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通城镇 | 隶属:巫溪县 |
区划代码:500238114 | 代码前6位:500238 |
行政区域:重庆市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渝 |
联系电话:023-51516005 | 邮政编码:405800 |
辖区面积:约101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01万人 |
人口密度:约100人/平方公里 | 海拔:1200米 |
办公地址:通红街114号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12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通城社区 | ~001 | 镇中心区 | 因地处古代湖北、陕西到大宁厂和巫溪县城运盐的必经之地而得名。…[详细] |
玉泉村 | ~200 | 村庄 | 以境内一泉水绿似碧玉而得名玉泉村。清代属通城里十五甲,民国为巫溪县第一区通城乡所辖。1961年整风整社成立玉泉大队,1984年改玉泉村,2001年玉泉…[详细] |
长红村 | ~201 | 村庄 | 以1932年红军长征路过此地而得名长红村。…[详细] |
长安村 | ~202 | 村庄 | 以寓意“长治久安”得名长安村。清代属通城里十五甲,民国为巫溪县第一区通城乡所辖。1961年整风整社成立椿树大队,1984年改椿树村,2004年椿树村和…[详细] |
龙池村 | ~203 | 村庄 | 因狮龙与青池两个村合二为一而得名龙池村。…[详细] |
清泉村 | ~204 | 村庄 | 因境内的一股清泉而得名清泉村。清代属通城里十五甲,民国为巫溪县第一区通城乡所辖。1961年整风整社成立双泉大队,1984年改双泉村。2001年双泉村、…[详细] |
通城村 | ~205 | 镇乡结合区 | 因此处为湖北、陕西通往巫溪县城的必经之地而得名通城村。…[详细] |
中兴村 | ~206 | 村庄 | 2001年合村并社,中华村与平兴村各取一字得名中兴村。…[详细] |
凉风村 | ~207 | 村庄 | 因境内的凉风垭而得名凉风村。清代属通城里十五甲,民国为巫溪县第一区通城乡所辖。1961年整风整社成立九盘大队,1984年改九盘村。2001年九盘村和同…[详细] |
青梅村 | ~208 | 村庄 | 由原青云村和梅园村合并而得名青梅村。清代属通城里十五甲,民国为巫溪县第一区通城乡所辖。1961年整风整社成立青云大队,1984年改青云村,2001年青…[详细] |
长桂村 | ~209 | 村庄 | 因老村谭贵村、长椿村合并时取首字而得名长桂村。…[详细] |
楼门村 | ~210 | 村庄 | 因地处古代一大楼门之下而得名楼门村。清代属通城里十五甲,民国为巫溪县第一区通城乡所辖。1961年整风整社成立椿树大队,1984年改楼门村,成立云台村村…[详细] |
云台村 | ~211 | 村庄 | 因境内古迹云台观而得名云台村。清代属通城里十五甲,民国为巫溪县第一区通城乡所辖。1961年整风整社成立云台大队,1984年改云台村。2001年云台村、…[详细] |
地名由来:
通城镇因地处古代湖北、陕西到大宁厂和巫溪县城运盐的必经之地而得名。
基本介绍:
通城镇地处巫溪县东部,幅员面积101平方公里,辖1个社区、12个行政村(其中脱贫村5个),户籍人口1.8万。地处高山地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森林覆盖率高达83%。辖区平均海拔1200米左右,紫外线辐射较弱,全域夏无酷夏,素有“盛夏到通城,清凉拂面来”的美誉。
通城镇是全市17个“市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镇”之一,由衡华市长、向东副市长定点联系,市政府办公厅帮扶集团及其27个成员单位定向帮扶。主要特点:一是区位优势明显。场镇距县城15公里、花台港27公里、湖北神农架大九湖景区35公里。二是旅游资源富集。地处“秦巴旅游圈、神农架旅游圈、三峡旅游圈”交汇处,毗邻重庆最高峰阴条岭,拥有“亚
荣誉排行:
2024年2月,被确定为重庆市第一批公共文化服务示范乡镇(街道)。
2023年3月,重庆市公布第三批重庆市乡村治理示范村镇名单,通城镇上榜。
通城镇联系电话:023-51516005
历史沿革:
清代,属通城里十五甲。
民国元年(1912年),为巫溪县第一区通城乡所辖。
1953年3月,通城乡改设通城、新华、玉泉、新建、双坪5乡。
1955年5月,新华、玉泉、新建并入通城乡。
1958年8月,通城乡改设通城公社。
1961年6月,原新华、玉泉2乡的部分村划出为新华公社。
1981年7月,新华公社更名红路乡。
1992年9月,红路乡并入通城乡。
2005年9月,丛树乡并入通城乡。
2009年6月,通城乡撤乡设
区划:重庆市·巫溪县·通城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