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璧山区 | 隶属:重庆市 |
区划代码:500120 | 代码前6位:500120 |
行政区域:重庆市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行政级别:县 | 车牌代码:渝 |
长途区号:023 | 邮政编码:402760 |
辖区面积:约915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75.6万人 |
人口密度:约826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6个街道、9个镇 |
![]() | 人口 | 面积 | 简介 |
璧城街道 | 9.43万人 | 73km2 | 璧城街道位于璧山城区核心,东与沙坪坝区接壤,南接璧泉街道,西连福禄镇、大兴镇,北通大路街道、河边镇,幅员面积73平方公里,辖13个社区、5个村,户籍人…[详细] |
璧泉街道 | 23.97万人 | 43km2 | 璧泉街道成立于2010年11月,位于重庆主城以西,处于璧山城区中心位置,东经璧山隧道连接重庆大学城,西毗大兴镇,北临璧城街道,南接青杠街道;幅员面积4…[详细] |
青杠街道 | 7.86万人 | 46.5km2 | 青杠街道位于重庆市西部,东邻九龙坡区、江津区,南接来凤街道,西界大兴镇、正兴镇,北连璧泉街道,距重庆主城区23公里,距璧山城区13公里。青杠于1993…[详细] |
来凤街道 | 2.7万人 | 44.48km2 | 有凤来仪,谓之来凤。来凤街道地处璧中片区,东邻江津区,南界健龙镇、西连正兴镇、大兴镇,北接青杠街道。辖区幅员面积44.48平方公里,辖3个社区、10个…[详细] |
丁家街道 | 5.17万人 | 85.12km2 | 丁家街道位于璧山区南部,幅员面积85.3平方公里,辖3个社区、16个村、74个网格。户籍人口6.7万人,常住人口5.5万人。荣获中国“儿菜之乡”、重庆…[详细] |
大路街道 | 3.79万人 | 115.5km2 | 大路街道地处璧山北大门,是大健康产业发展的主战场,幅员面积115.5平方公里,辖13个村、4个社区、114个社,户籍人口6.13万人,常住人口3.6万…[详细] |
八塘镇 | 1.78万人 | 65.26km2 | 八塘镇位于璧山区最北端,东有缙云山,西有云雾山,璧北河纵贯全境,北接合川区,东连北碚区,西邻铜梁区,幅员面积65.26平方公里,距璧山城区37公里,辖…[详细] |
七塘镇 | 1.44万人 | 57km2 | 七塘镇,位于璧山区北部,缙云、云雾两山之间,东接缙云山,毗邻北碚区歇马街道,西连云雾山,毗邻铜梁区蒲吕街道,南与璧山区大路街道接壤,北与璧山区八塘镇相…[详细] |
河边镇 | 1.35万人 | 52.5km2 | 河边镇地处璧山区西北部,距璧山城区8公里,总面积52.5平方公里,下辖6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户籍人口2.5万人,常住人口1.8万人,交通网络便利、土地…[详细] |
福禄镇 | 8137人 | 40.6km2 | 福禄镇是璧山“西大门”,东临璧城街道,南连大兴镇,北与河边镇、铜梁区虎峰镇接壤,西连铜梁区华兴镇,幅员面积40.6平方公里,辖6村1社区,人口2034…[详细] |
大兴镇 | 2.57万人 | 100.14km2 | 大兴镇位于县境中西部,全镇幅员面积100.14平方公里。辖17个行政村,99个村民小组,2个社区居委会,2004年末总人口54492人,场镇人口400…[详细] |
正兴镇 | 1.81万人 | 75.02km2 | 正兴镇位于璧山区西南部,地处即将兴建的璧山国际机场临空经济产业区。西面背倚云雾山脉外连永川区金龙镇,区内南接丁家街道、东邻来凤街道、北通大兴镇。距璧山…[详细] |
广普镇 | 2.43万人 | 47.15km2 | 广普镇,地处璧山区南部,东与健龙镇为邻,南与江津区德感镇接壤,西与三合镇毗邻,北与丁家街道相连,距璧山城区38公里,辖区面积47.15平方公里,下辖8…[详细] |
三合镇 | 8677人 | 35.98km2 | 三合镇,隶属于重庆市璧山区,地处璧山区南端,东与广普镇毗邻,南与江津区吴滩镇相连,西与永川区大安街道相接,北与丁家街道相连,距璧山区城38千米,区域总…[详细] |
健龙镇 | 1.26万人 | 27.7km2 | 健龙镇,位于璧山区东南部,东倚缙云山脉,璧南河穿域而过,毗邻江津区双福街道、德感镇,南接广普镇,西连丁家街道,北倚来凤古驿,东西宽2.5公里,南北长2…[详细] |
地名由来:
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因地处重璧山,故名。还有一种说法是此地山出白石,明润如玉,故名。
基本介绍:
璧山,自唐至德二年建县至今,几度兴废,跨越了1200多年时间长河,称得上历史悠久;璧山,钟灵毓秀,人文荟萃,古代出过“抗疏贤臣”、“史志良才”,近代又有红岩英烈,抗美英雄,真可谓是人杰地灵;璧山,“环境皆山,两江夹送”,山川形胜,地势险要,扼渝州之咽喉,为重庆之屏障,有金剑山之雄,青龙湖之秀,凉亭关之险,璧温泉之幽,被郭沫若先生盛赞为“黛山秀湖”;璧山,土地肥沃,物产丰饶,有黄花之芬芳,巴缎之斑斓,来凤鱼之鲜美,璧山玉之刚润,不愧称“巴渝名区”。
勤劳聪慧的璧山儿女,怀着对家乡的无比热爱之情,投入到璧山经济社会建设的大潮,绘就了一幅璧山继往开来的壮美画卷。正是:玉映重壁山映山,双河连江源为源
荣誉排行:
2025年4月,被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县)。
2023年7月,第四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名单公布,璧山区入选。
2023年5月,璧山区入选全国第二批建设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名单。2023年5月,40座城市入选全国第二批建设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名单。
2023年1月,璧山区被认定为全国首批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
2022年8月,国家知识产权局确定璧山区为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市。
2022年1月,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重新确认璧山区为2021年度国家卫生城市(区)。
2021年12月,璧山区授牌命名为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
2021年5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璧山区人口数量为75.6万人,位列重庆市各县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17位,位列全国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名第527位。
历史沿革:
县治由来已久,秦汉时曾于当地设县治事,期间立废不断。
唐至德二年(757年)复置壁山县,乾宁二年(759年)分县南二乡始建永川县,大历六年(771年)因战乱撤,永川县撤废,地还归壁山,大历十一年(776年),复分二乡地置永川县。
北宋崇宁元年(1102年),渝州改名恭州,壁山隶属之,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年),升恭州为重庆府,壁山属之。
元初废宋朝路制改用行省制,重庆先设总管府,至元二十一年(1284
区划:重庆市·璧山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