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涂井乡 | 隶属:忠县 |
区划代码:500233206 | 代码前6位:500233 |
行政区域:重庆市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行政级别:乡 | 车牌代码:渝 |
联系电话:023-54860121 | 邮政编码:404300 |
辖区面积:约76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02万人 |
人口密度:约134人/平方公里 | 海拔:260米 |
办公地址:龙滩村咸水坝100号 | |
下辖地区:11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友谊村 | ~200 | 村庄 | 友谊村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古巴人曾在此建都。48座石屋是一个大型崖墓群,建成于东汉之六朝,距今已有千余年历史。专家称,殷商开始往后的千百年间,…[详细] |
涂家村 | ~201 | 村庄 | 因境内有一涂家坝,得名涂家村。民国时为顺溪乡8保,1951年为8村,1953年划归屈家乡,以境内涂家坝命名涂家村,1956年并入坪山乡,以境内黄金坝更…[详细] |
龙滩村 | ~202 | 乡中心区 | 因境内有一条龙滩河,故名。民国时为顺溪乡2保,1951年为2村,1953年划归万顺乡,以境内黄龙寨命名黄龙村,1956年并入坪山乡,1958年为坪山公…[详细] |
万顺村 | ~203 | 村庄 | 因境内有一万顺场,故名。民国时为顺溪乡3保,1951年为3村,1953年划归万顺乡,以境内万顺场命名万顺村,1956年并入坪山乡,1958年为坪山公社…[详细] |
巴山村 | ~204 | 村庄 | 因境内依牛头脑山而得名。民国时为顺溪乡1保,1951年为1村,1953年划归万顺乡,以境内黄堡命名黄宝村,1956年并入坪山乡,1958年为坪山公社黄…[详细] |
沙河村 | ~205 | 村庄 | 因其地位于汝溪河中段,河中多泥沙,故名。…[详细] |
贾古村 | ~206 | 村庄 | 因境内有一贾谷山而得名。民国时为涂井乡10保,1951年为10村,1953年以境内贾谷山命名贾古村,1958年为涂井公社贾古大队,1984年为涂井乡贾…[详细] |
长溪村 | ~207 | 村庄 | 因其地位于汝溪河边,旧称长河,后更名为长溪。…[详细] |
大丛村 | ~208 | 村庄 | 因境内一棵大枞树而得名。民国时为涂井乡6保,1953年以境内一棵大枞树命名大丛村,1958年为涂井公社大丛大队,1984年为涂井乡大丛村,设立大丛村村…[详细] |
龙林村 | ~209 | 村庄 | 因境内龙家山上树木茂密而得名。民国时为涂井乡5保,1951年为5村,1953年以境内龙家山命名龙山村,1958年为涂山公社龙山大队,1981年因龙家山…[详细] |
青坪村 | ~210 | 村庄 | 因境内山坪上草木四季常青而得名。民国时为涂井乡2保,1951年为2村,1953年因山坪上草木四季常青命名青坪村,1958年为涂井公社青坪大队,1984…[详细] |
地名由来:
涂井乡因涂井场得名。相传因涂溪内有一巨石,大可如屋,四遭劈削,名涂井,又有盐井,建场时故取名涂井场。
基本介绍:
涂井乡位于县境东北部,土地面积76平方千米,平均海拔260米,属亚热带东南季风气候,日平均气温19.2℃,年降水量1300毫米。森林3528公顷,森林覆盖率46.4%。全乡辖11个村,83个村民小组,8455户24365人。地区生产总值71453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480万元,工业增加值14355万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597元。
涂井乡联系电话:023-54860121
文化旅游:
简介 涂井汉墓群位于忠县城东北25千米处的涂井乡红赤村,由15座汉墓组成。墓内道口有一拖着大车的灰陶大马,由陶制马夫牵引着一匹红陶高马立于陶制的水井旁。墓室内各式用陶制成的俑、禽、兽、房、
简介 俗称宝塔子,位于忠县城北8千米处的涂井乡佑溪村。建于东汉,已有1800余年历史,至今保存完好。阙身高5.44米,共有九层,四方阔8米,是一座由九墩不同形状的石料相互攀附、叠砌而成的奇特
历史沿革:
清末宣统三年(1911)至1930年属汝溪乡。
1931年建涂井乡。
1935年属维新联保。
1936年置涂井联保,属二区,1940年复名涂井乡。
1941年由县直属。
1944年属二区。
1956年龙山、平安2乡又并入涂井乡,与坪山乡同属石宝区。
1958年改为涂井人民公社,属石汝区。
1959年属石宝区。
1984年恢复为涂井乡。
1992年9月撤区并乡,将原坪山乡并入改为县直属至今。
区划:重庆市·忠县·涂井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