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甘棠镇 | 隶属:福安市 |
区划代码:350981107 | 代码前6位:350981 |
行政区域:福建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闽J |
长途区号:0593 | 邮政编码:352000 |
辖区面积:约103.7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4.03万人 |
人口密度:约389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32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莲城街社区 | ~001 | 镇中心区 | 甘棠镇莲城居委会位于甘棠镇区中心繁华地带,是甘棠的政治、文化和商贸中心,也是甘棠镇唯一的一个居委会,总人口468户1048人,其中党员41人,居民分布…[详细] |
西门村 | ~201 | 镇中心区 | 因位于甘棠西北部,故名。1958年人民公社化设立西门生产大队。1983年10月,生产大队更名为西门村,选举产生村民委员会。…[详细] |
东门村 | ~202 | 镇中心区 | 甘棠镇东门村位于赛江西岸,与镇区西门、南门、北门村组成甘棠城区,104国家道穿境而过,交通便捷,距福安市区30公里,宁德市区48公里。村委楼地址:北大…[详细] |
南门村 | ~203 | 镇中心区 | 南门村紧临白马港甘坪码头,背靠莲花山,位于繁华的甘棠镇区。有10个村民小组,村民759户2475人,主要村两委成员9人,设有两个党支部,分别是南门村党…[详细] |
北门村 | ~204 | 镇中心区 | 北门村,地位于甘棠镇北大门,104国道贯穿中央,交通便捷,东临赛江,西南与高速路相连接,西北负莲花山峰,山川蕴秀,地灵人杰。这里曾为三塘拱宸保,而后成…[详细] |
上塘村 | ~205 | 村庄 | 原名“彭溪头”,后因村边建塘堤,村在塘上方,故名。…[详细] |
港边村 | ~206 | 镇中心区 | 港边村毗邻甘棠镇区,古称西塘,甘下公路贯穿其间,距镇政府驻地和福安市区1.3和30公里,南距沈海高速公路下白石互通口13公里,西距沈海复线甘棠互通口5…[详细] |
南塘村 | ~207 | 镇中心区 | 宋元丰围塘时,此塘围于南,称南塘,后村落聚此,故名。…[详细] |
甘坪村 | ~208 | 镇中心区 | 因建在甘棠洋一块空坪上,故名。1950年属南塘乡;1958年成立甘坪渔业大队;1984年改称甘坪。生产大队更名为甘坪村,选举产生村民委员会。简称甘坪村…[详细] |
甘江村 | ~209 | 镇中心区 | 甘江村位于福安市甘棠镇东部的海边、东临外塘村,海拔20米,距镇政府驻地和福安市区1和37.6公里,为渔民村,交通便利。南与南塘村交界;西靠近甘棠镇,对…[详细] |
外塘村 | ~210 | 镇中心区 | 外塘村位于福安市甘棠镇东部,赛江白马河畔,有海岸线长达2.5公里。村前一江之隔是乌山岛,东临赛江,后倚后岐山,南连甘坪,北接港岐,交通便捷。村辖土地面…[详细] |
后岐村 | ~211 | 镇中心区 | 后岐村位于福安市甘棠镇西南部白马河畔,与甘棠镇港岐村一山之隔,距镇政府1.2公里,海拔10米,交通便捷。村辖土地面积5.2平方公里。共有6个村民小组,…[详细] |
港岐村 | ~212 | 镇乡结合区 | 港岐村位于甘棠镇东北部,距镇区仅1.8公里,交通便利。村辖土地面积1.82平方公里,共有10个村民小组,村民544户、1896人,村两委成员6人,党支…[详细] |
国泽村 | ~213 | 村庄 | 因座落方向属八卦“兑方”,以“兑官”为泽,故名。…[详细] |
春雷云村 | ~214 | 村庄 | 因下辖有田螺园、白云庵、春木洋等自然村,取春木洋的首字,取田螺园第二字,谐音为的姓雷,取白云庵的第二字,故称春雷云。…[详细] |
牛家洋村 | ~215 | 村庄 | 对面山酷似一头牛,山下平坦的土地村民称之为“洋”,故取名为“牛加洋村”。…[详细] |
奎聚村 | ~216 | 村庄 | 三面环山,一面向海,村内田地早年蛙虫密集。为村内子孙人丁兴旺发达,生活稳定,取“奎”字自信、好学、诚实、善良等寓意,取名为“奎住村”。…[详细] |
英岐村 | ~217 | 村庄 | 因临江靠山,山形似鹰,称鹰岐,谐音称英岐。…[详细] |
牛柏洋村 | ~218 | 村庄 | 牛柏洋村位于福安市甘棠镇西南部,104国道旁,距镇政府驻地3公里。东与上塘村交界;西与厝坪村接壤;南与岭尾村毗邻;北与倪下村相连。海拔5米,村辖土地面…[详细] |
厝坪村 | ~219 | 村庄 | 因建于山脚下的平地上,在方言中,厝即为房屋,故名。…[详细] |
山下村 | ~220 | 村庄 | 山下村位于甘棠镇西北部,朱熹的重要门生杨复出生于山下村洋岙自然村,曾居住于山下村杨厝巷,距离甘棠镇区4.8公里,东距上东庵(朱熹讲学地点)1.5公里,…[详细] |
