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乌龙乡 | 隶属:巫溪县 |
区划代码:500238227 | 代码前6位:500238 |
行政区域:重庆市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行政级别:乡 | 车牌代码:渝 |
联系电话:023-51720016 | 邮政编码:405800 |
辖区面积:约148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7574人 |
人口密度:约51人/平方公里 | 海拔:680米 |
办公地址:银洞社区208号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8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银洞社区 | ~001 | 乡中心区 | 相传早年此处有人挖银矿,故名银洞。2009年1月,由大坡村银洞社、青龙社、林场村红旗社、中坪村柿树社组成,成立银洞社区居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
大坡村 | ~200 | 村庄 | 该村地处大片山坡之上,故得名大坡村。清属大宁县石门里九甲,民国为巫溪县第二区铜罐乡六保辖地。1958年,设平安大队,1981年8月地名普查时,平安大队…[详细] |
大溪村 | ~201 | 村庄 | 因境内有一大溪沟,故得名大溪村。清属大宁县石门里九甲,民国为巫溪县第二区铜罐乡六保辖地。1958年,设和平大队,1981年8月地名普查时,和平大队因与…[详细] |
中坪村 | ~202 | 村庄 | 地处上、中,下三坪之间,故名中坪村。清属大宁县石门里九甲,民国为巫溪县第二区铜罐乡辖地。1958年设中坪大队,1984年改中坪村,成立中坪村村民委员会…[详细] |
林场村 | ~203 | 村庄 | 该村原以林场家属为主体,故名林场村。1958年创建国营猫儿背林场,林场职工较多,设以职工家属为主的杨家大队,1981年更名林场大队,1984年改林场村…[详细] |
水浒村 | ~204 | 村庄 | 一说,村内原有一水浒庙;另说,东溪河岸石壁上刻有“水浒门”三个大字,故而得名水浒村。…[详细] |
鸳鸯村 | ~205 | 村庄 | 村内原有一山寨,地貌似鸳鸯,故名鸳鸯村。…[详细] |
马鬃村 | ~206 | 村庄 | 境内原以一林高大的竹子,故得名高竹村,成立高竹村村民委员会,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详细] |
高竹村 | ~207 | 村庄 | 境内原以一林高大的竹子,故得名高竹村。清属大宁县石门里九甲,民国属巫溪县第二区铜罐乡属地。1953年划乡建政时,设高竹村。1958年改高竹大队,198…[详细] |
地名由来:
乌龙乡因传闻辖区内山中曾有龙出现而得名。
基本介绍:
乌龙乡位于渝、陕交汇地带,巫溪县北部,距县城67公里。东与鱼鳞乡接壤,南与猫儿背国有林场相连,西同城口县毗邻,北与镇坪县华坪镇交界,是大宁河的重要源头。全乡幅员面积148平方公里,辖8个村,1个社区,48个社,1794户,7574人,农业人口6823人,非农业人口751人。全乡以山地为主,总面积15039.43公顷(22.59万亩),耕地面积2万余亩,森林覆盖率达70.97%。乡域最低海拔680米,最高海拔2300米,属典型的立体气候。
产业发展以烤烟、药材种植为主,近年来新发展了青脆李1600亩,黄桃150亩,猕猴桃250亩,翠冠梨360亩,水果柿70亩。
乌龙乡联系电话:023-51720016
历史沿革:
清朝时期,属大宁县石门里九甲。
民国元年(1912年),隶属于巫溪县第二区铜罐乡。
1949年12月后,属巫溪县第五区。
1953年3月,将原六村之地合并成立鱼鳞公社。
1961年6月,从鱼鳞公社析置乌龙公社。
1983年3月,乌龙公社改为乌龙乡。
2005年10月,高竹乡并入乌龙乡。
区划:重庆市·巫溪县·乌龙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