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潭渡村 | 隶属:郑村镇 |
区划代码:341021104201 | 代码前6位:341021 |
行政区域:安徽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行政级别:村 | 车牌代码:皖J |
长途区号:0559 | 邮政编码:242700 |
城乡分类:镇乡结合区 | 分类代码:122 |
辖区面积:约6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2569人 |
人口密度:约428人/平方公里 |
地名由来:
因其管辖范围内有自然村潭渡,村边丰乐河中有深潭,原为渡口,故得名潭渡村村民委员会。
基本介绍:
郑村镇潭渡村地处歙县县城西北郊,距县城3公里,东与徽城镇七川村相接、南至丰乐河畔、西与郑村相连、北靠富堨镇徐村。全村总面积6平方公里,有17个村民小组,726户、2569人,其中:中共党员110人,劳动力1900多人,耕地面积1720亩。是个典型的养殖业、种植业、劳务输出大村。
潭渡村是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的古村落,又称“孝行里”,现村中尚存有“旌孝坊”、“潭渡石桥”、“怀德堂”等古建筑,也是现代杰出国画大师黄宾虹的故里。先后获得“全国农科教结合示范村”、“省百家生态村”、“省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中国传统村落”等称号。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潭渡村大力发展蛋鸡养殖、粉丝
荣誉排行:
2020年2月,潭渡村被认定为2019年度第二批安徽省美丽乡村示范村。
2019年6月,潭渡村被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历史沿革:
民国前,属衮绣乡,二十三都。
民国期间,属丰山乡。
解放初,仍之。
1952年置郑村乡,潭渡、黎明村属之。
1961年成立郑村公社,1983年公社改乡,1993年乡改镇,潭渡、黎明村属之。
2010年,黎明村并入潭渡村,隶属不变。
周边相关:
潭渡村附近有棠樾石牌坊群、徽州古城、雄村景区、新安江山水画廊、鲍家花园、搁船尖风景区等旅游景点,有黄山毛峰、三潭枇杷、三口柑桔、歙砚、问政山笋、大方茶等特产,有黄山毛峰绿茶制作技艺、徽墨制作技艺(黄山市歙县)、中医诊法(张一帖内科疗法)、西园喉科、徽派版画、新安医学等民俗文化。
区划:安徽省·黄山市·歙县·郑村镇·潭渡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