倪下村 | ~221 | 村庄 | 倪下村位于甘棠镇西北,海拔50米,距镇政府驻地和福安市区6和30.5公里。东与罗江大留村交界;西与山下村接壤;南与甘棠镇镇区交接;北与罗江林洋村相连。…[详细] |
吴洋村 | ~222 | 村庄 | 因山形似牛,称牛洋,后雅化为今名。1950年属甘棠区倪洋乡;1958年属山下大队;1975年分出成立吴洋大队;1984年改称吴洋村委会,名称沿用至今。…[详细] |
观里村 | ~223 | 村庄 | 昔林中多为鹳鸟,取名鹳里,后因方言同音,衍为今名。…[详细] |
眉洋村 | ~224 | 村庄 | 背靠青山,只有面前一片平坦土地,故原名“眉洋”,后因某年干旱庄稼颗粒无收,故申请更名为“湄洋”,有雨水之含义,取得五谷丰收之意。…[详细] |
何厝村 | ~225 | 村庄 | 因此处何姓人群始居,故名。1949年后属八区(溪潭);1952年划归甘棠区可洋乡;1956年属山岭乡何厝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61年成立何厝大队,隶…[详细] |
铜坑里村 | ~226 | 村庄 | 铜坑里村位于福安市西部的一个半区,海拔256米,距镇政府驻地和福安市区12.5和30.5公里,为石笋寺终点,交通便利。东与何厝,西与宁德社洋村,南与山…[详细] |
山头庄村 | ~227 | 村庄 | 因建于山头上,故名。1956年为山岭乡山头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60年成立大队,1984年,撤销山头庄大队,设立山头庄村民委员会,简称山头庄村。…[详细] |
小岭村 | ~228 | 村庄 | 小岭村位于福安市甘棠镇西北部,海拔360米,距镇政府驻地和福安市区11公里和50公里;是个钟、雷两姓的畲族行政村;东与赛岐开发区林洋村交界,西与山头庄…[详细] |
可洋村 | ~229 | 村庄 | 因柯木多,取名柯洋,谐音衍为今名。1950年属溪潭西隐乡;1958年划归甘棠区可西乡,1956年成立高级社,1960年成立可洋大队,隶属山岭公社;19…[详细] |
岭尾村 | ~230 | 村庄 | 甘棠镇岭尾村位于甘棠镇西南部,背靠宁德市蕉城区吴山里界,北对甘棠莲花山,距甘棠镇区3.8公里,福安市区38公里,宁德市区43公里,海拔20米,离104…[详细] |
过洋村 | ~231 | 村庄 | 因舍分布田两侧,故名。1950年初属甘棠区大车乡;1958年成立过洋大队;1984年改为过洋村委会,名称沿用至今。…[详细] |
大车村 | ~232 | 村庄 | 因地处高山,路陡难走,如踏“水车”而上,故名。…[详细] |
地名由来:
原名“三塘”,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知县卢仲佃倡议筑堡防倭,民感其德,故名。
基本介绍:
甘棠镇简称莲城,地处福安市西南部,位于三都澳白马江畔,104国道、甘下线疏港道纵观其中。全镇总面积103.7平方公里,平原面积占23.3%,山地占70%,水面占6.7%;有村地93104亩,共有经济作物30000亩,其中果树(枇杷、龙眼、桃、桔、葡萄、柿等)13000亩,茶10000多亩,生姜1500亩,耕地面积21484.9亩,海岸线全长22.6公里,年降雨量1700—1800mm,年均气温18-20℃,无霜期300—320天,辖32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2个海上运输公司,共有76个自然村,315个村民小组,总户数9169户,人口41979人,其中农业人口37564人,8442户,少数民族占
荣誉排行:
2024年1月,甘棠镇被命名为2023年福建省卫生乡镇。
文化旅游:
倪下塔位于福安市甘棠镇倪下村,年代为宋。简介:宋熙宁六年(1073)建,九层八角楼阁式实心石塔,通高6.85米。须弥座式塔基,每边长0.8米;塔身各层各面壶门内浮雕一佛像,塔檐为八面斜坡屋面
外塘渡船岸码头位于福安市甘棠镇外塘村,年代为明清,类别为古建筑。位于甘棠镇外塘村仓库码头。始建明代,清代也有修建。在外塘区800米左右的村边海岸边就有七个码头。分别是上郑渡头岸、陈厝渡头岸、
后岐八角井位于福安市甘棠镇后岐村,年代为明永乐十四年(1416),类别为古建筑。该井位于甘棠镇后岐村中心。始建于明永乐十四年(1416)。井身呈四方形,由块石堆砌,井沿呈八角,井台面重造于民
大车宫位于福安市甘棠镇大车村,年代为清代,类别为古建筑。坐东北向西南,由前厅、两廊、天井、正殿组成。前厅始建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面阔三间,进深三柱减中柱,正殿为乾隆年间建筑规制,进深
历史沿革:
1929年设甘棠区。
1936年属第四区。
1941年属第二区。
1946年改为三塘镇。
1949年10月属第六区。
1956年11月改甘棠镇。
1958年7月改甘棠乡。
同年9月改甘棠公社。
1961年改甘棠区。
1966年11月改甘棠公社。
1984年10月改甘棠乡。
同年12月撤甘棠乡,设甘棠镇。
区划:福建省·宁德市·福安市·甘棠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