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清源村 | 隶属:清源镇 |
区划代码:350924107203 | 代码前6位:350924 |
行政区域:福建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行政级别:村 | 车牌代码:闽J |
长途区号:0593 | 邮政编码:352000 |
城乡分类:镇中心区 | 分类代码:121 |
地名由来:
以驻地命名。历史上姜厝、外韦、南门坑底三个村总称青竹岭,因有一岭纵贯三村,岭边长满青竹,故名。
基本介绍:
清源村,是清源镇政府所在地,原名南门坑底(历史上南门坑底、姜厝、外韦三村总称青竹岭),卓氏家谱中有“泉何不浊,惟源本清”的记载,村故依此得名。
清源村聚居卓、韦两姓。康熙三年(1664),卓氏始祖因水灾从福安县韩质迁居南门坑底定居繁衍,至今已有340多年。韦氏原住浙江景宁道化,400年前因水灾迁入青竹岭堡坑底村。该村卓姓人口最多。卓麟英(1826-1890)于清朝咸丰年间(1851-1861)组织乡勇保境安民,防御太平军有功。清朝廷钦授三品武义都尉、福宁府参将。
清源村现留有清代古民居建筑十余座,其中卓麟英建造的“武翼第”(卓家大院)规模宏大。该屋起建时占地十余亩,下水道全部用手工
历史沿革:
韦姓始祖于明洪武年间从浙江景宁道化迁青竹岭坑底(后称南门坑底),卓氏始祖于清康熙三年(1664)从福安县韩阳坂因水灾迁居南门坑底(今清源村)。
1950年11月设清源乡属第一区(鳌阳区)。
1958年划归鳌阳区登丰公社清源大队。
1965年撤区并社,归岱阳公社清源大队。
1981年归清源公社清源大队。
1984年撤社建乡,改为清源乡清源村委会。
2017年9月19日,经福建省人民政府(闽政文【2017】318
周边相关:
清源村附近有寿宁西浦景区、寿宁南山风景区、下党村、犀溪漂流、小托水库水利风景区、寿宁县生态茶园等旅游景点,有寿宁高山乌龙茶、寿宁高山茶、寿宁茶叶、承天村乌龙茶、黄独、三糍等特产,有寿宁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寿宁北路戏、柘荣剪纸、宁德霍童线狮、寿宁北路戏等民俗文化。
区划:福建省·宁德市·寿宁县·清源镇·清源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