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南阳村 | 隶属:南阳镇 |
区划代码:350924102201 | 代码前6位:350924 |
行政区域:福建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行政级别:村 | 车牌代码:闽J |
长途区号:0593 | 邮政编码:352000 |
城乡分类:镇中心区 | 分类代码:121 |
地名由来:
村居南山之南,“山南为阳看,水北为阴”的地名命名原则,故称。
基本介绍:
北宋咸平三年(1000)原徙乾头,至五世龚琼,因踏雪寻牛至半月山下,牛酣睡于此,其地坐南属阴,反有阳光灿烂,认定是风水宝地而定居于此,并取村名为“南阳”。南阳村是南阳镇的中心村,是典型丘陵中的“盆地”,四面环山,村中地势平坦,两条小溪穿村而过。距寿宁县城12公里、距浙江泰顺26公里,南靠南山顶风景区,北连国家AAA级旅游景区西浦村。省道S301线双湖二级公路从村中通过,福寿高速公路互通口在南阳汇合,是寿宁的交通枢纽。共有3个自然村,其中原清湾岗、天炉平两个自然村,已搬迁至南阳主村,南阳村现已设两个社区,分别是福兴新村、兰花林新村;全村共5023人,1712户,常住人员八千多人。土地总面积999
荣誉排行:
2024年6月,福建省第四批高级版绿盈乡村名单公布,南阳村上榜。
文化旅游:
报祖祠大殿,位于福建省寿宁县南阳镇南阳村。始建于宋代,明嘉靖十年(1531)重建,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修葺。原建有门楼、钟鼓楼、祠堂,后均毁。现仅存大殿,坐西北向东南,占地面积200平
历史沿革:
龚氏肇基始祖龚载从浙江金华府迁入。
1949年初期为第五区(南阳)南阳乡。
1958年设南阳红星公社。
1959年为南阳公社南阳大队。
1961年设南阳区南阳小公社南阳大队。
1965年撤区并社为南阳公社南阳大队。
1984年撤社建乡为南阳村委会。
1993年南阳撤乡建镇,为南阳镇南阳村委会。
周边相关:
南阳村附近有寿宁西浦景区、寿宁南山风景区、下党村、犀溪漂流、小托水库水利风景区、寿宁县生态茶园等旅游景点,有寿宁高山乌龙茶、寿宁高山茶、寿宁茶叶、承天村乌龙茶、黄独、三糍等特产,有寿宁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寿宁北路戏、柘荣剪纸、宁德霍童线狮、寿宁北路戏等民俗文化。
区划:福建省·宁德市·寿宁县·南阳镇·南阳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