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巫山镇 | 隶属:开州区 |
区划代码:500154121 | 代码前6位:500154 |
行政区域:重庆市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渝 |
联系电话:023-52869001 | 邮政编码:405400 |
辖区面积:约117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4万人 |
人口密度:约120人/平方公里 | |
办公地址:巫山镇玉兰街188号 | |
下辖地区:2个社区、11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紫荆社区 | ~001 | 镇中心区 | 原街中有一紫荆树,故而得名。成立于2003年10月,沿用至今。…[详细] |
中兴场社区 | ~002 | 镇中心区 | 因原属中兴乡,后因合乡并镇,故而得名。设立于2002年,沿用至今。…[详细] |
冠宝村 | ~200 | 镇乡结合区 | 以境内罐包寨谐音,故而得名。1976年为河心、汉华大队。1981年地名普查时,经县府批准河心更名为冠宝大队。1983年改为冠宝、汉华村。2004年村组…[详细] |
盘龙村 | ~201 | 村庄 | 因境内有盘龙寺,故而得名。1976年为盘龙、农家大队。1983年改为盘龙、农家村。2004年村组规模调整后,合并为盘龙村。同时成立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
高岩村 | ~202 | 村庄 | 因境内有高岩,故而得名。高岩村。1976年为红星、五星、云丰大队。1981年地名普查时,经县府批准红星、五星更名为上皇、高岩大队。1983年改为上皇、…[详细] |
黄栗村 | ~203 | 村庄 | 因早年有古老的黄桷树黄桷树、栗子树,故而得名。…[详细] |
巫山村 | ~204 | 村庄 | 因境内雾山坎,取其谐音,后有居民居住于此,逐步形成居民点,故而得名。…[详细] |
中桥村 | ~205 | 镇乡结合区 | 因境内有中兴大桥,故而得名。1962年中兴公社包含大桥大队、东南大队。1981年地名普查时,经县政府批准,将大桥大队改为中桥大队。1984年改大队为村…[详细] |
太和村 | ~206 | 村庄 | 取“太平和睦”之意,故而得名。1962年中兴公社包含太安、和谦两个大队。1984年改大队为村。太安、和谦两个村,在2004年建制调整后,将两村合并为太…[详细] |
新沙村 | ~207 | 村庄 | 解放初,以“大力发动群众,建立新政权”之意命名大新,后以“新”、“兴”同音,故而得名。…[详细] |
河龙村 | ~208 | 村庄 | 因境内有双河、大龙沟两条河,故而得名。"1962年大生公社大生大队以境内大生寨、生基梁首字建立""大生在队"",河龙大队在巫山乡1962年命名。198…[详细] |
清明村 | ~209 | 村庄 | 因境内有清明寨,故而得名。1962年由中兴公社析出中皇、高峰、大龙三个大队。1981年地名普查时,经县府批准,将大龙更名为清明大队,高峰更名为永丰大队…[详细] |
水口村 | ~210 | 村庄 | 因早期境内有一座水口庙,故而得名。1962年由中兴公社分出、下皇、南中大队。1984年改大队为村。水口、下皇、南中村,在2004年建制调整后,将三个村…[详细] |
地名由来:
以巫山坎得名,旧时称巫山坎。
基本介绍:
巫山镇地处开州区西南部,是开州区的“西大门”,也是川渝交汇之地,东接铁桥、岳溪,南邻五通和万州弹子,西与四川省开江县八庙镇接壤,北与开江县甘棠镇、讲治镇相连,幅员面积117平方公里,森林面积12万亩,森林覆盖率68%,海拔高度260米—1100米,平均海拔450米左右,属典型的丘陵地区,巫山村获得全国森林乡村称号。现有天然气井9口,正在产气的有5口,日产量达5万方。开州南河源头起于开江县八亩镇宝城寨水库,进出水质常年总体保持Ш类,生态环境优良。辖11个村,2个社区,99个村民小组,户籍人口1.18万户3.2万人,常住人口1.4万人,居民收入以外出劳务收入为主。
巫山镇联系电话:023-52869001
历史沿革:
清末民初为江里巫山坎甲。
1930年,属中兴场乡。
1935年为巫山坎联保。
1940年为巫山乡。
1953年分为巫山、汉华、云峰3乡。
1956年合并为巫山乡。
1958年为巫山公社。
1984年4月,复置乡。
2005年8月,中兴乡并入。
2010年4月撤销巫山乡为巫山镇。
区划:重庆市·开州区·巫山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