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芹洋乡 | 隶属:寿宁县 |
区划代码:350924205 | 代码前6位:350924 |
行政区域:福建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行政级别:乡 | 车牌代码:闽J |
长途区号:0593 | 邮政编码:352000 |
辖区面积:约90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6906人 |
人口密度:约77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7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芹洋村 | ~201 | 乡中心区 | 芹洋村位于寿宁县西南部,背倚郁郁葱葱的旗山,九岭溪、长濑溪两条溪流在村前环绕交汇,形似一座半岛,系芹洋乡政府驻地,海拔458米,距寿宁县城23.5公里…[详细] |
下修竹村 | ~202 | 村庄 | 下修竹村别名“凤竹”,宋靖康元年(1126)李姓始祖从后湾迁居此地,举目四望,满山遍野翠竹一片,遂以“修竹”名之。下修竹村地处寿宁县西南部腹地,海拔4…[详细] |
上修竹村 | ~203 | 村庄 | 上修竹村与修竹村毗邻,因为位于修竹村上游,地势也比修竹村高,而且肇基之祖也是修竹、长溪村李氏宗亲,为不忘祖源又能有所区别,因此取名上修竹。村中有一座肇…[详细] |
发竹坪村 | ~204 | 村庄 | 发竹坪村位于芹洋乡西南,距乡政府驻地芹洋村8.8公里,海拔633米,面积约2平方千米,全村共132户,635人。2016年,寿宁县城至平溪的寿政二级公…[详细] |
尤溪村 | ~205 | 村庄 | 尤溪村位于芹洋乡西南部,距乡政府驻地6公里,海拔386米,辖中村、歇凉后、上尤溪、上下黄潭等5个自然村。现有户籍人口2163人,计547户,其中常住人…[详细] |
溪源村 | ~206 | 村庄 | 溪源村地处寿宁县城西南部腹地,海拔342米,面积3.3平方公里,2003年建设牛头山水库,海拔342米淹没线以下房子搬迁到相距800米的移民新村,现有…[详细] |
阜莽村 | ~207 | 村庄 | 阜莽村历史悠久,置村已有900多年,于芹洋旗山之后,村庄群山环抱、水土肥美,是传统的农业村。阜莽村下辖山面、花树底等自然村,12个村民小组,全村现有人…[详细] |
茗坑村 | ~208 | 村庄 | 茗坑村位于芹洋乡北部,海拔539米,辖1个自然村,距乡政府所在地芹洋4公里。全村共有人口127户621人,劳动力320人,其中外出务工人员280人;有…[详细] |
山底村 | ~209 | 村庄 | 山底村坐落在芹洋乡西北部,距乡政府所在地7公里,下辖有山底、岩头坂、石落、底墓、北山、横兰岗、岭头坂等7个自然村,全村共189户,727人口。底墓、北…[详细] |
九岭村 | ~210 | 村庄 | 九岭村地处寿宁县西南部腹地,南临牛头山水库,北靠九岭山脉,芹洋旗山临水相望,九岭古道穿境而过,辖区面积5.3平方公里,辖丰谷、上阪、傍楼、上九岭、福竹…[详细] |
官路洋村 | ~211 | 村庄 | 官路洋村原是广地村委,于1981年初从广地村委分出,地处九岭古道中间,海拔664米,距九峰寺景区约5里。芹洋乡官路洋村共有3个自然村,4个村民小组,全…[详细] |
广地村 | ~212 | 村庄 | 广地村位于芹洋乡东部,省道202穿境而过,距乡政府所在地芹洋村4公里,距县城19公里。属于高山地貌,海拔543米,有一小溪穿村而过,村内地势较为平坦开…[详细] |
底洋村 | ~213 | 村庄 | 寿宁县芹洋乡底洋村委地处寿宁县东南部,距乡所在地12公里,全村173户,人口763人,村所辖4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境内物产丰富,环境优美,交通不便…[详细] |
可观村 | ~214 | 村庄 | 可观村在芹洋乡东南部,可观村原名“可更”村,后因一句“可更,可更,烂糟同一罐”(因“更”与“罐”本地话谐音),而改名为“可观村”。距乡政府所在地芹洋村…[详细] |
山头村 | ~215 | 村庄 | 山头村在芹洋乡东北部,海拔839米,距乡政府所在地芹洋村10公里,村如其名,雄踞百山之上,是芹洋乡最高的建制村。辖山头、乾山、黄瑶、山头洋、亭下、梅积…[详细] |
甲延岔村 | ~216 | 村庄 | 甲廷岔村是1981年从原来的下坪碓村分出来的,下辖水尾、桃树盒2个自然村,共119户,549人口。据寿宁县10公里,芹洋乡政府17公里,东与山头村交界…[详细] |
下坪碓村 | ~217 | 村庄 | 下坪碓原叫下坪源,刘姓始祖刘朝琯于雍正十年(1732)由庆元二都岩坑迁到石门后,乾隆十八年(1754)再迁到下坪碓。传说刘朝琯在下坪源放牛,四周皆雪而…[详细] |
地名由来:
迁居前遍地多生野芹菜,称为芹菜洋,后简为今名。
基本介绍:
寿宁县辖乡。1959年设芹洋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西南部,面积90平方公里,人口1.8万。辖芹溪、下坪碓、茗坑、山头、阜莽、广地、溪源、发竹坪、九岭、尤溪、可观、底洋、修竹、下修竹、官路洋、葛藤岔、山底17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薯类,兼产油茶、茶叶、花菇、竹木。
文化旅游:
九岭古道位于寿宁县芹洋乡九岭村、官路洋村、山头村,年代为宋至清。始筑于宋代,历代有修。古道沿九岭山腰蜿蜒而行,始于九岭溪桥头,终于石马洋,呈“西南—东北”走向,总长5440米,宽约1.2~1
历史沿革:
明代属政和里八、九、十都。
清代属县南门十都坊一、三、四图。
1912年属平溪区。
1928年设九岭乡,驻地芹洋村,属平溪区。
1936年属第四区(平溪)。
1945年撤区设乡,仍设九岭乡,驻地芹洋村,辖10保120甲。
1949年7月寿宁县人民政府成立,10月为第四区(托溪)九岭乡,辖10保。
1950年9月撤销九岭乡,另设6个小乡,属第四区(托溪)。
1956年2月属芹洋区。
1958年9月在芹洋村设东风公社;
区划:福建省·宁德市·寿宁县·芹洋乡 |