街丁立魁造”字样。雀集桥上方约100米处的山上有丁立魁墓,为雀集桥建造者的墓葬。2013年4月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公
丁立魁墓位于义乌市佛堂镇寺前街村翔凤山(太公山)山腰上,时代为清道光乙未年(1835年),类别为古墓葬。丁立魁墓坐北朝南,方位角170度。由墓面、墓冢、环墉、供桌及祭台组成,分布面积约163平方米。墓面呈“凹”字形,长约5.1米,高1.3米,由墓碑、栏板护栏及8根望柱组成。牌坊式墓碑,庑殿顶,脊饰鳌鱼吻,中间为葫芦宝瓶,碑文为“皇清例赠五代同堂显考(妣)介宾济阳郡泰九百二十一府君(郭氏安人)之墓道光乙未年冬月吉旦祀男正宪正鲁等合立”字样。椭圆形墓冢封土长约10米,宽约5米,高1.6米。上面长满杂草、树木。碑前2.7米处置供桌,两侧设三级踏跺。墓前为半圆形半径约8米的祭拜台,用鹅卵石墁地。据《丁氏宗谱》记载:丁立魁(1755~1834
树声堂位于义乌市佛堂镇寺前街村128号,时代为清乾隆,类别为古建筑。2013年11月公布为市级文保点,2018年2月公布为市级文保单位,公布文号为2018.02.09义政发【2018】9号。
仁和堂位于义乌市佛堂镇寺前街村176号,时代为清乾隆,类别为古建筑。又名旧屋,清乾隆年间由丁立魁建。建筑坐西朝东,方位角273°,前厅后堂,左右厢房对合,系二层楼四合式院落,占地面积881.2平方米。建筑外立面采用粉墙黛瓦,五花马头,青石石库台门,门额青石匾额上镌刻“紫气东来”字样,风貌古朴典雅。正厅系三间楼下厅,采用圆木柱冬瓜梁,瓜楞形柱础。中堂额枋上悬挂“仁和堂”匾一块,落款为画溪王世华书。堂楼前廊设天花,左右厢房各五间一弄,对称布局。走廊东西贯穿,两端辟侧门。建筑主体结构完整,用材考究,木雕装饰精美,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2013年4月公布为市级文保单位,公布文号为2013.04.24义政发【2013】29号。
惠吉堂位于义乌市佛堂镇寺前街村185号,时代为清道光甲辰年(1844年),类别为古建筑。建筑坐西朝东,南院墙上开门楼,左前方有一堵照壁,清水砖素面。建筑分三进三开间左右厢房各10间,建筑立面外观具有传统婺州建筑的风格,正厅为敞开厅,彻上明造,前廊有天花,梁架装饰木雕精美,并且保存有两块清代的牌匾,是研究清代道光时期建筑风格的重要实物。2013年4月公布为市级文保单位,公布文号为2013.04.24义政发【2013】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